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病毒介导的靶向SNCG敲除对人结肠癌SW1116裸鼠结肠癌肝转移实验模型的影响
1
作者 许少华 周东 +1 位作者 张辉 陈昭硕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120-123,共4页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的丫突触核蛋白(SNCG)基因敲除对人结肠癌SW1116细胞在裸鼠结肠癌肝转移实验模型中的影响。方法前期实验中,通过SNCG基因敲除并慢病毒转染,构建稳定表达的SNCG敲除实验组(RNAi组)、转染空质粒的空质粒对照组(NC组)。...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的丫突触核蛋白(SNCG)基因敲除对人结肠癌SW1116细胞在裸鼠结肠癌肝转移实验模型中的影响。方法前期实验中,通过SNCG基因敲除并慢病毒转染,构建稳定表达的SNCG敲除实验组(RNAi组)、转染空质粒的空质粒对照组(NC组)。复苏基因敲除实验组(RNAi组)、空质粒对照组(NC组)及空白对照组(CON组)的野生型SW1116细胞,保脾法建立裸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免疫组化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SNCG基因的表达。结果1)成功构建裸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2)与对照组比较,RNAi组裸鼠移植瘤生长缓慢,原位成瘤率及肝转移率均明显下降。3)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NAi组SNCG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结论SNCG基因沉默后,裸鼠脾脏原位移植瘤及转移瘤的数量变少,体积变小。在体内,靶向SNCG敲除降低了原位移植瘤及肝脏转移瘤中SNCG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表明SNCG基因对结肠癌的增生、侵袭起积极推动作用。利用RNAi技术抑制SNCG基因的表达有望为结肠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靶点、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SNCG基因 基因敲除 裸鼠 结肠癌肝转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对结肠癌肝转移瘤TACE治疗前后微循环灌注改变及近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丽 卲天朋 +2 位作者 曹建民 卢光明 许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1-505,共5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肝转移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各定量参数的变化及其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21例经病理证实为低分化腺癌的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分别于TACE术前及术后进行常规MRI和DCE-MRI扫... 目的探讨结肠癌肝转移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各定量参数的变化及其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21例经病理证实为低分化腺癌的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分别于TACE术前及术后进行常规MRI和DCE-MRI扫描。以两腔室模型为基础,计算出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K^(trans)、K_(ep)、V_e)。比较TACE术前、术后各参数的变化;分别探讨患者近期疗效与TACE术后DCE-MRI各项参数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TACE术后各参数的差别。结果 TACE术后肿瘤组织的K^(trans)、K_(ep)及V_e值呈下降趋势,且术前术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DCE-MRI各项参数与CEA、CA125、CA199和CA242值无明显相关性。术后近期疗效评估示完全缓解3例(14.3%),部分缓解11例(52.4%),总有效率(RR)66.7%,疾病控制率(DCR)90.5%。其中RR、PCR均与术后K^(trans)值呈正相关(r=0.526,P=0.005;r=0.557,P=0.006),但与K_(ep)、V_e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结肠癌肝转移瘤TACE治疗前后DCE-MRI各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显著,术后肿瘤组织中的K^(trans)值可作为结肠癌肝转移TACE治疗早期疗效评估指标,为结肠癌肝转移瘤个体化治疗和治疗方案的修正提供依据,其远期疗效与DCE-MRI定量参数的相关性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肝转移瘤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肿瘤血管生成 循环灌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