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组合微创半髋置换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夏冰 张永华 +2 位作者 刘振鹏 毛辉飞 巫国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介绍组合微创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技术与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例95岁右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行上述手术治疗。患者取侧卧位,行右髋上方切口,经肌间隙显露梨状肌窝、股骨颈上壁和股骨头边缘部分。在梨... [目的]介绍组合微创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技术与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例95岁右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行上述手术治疗。患者取侧卧位,行右髋上方切口,经肌间隙显露梨状肌窝、股骨颈上壁和股骨头边缘部分。在梨状窝开髓,置入股骨髓腔铰刀,依次行股骨扩髓。关节囊内行股骨颈高位两刀楔形截骨,先取出楔形骨块,再用取头器取出股骨头。将双动股骨头假体先置入髋臼内,再置入股骨柄假体,将特制的大转子内侧微型锁定钢板用螺钉连接固定到假体上端后,用螺钉固定大转子骨折块。将股骨柄假体与双动头假体复位。[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无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50 min,切口长度6 cm,术中失血量50 ml,术后3 h即在床上主动屈髋和外展功能训练,次日下地部分负重,2周能室内弃拐行走,1个月时能持手杖轻松户外散步。[结论]此技术可以经肌间隙小切口同时完成HA假体的置入和粗隆间骨折固定,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中无需牵引床和更少术中透视等优点。术后稳定性好、允许早期负重行走和大范围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骨质疏松 微创手术 半髋置换
原文传递
精确匹配的半髋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和X线分析(英文)
2
作者 詹新立 肖增明 +2 位作者 李世德 陈前芬 罗高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12,共5页
目的评价精确匹配的半髋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41例(48髋)金属半髋表面置换术患者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36.7岁,随访至少3年或直到假体失败。所有的患者均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III期35髋,FicatIV期13髋;其中... 目的评价精确匹配的半髋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41例(48髋)金属半髋表面置换术患者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36.7岁,随访至少3年或直到假体失败。所有的患者均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III期35髋,FicatIV期13髋;其中自发性占7.3%,创伤性占9.7%,酒精性占22%,激素性占61%;他们的髋臼相对正常。在术后骨盆的X线片上测量股骨假体的插入角度和下沉程度。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5.7年。平均的UCLA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改善(P=0.001),疼痛由术前的3.1分提高到9.0分;步行由4.4分提高到9.1分;活动由5.5分提高到7.0分。按UCLA评分标准,FicatIII期35髋术后的满意率为88.6%;FicatIV期13髋术后的满意率为69.2%(P=0.25)。8个髋的疗效差,UCLA髋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改善,术后X线检查发现7个髋呈髋内翻植入了假体(插入的短柄与股骨轴线的夹角均小于130°);6例假体头中心的平均下沉为5.0mm。假体的5年生存率为83%。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术的前提下,精确匹配的半髋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满意;对于髋关节表面置换,处于外翻位置的股骨假体更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半髋表面置换术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的比较 被引量:28
3
作者 何立江 林其仁 +1 位作者 叶晖 黄隆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9年第12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PFNA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3月~2008年9月,对11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PFNA固定62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57例,分析比较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 目的分析比较PFNA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3月~2008年9月,对11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PFNA固定62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57例,分析比较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程度。结果①PFNA组手术时间30~95min,平均(52.34±13.81)min;人工股骨头置换组70~135min,平均(91.49±15.12)min,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PFNA组术中出血100~300ml,平均(142±45)ml;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00~500ml,平均(319±74)m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髋关节功能改良Harris评分下降情况,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比较,PFNA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 半髋置换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原文传递
0.33%等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高龄半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查本俊 熊华平 +2 位作者 谢平 胡吉 贾广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 评价0.33%等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高龄半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年龄≥70岁,ASA分级Ⅱ、Ⅲ级,行半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健侧卧... 目的 评价0.33%等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高龄半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年龄≥70岁,ASA分级Ⅱ、Ⅲ级,行半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健侧卧位,穿刺间隙为L3~L4椎间隙,用脑脊液将1%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稀释成0.33%(1 ml罗哌卡因+2 ml脑脊液),A组、B组、C组分别给予2.2、2.0、1.8 ml。于麻醉前(T0),蛛网膜下腔注药后5 min (T1)、10 min(T2)和15 min(T3),手术开始时(T4),手术开始后30 min(T5),术毕(T6)时点,记录MAP、HR和感觉阻滞平面高度,并记录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量和输液量以及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 结果 蛛网膜下腔阻滞有效率和阻滞效果A组明显优于B组、C组,且B组优于C组(P<0.05)。麻醉诱导时间A组[(15.6±1.4) min]明显短于B组[(19.5±6.3) min]、C组[(26.6±7.1) min],且B组短于C组(P<0.05)。HR 在A组T1~T6时[(80±12)、(80±11)、(78±10)、(77±10)、(77±10)、(77±10) 次/min]和B组T1~T2时[(77±8)、(77±7) 次/min]较各组T0时[(71±11)、(73±9) 次/min]明显增快(P<0.05);MAP在A组T1、T2时[(96±8)、(98±8) mmHg(1 mmHg=0.133 kPa)]、B和C组T4~T6时[(100±8)、(100±8)、(100±8) mmHg和(96±8)、(98±7)、(99±8) mmHg]较各组T0时[(104±8)、(104±8)、(103±8) mmHg]均明显降低(P<0.05),且C组T4~T6时较T3时也明显降低(P<0.05)。T1~T3时A组感觉阻滞平面明显高于B组和C组,且B组高于C组(P<0.05);在T4~T6时A组和B组明显高于C组(P<0.05);与T3比较,A组感觉阻滞平面在T6时明显降低(P<0.05);B组、C组感觉阻滞平面在T4~T6时明显升高(P<0.05)。术中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蛛网膜下腔阻滞 半髋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及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回顾性研究
5
作者 耿晓林 贾金领 禹萌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5期209-210,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针(PFNA)固定和半髋关节手术在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2013年2月采用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针(PFNA)固定治疗和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 目的对比观察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针(PFNA)固定和半髋关节手术在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2013年2月采用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针(PFNA)固定治疗和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3例,对手术时间等几方面比较两组的结果,分析两种内固定方式的疗效,以及如何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内固定的适应症。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与半髋关节手术组相比,PFN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但术后下床时间较长,两组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功能恢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与半髋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PFNA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少,为治疗老年此类骨折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 半髋置换 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3年随访疗效比较 被引量:22
6
作者 赵会 周君琳 +5 位作者 刘清和 陆铁 尹博 单磊 刘洋 李一汉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022-1024,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2例65岁以上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病例,其中47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5例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2例65岁以上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病例,其中47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5例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总结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早期并发症,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追踪随访,采用Harris评分评价中短期治疗效果。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手术时间(38.9+9.1)min,明显短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的(62.7±10.1)min;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术中出血量为(381.4±79.5)ml,明显少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的(478.5±118.6)ml;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术后引流量(124.3±26.1)ml,明显少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138.2±1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2.8%,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为1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年,术后1年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及优良率(77.1%vs.7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2);术后3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组Harris评分及优良率(51.4%vs.38.3%)明显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两种术式各具优缺点,近期效果基本相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期效果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7
作者 许猛 张立海 +7 位作者 毛智 王浩 陈华 郭义柱 陶笙 张群 梁向党 唐佩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19-1423,共5页
目的比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65~80岁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2005年5月-2008年4月,收治108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31例行加压螺钉内固定术... 目的比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65~80岁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2005年5月-2008年4月,收治108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31例行加压螺钉内固定术(螺钉组),男8例,女23例;年龄65~80岁,平均73岁。摔伤25例,车祸伤6例。骨折分型:GardenⅢ型17例,Ⅳ型1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8h~13d,平均4.2d。37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头置换组),男10例,女27例;年龄65~80岁,平均74岁。摔伤29例,车祸伤8例。骨折分型:GardenⅢ型21例,Ⅳ型1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4d,平均4.4d。4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组),男11例,女29例;年龄66~80岁,平均73岁。摔伤32例,车祸伤8例。骨折分型:GardenⅢ型23例,Ⅳ型1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4d,平均5.6d。各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螺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两置换组(P<0.05),两置换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4个月~2年3个月,平均1年8个月。螺钉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9.4%(6/31),股骨头置换组为8.1%(3/37),全髋关节置换组为7.5%(3/40);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0%(9/31)、13.5%(5/37)、7.5%(3/40);再手术率分别为29.0%(9/31)、10.8%(4/37)、5.0%(2/40)。螺钉组术后早、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明显高于两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置换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螺钉组、股骨头置换组、全髋关节置换组死亡率分别为16.1%(5/31)、13.5%(5/37)、15.0%(6/4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各组存活患者髋关节功能行Harris评分,螺钉组优良率为65.4%(17/26),股骨头置换组为81.3%(26/32),全髋关节置换组为85.3%(29/34);各组间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加压螺钉 人工股骨头置换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老年患
原文传递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瀚霖 汪晖 《北方药学》 2011年第9期61-62,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5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比...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5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Harris全髋关节评分,综合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优劣。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术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均逐渐恢复,但全髋关节置换术组1个月、3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P值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是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究其综合疗效来看,全髋关节置换术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Harris全髋关节评分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广义 马玉荣 +3 位作者 刘德强 董方 朱安礼 徐宁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7期65-67,共3页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成两组,A组52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B组30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随访6年,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手术疗效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成两组,A组52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B组30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随访6年,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手术疗效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年两组疗效没有明显差别,手术4年以后B组疗效优于A组,两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早期临床效果基本相同,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后期疗效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全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