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面非均质油藏均衡水驱调整方法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严科 张俊 +1 位作者 王本哲 马晓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89,155,共4页
针对平面非均质油藏注采不均衡的问题,运用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方法,提出了基于多参数定量计算的均衡水驱调整方法。研究表明,井距调整和驱替压差调整是实现平面非均质油藏均衡水驱的2种有效方式。根据储层平面非均质性、流体分布状况与... 针对平面非均质油藏注采不均衡的问题,运用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方法,提出了基于多参数定量计算的均衡水驱调整方法。研究表明,井距调整和驱替压差调整是实现平面非均质油藏均衡水驱的2种有效方式。根据储层平面非均质性、流体分布状况与注采井距、驱替压差之间的水驱平衡关系式,可定量调整不同方向注采井距和驱替压差的大小及比例。实际油藏应用表明,均衡水驱调整能够减小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对水驱开发的影响,提高注水利用率,有效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油藏 平面非均质性 均衡水驱 注采井距 驱替压差 开发调整
下载PDF
二类油层不同注采类型井组聚驱最佳调整时机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宜强 苏伟明 +3 位作者 王争进 刘少鹏 吕秀芹 郭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7-652,共6页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与主力油层相比,油层非均质性更加严重,决定了其聚驱动态特征与主力油层有较大差别,二类油层笼统注聚过程中,层间开采矛盾依然较突出,薄差层动用程度低,厚层突进现象严重,聚驱整体技术经济效果不理想。为明确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与主力油层相比,油层非均质性更加严重,决定了其聚驱动态特征与主力油层有较大差别,二类油层笼统注聚过程中,层间开采矛盾依然较突出,薄差层动用程度低,厚层突进现象严重,聚驱整体技术经济效果不理想。为明确大庆油田二类油层不同注采类型井组的聚驱调整时机,达到最佳的聚驱效果,针对大庆油田二类油层4种典型的矿场注采类型,建立厚注厚采、厚注薄采、薄注薄采、薄注厚采4种注采类型井组,通过开展4种注采类型模型等压聚合物驱油实验,得到厚注厚采、厚注薄采、薄注厚采、薄注薄采最佳调整时机聚合物用量分别为740 PV.mg/L、780 PV.mg/L、810 PV.mg/L和860 PV.mg/L。各井组在最佳调整时机时吨聚增油量最大,提高采收率值最高,应在最佳调整时机停止注聚合物,同时应在注聚过程中及时采取跟踪调整措施,最大限度地达到不同注采类型井组技术经济界限注入量,提高聚合物驱效率和效果。通过对比厚注薄采与薄注厚采聚合物驱效果,得到了平面非均质地层开采时,高渗带注入、低渗带采出的注采模式驱替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类油层 注采类型 聚合物驱 非均质 调整时机
下载PDF
高集油田高7区阜宁组储层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志香 《海洋石油》 CAS 2003年第2期51-54,共4页
文章把储层特征的非均质性与生产动态紧密结合 ,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在平面上 ,构造高部及在边缘相带的薄砂体中 ,形成了剩余油饱和度相对高值区 ;在垂向上非主力层砂体发... 文章把储层特征的非均质性与生产动态紧密结合 ,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在平面上 ,构造高部及在边缘相带的薄砂体中 ,形成了剩余油饱和度相对高值区 ;在垂向上非主力层砂体发育局限 ,呈透镜状 ,物性也较差 ,油层厚度薄 ,剩余储量有限 ,但剩余油饱和度高 ;储层层内非均质性模式主要是正韵律和复合正韵律。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正韵律的上部低渗区 ,复合正韵律的上部和下部相对低渗区。针对剩余油分布富集区 ,进行了注采井网调整 ,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集油田 储层特征 非均质性 剩余油分布 注水开发
下载PDF
河流相储层建筑结构的解剖与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椿 于生云 +1 位作者 黄伏生 赵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2-94,共3页
针对油田高含水开发阶段河流相储层非均质性突出、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的状况 ,研究了河流相储层建筑结构的解剖方法 ,提出了河流相砂体沉积单元划分、沉积微相细分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揭示了各类储层的宏观非均质特点 ;结合油田开发实际... 针对油田高含水开发阶段河流相储层非均质性突出、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的状况 ,研究了河流相储层建筑结构的解剖方法 ,提出了河流相砂体沉积单元划分、沉积微相细分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揭示了各类储层的宏观非均质特点 ;结合油田开发实际描述了不同沉积微相的剩余油分布特点 ,并提出了挖潜对策 ;为指导油田开发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流相储层 建筑结构 非均质 开发调整
下载PDF
不同生产力水平苹果园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义 谢永生 江青龙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26-1332,共7页
为掌握不同生产力水平果园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异规律,利用经典统计学及地统计学的原理对黄土高原不同生产力水平果园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在垂直方向上以果树根系主要分布区为中心向上下两... 为掌握不同生产力水平果园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异规律,利用经典统计学及地统计学的原理对黄土高原不同生产力水平果园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在垂直方向上以果树根系主要分布区为中心向上下两向递增,在水平方向,随着距树干距离的增大而增加;土壤水分稳定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及距树干距离的增加而提高。不同生产力水平果园间,土壤水分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随着果树生产力水平的降低,其对土壤水分的消耗逐渐减少、水分稳定性提高、因空间自相关部分引起的异质性增大,而随机部分引起的空间异质性程度减小。综上可知,进行果树生产力调控能够减少农业生产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空间异质性 生产力调控 苹果园
原文传递
特高含水期水驱砂岩油田井网部署自动优化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陶丽 王相 姜涛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8-812,共5页
注水油田开发设计的重要环节是井网设计,在布井时应充分考虑储层的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以及注入水在地下的驱替动态,布置与其相匹配的井网,即矢量井网。油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井网调整时井组间相互制约,为了确定最优的井网部署方案,基于... 注水油田开发设计的重要环节是井网设计,在布井时应充分考虑储层的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以及注入水在地下的驱替动态,布置与其相匹配的井网,即矢量井网。油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井网调整时井组间相互制约,为了确定最优的井网部署方案,基于数学建模和最优化理论,建立了井网部署优化模型,以各注采连线上见水时间相同作为目标函数,辅以适当的约束条件,优化各井的位置。井网部署优化模型属于大规模、多变量的复杂优化问题,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速度快、效率高。文中推导并建立了考虑非均质和各向异性非活塞式驱替见水时间计算方法,相比传统的通过耦合数值模拟程序求解开发指标方法,效率更高;建立了包含25口井的概念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优化后可实现井网与储层非均质与各向异性的最大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非均质性 井网调整 最优化方法 遗传算法
下载PDF
油层非均质性对聚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及调整对策——以X油田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国新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4期51-55,共5页
针对油层非均质性在聚合物驱开发过程中易造成油层动用比例低、聚合物利用率低的问题,以X油田为例,开展了油层非均质性对聚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及调整对策的分析。结果表明,非均质性越强含水下降幅度越小,含水低值时间越短,含水回升速度越... 针对油层非均质性在聚合物驱开发过程中易造成油层动用比例低、聚合物利用率低的问题,以X油田为例,开展了油层非均质性对聚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及调整对策的分析。结果表明,非均质性越强含水下降幅度越小,含水低值时间越短,含水回升速度越快,油层动用比例越低聚驱开发效果越差;不同非均质类型的视吸液指数和采液指数在含水低值期下降幅度最大,含水回升期差异缩小。针对非均质性油层的聚合物驱建立了个性化调整对策,可为改善非均质性油层的聚合物驱开发效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油层非均质性 动态变化特征 调整对策
下载PDF
稠油驱替-流度控制与非均质性调整——缔合聚合物与HPAM对比 被引量:5
8
作者 梁严 王增林 +7 位作者 史树彬 郭拥军 胡俊 罗平亚 张新民 曹苗 张伟 刘洋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6期65-71,102,共8页
稠油油藏化学驱因原油黏度较高和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使得驱替液往往通过优势渗流通道而出现早期突破甚至无效循环,最终导致采收率较低,需要研究在低黏度下能够高效建立阻力能力而实现较好流度控制且能显著调整非均质性的驱油剂及体系。... 稠油油藏化学驱因原油黏度较高和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使得驱替液往往通过优势渗流通道而出现早期突破甚至无效循环,最终导致采收率较低,需要研究在低黏度下能够高效建立阻力能力而实现较好流度控制且能显著调整非均质性的驱油剂及体系。在相近黏度下,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为对比,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缔合聚合物(HAWSP)的阻力系数、均质流度控制能力和非均质性调整能力。相近黏度下,渗透率范围在(300~2000)×10^-3μm^2,缔合聚合物的阻力系数约为300×10^-3μm^2下HPAM所建立的4倍,且缔合聚合物对110.7 mPa·s原油有明显稳定的驱替前缘和更高的提高采收率值;均质条件下,缔合聚合物与HPAM有类似的产聚表现和存聚率,而在非均质下,前者的存聚率(63.4%)显著高于后者(5.2%);4倍渗透率级差下,缔合聚合物在高低渗层中的分流表现出明显的交替移动且能够使后续水驱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低渗层分流率;5倍渗透率级差下,缔合聚合物能驱替簇状模型中高低渗区域的大部分残余油,且在外围大流道中可观察到“拉丝”和“油路桥接”现象。结果表明:缔合聚合物有显著的流度控制和非均质调整能力,这也从海上油田缔合聚合物驱现场的应用得到证实,因此,缔合聚合物在稠油油藏的开发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缔合聚合物 HPAM 流度控制 非均质性调整
下载PDF
基于异质性视角的独立董事政治关联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乐菲菲 张金涛 《投资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5-130,共16页
聘请具有政治背景的人物担任独立董事是上市公司建立政治关联的重要手段。从政治背景类型、任职状态和关联层级三个维度出发,以创业板2009~2016年数据为样本,使用系统GMM等方法实证研究独立董事政治关联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获得... 聘请具有政治背景的人物担任独立董事是上市公司建立政治关联的重要手段。从政治背景类型、任职状态和关联层级三个维度出发,以创业板2009~2016年数据为样本,使用系统GMM等方法实证研究独立董事政治关联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获得以下结论:拥有官员型独立董事的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要比拥有代表委员型独立董事的企业更快;独立董事曾担任政治职务比同时担任政治职务更能加快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独立董事的政治关联层级越高,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越慢;政治关联独立董事履职情况越好,越有利于降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只有拥有代表委员身份的独立董事促使企业实际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程度加大,但代表委员型独立董事较好的履职表现可以缩小偏离程度;中组部"18号文"的执行显著降低了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并导致官员型独立董事促进企业加大实际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董事 政治关联 异质性 资本结构 动态调整
原文传递
不同渗透率及渗透率极差下不同分子缔合聚合物的渗流驱替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梁严 王毅 +5 位作者 张新民 曹苗 胡俊 张伟 罗平亚 郭拥军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1年第3期44-52,共9页
通过建立具有良好孔渗参数重现性和稳定性的长填砂模型,在不同渗透率和渗透率极差下考察了不同疏水基含量缔合聚合物在相近剪切粘度下的渗流特性及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在0.55~6.93μm^(2)的渗透率范围内,不包含疏水基的DM-0均表现出“... 通过建立具有良好孔渗参数重现性和稳定性的长填砂模型,在不同渗透率和渗透率极差下考察了不同疏水基含量缔合聚合物在相近剪切粘度下的渗流特性及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在0.55~6.93μm^(2)的渗透率范围内,不包含疏水基的DM-0均表现出“等阻”的渗流模式,而缔合聚合物DM-1~DM-3均在一定临界渗透率前后分别表现出“等阻”和“增阻”的渗流模式,且该临界渗透率随疏水基含量增加而明显增大。同时,不同渗透率极差下以“增阻+增阻”模式的组合可获得最好的驱油效果且“增阻”模式越强可适应的渗透率极差越大。通过缔合聚合物不同渗流模式的协同驱油可为非均质油藏显著提高采收率提供重要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缔合聚合物 相近剪切粘度 渗流模式 驱替特征 非均质性调控
下载PDF
喇萨杏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研究及变化趋势预测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文福 吴晓慧 宫长路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82,共4页
针对喇萨杏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控水”难度大,原油成本急剧上升等问题,为实施有效调整,必须认识特高含水期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应用数值模拟计算、油水相渗透率曲线以及小井距井资料,分析了油层非均质性、原油黏度、开发调整措施对... 针对喇萨杏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控水”难度大,原油成本急剧上升等问题,为实施有效调整,必须认识特高含水期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应用数值模拟计算、油水相渗透率曲线以及小井距井资料,分析了油层非均质性、原油黏度、开发调整措施对喇萨杏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喇萨杏油田非均质性严重,原油黏度也较高,中低含水期含水上升速度快,一半以上的可采储量要在高含水期后采出;当进入特高含水期后,油层非均质性、原油黏度等地质因素对含水上升速度的影响作用变小,其含水上升规律趋于由相渗曲线得到的含水与采出程度理论变化曲线;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通过注水产液结构调整实现稳油控水的开发模式有效地控制了油田含水上升速度。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油田特高含水期含水变化趋势,提出了“控水挖潜”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 油层非均质性 原油黏度 调整措施
下载PDF
异质双寡头R&D竞争的复杂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可菲 马军海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4,共7页
运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建立了异质双寡头R&D竞争基于有限理性条件下的动态模型,分析了该系统的均衡点及其稳定性,并用Matlab数值模拟了不同市场参数条件下的系统动态演化状况。模拟结果表明R&D投入调整速度过快会使系统陷入混... 运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建立了异质双寡头R&D竞争基于有限理性条件下的动态模型,分析了该系统的均衡点及其稳定性,并用Matlab数值模拟了不同市场参数条件下的系统动态演化状况。模拟结果表明R&D投入调整速度过快会使系统陷入混沌;企业可以通过增加产品特色来提高自身竞争优势;企业在重复博弈过程中技术溢出水平会同方向调整,直至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竞争 有限理性 异质 技术溢出 调整速度
下载PDF
“三低”砂岩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有军 徐赢 +3 位作者 吴美娥 张中劲 谢军 杨震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4-19,共6页
牛圈湖西山窑组油藏属于特低渗、低压、低流度的"三低"砂岩油藏,开发方案实施后,表现出非均质性严重、注水效果差、单井产量低等现象。为了改善油藏开发效果,首先建立分区测井解释模型及标准,对所有井重新测井解释及储量复算... 牛圈湖西山窑组油藏属于特低渗、低压、低流度的"三低"砂岩油藏,开发方案实施后,表现出非均质性严重、注水效果差、单井产量低等现象。为了改善油藏开发效果,首先建立分区测井解释模型及标准,对所有井重新测井解释及储量复算,并开展精细储层非均质性描述及相控精细地质建模。在深化油藏认识基础上通过实施超前温和注水、开展井网加密调整、制定选井标准开展重复压裂、实施层内分注和双液法调剖体系改善剖面矛盾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油藏注水状况逐步好转,采油速度不断提高,开发效果明显改善,为此类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低”砂岩油藏 非均值 超前温和注水 井网加密调整 重复压裂选井 层内分注 双液法调剖
下载PDF
三角洲前缘储层非均质性及剩余油挖潜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党胜国 黄保纲 +2 位作者 王惠芝 权勃 郑浩 《海洋石油》 CAS 2015年第2期66-71,90,共7页
锦州9-3油田主要含油层系为三角洲前缘相储层,多期砂体叠置,平面非均质性强,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生产矛盾突出,剩余油富集且复杂。通过研究油田小层平面分布特征、夹层分布规律、层内渗透率非均质性、层间沉积旋回的差异性和... 锦州9-3油田主要含油层系为三角洲前缘相储层,多期砂体叠置,平面非均质性强,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生产矛盾突出,剩余油富集且复杂。通过研究油田小层平面分布特征、夹层分布规律、层内渗透率非均质性、层间沉积旋回的差异性和粒度韵律等参数,对油田主力油层三角洲前缘相储层非均质性进行综合表征。研究认为油田主力油层整体上属于强非均质性储层,造成储层强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为原始沉积环境下沉积旋回差异性和粒度韵律的差异性。结合各小层的水淹程度分析认为剩余油较富集的区域主要在Ⅰ2、Ⅰ4、Ⅱ11、Ⅱ12、Ⅱ2、Ⅲ1、Ⅲ2七个主力小层和油田的西侧、东部裙边带井控程度较低的区域。综合考虑造成剩余油分布差异的储层非均质性因素,制定了合理的总体调整方案和注采井网调整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非均质性 中高含水期 小层分布 夹层 渗透率 沉积旋回 剩余油 调整策略
下载PDF
伊拉克F油田复杂混积碳酸盐岩油藏加密调整方式与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嘉伟 陈翰 +1 位作者 王龙 郭胜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0-137,共8页
以中东伊拉克F油田Asmari复杂混积碳酸盐岩油藏为例展开研究,厘清了该类型油藏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油藏的强非均质性对开发的影响;明确了在TSC合同模式下改善合同期内开发效果的基本调整原则,据此提出了一套以现有开发方案为基础的加密调... 以中东伊拉克F油田Asmari复杂混积碳酸盐岩油藏为例展开研究,厘清了该类型油藏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油藏的强非均质性对开发的影响;明确了在TSC合同模式下改善合同期内开发效果的基本调整原则,据此提出了一套以现有开发方案为基础的加密调整思路及方法,包括根据极限经济累产、风险区域、维持高峰产量所需井数等指标或参数"做减法"优化井网井数、上返上部油组或补孔下部潜力层位增强纵向动用程度等。制定了油藏保持合理生产压差及采液速度的加密调整开发技术对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调整优化后,油田含水上升率变缓,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提升。本文研究可为海外相似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积碳酸盐岩 强非均质性 TSC合同模式 加密调整 开发技术对策 海外油田
下载PDF
产业转移微观决策模型及企业异质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黎明 赵瑞霞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21年第5期42-47,共6页
引导国内产业有序转移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途径。文章构建产业转移微观决策模型,就企业异质性对转移倾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承接地具有比转出地更低的边际生产成本的情景下,企业转移的基本条件是承接... 引导国内产业有序转移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途径。文章构建产业转移微观决策模型,就企业异质性对转移倾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承接地具有比转出地更低的边际生产成本的情景下,企业转移的基本条件是承接地与转出地的劳动价格或资本价格的差异达到某一阈值;企业规模、生产率与企业转移倾向正相关,劳动强度对企业转移倾向的影响大小取决于企业的要素密集度与承接地优势要素的匹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企业异质性 微观决策模型 调整成本
下载PDF
窄薄砂体薄互层层间干扰定量表征研究与应用
17
作者 何芬 陈存良 +2 位作者 崔龙涛 李扬 但华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9年第6期21-24,共4页
针对M油田非均质性较强、开发初期已暴露出明显纵向上层间干扰大,非主力层段薄储层产能不能完全释放,油田自然递减加大这一问题,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油藏工程方法结合矿场试验,对具有薄互层特征的M油田进行层间干扰定量表征,首次提出了... 针对M油田非均质性较强、开发初期已暴露出明显纵向上层间干扰大,非主力层段薄储层产能不能完全释放,油田自然递减加大这一问题,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油藏工程方法结合矿场试验,对具有薄互层特征的M油田进行层间干扰定量表征,首次提出了多因素层间干扰系数定量表征公式,建立了细分层系技术界限图版。研究结果表明:窄薄油藏M油田渗透率级差达到5时,可以细分层系开发,渗透率级差越大,分层开发效果越好,分采采收率提高幅度为5%~7%。在M油田选取主力区块应用该方法进行调整井部署局部细分层系开发,投产的7口调整井平均产能为80m3/d,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取得了较好的调整效果,该方法对相似油田分层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层间干扰 定量表征 调整井
下载PDF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在榆树林油田升382井区注水调整中的应用
18
作者 任磊 《价值工程》 2011年第17期27-28,共2页
升382井区油井产液量低、含水高、采出程度低,油井地层压力平面分布不均衡,开发效果相对较差。利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分析了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注水调整初步见到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 精细油藏描述 沉积微相 非均质性 注水调整
下载PDF
横向密度不均匀计算中的分层与密度调整
19
作者 楼立志 许厚泽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1,112,共5页
利用实际地球物理资料模拟大地水准面的短波长部分时要计算地形质量、界面起伏及横向密度不均匀 的影响。由于横向密度不均匀受界面上下密度差的影响,在假设积分块体密度径向分层均匀的情况下讨论了横向 密度不均匀计算中如何进行... 利用实际地球物理资料模拟大地水准面的短波长部分时要计算地形质量、界面起伏及横向密度不均匀 的影响。由于横向密度不均匀受界面上下密度差的影响,在假设积分块体密度径向分层均匀的情况下讨论了横向 密度不均匀计算中如何进行分层与密度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匀 横向 大地水准面 地球物理 径向分层 起伏 地形 短波长 分块 界面
下载PDF
非均质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研究 被引量:36
20
作者 阳晓燕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156,共5页
为深入了解层间非均质性对油田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采用层间非均质三维物理模型进行室内水驱油实验,研究高、中、低渗层3层组合下,驱替压差、开采方式对不同渗透率储层的水驱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驱替压差的增加,中、低渗层水驱波及... 为深入了解层间非均质性对油田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采用层间非均质三维物理模型进行室内水驱油实验,研究高、中、低渗层3层组合下,驱替压差、开采方式对不同渗透率储层的水驱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驱替压差的增加,中、低渗层水驱波及效果越来越明显,高渗层水驱波及效果变化不大,提高驱替压差能有效启动中、低渗层的剩余油,合理的驱替压差对非均质性严重的储层开发有重要影响。不同开采方式对采收率影响较大,3层同采时采收率最低,高渗层的优势通道给中、低渗层的开发带来困难,分层系单采采收率最高,实际生产中有必要采取分层开采等措施来提高中、低渗层水驱开发效果。实验结果有效指导了渤海南部垦利A油田层系调整及增产措施制订,同时研究成果对后续新油田的方案编制及油田开发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非均质性 三维水驱实验 驱替压差 开采方式 层系调整 增产措施 渤海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