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双环醇治疗高转氨酶水平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初探 被引量:17
1
作者 倪勤 谢天胜 +1 位作者 李敏伟 刘克洲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2a(派罗欣)±核苷(酸)类似物(NUC)治疗前和治疗早期转氨酶明显升高者,联合双环醇(百赛诺)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HBeAg阳性/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派罗欣180μg,每周一...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2a(派罗欣)±核苷(酸)类似物(NUC)治疗前和治疗早期转氨酶明显升高者,联合双环醇(百赛诺)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HBeAg阳性/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派罗欣180μ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疗程48周以上,治疗结束后随访26周。HBVDNA≥1×108拷贝/ml者联合NUC(阿德福韦或恩替卡韦)。治疗前ALT〉500U/L或派罗欣治疗第一针后ALT〉300U/L者联用双环醇25rng,每日3次,治疗1—2个月。治疗前2×ULN〈ALT〈300U/L或治疗后ALT〈300U/L者单用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应答和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总计54例患者(HBeAg阳性44例,HBeAg阴性10例)完成治疗及随访,其中20例联用双环醇(联合治疗组),34例未联用双环醇(对照组)。结果显示双环醇联合治疗组于治疗后ALT水平逐周下降,4周后有90%(18/20)患者ALT〈200U/L,对照组为85.3%(29/34例)。随访26周时两组ALT复常率分别为80%(16/20)和85.3%(29/34);病毒学应答率相仿,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HBsAg血清学转换率有明显增高(P=0.044),分别为30%(6/20)和11.8%(4/34)。结论双环醇可明显缓解干扰素治疗诱导的转氨酶升高反应,确保干扰素治疗顺利进行,且不影响其抗病毒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二环化合物 干扰素Α-2A 肝炎/治疗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禄彪 舒欣 +4 位作者 揭育胜 杨小安 张卡 李刚 徐启桓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探讨24周未能有效抑制HBV DNA复制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病例,加用阿德福韦酯(ADV)是否能增加HBV慢性感染者HBeAg血清转换和HBV DNA抑制率(≤1×10^3拷贝/ml).方法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57例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 目的 探讨24周未能有效抑制HBV DNA复制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病例,加用阿德福韦酯(ADV)是否能增加HBV慢性感染者HBeAg血清转换和HBV DNA抑制率(≤1×10^3拷贝/ml).方法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57例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在第24周时进行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若HBV DNA〉1×10^3拷贝/ml,则加用ADV(A组,21例)或不加用ADV(B组,14例)治疗;若≤1×10^3拷贝/ml,则继续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C组,22例),对比分析在治疗48周时的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和HBV DNA抑制率的差别.结果 治疗至第48周时,A、B、C三组的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23.8%、28.6%和63.6%(A vs C,P=0.014),ALT复常率和HBV DNA抑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24~48周期间,A、B两组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和HBV DNA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HBV DNA下降幅度高于B组(2.60±1.37 vs 0.86±2.09,P=0.005).结论 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第24周未能实现HBV DNA显著抑制时,加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能明显增加对HBV DNA复制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干扰素Α-2A 阿德福韦酯 肝炎/治疗
原文传递
DSG-Ⅲ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肝病3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欣 田长印 +5 位作者 吴凤萍 李梅 翟嵩 王媛 潘国英 邱岭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419-1421,共3页
目的:评估DSG-Ⅲ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BILT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肝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29)以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n=31)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LT肝病治疗仪照射肝区(治疗时间... 目的:评估DSG-Ⅲ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BILT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肝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29)以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n=31)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LT肝病治疗仪照射肝区(治疗时间为30 min,2次/d),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乏力、纳差、腹胀、肝区不适)及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DBIL、IBIL、γ-GT、ALP、ALB、GLB)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肝功能ALT、AST、DBIL、IBIL、ALP、γ-GT均显著降低(P<0.05),但ALB、GLB变化无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中ALT、AST、DBIL、IBIL亦下降明显,但γ-GT、ALP、ALB、GLB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ALT比较有统计学差异[(42±28)IU/L与(86±71)IU/L(P<0.01)],治疗组ALT较对照组恢复更加明显。从临床症状,如乏力、纳差、肝区不适等来看,治疗组改善的例数和比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胀缓解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LT肝病治疗仪配合药物较单纯药物治疗慢性肝病可提高疗效,缓解患者部分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治疗 谷胱甘肽/治疗应用 @BILT肝病治疗仪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前后树突状细胞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艳丽 刘凤 +5 位作者 李明慧 郝红晓 邓敏 成军 刘顺爱 谢尧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慢乙肝干扰素α(IFNα)治疗前后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和浆样树突状细胞(pDC)的变化及其与病毒学、生化学指标的关系。方法采集30例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IFNα治疗前和治疗12周时的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C和pDC的频数及... 目的探讨慢乙肝干扰素α(IFNα)治疗前后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和浆样树突状细胞(pDC)的变化及其与病毒学、生化学指标的关系。方法采集30例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IFNα治疗前和治疗12周时的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C和pDC的频数及CD86表达水平。根据IFNα治疗后生化学指标和病毒学指标变化,把患者分为ALT复常组、ALT未复常组及病毒学应答组、病毒学无应答组,分析IFNα治疗前后不同组DC变化。结果(1)IFNα治疗12周时ALT复常组pDC频率(0.25%±0.14%)较基线(0.18%±0.09%)升高(P=0.023),ALT未复常组mDC频率(0.58%±0.34%)及表面CD86阳性率(61.80%±22.52%)则较基线(分别为0.88%±0.51%,79.92%±25.94%)下降(P=0.025;P=0.036)。(2)IFNα治疗12周时病毒学应答组pDC表面CD86阳性率(46.86±12.22%)较基线(29.42±15.16%)升高(P=0.002),病毒学无应答组的mDC频率(0.51%±0.22%)及表面CD86阳性率(59.63%±22.94%)则较基线(分别为0.94%±0.58%,80.11%±29.34%)下降(P=0.006;P=0.049)。结论慢乙肝干扰素α治疗后,生化和病毒应答与pDC频率和功能增强相关,而mDC频率及功能的降低与IFN治疗后无生化和病毒应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树突细胞 肝炎/治疗 干扰素Α
原文传递
中晚期重型乙型肝炎血浆置换与内科治疗临床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国春 张锁才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0-372,共3页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内科综合治疗对中晚期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生存率的影响,探索中晚期重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观察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患者的肝功能、并发症及疾病的转归,与同期仅予内科综合治疗的患者相比较,对相应的...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内科综合治疗对中晚期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生存率的影响,探索中晚期重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观察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患者的肝功能、并发症及疾病的转归,与同期仅予内科综合治疗的患者相比较,对相应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了解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血浆置换组36例,18例好转、18例死亡,内科治疗组32例,13例好转、19例死亡,二组之间患者生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指标(ALT、AST、SB、ALB、TC、ChE)和凝血酶原时间(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内科综合治疗相比较,在其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并不能提高中晚期重型病毒性肝炎生存率;中晚期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决定于其肝功能衰竭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血浆置换 肝炎/治疗 存活率
原文传递
应用大剂量维生素E治疗重型肝炎临床初步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雅凡 李奇芬 +4 位作者 向居正 张永明 王宇明 毛青 仝富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12期1103-1104,共2页
关键词 肝炎 诊断 治疗 维生素E 剂量
下载PDF
超声直方图的定量诊断慢性肝炎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力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601-602,共2页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正常对照组520例,年龄20岁~69岁,临床肝炎组454例,均符合1990年上海第三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标准分型,年龄18岁~76岁,并根据图象病变程度分为三组:①慢性肝炎损害组,170例,肝实质光点回声略粗;②慢性肝炎...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正常对照组520例,年龄20岁~69岁,临床肝炎组454例,均符合1990年上海第三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标准分型,年龄18岁~76岁,并根据图象病变程度分为三组:①慢性肝炎损害组,170例,肝实质光点回声略粗;②慢性肝炎组,216例,肝实质光点回声明显增粗,门脉壁回声减弱,数目减少;③肝病合并肝硬变组,68例,肝实质光点明显增粗紊乱,有小结节样改变,血管走行变细,显示不清.仪器用日本 Aloka-63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1.2 方法常规检查肝脏各叶,记录肝脏大小,回声强度及血管改变等,归入上述超声分组测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直方图 肝炎 超声检查 治疗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干扰素-α治疗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任翊 段忠辉 +2 位作者 孟庆华 李卓 李娟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慢丙肝)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病变程度、病毒学指标、抗病毒治疗应答效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02例慢丙肝和30例缝康对照检测血清TNF—α水平,慢丙肝按肝功实验室检查异常程度分为轻度44例...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慢丙肝)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病变程度、病毒学指标、抗病毒治疗应答效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02例慢丙肝和30例缝康对照检测血清TNF—α水平,慢丙肝按肝功实验室检查异常程度分为轻度44例、中度34例、重度24例,慢丙肝进行血肝功能检测、HCVRNA载量、HCV基因型的检测。结果血清TNF—α水平慢丙肝患者高于健康对照;肝功能异常轻度者低于中度和重度;与CHE呈正相关;与DBIL呈负相关;与HCVRNA载量无相关性;在不同HCV基因型感染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干扰素-α治疗疗效无关。结论慢丙肝患者血清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与病变程度相关,与干扰素-α治疗疗效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肝炎 丙型 慢性 肝炎/治疗 干扰素-Α
原文传递
维生素E乳剂对大鼠急性肝坏死的防治作用
9
作者 毛青 李奇芬 +2 位作者 吴纯清 丁明权 王洪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451-452,共2页
关键词 肝炎 维生素E 防治
下载PDF
Current and future antiviral drug therapies of hepatitis B chronic infection 被引量:15
10
作者 Lemonica Koumbi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CAS 2015年第8期1030-1040,共11页
Despit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HBV) it remains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affecting more than 350 million people worldwide. The natural course of the infection is dynamic ... Despit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HBV) it remains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affecting more than 350 million people worldwide. The natural course of the infection is dynamic and involves a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the virus and the host's immune system. Currently the approved therapeutic regimens include pegylated-interferon(IFN)-α and monotherapy with five nucleos(t)ide analogues(NAs). Both antiviral treatments are not capable to eliminate the virus and do not establish long-term control of infection after treatment withdrawal. IFN therapy is of finite duration and associates with low response rates, liver decompensating and numerous side effects. NAs are well-tolerated therapies but have a high risk of drug resistance development that limits their prolonged use. The imperativ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pproache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BV infection is a challenging issue that cannot be over-sided. Research efforts are focusing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various viral replication inhibitors that target viral replication and a number of immunomodulators that aim to restore the HBV specific immune hyporesponsiveness without inducing liver damage. This review brings together our current knowledge on the available treatment and discusses potential therapeutic approaches in the battle against chronic HBV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cleos(t)ide ANALOGUES INTERFERON-Α Drug resistance IMMUNOtherapy hepatitis B therapy
下载PDF
水蛭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鲍宗麟 杨文 +3 位作者 解增金 武玉玲 张以华 范震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年第9期519-521,共3页
目的 :探讨水蛭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基础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用甘利欣加水蛭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只用甘利欣加 10 %葡萄糖治疗 ,3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8... 目的 :探讨水蛭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基础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用甘利欣加水蛭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只用甘利欣加 10 %葡萄糖治疗 ,3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8.83% ,对照组 71.1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治疗组在缓解症状、体征 ,改善肝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方面也优于对照组 ,P<0 .0 1~ 0 .0 5。结论 :水蛭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毒性肝炎 水蛭注射液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8B基因多态性以及表达水平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罗旗 伍春霞 +5 位作者 李成敏 袁琴 郑洁 刘飞飞 罗红春 曾爱中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索白细胞介素28B(interleukin-28B,IL-28B)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到46例CHC患者的抗凝全血,采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检测IL-28B单核甘酸多态性位点rs8099917。同时收集1... 目的:探索白细胞介素28B(interleukin-28B,IL-28B)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到46例CHC患者的抗凝全血,采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检测IL-28B单核甘酸多态性位点rs8099917。同时收集12例健康者血清,46例CHC患者初治时的血清及治疗后12周时其中44例CHC患者的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IL-28B水平,并与肝功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在46例CHC患者中,rs8099917 TT基因型约占87.0%(40/46),rs8099917 GT基因型约占13.0%(6/46)。血清IL-28B水平在CHC组与健康组,基因1b型与非1b型CHC患者组,高病毒载量与低病毒载量组及rs8099917 TT基因型组与GT基因型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之间无相关性。2血清IL-28B在44例CHC治疗后12周达到早期病毒学应答(early virological response,EVR)组比未达到EVR组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重庆地区的CHC患者rs8099917基因型以TT型为主。血清IL-28B在rs8099917 TT基因型组与GT基因型组表达虽无差别,但对CHC患者的EVR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8B 单核苷酸多态性 慢性丙型肝炎 治疗效应
下载PDF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融冰 孙凤霞 +4 位作者 江宇泳 周桂琴 王晓静 王宪波 司马奋强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2期27-29,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体会,以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研方法 ,分析2007年传染病专科医院147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救治结果 ,并报告抗病毒治疗对提高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内科治疗的病...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体会,以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研方法 ,分析2007年传染病专科医院147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救治结果 ,并报告抗病毒治疗对提高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内科治疗的病死率约42.86%(63/147),较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应用前显著下降;符合纳入标准、入院超过2周的115例患者中使用核苷(酸)类抗病毒治疗者达87.83%(101/115),病死率为26.96%(31/115)。本组病例既往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发生慢性重型肝炎者25例,占21.74%(25/11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死率;需对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加强长期监护,杜绝发生与抗病毒治疗相关的重型肝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重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病死率
原文传递
LAK细胞治疗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的疗效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文漪 陈明 +2 位作者 韩方正 张言超 李秀华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细胞)治疗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CAH)的疗效,探讨治疗机理。方法LAK细胞治疗40例患者,治疗前、疗程结束时,分别检测HBVM,ALT,T细胞亚群,B细胞,IL-2,mIL-2R,... 目的观察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细胞)治疗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CAH)的疗效,探讨治疗机理。方法LAK细胞治疗40例患者,治疗前、疗程结束时,分别检测HBVM,ALT,T细胞亚群,B细胞,IL-2,mIL-2R,NK及LAK细胞活性。疗程结束1a复查HBVM。对照组40例。结果LAK治疗组疗程结束时,HBeAg和HBVDNA转阴率分别为22.5%和4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01)。疗程结束1a复查HBeAg、HBVDNA转阴率分别达40.0%和68.6%。治疗后患者CD+4细胞数及CD+4/CD+8比值,IL-2水平及mIL-2R表达,NK细胞及LAK细胞活性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1)。尤以HBeAg转阴者,IL-2升高更显著(P均<0.005)。结论LAK细胞疗法有增强免疫功能、调节免疫紊乱和清除乙肝病毒的效用,但主要不是LAK细胞的溶细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活动型 LAK细胞 免疫疗法
下载PDF
慢性中重型肝炎自体LAK细胞回输治疗效果的细胞免疫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言超 吴文漪 +1 位作者 陈明 韩方正 《华人消化杂志》 1998年第9期826-827,共2页
我们采用自体LAK细胞回输疗法[1]治疗慢性肝炎,中重型CH(MS)患者,以达到HBeAg和HBVDNA阴转的目的.作者统计24例接受治疗的CH(MS)患者阴转情况,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17%... 我们采用自体LAK细胞回输疗法[1]治疗慢性肝炎,中重型CH(MS)患者,以达到HBeAg和HBVDNA阴转的目的.作者统计24例接受治疗的CH(MS)患者阴转情况,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17%和667%,低于文献[1]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治疗 LAK细胞 细胞免疫 慢性病
原文传递
LAK细胞治疗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的疗效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文漪 陈明 +2 位作者 韩方正 张言超 李秀华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85-388,共4页
应用自体LAK细胞回输治疗40例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患者。疗程结束时,LAK治疗组HBeAg和HBVDNA转阴率分别为22·5%和4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01)。12个月复查HBeAg、HBVDNA转阴率分别达到4O%和68.57%。LAK治疗后患者... 应用自体LAK细胞回输治疗40例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患者。疗程结束时,LAK治疗组HBeAg和HBVDNA转阴率分别为22·5%和4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01)。12个月复查HBeAg、HBVDNA转阴率分别达到4O%和68.57%。LAK治疗后患者CD4+细胞数及CD4+/CD8+比,IL-2水平及mIL-2R表达,NK细胞及LAK细胞活性等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1)。其中HBeAg转阴的患者,IL-2升高更为显著(P<0.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细胞 乙型肝炎 疗效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治疗后的HBeAg早期血清转换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小众 蒋向荣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1年第S1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拉米夫定与中成药五灵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拉米夫定的开放性临床治疗,头3个月加用五灵丸。治疗期间定期进行血清ALT、HBeAg、抗-HBe及HBV DNA检测,停药后随访半年。结... 目的:分析拉米夫定与中成药五灵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拉米夫定的开放性临床治疗,头3个月加用五灵丸。治疗期间定期进行血清ALT、HBeAg、抗-HBe及HBV DNA检测,停药后随访半年。结果:治疗期间共有12例患者(48%)发生HBeAg转阴,并出现抗-HBe;在HBeAg血清转换后的2~4w,8例患者抗-HBe随后消失;在治疗的头3个月随着HBV DNA水平下降及消失(<420copies/ml),所有患者ALT水平逐渐降至正常。结论:治疗头3个月是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患者HBeAg发生血清转移的关键。这种早期转换的可能解释之一是慢性乙肝患者存在对拉米夫定特别敏感的亚型或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五灵丸 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
下载PDF
重型病毒性肝炎分期多环节药物治疗效果比较
18
作者 何念海 顾长海 +2 位作者 张绪清 王宇明 王英杰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分期多环节药物治疗效果。方法依据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进行分期多环节药物综合治疗、在病程早期,采用抑制强烈的免疫反应、阻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以肿瘤坏死因子为核心的细胞因子网络、改善肝内微循环、...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分期多环节药物治疗效果。方法依据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进行分期多环节药物综合治疗、在病程早期,采用抑制强烈的免疫反应、阻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以肿瘤坏死因子为核心的细胞因子网络、改善肝内微循环、保护肝细胞、消除反应氧中间产物、促进肝细胞再生及高价营养疗法;在病程中晚期,禁用免疫抑制剂。用本方案治疗了321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结果重型病毒性肝炎早期病例的治疗有效率(84.21%)明显高于中期(55.55%)和晚期(8.77%)病例(P值均<0.005),中期病例亦明显高于晚期病例(P<0.005).结论对重型病毒性肝炎进行分期多环节药物治疗是合理和必要的。在重型肝炎早期进行积极救洽,防止向中晚期发展,可显著降低重型肝炎的总体病死率。报告分期治疗效果有利于各家报道之间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病毒性肝炎 药物疗法 综合疗法
原文传递
重组干扰素对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5年随访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江元森 姚集鲁 +1 位作者 彭文伟 李刚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干扰素α-2a,α-2b抗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重组干扰素α-2a治疗组70例,重组干扰素α-2b46例对照组28例,治疗后随访5年。结果治疗结束时,HCVRNA阴转率和血清ALT复常... 目的观察重组干扰素α-2a,α-2b抗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重组干扰素α-2a治疗组70例,重组干扰素α-2b46例对照组28例,治疗后随访5年。结果治疗结束时,HCVRNA阴转率和血清ALT复常率α-2a组分别为6714%和7000%,α-2b组分别为6956%和7173%,随访5年后,α-2a组HCVRNA阴转率和血清ALT复常率分别为3571%和4714%,α-2b组分别为3913%和52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基因分型以HCVⅠ组感染为主(7586%),干扰素对HCVⅡ组感染的疗效优于HCVⅠ组。结论重组干扰素α-2a与α-2b均为有效的抗丙型肝炎病毒药物,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的早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治疗 干扰素 丙型肝炎
原文传递
病毒性肝炎继发感染与皮质激素治疗的因果联系——病因研究中的混杂与交互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冷泰俊 尹全焕 尹满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29-131,共3页
本研究以我校两个附属医院传染科住院的病毒性肝炎病例762名为调查对象,以使用皮质激素与否,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设计方案进行调查分析。初步结果提示皮质激素治疗是肝炎病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又按病情轻重将全部病例分作重症与中等... 本研究以我校两个附属医院传染科住院的病毒性肝炎病例762名为调查对象,以使用皮质激素与否,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设计方案进行调查分析。初步结果提示皮质激素治疗是肝炎病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又按病情轻重将全部病例分作重症与中等严重两组进行分层分析,证明病情轻重具有混杂作用,并提示本研究的两个危险因素之间又有交互作用。通过分层分析明确了促使肝炎继发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肝炎的病情轻重问题,但皮质激素治疗对继发感染也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因此,在治疗中必须十分重视保护与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防御机能。对皮质激素的使用应根据实际情况慎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皮质激素治疗 继发感染 混杂因素 交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