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遗产地的景观再生 被引量:8
1
作者 康琦 赵鸣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3-96,101,共5页
对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景观再生的4个具体改造案例进行介绍,4个案例分别通过景观再设计手段、文艺展览手段、植物营造手段、建筑新提升手段4个方面来重现景观生机,并列举我国一些大城市成功改造的案例,希望能为我国工业城市的复兴提供借鉴。
关键词 鲁尔工业区 文化复兴 工业遗产 场所精神
原文传递
基于城市记忆延续的工业遗产更新策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晓冬 刘鑫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11期159-160,共2页
随着城市变化突飞猛进,许多城市的记忆面临消失、断层的困境,文化同质性严重,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作为城市里历史记忆的见证者和工业与人类文明的连接者,工业遗产的改造成为了城市历史文脉能否顺利延续的重要课题。文章以关注城市... 随着城市变化突飞猛进,许多城市的记忆面临消失、断层的困境,文化同质性严重,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作为城市里历史记忆的见证者和工业与人类文明的连接者,工业遗产的改造成为了城市历史文脉能否顺利延续的重要课题。文章以关注城市记忆为出发点,整合城市中工业记忆要素,以纽约高线公园的改造为例,探索工业遗产更新与城市记忆的契合方式,提出基于城市记忆延续的工业遗产更新策略,有利于挖掘城市存量空间,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对解决城市更新和城市记忆延续的矛盾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记忆 工业遗产 空间改造 城市更新 场所精神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符雪姣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第21期184-185,共2页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源泉,是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对培养和发扬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在丰富人类生活方面意义重大,在高校校园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源泉,是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对培养和发扬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在丰富人类生活方面意义重大,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与力量。在高等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和训练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能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深刻影响学生的知、情、意、行,并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体育课程资源。该文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并从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体育课程资源,以及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和加强各民族团结等方面,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在促进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校园文化 文化传承 大学精神
下载PDF
湖南革命建筑遗产保护现状研究
4
作者 韩晓娟 汪佩颍 刘博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3期214-216,共3页
湖南省是一个拥有深厚革命文化的红色热土,在抗击日本侵略和建立新中国的历史征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堡垒作用,是毛泽东思想的最初发源地和人民军队诞生的摇篮,留下了许多承载着这些光荣历史的革命建筑遗产。为了保护、利用与传承建筑... 湖南省是一个拥有深厚革命文化的红色热土,在抗击日本侵略和建立新中国的历史征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堡垒作用,是毛泽东思想的最初发源地和人民军队诞生的摇篮,留下了许多承载着这些光荣历史的革命建筑遗产。为了保护、利用与传承建筑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章对革命建筑遗产的特性与保护现状进行了概述,重点梳理了其蕴含的社会、文化、精神价值,并结合实例分析了革命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策略,以期对更多的革命建筑遗产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建筑遗产保护 历史底蕴 革命精神 湖南省
下载PDF
基于场景理论的工业遗产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维尚 何妍 +2 位作者 郭绮涵 史明熙 王泽艺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4-70,共7页
根据工业遗产的新时代需求,探究场景理论应用于工业遗产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从理论层、实践层和需求层入手分析工业遗产文创产品现状,根据场景理论的特征和要素,从工业遗产文化中的场景视象层、场景叙事层和场景共鸣层出发,提取工业遗... 根据工业遗产的新时代需求,探究场景理论应用于工业遗产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从理论层、实践层和需求层入手分析工业遗产文创产品现状,根据场景理论的特征和要素,从工业遗产文化中的场景视象层、场景叙事层和场景共鸣层出发,提取工业遗产中的“人”“事”“物”“场”“境”五个场景要素,通过视觉塑造、记忆串联和以物载情的方法满足消费者对工业遗产文创产品的多维度需求,总结出设计方法并以开滦矿务局电厂为例进行设计实践论证。将场景理论融入工业遗产文创产品设计中,有助于将工业遗产文化价值进行多维度阐释,深化工业遗产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厚植工业奋斗情怀,同时为红色工业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思路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工业遗产 文创产品 工业精神
下载PDF
基于场所精神的工业遗产改造再循环利用探究——以长江埠盐场剧院改造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唐子豪 郝占国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1期230-232,共3页
工业遗产作为工业文明的见证者,是承载着城市记忆和人们情感的重要载体。如今城市的更新与发展,给工业遗产的循环再利用提供了契机,以期实现更好的更新与保护。文章以长江埠盐场剧院改造为例,探讨了基于塑造场所精神的设计手法并将再循... 工业遗产作为工业文明的见证者,是承载着城市记忆和人们情感的重要载体。如今城市的更新与发展,给工业遗产的循环再利用提供了契机,以期实现更好的更新与保护。文章以长江埠盐场剧院改造为例,探讨了基于塑造场所精神的设计手法并将再循环理念融入工业遗产改造、更新与再利用的过程中,为我国方兴未艾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与实践提供可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城市更新 场所精神 再循环理念 剧院改造
下载PDF
从校本文化彰显看嘉庚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历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年第3期40-44,共5页
校本文化是高校德育生命力的新增长点。它体现了高校德育的特色和个性,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更能够引起心灵上的悦纳。校本文化需要在传承中谋发展,在创新中求特色。通过建设文化景观,营造"嘉庚精神"的浓郁氛围;开设校本课程,... 校本文化是高校德育生命力的新增长点。它体现了高校德育的特色和个性,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更能够引起心灵上的悦纳。校本文化需要在传承中谋发展,在创新中求特色。通过建设文化景观,营造"嘉庚精神"的浓郁氛围;开设校本课程,领略"嘉庚精神"的丰富内涵;开展实践活动,搭建"嘉庚精神"的传承平台,从精神、物质和实践三个层面对校本文化建设进行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文化 德育 教育素材
下载PDF
重构的场所与集体意向——奥洛特卡索旧宅废墟的遗产场地干预及其适应性策略解析
8
作者 黄磊 李翔宁 《住宅科技》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场所精神是与特定场地有着根本性联系的空间品质,人们可以透过场所来认识、挖掘,再阐释地方具体的意义。然而在历史建成环境更新中,适应性再利用在重塑场所精神潜能方面缺乏深入研究。文章在回顾场所精神概念及其在建筑学、遗产保护等... 场所精神是与特定场地有着根本性联系的空间品质,人们可以透过场所来认识、挖掘,再阐释地方具体的意义。然而在历史建成环境更新中,适应性再利用在重塑场所精神潜能方面缺乏深入研究。文章在回顾场所精神概念及其在建筑学、遗产保护等领域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层面讨论场所精神与适应性再利用的关系;接着以西班牙奥洛特古城卡索旧宅的废墟更新为例,通过对其复合立面、材料语言、场所结构的分析,归纳适应性再利用策略分别在文脉性、过程性和见证性3个维度上对场所精神的重塑;最后指出建筑师对适应性再利用的创新性实践,不仅巧妙地回应了现实的、场地的时空特质,并透过融合日常生活的文化基因,重新定义教堂的纪念性存在,为当代历史建成环境中的遗产场地干预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公共空间 遗产场地 干预 适应性再利用 集体意向 场所精神
下载PDF
解读《巴拉宪章》的现实意义引发的辩证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小舟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6期162-164,共3页
随着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复杂化,世界各国对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愈加重视,相继出台了具有各国特点的保护法案。澳大利亚在1979年根据国情颁布了《巴拉宪章》。本文从现实意义的角度对《巴拉宪章》进行重新解读,并诠释与其他具有国际有影... 随着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复杂化,世界各国对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愈加重视,相继出台了具有各国特点的保护法案。澳大利亚在1979年根据国情颁布了《巴拉宪章》。本文从现实意义的角度对《巴拉宪章》进行重新解读,并诠释与其他具有国际有影响力的相关文物保护法案的关系,并简评《巴拉宪章》在现代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影响和作用,对中国的历史遗迹保护工作薄弱环节提出改良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拉宪章》 历史遗产 文化价值 地方精神
下载PDF
广州珠村“拜猫”习俗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储冬爱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27-35,共9页
通过对广州市的一个“城中村”珠村“拜猫”习俗的调查与分析,可以认为:“拜猫”实际是一种替代的虎崇拜,并兼有拜财神、祭白虎、“拜小人”等多种动机的综合俗信;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传统的“拜猫”习俗依然透露出村庄族群的精神传承,在... 通过对广州市的一个“城中村”珠村“拜猫”习俗的调查与分析,可以认为:“拜猫”实际是一种替代的虎崇拜,并兼有拜财神、祭白虎、“拜小人”等多种动机的综合俗信;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传统的“拜猫”习俗依然透露出村庄族群的精神传承,在不断被城市文化改变的同时,也显示了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猫 虎崇拜 精神传承 影响
下载PDF
历史与现在——工业遗存保护与再生的转型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齐辉 李早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2期225-227,共3页
文章通过研究工业遗存历史成因与再利用价值,寻找城市发展与废弃老工业生存现状之间的矛盾。从历史文化路线下研究工业遗存转型利用改造背景情况,梳理工业历史发展脉络,发现大量工业厂区面临关停,废弃工业地块需要激活使之再次焕发出新... 文章通过研究工业遗存历史成因与再利用价值,寻找城市发展与废弃老工业生存现状之间的矛盾。从历史文化路线下研究工业遗存转型利用改造背景情况,梳理工业历史发展脉络,发现大量工业厂区面临关停,废弃工业地块需要激活使之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文章还研究工业遗存建筑改造方式和改造功能,分析工业遗存再生空间与工业生产空间关联性,思考再生环境下如何寻找新的"场所精神",提出工业遗存保护与再生的转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存 遗存保护 空间再生 场所精神
下载PDF
越南河内还剑湖历史地区的保护与再开发——趋向场所精神的保护 被引量:3
12
作者 筌依兰哈 西村幸夫 +1 位作者 周瑾 张松 《时代建筑》 2001年第3期18-21,共4页
本论文建议通过保护历史与自然遗产,再生场所的记忆和复兴经济活力来保护还剑湖历史地区的内在精神。提出将现有建成的历史环境分成不同层次——这些层次体现了殖民地和后殖民地时期的设计理念和经济政治条件。然后通过设计导则对其进... 本论文建议通过保护历史与自然遗产,再生场所的记忆和复兴经济活力来保护还剑湖历史地区的内在精神。提出将现有建成的历史环境分成不同层次——这些层次体现了殖民地和后殖民地时期的设计理念和经济政治条件。然后通过设计导则对其进行保护。在这些设计导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还剑湖历史地区的整体保护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遗产 城市保护规划 越南 历史环境
下载PDF
陇右唐诗之路:绿洲丝绸之路的“不朽遗存”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晓霭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159-168,共10页
自汉代张骞“凿空”,如今中外闻名的“丝绸之路”上,使节、官吏、商旅、将士、僧侣乃至“流人”,东往西来,相继不绝。大唐盛世,绿洲丝绸之路是通向西域的唯一大道。唐代诗人们沿着这条大道,从军出使,亲历登览,又踏出了一条“唐诗之路”... 自汉代张骞“凿空”,如今中外闻名的“丝绸之路”上,使节、官吏、商旅、将士、僧侣乃至“流人”,东往西来,相继不绝。大唐盛世,绿洲丝绸之路是通向西域的唯一大道。唐代诗人们沿着这条大道,从军出使,亲历登览,又踏出了一条“唐诗之路”。在这条诗歌之路上,诗人们艰难跋涉,用心书写,放声歌唱,尽情抒发了报国豪情,描绘了壮美山河、秀丽风物,反映了多民族的奇情异彩,记录了军镇名驿、能臣惠政。相对各地唐诗之路,如浙东、川蜀、巴渝、商於、荆楚、湖湘、宣歙、三晋、岭南、粤西等,陇右唐诗之路与绿洲丝绸之路的互涵同构,情境共享,共同传承大美精神。“诗路”与“丝路”的交汇,更加使诗路文化内涵累积层深,而由金方酷烈凝聚的诗性精神更加激励后人,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右 唐诗之路 丝绸之路 文化遗存 诗性精神
下载PDF
场所的利用与塑造——峨眉山白龙洞景区规划方案解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宇峤 路秉杰 《中国园林》 2008年第10期88-92,共5页
从场所理论的角度研究了峨眉山白龙洞景区人文资源再利用的问题。从遗产地场所特征入手,考查和挖掘了景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传说。在充分尊重遗产地保护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恢复文化原生环境以及为其注入新的文化活力的场所建构方法... 从场所理论的角度研究了峨眉山白龙洞景区人文资源再利用的问题。从遗产地场所特征入手,考查和挖掘了景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传说。在充分尊重遗产地保护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恢复文化原生环境以及为其注入新的文化活力的场所建构方法。通过人们对景区场所精神的感知与认同,进一步对景区场所精神的营造进行了阐释,论述了如何运用地形、地貌以及光、水、石等场地特征突现遗产地的人文精神。从而为峨眉山白龙洞景区人文资源的再利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遗产地 场所精神 历史传说
下载PDF
城中村整体改造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奕廷 《山西建筑》 2011年第16期32-33,共2页
以郑州高新区东史马村为例,探讨了城中村整体改造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针对东史马村在建筑遗产保护与改造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造策略并作了具体阐述,以指导城市城中村改造工作。
关键词 城中村 遗产保护 场所精神 规划思路
下载PDF
运行的生产性景观:常德市城头山大遗址公园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耿苒 邵飞 +2 位作者 张亚奇 张健 田乐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7年第5期76-85,共10页
该项目旨在探索如何在失去了原有田块及陂塘系统肌理的情况下挖掘遗址的场所精神,寻找农业景观与旅游地的契合点,发现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设计要素和方法,以及重塑人与土地间可持续的发展关系。通过对遗址外围景观进行最小程度的干... 该项目旨在探索如何在失去了原有田块及陂塘系统肌理的情况下挖掘遗址的场所精神,寻找农业景观与旅游地的契合点,发现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设计要素和方法,以及重塑人与土地间可持续的发展关系。通过对遗址外围景观进行最小程度的干预、修复护城河水岸及在场地南侧区域设计户外稻田博物馆,改造后的城头山遗址公园探索出了一条遗址公园景观保护与改造的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公园 场所精神 生产性景观 稻田博物馆 生态修复
原文传递
“英雄之城”与红色精神——太原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探究和保护利用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褚旭东 《城乡规划》 2021年第S01期52-58,79,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保护,多次要求传承好红色基因,弘扬好红色文化精神。红色文化遗产在新时期承载着弘扬时代价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历史使命。太原红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但在以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保护,多次要求传承好红色基因,弘扬好红色文化精神。红色文化遗产在新时期承载着弘扬时代价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历史使命。太原红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但在以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共产党在太原地区的革命斗争历程,梳理红色文化脉络,初步提出太原红色文化具有五个方面的独特价值,同时从指导思想、规划目标、保护利用、展示方式、实施机制五个方面提出转变的策略,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契机,对太原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遗产 红色精神 价值 保护利用
下载PDF
基于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 被引量:1
18
作者 撒莹 王晓云 +1 位作者 李志英 龙晔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第4期101-108,共8页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已影响城市和建筑的空间构成,并渗透和融入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之中。以云南大学设计初步(1)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将建筑遗产保护思想融入教学建构、教学解析以及研究与教学并重的设计专题,并运...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已影响城市和建筑的空间构成,并渗透和融入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之中。以云南大学设计初步(1)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将建筑遗产保护思想融入教学建构、教学解析以及研究与教学并重的设计专题,并运用到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三个专业教学中,从本科低年级设计课程开始就为学生打好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基础课 建筑遗产 遗产保护 工匠精神
下载PDF
作为文化遗产的十月革命
19
作者 李可 王金宝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3年第2期72-78,共7页
十月革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事件,争议的根源在于其被视为政治现象而非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十月革命历经百年而成为文化遗产。乌托邦精神建立了十月革命与文化遗产之间的相关性,创造了十月革命成为文化遗产的前提条件。十月... 十月革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事件,争议的根源在于其被视为政治现象而非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十月革命历经百年而成为文化遗产。乌托邦精神建立了十月革命与文化遗产之间的相关性,创造了十月革命成为文化遗产的前提条件。十月革命的苏联式共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学者们的知识生产,丰富了十月革命的文化内涵。围绕十月革命展开的政治实践和学术研究,则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月革命 文化遗产 乌托邦精神 文化内涵 传承主体
下载PDF
赣南客家传统技艺文化传承与客家工匠精神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邵新蓓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47期41-42,共2页
本文旨在挖掘赣南客家传统核心技艺,分析核心人文价值,通过活态性生产生活传承、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高校重塑客家工匠精神等路径传承客家传统技艺文化。
关键词 赣南客家 传统技艺 文化传承 工匠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