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迪注射液联合亚砷酸注射液治疗晚期肝胆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容榕 林琳 +2 位作者 周泽强 刘爱学 冯天举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年第4期466-468,共3页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亚砷酸注射液治疗晚期肝胆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晚期肝胆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亚砷酸注射液化疗的亚砷酸组和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亚砷酸注射液化疗的联合化疗组,每组30例,观察化...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亚砷酸注射液治疗晚期肝胆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晚期肝胆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亚砷酸注射液化疗的亚砷酸组和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亚砷酸注射液化疗的联合化疗组,每组30例,观察化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化疗组的总有效率(76.7%)、改善率(73.3%)、可溶性受体(sFlt-1)含量[(99.3±9.3)ng/ml]明显高于亚砷酸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EGFA)[(67.2±9.4)ng/ml]、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B(VEGFB)[(36.8±5.6)ng/ml]明显低于亚砷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痛头晕、消化道症状、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心功能损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亚砷酸注射液治疗有助于改善化疗效果,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且不良反应与亚砷酸注射液单药化疗相当,是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恶性肿瘤 艾迪注射液 亚砷酸注射液 药物疗法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肝胆恶性肿瘤患者胆道混合菌感染与单一菌感染对患者造成损失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建庚 路佳 +1 位作者 陈平 张洁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5期1040-1044,共5页
目的对比肝胆恶性肿瘤患者胆道混合菌感染与单一菌感染对患者造成的损失的差异。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诊断为肝胆恶性肿瘤且发生胆道感染的患者,按胆汁培养病原菌种数分为混合菌感染组和单一菌感染组,收... 目的对比肝胆恶性肿瘤患者胆道混合菌感染与单一菌感染对患者造成的损失的差异。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诊断为肝胆恶性肿瘤且发生胆道感染的患者,按胆汁培养病原菌种数分为混合菌感染组和单一菌感染组,收集病例相关信息,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SM)对两组患者进行1∶1配对,配对成功后,采用配对样本秩和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用抗菌药天数、抗菌药费用、抗菌药用药频度(DDDs)进行分析。结果最终匹配成功32对,混合菌感染组患者住院天数中位数为25.00 d;单一菌感染组患者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4.50 d,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混合菌感染组患者住院总费用中位数为46 779.78元;单一菌感染组患者住院总费用中位数为35 512.73元,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混合菌感染组患者用抗菌药天数中位数为13.00 d;单一菌感染组患者用抗菌药天数中位数为11.00 d,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混合菌感染组患者抗菌药费用中位数为5 396.91元;单一菌感染组患者抗菌药费用中位数为3 200.94元,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混合菌感染组抗菌药DDDs为62.38±36.63,单一菌感染组抗菌药DDDs为49.78±17.86,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胆恶性肿瘤胆道混合菌感染导致患者住院时间、抗菌药应用时间延长,住院费用、抗菌药费增加、抗菌药DDDs增加,因此,降低混合菌感染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恶性肿瘤 胆道感染 混合菌感染 抗菌药 用药频度
原文传递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肝胆胰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吕佳 袁玲 +2 位作者 卞丽娟 陈诗卉 冯雪林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肝胆胰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96例肝胆胰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干预...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肝胆胰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96例肝胆胰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干预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方案,并分别对两组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治疗后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总蛋白(TP)、体重(BW)、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的水平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患者感染发生率(30. 61%vs 51. 06%)和腹胀腹泻发生率(71. 43%vs 91. 49%)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肝胆胰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加速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支持 早期 肝胆胰恶性肿瘤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规范护理对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建君 《血栓与止血学》 2018年第4期620-621,624,共3页
目的观察规范护理对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 目的观察规范护理对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及规范护理干预治疗。观察DVT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1)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26. 67%)高于观察组(6. 67%)。(2)对照组生活质量为一般者最多,观察组生活质量为良好者最多。(3)两组患者护理前PT、aPTT、TT、Fbg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两组患者护理后PT、aPTT、TT指标均明显上升,Fbg指标下降(P <0. 05)。结论规范护理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具有良好临床疗效,降低了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护理 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 深静脉血栓形成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某医院95例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现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晓燕 王莹 胡岸涛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425-1427,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某医院95例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其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善肿瘤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某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5例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某医院95例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其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善肿瘤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某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5例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资料结果记录分析所有患者其围手术期间营养支持的方式、不同方式所占比例以及时间等情况。结果(1)本组95例患者其术前术后予以营养支持比例分别为10.52%(10/95)和100%(95/95),围手术期内营养支持平均总天数为(14.24±3.20)d,且采用TPN支持的有74例(77.89%),EN支持的有21例(22.11%);(2)EN患者其低喂养比例明显低于TPN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本组74例TPN患者中,68例(91.89%)添加了具有药理作用的免疫营养素,在该68例中有61例(89.71%)使用了谷氨酰胺双肽制剂;(4)使用TPN支持的患者其日均营养费用为(726.32±186.48)元,明显高于采用EN支持患者的(320.54±96.32)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支持已逐渐完善化,但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尚存在分配以及使用不协调情况,需制订更为完善的营养支持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胰恶性肿瘤 围手术期 营养支持 调查分析
下载PDF
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肝胆胰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牟洪超 崔书中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4期223-227,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CHPPC)治疗肝胆胰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和技术方法。方法我科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和8例胰腺癌患者,其中根治术后31例和9例晚期恶性腹水患者行CHPPC治疗,... 目的探讨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CHPPC)治疗肝胆胰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和技术方法。方法我科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和8例胰腺癌患者,其中根治术后31例和9例晚期恶性腹水患者行CHPPC治疗,观察灌注前后的反应和近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共40例,随访时间3~ 18个月,20例肝癌根治切除后患者中,1例巨大肝癌术后肝内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8个月,1年累积复发率为8.0%;7例肝门部胆管癌术后有1例肝内转移复发,复发时间术后9个月;其余根治病例无肿瘤局部、腹腔、腹膜、膈肌、大网膜等转移。9例恶性腹水患者经腹腔热灌注化疗,7例腹水消失,2例腹水明显减少,症状缓解总有效率(RR)100%,其中2例已死亡,距灌注时间分别为6个月和10个月,最终无腹水出现,5例已存活6个月以上。CHPPC副作用包括4例出现恶心、呕吐,3例出现白细胞下降,无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作为治疗肝胆胰恶性肿瘤一种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能有效预防术后复发,晚期患者恶性腹水控制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热灌注 化疗 恶性腹水 肝胆胰恶性肿瘤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护理+随访护理模式对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琴 张雪莲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9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随访护理模式对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9例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收治的44例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随访护理模式对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9例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收治的44例为对照组(常规临床护理),2021年8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收治的45例为试验组(医护一体化护理+随访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随访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护理 随访护理模式 肝胆胰恶性肿瘤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肝胆胰腺恶性肿瘤患者胆汁细菌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韩建庚 路佳 +1 位作者 李铮 张洁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6期1285-1291,共7页
目的分析肝胆胰腺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对2015年1月—2019年12月天津市肿瘤医院肝胆胰腺恶性肿瘤患者胆汁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标本287例,检出菌株630株,... 目的分析肝胆胰腺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对2015年1月—2019年12月天津市肿瘤医院肝胆胰腺恶性肿瘤患者胆汁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标本287例,检出菌株630株,分离出的革兰阴性菌为引起肝胆胰腺恶性肿瘤患者胆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占分离病原菌的比例为54.1%,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分离病原菌的39.4%、6.5%。检出的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中以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屎肠球菌、鹑鸡肠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检出的真菌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保持高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耐药率高,对阿米卡星保持高度敏感。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天然耐药的鹑鸡肠球菌除外)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高度敏感,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高。结论肝胆胰腺恶性肿瘤患者胆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以肠杆菌及非发酵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其次为以肠球菌、葡萄球菌为主的革兰阳性菌。肠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的耐药率与其他医院既往研究相比略低或持平,但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耐药率高于其他医院的既往研究,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检出率与CHINET监测数据持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胰腺恶性肿瘤 胆汁 病原菌 耐药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