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DIE模型在病区血标本采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元元 黄华 +2 位作者 金婷 赵慧子 彭昕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72-75,共4页
目的提高病区静脉血标本采集质量。方法以儿童血液肿瘤2个病区3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针对静脉血标本退回率为0.95%(53/5594)的问题,采取ADDIE模式对护士进行培训与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督导。设定改进目标为血标本退回率降至0.49%。结果干... 目的提高病区静脉血标本采集质量。方法以儿童血液肿瘤2个病区3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针对静脉血标本退回率为0.95%(53/5594)的问题,采取ADDIE模式对护士进行培训与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督导。设定改进目标为血标本退回率降至0.49%。结果干预后血标本退回率为0.32%(37/11527),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护士血标本相关知识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护士对培训满意度为91.18%~100.00%。结论运用ADDIE模型进行培训与督导,可有效提高护士相关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静脉血标本采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儿童 血液肿瘤 静脉血标本 标本采集 ADDIE模型 护士培训
下载PDF
静疗小组模式在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冬梅 《中外医药研究》 2022年第9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静疗小组模式在血液肿瘤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血液肿瘤PICC置管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 目的:探讨静疗小组模式在血液肿瘤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血液肿瘤PICC置管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静疗小组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置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1次置管成功率、上腔静脉到位率高于对照组,平均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采用静疗小组模式干预,能够提升PICC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静疗小组模式 化疗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下载PDF
护理干预减少PICC在血液疾病应用中并发症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冬娇 《科教导刊》 2012年第15期173-173,175,共2页
PICC(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是一种新型的深静脉置管技术,该法从周围静脉置入导管,使导管末端位于中心静脉。该注射技术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肠外营养、肿瘤化疗及老年病人的输液。伴随PICC的广泛应用,其并... PICC(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是一种新型的深静脉置管技术,该法从周围静脉置入导管,使导管末端位于中心静脉。该注射技术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肠外营养、肿瘤化疗及老年病人的输液。伴随PICC的广泛应用,其并发症也随之显现出来,尤其是血液病患者在化疗期间骨髓抑制期所导致的粒细胞低下易出现感染,此时护理干预在避免及处理并发症上发挥重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 白血病 化疗 血液肿瘤 护理
下载PDF
腔内心电定位联合钝性分离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血液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吴子英 廖利平 +1 位作者 郑绮眉 李元明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2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腔内心电定位联合钝性分离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血液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收治的拟行PICC置管的血液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 目的:观察腔内心电定位联合钝性分离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血液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收治的拟行PICC置管的血液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置管,研究组采用腔内心电定位联合钝性分离PICC置管。比较两组不同穿刺时间疼痛评分、一次性导管尖端位置准确率、穿刺点出血率。结果:研究组穿刺时、穿刺结束时、穿刺后1 min、穿刺后5 min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一次性导管尖端位置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穿刺点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腔内心电定位联合钝性分离PICC可减轻血液肿瘤患者疼痛感,一次性导管尖端位置准确率较高,穿刺点出血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腔内心电图 钝性分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血液肿瘤患者跌倒风险指标
5
作者 徐雯莉 蒋培琴 +1 位作者 郭顺顺 丰青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S02期151-153,共3页
目的构建血液肿瘤患者的跌倒风险指标。方法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结合专家意见制订专家咨询表,对血液科临床专家实行2轮调查,统计分析专家积极系数、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性。结果2轮专家咨询量表回收率均为100%,专家咨询Ca... 目的构建血液肿瘤患者的跌倒风险指标。方法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结合专家意见制订专家咨询表,对血液科临床专家实行2轮调查,统计分析专家积极系数、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性。结果2轮专家咨询量表回收率均为100%,专家咨询Ca分别为0.872和0.902,Cs分别为0.852和0.864,Cr分别为0.862和0.883(Cr>0.7)。结论通过德尔菲法构建的血液肿瘤患者跌倒风险指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及可行性,可用于对血液肿瘤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需进一步验证其“电子化”临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跌倒 评估 德尔菲法
下载PDF
操作性疼痛综合管理方案用于3~7岁初次接受PICC置管患儿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妮 王颖雯 王雪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5期670-674,共5页
目的:评价操作性疼痛综合管理方案在3~7岁初次接受PICC置管的血液肿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将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3~7岁初次接受PICC置管的血液肿瘤患儿分为对照组(52例)和干预组(52例),对照... 目的:评价操作性疼痛综合管理方案在3~7岁初次接受PICC置管的血液肿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将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3~7岁初次接受PICC置管的血液肿瘤患儿分为对照组(52例)和干预组(52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置管护理,干预组患儿接受操作性疼痛综合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儿使用脸、腿、活动、哭闹、安抚评估量表(Face,Legs,Activity,Cry,Consolability,FLACC)评估的疼痛评分和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患儿接受PICC置管过程的疼痛评分和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1)。结论:在3~7岁初次接受PICC置管的血液肿瘤患儿中实施操作性疼痛综合管理方案,能有效降低患儿的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血液肿瘤 操作性疼痛 疼痛管理
下载PDF
超级增强子调控点BRD4在血液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吴水燕(综述) 吉奇(审校) 胡绍燕(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研究发现超级增强子所驱动的癌基因异常转录对维持肿瘤细胞特性至关重要。而通过抑制超级增强子调控癌基因转录的关键调节点,可以有效抑制癌基因的表达。其中溴结构域蛋白4(bromodomain protein 4,BRD4)是识别超级增强子调控元件的关键... 研究发现超级增强子所驱动的癌基因异常转录对维持肿瘤细胞特性至关重要。而通过抑制超级增强子调控癌基因转录的关键调节点,可以有效抑制癌基因的表达。其中溴结构域蛋白4(bromodomain protein 4,BRD4)是识别超级增强子调控元件的关键蛋白,它能够与乙酰化的组蛋白或非组蛋白结合,进而调节基因的转录。BRD4的表达异常与多种血液肿瘤的恶性发展密切相关,靶向BRD4能有效控制血液肿瘤的恶性进展。近年来,BRD4靶向药物在血液肿瘤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其单药或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均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作用。该文对超级增强子调控点BRD4的生物学功能及靶向BRD4分子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血液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增强子 溴结构域蛋白4 血液肿瘤 分子药物
原文传递
NCCN指南在淋巴瘤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8
作者 卜庆 池小钜 《医学信息》 2018年第24期28-30,共3页
由美国研究所、医院和教育基地等23家超级癌症网络联合机构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集体制订的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因指南更新速度极快,且涵盖多个学科的知识,这对血液肿瘤学的临床实... 由美国研究所、医院和教育基地等23家超级癌症网络联合机构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集体制订的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因指南更新速度极快,且涵盖多个学科的知识,这对血液肿瘤学的临床实习教学是一个极大挑战。我科以经典的临床病例讨论为加强手段,以临床实践操作为落脚点,探讨新的临床血液肿瘤教学模式,从而为实习生全面掌握血液肿瘤学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养成较好的综合诊疗观念打下牢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CN指南 淋巴瘤 血液肿瘤学
下载PDF
荧光标记法在血液肿瘤科环境卫生清洁效果评价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俊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175-177,202,共4页
目的探讨荧光标记法在血液肿瘤科物体表面清洁卫生效果评价的应用。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6月,对血液肿瘤科高频接触物体表面采用荧光标记法进行清洁效果的检测,比较干预前后物体表面清洁卫生质量。结果实施荧光标记法检测后,环境物表... 目的探讨荧光标记法在血液肿瘤科物体表面清洁卫生效果评价的应用。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6月,对血液肿瘤科高频接触物体表面采用荧光标记法进行清洁效果的检测,比较干预前后物体表面清洁卫生质量。结果实施荧光标记法检测后,环境物表清洁卫生效果合格率由干预前的69.87%提高到干预后的91.48%,两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质量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结论采用荧光标记法检测科室人员落实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工作,快速直观,能够有效改善科室环境清洁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标记法 血液肿瘤科 环境清洁 评价
原文传递
儿童血液肿瘤科护士护理缺失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思婷 王春立 +3 位作者 王莉 陈芳娇 张颖 李怡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 构建儿童血液肿瘤科护士护理缺失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护理缺失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倦怠量表、医院磁性要素量表、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理缺失信息反馈量表对北京市3所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 目的 构建儿童血液肿瘤科护士护理缺失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护理缺失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倦怠量表、医院磁性要素量表、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理缺失信息反馈量表对北京市3所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的198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血液肿瘤科护士护理缺失总分为(121.41±18.77)分,得分率为73.58%。儿童血液肿瘤科护士护理缺失自评得分与医院磁性水平、护士共情能力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5)。医院磁性水平和护士共情能力水平在职业倦怠和护理缺失中的中介效应为0.023,占总间接效应的18.5%。结论 儿童血液肿瘤科护士护理缺失现状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院磁性水平和护士共情能力水平在职业倦怠和护理缺失中的中介效应成立。护理管理者应通过干预措施增强护士的共情能力,提升工作环境的磁性水平,减少护士的职业倦怠感,以减少或预防护理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血液肿瘤科 护理缺失 职业倦怠 医院磁性水平 护士共情能力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在斑马鱼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易可欣 范尹尹 +4 位作者 陈柳蓉 汪玉宝 朱文武 贾海波 朱雄伟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斑马鱼作为一种生物医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研究中。本文关注了近年来血液疾病在斑马鱼中的研究,MDS在小鼠、大...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斑马鱼作为一种生物医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研究中。本文关注了近年来血液疾病在斑马鱼中的研究,MDS在小鼠、大鼠和斑马鱼中的研究及动物模型的应用,揭示了斑马鱼模型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斑马鱼 动物模型 血液肿瘤疾病 药物筛选
下载PDF
Mini-CEX联合DOPS考核体系在血液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颖莺 蒋继宗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27期9-12,17,共5页
目的探索联合应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与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OPS)评价系统在血液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月期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肿瘤... 目的探索联合应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与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OPS)评价系统在血液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月期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肿瘤科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80名培训人员,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按照培养计划,A组定期接受多次Mini-CEX和DOPS考核与反馈。B组仅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周期的最后1周接受Mini-CEX和DOPS考核。为期2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束时,采取出科考试和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两组人员的教学效果及其对教学形式的满意情况。结果学习成绩方面,规范化培训期间及培训结束时的Mini-CEX评估结果、DOPS评分,A组成绩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培训结束时的满意度调查显示,A组人员对于教学形式、教学结果的满意度高于B组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Mini-CEX联合DOPS评价系统能够提高学员的学习成绩,提高对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操作的掌握情况,同时增加其对教学形式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 血液肿瘤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效果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在血液肿瘤科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爱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3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科护理管理中,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月该院3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19名。2019年2—7月实行常规管理的为对照组,2019年8月—2021年1月实行精细化护理管理的为观察组。对比两...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科护理管理中,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月该院3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19名。2019年2—7月实行常规管理的为对照组,2019年8月—2021年1月实行精细化护理管理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自我评价、满意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考核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肿瘤科护理管理中,实行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以及人员水平,减少不良事件,提升满意度和考核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血液肿瘤科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自我评价 不良事件
下载PDF
2017~2019年河南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患儿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俊 文建国 +2 位作者 张玲 刘慧萍 高楠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59-562,共4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儿童医院2017~2019年血液肿瘤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现状,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河南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2017年8月16日、2018年7月23日和2019年8月19日所有住院患儿的医院感... 目的了解河南省儿童医院2017~2019年血液肿瘤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现状,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河南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2017年8月16日、2018年7月23日和2019年8月19日所有住院患儿的医院感染情况,并对调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7~2019年血液肿瘤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13.33%(16/120)、19.51%(24/123)、13.39%(17/127),2017~2019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85,P> 0.05)。2017~2019年住院患儿医院感染最常见部位(58.33%),其次为血液系统(25.00%)、胃肠道(13.89%)和上呼吸道(2.78%)。2017~2019年血液肿瘤科医院感染患儿共检出病原菌9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4株,大肠埃希菌2株,铜绿假单胞菌1株,无色杆1株,阴沟肠杆菌1株。2017~2019年血液肿瘤科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3.33%(40/120)、37.40%(46/123)、44.09%(56/127),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占比分别为95.00%(38/40)、78.26%(36/46)、80.36%(45/56),一联使用抗菌药物占比分别为87.50%(35/40)、71.74%(33/46)、73.21%(41/56),治疗性用药患儿病原学标本送检率分别为71.05%(27/38)、72.22%(26/36)、77.78%(35/45);2017~2019年血液肿瘤科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占比、一联使用抗菌药物占比、治疗性用药患儿病原学标本送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096、5.225、3.631、0.564,P> 0.05)。结论血液肿瘤科为医院感染防控重点科室,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应重点预防和控制下呼吸道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科 医院感染 调查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血液肿瘤科老年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燕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8期106-108,112,共4页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血液肿瘤科老年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血液肿瘤科工作的护士22名,2020年6月—2021年2月实施基础护理管理模式,纳入参照组;2021年6月—2022年2月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血液肿...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血液肿瘤科老年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血液肿瘤科工作的护士22名,2020年6月—2021年2月实施基础护理管理模式,纳入参照组;2021年6月—2022年2月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血液肿瘤科护士管理后的考核成绩、工作能力、患者管理满意度。结果管理后,观察组的考核成绩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工作能力强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负责患者的管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液肿瘤科工作的护士进行护理管理时,应用集束化护理管理能够增强护士专业认知,锻炼护士工作能力,提高管理服务质量,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管理 血液肿瘤科 考核成绩 工作能力 管理满意度
下载PDF
血液肿瘤儿童导管相关性血栓预防和治疗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6
作者 昌晓 李力 金婷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1853-1854,共2页
对血液肿瘤患儿导管相关性血栓预防和治疗现状进行外文文献的综述,介绍药物和细胞溶解酶锁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栓及治疗进展,以帮助临床的儿科血液肿瘤医护人员了解导管相关性血栓预防与治疗新进展,引起重视。
关键词 血液肿瘤儿童 导管相关性血栓 预防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儿童血液肿瘤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0
17
作者 何梦雪 陆红 +5 位作者 沈南平 吴心怡 沈国妹 周雪贞 莫霖 沈闵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50-955,共6页
目的构建儿童血液肿瘤护理质量指标体系。方法在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及其护理学组的支持下,以Donabedian质量管理模式为依据,采用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儿童血液肿瘤护理质量指标及各指标权重... 目的构建儿童血液肿瘤护理质量指标体系。方法在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及其护理学组的支持下,以Donabedian质量管理模式为依据,采用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儿童血液肿瘤护理质量指标及各指标权重。结果 3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93.3%和100%,专家权威系数Cr值分别为0.93、0.93、0.96,协调系数W值分别为0.209、0.166和0.332,卡方检验均P<0.01。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8项,三级指标29项,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结论儿童血液肿瘤护理质量指标体系设置科学、合理,专科特色突出,有利于专科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技术 儿童血液肿瘤 质量指标 卫生保健
原文传递
多种检测指标对血液恶性肿瘤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睿 任然 熊大迁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7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独及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病(IFD)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2014年10月年至2016年4月入院的非粒缺的血液恶性肿瘤确... 目的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独及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病(IFD)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2014年10月年至2016年4月入院的非粒缺的血液恶性肿瘤确诊患者160例,其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80例为IFD组,细菌感染80例为对照1组,同时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2组。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PCT、hs-CRP诊断IFD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特异性,对3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这几种方法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 IFD组1,3-β-D-葡聚糖均值为346.54 ng/L,显著高于细菌感染组47.27 ng/L(P<0.05)和健康对照组43.21 ng/L(P<0.05);IFD组PCT均值为1.18μg/L,显著低于细菌感染组16.3μg/L(P<0.05),高于健康对照组0.036μg/L(P<0.05);IFD组hs-CRP均值为59.6 mg/L,细菌感染组66.8 mg/L,两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5 mg/L(P<0.05)。G试验单独诊断IFD的AUC、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0.91、90%、88.75%、85.71%、90.47%,针对血液恶性肿瘤IFD患者,最佳诊断阈值为≥70 ng/L时,诊断灵敏度为90%,特异性为88.75%;PCT单独诊断IFD的曲线下面积是0.82,针对血液恶性肿瘤IFD患者,最佳诊断阈值为1.65μg/m L,此时诊断灵敏度为81%,特异性为75.4%;hs-CRP单独诊断IFD的AUC是0.94,与细菌感染组AUC为0.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β-D-葡聚糖与PCT和hs-CR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4、0.334(P=0.003、P=0.048),血清联合组(1,3-β-D葡聚糖+PCT)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90.2%、88.9%,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组。结论葡聚糖检测是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诊断IFD的方法,对于IFD的早期诊断有突出价值,PCT作为深部真菌感染的检测指标,可行性优于hs-CRP;葡聚糖联合PCT检测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 1-3-β-D葡聚糖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流行期间儿童血液肿瘤病房规范化管理建议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小艳 +3 位作者 金润铭 王天有 邱奕宁 李力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7-182,共6页
随着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流行及各地诊治经验的积累,目前已明确,儿童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同样易感.儿童血液肿瘤患儿是一类特殊人群,由于血液肿瘤疾病本身的因素和治疗特点,患儿机体处于特殊免疫状态.现... 随着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流行及各地诊治经验的积累,目前已明确,儿童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同样易感.儿童血液肿瘤患儿是一类特殊人群,由于血液肿瘤疾病本身的因素和治疗特点,患儿机体处于特殊免疫状态.现根据血液肿瘤患儿的特点,制订COVID-19流行期间儿童血液肿瘤病房管理指导意见,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血液肿瘤 病房管理 儿童
下载PDF
国际儿童口腔炎评估表的汉化及在急性白血病患儿中的测量学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梦雪 沈南平 +2 位作者 葛铮铮 张晓艳 孙霁雯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年第6期435-440,共6页
目的汉化国际儿童口腔炎评估表,探索其在我国急性白血病儿童及青少年中的测量学特性。方法通过量表汉化、认知性访谈后,便利抽取上海市儿童专科三甲医院的儿童及青少年急性白血病患者105例,使用中文版国际儿童口腔炎评估表(ChIMES)进行... 目的汉化国际儿童口腔炎评估表,探索其在我国急性白血病儿童及青少年中的测量学特性。方法通过量表汉化、认知性访谈后,便利抽取上海市儿童专科三甲医院的儿童及青少年急性白血病患者105例,使用中文版国际儿童口腔炎评估表(ChIMES)进行测量,评价其测量学特性。结果中文版ChIMES的已知组别效度良好,校标关联效度为0.947。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5.270%,且每个条目的因素负荷量均>0.5。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26,折半信度为0.590。各条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性较强,Pearson相关系数为0.424~0.900。结论中文版ChIME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未来有较强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液肿瘤 化疗相关性口腔炎 测量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