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施肥对棕壤有机碳及各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35
1
作者 韩晓日 苏俊峰 +3 位作者 谢芳 高晓宁 杨劲峰 赖鸿雁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0-733,共4页
本文通过棕壤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玉米-玉米-大豆轮作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碳及其不同密度组分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过27年的长期不同施肥,土壤有机碳含量有了明显变化,总的变化趋势是:高量有机肥区(12.30gkg-1)&... 本文通过棕壤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玉米-玉米-大豆轮作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碳及其不同密度组分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过27年的长期不同施肥,土壤有机碳含量有了明显变化,总的变化趋势是:高量有机肥区(12.30gkg-1)>低量有机肥区(11.41gkg-1)>化肥区(9.95gkg-1)>1979年(试验前9.03gkg-1)>对照处理(8.23gkg-1),尤其以高量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的有机碳水平最高,氮磷钾配合施用有机碳水平要高于其它单施化肥处理;长期施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轻组部分含量和轻组有机碳含量,不同施肥处理间差异显著。单施化肥处理,特别是氮磷钾配合施用,轻组部分数量和轻组有机碳含量高于无肥处理和试验前土壤。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轻组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单施化肥处理。施用不同肥料均可以提高土壤重组有机碳含量,有机无机肥配施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壤 长期定位 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 重组有机碳
原文传递
黄河三角洲碱蓬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分布特征 被引量:31
2
作者 董洪芳 于君宝 管博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8-292,共5页
应用物理分组方法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典型碱蓬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组有机碳是土壤有机碳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壤重组有机碳含量、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都显著正相关.研究区土壤轻组组分比... 应用物理分组方法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典型碱蓬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组有机碳是土壤有机碳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壤重组有机碳含量、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都显著正相关.研究区土壤轻组组分比例和含量范围分别在0.008%~0.15%和0.10~0.40 g·kg-1,颗粒有机碳分配比例范围为8.83%~30.58%,说明黄河三角洲碱蓬湿地土壤有机碳中非保护性组分较低,碳库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湿地 土壤有机碳 重组组分 轻组组分 颗粒有机碳 碱蓬湿地
原文传递
长期不同施肥管理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廖敏 彭英 +5 位作者 陈义 谢晓梅 吴春艳 唐旭 刘玉学 杨生茂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9-133,138,共6页
以19年的长期定位施肥土壤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管理:不施肥(CK),施无机肥(N、NP、NK、NPK),施有机肥(OM),有机-无机配施(F、F’)下稻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库组分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有显著影响,土壤总有... 以19年的长期定位施肥土壤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管理:不施肥(CK),施无机肥(N、NP、NK、NPK),施有机肥(OM),有机-无机配施(F、F’)下稻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库组分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有显著影响,土壤总有机碳(TOC)变化趋势为有机无机配施(平均12.34g/kg)>单施有机肥(平均12.15g/kg)>无肥(平均10.56g/kg)>化肥(平均9.78g/kg);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水溶性有机碳(WSOC)、轻组有机碳(LFOC)及SMBC/TOC、WSOC/TOC、LFOC/TOC均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土壤的。与不施肥相比,化肥、有机肥的施用均显著增加了土壤重组有机碳(HFOC)和HFOC/TOC,其中,化肥的施用更有利于土壤重组有机碳(LFOC)的积累。单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施显著增加了较大粒级(>0.25mm)水稳性团聚体及其TOC含量,而单施化肥则显著增加了较小粒级(<0.25mm)及其TOC含量。因此,长期施用有机肥,特别是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提高土壤活性碳含量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从而保持和提高了土壤质量和持续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微生物量碳 水溶性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 重组有机碳 水稳性团聚体碳
下载PDF
鄱阳湖湿地水位梯度下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被引量:19
4
作者 金奇 吴琴 +2 位作者 钟欣孜 胡佳 胡启武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80-1187,共8页
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水位梯度采集了7种优势植物群落下0~15、15~30 cm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总有机碳(SOC)、重组有机碳(HFOC)、轻组有机碳(LF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可溶性碳(DOC)含量,以阐明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壤有机... 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水位梯度采集了7种优势植物群落下0~15、15~30 cm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总有机碳(SOC)、重组有机碳(HFOC)、轻组有机碳(LF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可溶性碳(DOC)含量,以阐明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不同组分特征与影响因子,探讨植物群落演替对有机碳库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群落0~30 cm土层SOC、HFOC、LFOC、MBC和DOC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4.92~48.14 mg·g^(-1)、4.66~41.42 mg·g^(-1)、0.46~6.52 mg·g^(-1)、124.22~419.23 mg·kg^(-1)和33.17~153.63 mg·kg^(-1)。(2)土层、群落类型及其交互作用均对总有机碳及其组分产生显著影响,水位梯度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3)湿地0~30 cm土壤HFOC、LFOC、MBC和DOC占总有机碳平均比例分别为92.9%、7.1%、1.44%和0.74%,土壤碳库以稳定的重组有机碳为主,LFOC、MBC、DOC等3种活性有机碳组分在空间分布上没有表现出一致性。(4)鄱阳湖湿地沉水植物群落退缩,湿生、挺水植物群落的扩展短期内将增加土壤碳储量,但碳库的稳定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重组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可溶性有机碳
原文传递
尕海湿地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17
5
作者 许延昭 马维伟 +2 位作者 李广 吴江琪 孙文颖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5-211,共7页
以甘肃省甘南尕海湿地内的沼泽化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含量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植被退化阶段0—20cm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未退化>... 以甘肃省甘南尕海湿地内的沼泽化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含量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植被退化阶段0—20cm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未退化>轻度退化>重度退化>中度退化;20—100cm土壤轻组有机碳受植被影响较小。整个土壤剖面重组有机碳含量表现为中度和重度退化显著高于未退化和轻度退化(P<0.05)。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剖面下降显著降低(P<0.05)。各退化阶段沼泽化草甸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均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变化,在0—20cm土层,未退化阶段轻组有机碳表现为"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即5月最高,7月和9月最低,其他各退化阶段则在6月降低并趋于稳定;20—100cm土层轻组有机碳变化幅度较小。各退化阶段土壤重组有机碳动态变化较为一致,均随时间延长呈线性下降,不同月份之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植被退化导致轻组有机碳含量下降,重组有机碳增加,而在植被生长过程中主要消耗轻组有机碳,重组有机碳相对稳定。相关分析表明,地下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对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化草甸 植被退化 轻组有机碳 重组有机碳
下载PDF
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闫雷 周丽婷 +4 位作者 孟庆峰 李思莹 戴建军 张宇飞 喇乐鹏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46,共7页
土地长期处于过度开垦状态,农药、化肥大量施用,使土壤肥力下降,有机碳含量下降,作物产量降低。通过两组试验,一组是有机肥,另一组是秸秆全量还田,两组均以单施化肥处理(CK)为对照,三年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总有... 土地长期处于过度开垦状态,农药、化肥大量施用,使土壤肥力下降,有机碳含量下降,作物产量降低。通过两组试验,一组是有机肥,另一组是秸秆全量还田,两组均以单施化肥处理(CK)为对照,三年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高于单施化肥处理的对照组,增幅为2.4%~22.6%;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轻组有机碳增加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可提高作物产量,秸秆还田增产5.8%~7.2%,有机肥还田增产7.0%~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秸秆还田 有机物料还田 土壤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 重组有机碳
下载PDF
黄河源高寒湿地有机碳组分对不同退化程度的响应 被引量:12
7
作者 林春英 李希来 +5 位作者 孙海松 孙华方 马程彪 韩辉邦 张宇鹏 李成一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40-1548,共9页
本研究以黄河源区玛沁县大武滩不同退化高寒湿地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冻融丘和丘间土层样品,分析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冻融丘和丘间各层轻组分有机碳、重组分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碳含量随着退... 本研究以黄河源区玛沁县大武滩不同退化高寒湿地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冻融丘和丘间土层样品,分析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冻融丘和丘间各层轻组分有机碳、重组分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碳含量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下降,且在未退化与轻度退化、重度退化样地冻融丘0~10 cm土层间差异显著(P<0.05),冻融丘对退化比丘间敏感;土壤重组分有机碳含量占总有机碳含量的94.00%以上,是有机碳的最主要组成部分;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冻融丘和丘间土壤微生物碳占比显著减少(P<0.05),对高寒湿地退化的响应敏感;土壤含水量与有机碳、轻组分有机碳、重组分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高寒湿地退化导致有机碳组分减少,重组分有机碳含量和占比可作为反映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关键指标,微生物碳含量和占比可作为反映高寒湿地退化的关键指标,均可为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碳库和恢复机理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湿地 退化程度 轻组分有机碳 重组分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碳
下载PDF
不同强度火烧对轻组和重组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魏云敏 胡海清 +2 位作者 孙家宝 刘会锋 刘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8期5840-5843,共4页
[目的]研究火烧迹地中土壤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关系。[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大兴安岭地区不同强度火烧迹地0~15cm土壤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的差异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关系。[结果]对照样地... [目的]研究火烧迹地中土壤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关系。[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大兴安岭地区不同强度火烧迹地0~15cm土壤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的差异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关系。[结果]对照样地、低强度和高强度火烧样地中轻组有机碳含量分别为2.53~10.15g/kg、3.06~12.37g/kg和2.16~11.66g/kg,轻组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为5.69%~19.60%,均值表现为低强度火烧轻组有机碳含量〉高强度火烧轻组有机碳含量〉对照样地轻组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轻组有机碳含量在不同月份差异显著度不同;不同强度火烧样地中重组有机碳含量分别为35.09~54.59g/kg、35.83~64.15g/kg和23.83~51.11g/kg,重组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为80.40%~94.31%,均值表现为低强度火烧重组有机碳含量〉对照样地重组有机碳含量〉高强度火烧重组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照样地、低强度和高强度火烧样地中轻组有机碳均值大小依次为低强度、高强度、对照样地,重组有机碳均值大小依次为低强度、对照样地、高强度。土壤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呈正相关,与土壤温度、含水率呈负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强度火烧 轻组有机碳 重组有机碳
下载PDF
民勤绿洲区撂荒农耕地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军强 刘立超 +1 位作者 杨义荣 邱晓庆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2-939,共8页
对民勤绿洲区不同撂荒年限农耕地0~60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toc)、轻组有机碳(LFC)和重组有机碳(HFC)剖面分布以及与土壤主要属性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撂荒区0~60cm土层土壤TOC、LFC和HFC含量分别介于3.21~5.23... 对民勤绿洲区不同撂荒年限农耕地0~60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toc)、轻组有机碳(LFC)和重组有机碳(HFC)剖面分布以及与土壤主要属性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撂荒区0~60cm土层土壤TOC、LFC和HFC含量分别介于3.21~5.23、0.34~1.51、2.55~4.30g&g,相对于常规耕作土壤,撂荒土壤TOC、LFC和HFC的下降主要发生在耕层(O~20cm),撂荒40年间,TOC、LFC和HFC年均减幅分别为1.94%、5.46%和2.13%;20~60cm土层土壤TOC和HFC含量总体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撂荒40年TOC和HFC年增幅分别为0.31%和0.88%,LFC持续减少,年均减幅为1.18%。②撂荒地HFC对TOC的贡献大于LFC,土壤TOC和HFC含量分别与黏粒百分比和粉粒百分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砂粒百分比呈极显著负相关,LFC含量与粉粒、砂粒和黏粒百分比均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相关,但LFC含量分别与土壤pH、EC和SAR(钠吸附比)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说明LFC对土壤盐碱化较为敏感。③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全氮、总碳氮比对土壤TOC、LFC和HFC影响较大。④随撂荒时间延长,耕层土壤逐步趋于粗质化,黏、粉粒含量不足,体积质量降低,盐碱化提高,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随土层加深,黏、粉粒含量提高,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的固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绿洲 撂荒农耕地 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 重组有机碳
下载PDF
自然风化过程对赤泥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锋 李萌 +3 位作者 薛生国 邹奇 吴昊 王琼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74-1183,共10页
以华中地区某氧化铝企业赤泥堆场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时间赤泥堆场(1a,10a,20a)0—20 cm样品,采用物理分组方法,研究自然风化过程对赤泥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发现,赤泥轻组有机碳分配比例随堆存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重组有机... 以华中地区某氧化铝企业赤泥堆场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时间赤泥堆场(1a,10a,20a)0—20 cm样品,采用物理分组方法,研究自然风化过程对赤泥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发现,赤泥轻组有机碳分配比例随堆存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重组有机碳约占赤泥总有机碳的97.24%—99.11%,以粗颗粒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态颗粒有机碳为主。3种堆存时间(1a,10a,20a)赤泥团聚体颗粒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21—1.85、2.62—2.95、3.52—4.15 g/kg。颗粒有机碳含量在2—1 mm粒级赤泥团聚体中最高,随赤泥粒级减小而降低,其中矿物结合态颗粒有机碳分配比例最高,游离态颗粒有机碳分配比例最低。这表明自然风化过程增加了赤泥有机碳组分含量,提高了赤泥中有机碳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自然风化过程 轻组有机碳 重组有机碳 颗粒有机碳 土壤化
下载PDF
祁连山不同草地类型区土壤有机碳组份的差异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冰妍 徐海燕 +3 位作者 吴晓东 种碧莹 甘子鹏 薛守业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7-1497,共11页
为明确高寒地区土壤有机碳库的组成及稳定程度,选择祁连山地区3种草地类型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沼泽草甸)为研究对象,分层对0~50 cm土壤中重组、轻组组分进行分离提取,测定并分析重组有机碳(heavy fraction organic carbon,HFOC... 为明确高寒地区土壤有机碳库的组成及稳定程度,选择祁连山地区3种草地类型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沼泽草甸)为研究对象,分层对0~50 cm土壤中重组、轻组组分进行分离提取,测定并分析重组有机碳(heavy fraction organic carbon,HFOC)和轻组有机碳(light fraction organic carbon,LFOC)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草地类型对土壤HFOC和LFOC含量及其分配的影响不同,HFOC、LFOC含量在土层间均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呈上高下低趋势,各区域间差异明显;高寒沼泽草甸LFOC含量最高,高寒草原次之,高寒草甸最低,即不同草地类型区土壤有机碳库稳定程度大小依次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沼泽草甸;土壤pH、含水率、TC、SOC、TN含量与C/N值与土壤HFOC、LFOC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综上,祁连山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组成及稳定程度受草地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及环境变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草地类型 重组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 土壤理化性质 环境地质学
原文传递
根际激发效应对土壤有机碳累积及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莫朝阳 张鑫林 杨京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7-533,共7页
借助13C自然丰度法,通过盆栽实验测试2种植物(玉米、高粱)、2种土壤(水稻土、土)在2个生育期中的根际激发效应以及土壤样品的轻组有机碳(ρ_(1)<1.7 g/cm^(3))和重组有机碳(ρ_(2)>1.7 g/cm^(3))含量。结果表明:种植作物显著增强... 借助13C自然丰度法,通过盆栽实验测试2种植物(玉米、高粱)、2种土壤(水稻土、土)在2个生育期中的根际激发效应以及土壤样品的轻组有机碳(ρ_(1)<1.7 g/cm^(3))和重组有机碳(ρ_(2)>1.7 g/cm^(3))含量。结果表明:种植作物显著增强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在水稻土中种植玉米的大喇叭口期,总二氧化碳(CO_(2))碳通量中来源于土壤的碳最多,达到18.49 mg/(kg·d)。在各个时期,玉米的根际激发效应比高粱的根际激发效应都要强,种植玉米将带来更多的CO_(2)排放。轻组有机碳含量在根际激发效应发生过程中显著改变,而重组有机碳含量则维持稳定。因此,根际激发效应可能直接作用于轻组有机碳。本研究为合理控制根际激发效应强度和降低全球CO_(2)排放量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激发效应 土壤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 重组有机碳
下载PDF
黔中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娜 周华 +2 位作者 张旭 丁访军 彭丽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38,46,共9页
为探究马尾松人工林发育对土壤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采用时空替代法,选取黔中地区不同发育阶段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马尾松人工林发育过程中土壤总有机碳(TOC)、重组有机碳(HFOC)和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比例的变化及相... 为探究马尾松人工林发育对土壤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采用时空替代法,选取黔中地区不同发育阶段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马尾松人工林发育过程中土壤总有机碳(TOC)、重组有机碳(HFOC)和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比例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显示:(1)不同发育阶段0~80 cm土层内重组质量分数的范围为83%~91%,轻组为9%~17%,重组中有机碳的含量为1.53~33.07 g/kg,轻组为8.20~119.10 g/kg;(2)通过对土层容重和相应有机碳含量进行加权,得出5个发育阶段TOC、HFOC和LFOC的平均值为11.62~18.83 g/kg、7.52~12.05 g/kg、4.10~7.33 g/kg,TOC和HFOC在幼龄林至近熟林阶段逐渐升高,在成熟至过熟林阶段降低,LFOC随发育阶段呈降低-升高-降低-升高变化趋势;3种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且表层多显著(P<0.05)高于其他土层;(3)不同发育阶段0~80 cm土层内HFOC/TOC、LFOC/TOC的范围分别为32%~80%、20%~68%,但在发育阶段和土层深度间的变化趋势不明显;(4)3种有机碳组分两两之间均为正相关,TOC与HFOC之间相关性最强(R 2=0.92)。研究结果表明:黔中马尾松人工林发育的后期,土壤对TOC和HFOC固持的能力下降,需进行合适的人工管理,以加强马尾松人工林的地力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分组 轻组有机碳 重组有机碳 土壤有机碳 马尾松人工林 林龄
下载PDF
辽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4
作者 罗庆 何清 +7 位作者 吴慧秋 寇力月 方旭 张鑫雨 李缘 柴育廷 张瑞生 代文举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340,共8页
湿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巨大,但不同的气候条件及植被类型,导致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组分有较大的差异,进而导致不同类型的湿地土壤有机碳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也有差异。深入了解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开发及保护具有重要意... 湿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巨大,但不同的气候条件及植被类型,导致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组分有较大的差异,进而导致不同类型的湿地土壤有机碳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也有差异。深入了解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开发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辽河口湿地为对象,选取5种土地覆盖类型(翅碱蓬群落、芦苇群落、光滩裸地、油井区和农耕区),分析不同土地覆盖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以期探明辽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并确定土壤理化性质对辽河口湿地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辽河口湿地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总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含量差异显著,其中芦苇群落碳储量最丰富,达(52.6±3.80) g·kg^(-1),光滩裸地碳储量最少,为(28.2±7.05) g·kg^(-1);在植物覆盖下土壤有充沛的碳输入而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固定,这一现象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弱。轻组分有机碳(Light fraction organic carbon,LFOC)、重组分有机碳(Heavy fraction organic carbon,HFOC)和易氧化有机碳(Easily oxidized organic carbon,EOC)均与SOC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相关性大小为EOC>HFOC>LFOC。SOC含量与pH值、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受含水率、总可溶性固体的影响不显著,这一现象可能与有机碳组分特征有关。辽河口湿地土壤碳库中HFOC占比最大,EOC占比最小,碳库结构较为稳定。pH值、阳离子交换量主要通过影响HFOC积累速率来影响SOC含量。因此,提高湿地土壤中较为稳定的HFOC储量,有助于提升湿地土壤的固碳能力。研究结果可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碳汇功能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口湿地 土壤有机碳 碳组分 土壤理化性质 土地利用 重组分有机碳
下载PDF
引黄灌溉影响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董林林 张海东 +2 位作者 于东升 杨飞霞 史学正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56-1363,共8页
灌溉在保障农业正常生产的同时,也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宁夏引黄灌区为例,通过与未进行灌溉、耕作等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土壤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引用含有泥沙的黄河水灌溉、耕作对土壤基本理化属性和土壤有机碳组分变... 灌溉在保障农业正常生产的同时,也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宁夏引黄灌区为例,通过与未进行灌溉、耕作等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土壤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引用含有泥沙的黄河水灌溉、耕作对土壤基本理化属性和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土壤相比,引黄灌溉后,土壤总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增加显著,分别增加了272%、222%和318%(P<0.01)。重组有机碳是引黄灌区土壤碳库的主要组分,占总有机碳65%以上,灌区土壤碳库稳定性较高;引黄灌溉耕作后,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由0.27和0.85 g·kg^(-1)增加到0.77和1.68 g kg^(-1)(P<0.05);土壤容重降低,通气保水能力增强,pH下降,土壤盐化趋势减弱,土壤肥力水平提高。引黄灌溉是改善该区土壤性状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组有机碳 重组有机碳 引黄灌溉 土壤理化性质
原文传递
填闲作物还田方式对烟田土壤轻重组有机碳的影响
16
作者 宋艳丹 韩会阁 +6 位作者 王孟孟 徐文正 李建华 刘巧真 阎海涛 王典 吴照辉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60-67,共8页
为了提高多年连作烟田的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在烤烟冬闲期种植油菜、冬牧70、光叶紫花苕等3种作物,同时以冬季空闲不种植任何作物为对照,采取2种方式(掩青和收割)进行处理,通过测定不同处理不同土层的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含量、... 为了提高多年连作烟田的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在烤烟冬闲期种植油菜、冬牧70、光叶紫花苕等3种作物,同时以冬季空闲不种植任何作物为对照,采取2种方式(掩青和收割)进行处理,通过测定不同处理不同土层的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含量、比例及储量,探讨填闲作物收割和掩青处理对烟田土壤轻重组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填闲作物和不同还田方式下土壤总有机碳、重组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相比,填闲作物掩青处理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总有机碳、重组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含量,尤其是冬牧70在20~40 cm土层增加比较显著,分别增加了22.3%、21.98%、27.78%;填闲作物收割处理会降低土壤轻组有机碳比例和土壤轻组有机碳储量,而掩青处理则会增加土壤轻组有机碳比例和轻组有机碳储量,其中冬牧70掩青在0~20 cm土层增加比较明显,分别增加了18.14%、40.03%。填闲作物掩青处理增加了烟田土壤的含水量和持水量、降低了土壤容重以及增加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储量。综合来看,冬牧70掩青处理效果最好,能显著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和轻重组有机碳含量,油菜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闲作物 烟田 掩青 收割 轻组有机碳 重组有机碳
下载PDF
不同恢复模式对退化高寒沼泽湿地土壤轻重组有机碳的影响
17
作者 刘思泽 刘宏强 +3 位作者 黄雪梅 王雪 杨靖宇 陈德朝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69-76,共8页
以若尔盖县麦溪乡已实施多年水位提升和植被恢复工程的高寒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重度退化(HD)湿地、未退化(UD)湿地以及不同恢复模式下湿地各土层(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土壤样品,分析土壤有机碳轻重组分... 以若尔盖县麦溪乡已实施多年水位提升和植被恢复工程的高寒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重度退化(HD)湿地、未退化(UD)湿地以及不同恢复模式下湿地各土层(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土壤样品,分析土壤有机碳轻重组分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恢复措施均能造成退化湿地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在各土层之间的空间分异,但补播草种措施不能显著提升各土层总有机碳含量;恢复措施对退化湿地土壤中重组分有机碳和轻组分有机碳含量提升效果不显著。综合RDA分析来看,单一补播草种措施短期内不能根本改善湿地退化状况,水位提升措施能使土壤碳组分结构趋近于未退化湿地,土壤TN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组分的最关键因子,可作为反映高寒沼泽湿地恢复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沼泽湿地 恢复模式 土壤总有机碳 重组分有机碳 轻组分有机碳
下载PDF
Conventional tillage improves the storage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heavy fractions i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被引量:1
18
作者 HAN Huige LI Xudong +5 位作者 NIU Decao Sharon J HALL GUO Ding WAN Changgui Jennifer K LEARNED FU Hua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5年第5期636-643,共8页
Soil labile organic carbon (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soil quality. The relatively stable fractions of soil organic C (SOC) represent the bulk of SOC, and are also the primary determinant of the long... Soil labile organic carbon (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soil quality. The relatively stable fractions of soil organic C (SOC) represent the bulk of SOC, and are also the primary determinant of the long-term C balance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can influence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different SOC fractions. However,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In the present study, different fractions of SOC were determined in two land use types: a grazed grassland (established on previously cultivated cropland 25 years ago, GG) and a long-term cultivated millet cropland (M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 concentration and C storage of light fractions (LF) and heavy fractions (HF) presented different patterns along the soil profiles in the two sites. More plant residues in GG resulted in 91.9% higher LF storage at the 0-10 cm soil depth, further contributed to 21.9% higher SOC storage at this soil depth; SOC storage at 20-60 cm soil depth in MC was 98.8% higher than that in GG, which could be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HF storage 104.5% higher than in GG. This might be caused by the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organic manure, as well as the protection from plough pan and silt- and clay-sized particles.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soil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this region can greatly influence the variations of different SOC fractions, while the conventional tillage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torage of SOC by in- creasing heavy f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soil organic carbon heavy fraction organic carbon light fraction organic carbon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下载PDF
土壤碳组分及其环境意义概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荟 《林业建设》 2017年第2期43-47,共5页
气候变化是当下的热门话题,碳的源汇问题也倍受关注。土壤碳库是陆地最大的碳库,土壤有机碳又是土壤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土壤有机碳的不同组分具有不同的周转方式及其环境意义。本文阐述了几种主要土壤有机碳组分(水溶性有机碳、微生... 气候变化是当下的热门话题,碳的源汇问题也倍受关注。土壤碳库是陆地最大的碳库,土壤有机碳又是土壤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土壤有机碳的不同组分具有不同的周转方式及其环境意义。本文阐述了几种主要土壤有机碳组分(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轻组和重组有机碳、土壤黑碳)的环境意义、周转方式及其研究进展,认为对土壤有机碳组分进行耦合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碳组分 水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颗粒有机碳 轻组和重组有机碳 土壤黑碳
原文传递
宁夏引黄灌区不同类型土壤重组有机碳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飞霞 曹广超 +3 位作者 于东升 史学正 于全波 董林林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6期85-91,共7页
[目的]探究宁夏引黄灌区土壤总有机碳与重组有机碳的特征及相互关系,为研究宁夏引黄灌区固碳效应及碳库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夏引黄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采样与分析,测定不同土壤类型总有机碳与重组有机碳含量。[结果]土... [目的]探究宁夏引黄灌区土壤总有机碳与重组有机碳的特征及相互关系,为研究宁夏引黄灌区固碳效应及碳库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夏引黄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采样与分析,测定不同土壤类型总有机碳与重组有机碳含量。[结果]土壤类型是影响宁夏引黄灌区土壤有机碳变化的主要因素,经灌溉耕作后,灌溉土壤总有机碳及重组有机碳含量较对照土壤均有所增加,平均增加量分别为2.27和2.02g/kg,增加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增加幅度因土壤类型存在差异;重组有机碳与总有机碳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01)。[结论]重组有机碳是总有机碳的重要部分,它与总有机碳之间的相关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强,说明灌溉耕作活动及灌溉时间对土壤有机碳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重组有机碳能更好地了解灌区土壤碳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有机碳 重组有机碳 宁夏引黄灌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