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洱“茶马古道”生物与文化多样性保护格局构建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晖 谭雯文 李滔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6-51,共6页
“茶马古道”沿线具有丰富的生物和文化多样性,集文化与生态保护价值于一体。然而快速的城市化破坏了“茶马古道”沿线的生态环境,加剧了文化的流失,威胁到遗产本体保护。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的方法,运用Marxan模型进行迭代运算,以普洱“... “茶马古道”沿线具有丰富的生物和文化多样性,集文化与生态保护价值于一体。然而快速的城市化破坏了“茶马古道”沿线的生态环境,加剧了文化的流失,威胁到遗产本体保护。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的方法,运用Marxan模型进行迭代运算,以普洱“茶马古道”为例,通过对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不可替代性的叠加,识别出普洱“茶马古道”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以此为基础构建普洱“茶马古道”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格局,包括15个面状保护节点区域,并构建从种植区到生产区和销售区的连接廊道与保护节点。为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其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遗产廊道 生物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 “茶马古道” 系统保护规划 保护空间格局
下载PDF
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当代政治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岗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6-10,30,共6页
北京中轴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标志,贯穿在几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当代政治意义。历史仍然在不断发展,而作为有着重要标志性作用的北京中轴线,也在不断更新自身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北京 中轴线 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建筑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中水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里昂 王思思 +2 位作者 吴文洪 袁冬海 李海燕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18,共5页
中国古代水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生态治水理念,对当代城市建设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当前,如火如荼的海绵城市建设为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的机遇。为完善水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明确了水文化遗产的定义与价值及其... 中国古代水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生态治水理念,对当代城市建设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当前,如火如荼的海绵城市建设为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的机遇。为完善水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明确了水文化遗产的定义与价值及其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和对海绵城市进行实例分析的方式,对海绵城市建设中水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问题、形成原因以及海绵城市建设与水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互惠共生密切关系进行了剖析,进而从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部门机构与合作机制、建立多层次的规划体系、编制专项保护规划等规划层面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中水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和水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化遗产 遗产保护 调查问卷 海绵城市 法律机制
下载PDF
保护文化遗产与延续历史风貌并重——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的特点 被引量:7
4
作者 周俭 范燕群 《上海城市规划》 2006年第2期10-12,共3页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通过分析研究风貌区的特征,从城市空间景观、社会生活功能、历史文化和技术法规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规划编制方法,制定了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本文着重从编制层面、保护对象确定与分类、高度控制、规划技术规...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通过分析研究风貌区的特征,从城市空间景观、社会生活功能、历史文化和技术法规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规划编制方法,制定了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本文着重从编制层面、保护对象确定与分类、高度控制、规划技术规定和规划控制内容等五个方面分析该保护规划编制的特点,以明确保护文化遗产与延续历史风貌并重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历史风貌 保护规划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实施框架与策略——中外对比的视角 被引量:8
5
作者 宾玉洁 贺小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4-26,31,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较于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特殊性,旅游可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参与"非遗"的保护。本文通过对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比较,提出生产性保护的实施框架与策略,旨在为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较于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特殊性,旅游可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参与"非遗"的保护。本文通过对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比较,提出生产性保护的实施框架与策略,旨在为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保护 旅游开发 实施策略
下载PDF
GIS在乡村文化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晓颖 雷奥林 《中国名城》 2021年第9期67-72,共6页
国内乡村文化景观的研究起步晚于国外。在国内乡村文化的景观格局、景观基因、景观数字化保护、时空演变等方面已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但还存在研究的深度有待加强、缺乏整体性区域评价体系、相关学科的联系不足等缺陷,应深化研究3个... 国内乡村文化景观的研究起步晚于国外。在国内乡村文化的景观格局、景观基因、景观数字化保护、时空演变等方面已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但还存在研究的深度有待加强、缺乏整体性区域评价体系、相关学科的联系不足等缺陷,应深化研究3个方向:第一,利用GIS更好地建设文旅型乡村,辅助乡村文化景观的传播与保护;第二,提供更加便捷精准的评价服务;第三,发挥GIS在文化景观时空演化研究中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景观 遗产保护 GIS 景观规划
下载PDF
基于遗产廊道网络构建的景观风貌保护规划探索 被引量:8
7
作者 徐凌云 王云才 《中国城市林业》 2016年第3期17-21,共5页
近年来,对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呈现从单个遗产节点到小尺度遗产廊道,再到大尺度遗产区域的发展趋势。构建遗产廊道网络是延续地域文脉、保护景观风貌的重要手段。文中在分析遗产廊道网络的构成要素、规模等级和主体功能的基础上形成对遗... 近年来,对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呈现从单个遗产节点到小尺度遗产廊道,再到大尺度遗产区域的发展趋势。构建遗产廊道网络是延续地域文脉、保护景观风貌的重要手段。文中在分析遗产廊道网络的构成要素、规模等级和主体功能的基础上形成对遗产廊道网络的整体认知体系,提出以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和多样性为原则进一步形成构建不同尺度遗产廊道网络保护的理论框架,以期有效整合文化景观遗产资源,并为景观风貌保护规划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廊道网络 景观风貌 保护规划
下载PDF
意大利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探究——以罗马图拉真考古遗址公园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杨静 成玉宁 (意)爱德华多·库拉 《风景园林》 2019年第10期113-118,共6页
遗址公园作为遗址保护、展示教育与考古研究的有效途径,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推广与发展.意大利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其完备的法律保护制度、成熟的遗产保护理念和文物保护技术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罗马图拉真遗址公园为例... 遗址公园作为遗址保护、展示教育与考古研究的有效途径,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推广与发展.意大利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其完备的法律保护制度、成熟的遗产保护理念和文物保护技术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罗马图拉真遗址公园为例,通过对其历史沿革的梳理,从遗址的空间结构和历史时序性上解读遗址时空特性,探讨其在坚持遗址原真性的基础上,如何从遗址保护理念、规划设计策略和实施技术路径3个层面对遗址进行保护与阐释,旨在解析意大利在遗址公园规划设计中的理念与方法,探讨其对于遗址公园建设实践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遗址公园 遗址保护理念 规划设计策略 实施技术路径 意大利
下载PDF
基于经济学思维的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的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徐进亮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20,共8页
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政策,使得建筑遗产活化利用成为保护学界关注的话题。实现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的可持续性,要注意综合平衡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前两者更为重要,但也要逐步将经济效益纳入到建筑遗产... 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政策,使得建筑遗产活化利用成为保护学界关注的话题。实现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的可持续性,要注意综合平衡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前两者更为重要,但也要逐步将经济效益纳入到建筑遗产活化利用考虑范畴。文物利用必须以确保文物安全为前提,以清晰的产权机制为基础,引入更多技术手段,科学规划、合理评估、规范管理;以经济学视野来研究分析,用经济技术手段来提出解决思路,探索更为合理的建筑遗产活化利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遗产 保护 活化利用 经济学 产权 评估 规划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原文传递
混合遗产视野下的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初探——以之江大学旧址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咏华 项亚量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46,共5页
混合遗产地自然和文化的双重属性和价值对其内的建筑遗产保护提出了挑战。现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只体现了文物单纯的本位价值观,而忽视了混合遗产地的特性及其对保护区划分、空间格局保护及遗产保护策略的主导性和先决性。重新审视了处... 混合遗产地自然和文化的双重属性和价值对其内的建筑遗产保护提出了挑战。现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只体现了文物单纯的本位价值观,而忽视了混合遗产地的特性及其对保护区划分、空间格局保护及遗产保护策略的主导性和先决性。重新审视了处于混合遗产地的建筑遗产保护问题,对现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流程和技术方法进行归纳,并提出了"以文化遗产为主导的并行式混合遗产地"的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框架,在混合遗产视野下经过对自然遗产的评价和考量,对以建筑遗产评价为主导的保护区规划做出修正和补充,并对自然与文化价值保护中可能存在的利益博弈进行评估,提出兼容性的整体保护措施,并结合之江大学旧址保护规划对其进行实践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混合遗产 建筑遗产保护 保护规划 之江大学旧址
下载PDF
我国历史建筑保护的困境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开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7期185-188,共4页
历史建筑是我国城乡遗产保护体系中的重要构成,其具有类型丰富、分布广泛、特色鲜明等特征,自2008年列入法定保护对象以来,得以深入人心,获得国家层面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对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及管理等方面的现状问题分析入... 历史建筑是我国城乡遗产保护体系中的重要构成,其具有类型丰富、分布广泛、特色鲜明等特征,自2008年列入法定保护对象以来,得以深入人心,获得国家层面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对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及管理等方面的现状问题分析入手,剖析其在思想认识、管理机制、配套法规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原因,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国内外在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方面的经验,分析未来历史建筑在保护修缮、功能改善及管理机制方面的对策建议,探索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完善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建筑遗产 保护利用 规划 更新 人居环境
下载PDF
历史文化名城视角下的工业遗产本体保护与规划控制(上)--福州工业遗产区的保护 被引量:1
12
作者 季宏 《工业建筑》 2024年第3期9-17,共9页
对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工业遗产化现状进行介绍,通过福建马尾船政历史风貌区、福大怡山文化创意产业园两处保护案例分析,从工业遗产区所对应的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下的历史地段层面,总结出工业遗产(核心... 对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工业遗产化现状进行介绍,通过福建马尾船政历史风貌区、福大怡山文化创意产业园两处保护案例分析,从工业遗产区所对应的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下的历史地段层面,总结出工业遗产(核心)保护范围划定、建设活动保护控制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针对既是历史地段又有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业遗产区、有文物保护单位而非历史地段的工业遗产区与没有文物保护单位、非历史地段且仅有历史建筑的工业遗产区三种情况下,保护范围划定与规划控制的合理方法。指出当下问题的解决需要保护文件进行修订、完善,与不同规划的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 历史文化名城 工业遗产 本体保护 规划控制
原文传递
文化线路视角下辽西走廊傍海道遗产价值分析与保护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铭泽 霍丹 《景观设计》 2024年第2期30-34,共5页
在国际遗产保护领域,随着整体性保护概念的发展,文化线路的价值评估与保护成为研究热点。辽西走廊傍海道是中国东北历史上开辟较早、使用频率较高且利用时间较久的官道,沿线遗产资源丰富。然而,受快速城镇化影响,遗产资源面临着破碎化... 在国际遗产保护领域,随着整体性保护概念的发展,文化线路的价值评估与保护成为研究热点。辽西走廊傍海道是中国东北历史上开辟较早、使用频率较高且利用时间较久的官道,沿线遗产资源丰富。然而,受快速城镇化影响,遗产资源面临着破碎化与孤岛化的困境,亟待整体性保护。从文化线路视角出发,对辽西走廊傍海道的遗产资源进行历史溯源、梳理判别与价值分析,旨在实现遗产资源有效整合,为中国东北的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奠定研究基础,进而为我国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实践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线路 辽西走廊 遗产价值 保护规划
原文传递
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体系规划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学 《中国名城》 2011年第9期20-25,共6页
结合编制《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体系规划》,对云南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研究思路、编制办法和规划成果进行了系统的解析,提出了针对云南省现已查明和尚未查明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构建一种具有开放性特征的框架性指导文... 结合编制《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体系规划》,对云南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研究思路、编制办法和规划成果进行了系统的解析,提出了针对云南省现已查明和尚未查明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构建一种具有开放性特征的框架性指导文件,以有序地指导和管理未来的保护工作,并逐步构建和完善云南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体系规划
下载PDF
广州沥滘古村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希文 杨宏烈 《南方建筑》 2013年第6期86-90,共5页
名城广州海珠区沥滘村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为使众多颇具历代营造特色的古祠寺、古民居,民国别墅建筑及古树名木、河涌水体等文化景观,避免遭遇到卷地毯式的拆迁破坏。本文呼吁纠正当前这种错误性的开发模式,采取抢救文物、... 名城广州海珠区沥滘村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为使众多颇具历代营造特色的古祠寺、古民居,民国别墅建筑及古树名木、河涌水体等文化景观,避免遭遇到卷地毯式的拆迁破坏。本文呼吁纠正当前这种错误性的开发模式,采取抢救文物、恢复生态作为公共绿地、敬畏历史自然的设计手法,制定抽疏保留原有建筑组建新型城(社)区的低碳绿色规划政策,为培育世界名城多做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沥滘村 历史文化遗产 抢救保护 规划建言
下载PDF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现状及规划对策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雪斌 吴海芳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8,5,共4页
工业遗产是工业化的历史见证和城市发展生命链条中的重要一环,由于未被纳入法定"文物"和"历史建筑"范畴,正面临湮灭或毁坏的风险。结合杭州实际,在现状及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加快立法、明确管理职责、建立保护名录... 工业遗产是工业化的历史见证和城市发展生命链条中的重要一环,由于未被纳入法定"文物"和"历史建筑"范畴,正面临湮灭或毁坏的风险。结合杭州实际,在现状及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加快立法、明确管理职责、建立保护名录、完善规划编制、明确用地分类及放宽控制指标等保护与再利用的规划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保护 规划对策 杭州
原文传递
多元视角下的城市工业遗产再生与策划——以长沙油脂厂为例
17
作者 宋盈 彭诚 《中外建筑》 2024年第6期43-49,共7页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当下后工业时代中存量规划与建设的热点和难点。文章以城市工业遗产再生策划出发,分别从社区化改造、城市微更新、公共空间塑造以及儿童友好社区等多元视角出发,探讨了长沙油脂厂工业遗产再生与策划的多种可能性...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当下后工业时代中存量规划与建设的热点和难点。文章以城市工业遗产再生策划出发,分别从社区化改造、城市微更新、公共空间塑造以及儿童友好社区等多元视角出发,探讨了长沙油脂厂工业遗产再生与策划的多种可能性,从而表明城市工业遗产的再生与策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再生与策划,可以让工业遗产在现代城市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可以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保护与再利用 建筑遗产策划 建筑再生 城市经营
下载PDF
Study on the Protection of Sites of“Maritime Silk Road”in Haiko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18
作者 CHEN Xu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The sites of Maritime Silk Road in Haikou City are composed of sites of navigation and trade,religious temples and stone monuments,urban construction and coastal defense scattered on the south bank of the Qiongzhou St... The sites of Maritime Silk Road in Haikou City are composed of sites of navigation and trade,religious temples and stone monuments,urban construction and coastal defense scattered on the south bank of the Qiongzhou Strait.They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shaping of the settlements in Haikou City,recorded the process of inter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other regional cultures,and witnessed the germination,flourishing and inheritance of Haikou’s unique marine culture.The mixture of points,lines and planes blends with the urban area and coastline of Haikou City in spatial distribution.In this pap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protection planning of sites of Maritime Silk Road in Haikou City we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background,comparis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imilar sites,and evalu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time Silk Road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heritage value protection planning
下载PDF
遗址保护与乡村规划协同决策支持模型的构建与应用——以秦东陵遗址区军王村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权东计 倪俣婷 +1 位作者 焦陇慧 朱海霞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07-114,共8页
以秦东陵遗址区的军王村为例,构建基于双域概念整合理论的遗产保护与乡村规划协同决策支持模型,对军王村的生态环境系统敏感性、文化资源系统富集性、经济产业系统效益性和空间形态规划性进行评价,进而协同遗址保护区内的行政单元在有... 以秦东陵遗址区的军王村为例,构建基于双域概念整合理论的遗产保护与乡村规划协同决策支持模型,对军王村的生态环境系统敏感性、文化资源系统富集性、经济产业系统效益性和空间形态规划性进行评价,进而协同遗址保护区内的行政单元在有限空间内的多元规划,探索未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乡村空间规划的可能途径,同时推动疫情期间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保护 乡村规划 协同决策支持模型 协同发展策略 秦东陵遗址区军王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