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平川断陷盆地地热资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百禄 《中国煤田地质》 2002年第4期42-43,54,共3页
随着地质调查的逐渐深入,发现在旱平川断陷盆地东南部有地热异常显示。经进一步勘探,在孔深1200m时,井温已达40oC以上,盆地南、北两条断层(Fl、F2)为该区地热田的控热构造,第三系杨梢组为旱平川断陷盆地的地下热水储层,其补给条件好、... 随着地质调查的逐渐深入,发现在旱平川断陷盆地东南部有地热异常显示。经进一步勘探,在孔深1200m时,井温已达40oC以上,盆地南、北两条断层(Fl、F2)为该区地热田的控热构造,第三系杨梢组为旱平川断陷盆地的地下热水储层,其补给条件好、地下热水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热水资源 构造控热 旱平川断陷盆地 补给条件 盖层 热储层
下载PDF
漳州地热田成因模式及其与控制构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粘为振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8年第4期30-33,共4页
通过分析漳州地区区域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及漳州地热田居里面深度等值线图,发现漳州地热田居里面深度的中部隆起带正好与相对阻水的F5断裂相吻合,得出漳州地热田的成因是由F2断裂汇集西部水源及F5断裂提供深部热源且具阻水而成的的结论... 通过分析漳州地区区域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及漳州地热田居里面深度等值线图,发现漳州地热田居里面深度的中部隆起带正好与相对阻水的F5断裂相吻合,得出漳州地热田的成因是由F2断裂汇集西部水源及F5断裂提供深部热源且具阻水而成的的结论,并进一步提出大房农场西侧山前是本区具有地热资源开发的远景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控热构造 居里面 深部热源
下载PDF
胶东半岛中低温对流型地热资源赋存机理及找热模型 被引量:18
3
作者 史猛 康凤新 +2 位作者 张杰 殷焘 韩明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76-1287,共12页
胶东半岛虽赋存有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但由于目前对其地热资源赋存机理仍缺乏较深入的研究,在地热勘探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有热无水'或'有水无热'的情况,如何准确寻找地热资源仍是一大难题。本文通过胶东15处地热... 胶东半岛虽赋存有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但由于目前对其地热资源赋存机理仍缺乏较深入的研究,在地热勘探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有热无水'或'有水无热'的情况,如何准确寻找地热资源仍是一大难题。本文通过胶东15处地热田的地热地质调查、控热导水构造分析、地热井测温及以往地热钻孔资料分析等对胶东半岛地热资源赋存机理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同时用胶东12处人工地热深井对所得出的结论进行验证,发现胶东半岛地热资源主要赋存在NE向断裂上盘与NW向断裂上盘相交呈'V'型的区域内,断裂下盘区域则无地热水分布;受NE向与NW向断裂构造的控制影响,地热田热储形态均为不规则的柱状形态,其地温场形态受控于热储空间形态及地热流体流场控制而呈'几'字型分布。同时通过胶东勘探成功的地热深井地热地质特征、赋存条件分析,验证该赋存机理的正确性,明确了胶东地区深部地热资源赋存机理,提出'V'型构造控热导水找热模型,为下一步胶东半岛深部地热资源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半岛 控热导水构造 “V”型构造 赋存机理
下载PDF
地球物理方法在牛驼镇地热田基岩热储控热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4
作者 代鹏 张振海 +4 位作者 郑思聪 王盛栋 郭盈宇 吴孔友 王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1-122,共2页
牛驼镇地热田位于冀中坳陷北部的牛驼镇凸起内,其基岩热储被列为河北平原区的重点勘查区。前人研究表明,基岩热储的赋存受断裂构造控制,但不同构造对地热田控制作用方式和作用层次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次研究通过充分利用地震、重力、磁... 牛驼镇地热田位于冀中坳陷北部的牛驼镇凸起内,其基岩热储被列为河北平原区的重点勘查区。前人研究表明,基岩热储的赋存受断裂构造控制,但不同构造对地热田控制作用方式和作用层次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次研究通过充分利用地震、重力、磁法、大地电磁、可控源电磁法等综合地球物理方法的有效探测范围对牛驼镇地热田基岩热储控热断裂进行识别,查明深、浅部不同尺度不同层次断裂构造对牛驼镇地热田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热储 控热构造 牛驼镇 地球物理方法
下载PDF
张家口坝下地区地下热水赋存规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智小军 《地下水》 2016年第3期10-11,75,共3页
张家口坝下地区地下热水资源丰富,大气降水经构造深循环热对流及岩浆余热加温形成地下热水,热水在以祁吕山字型构造体系东翼为主的多组构造复合部位赋存形成地热田,形成的地热田具有类型多、分布范围广、资源量丰富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开... 张家口坝下地区地下热水资源丰富,大气降水经构造深循环热对流及岩浆余热加温形成地下热水,热水在以祁吕山字型构造体系东翼为主的多组构造复合部位赋存形成地热田,形成的地热田具有类型多、分布范围广、资源量丰富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开发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热构造 地下热水 赋存规律
下载PDF
浅析江西省宁都县罗陂地热的控热构造及深层开发潜力
6
作者 陈秋伶 海涯 杨利勇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21年第4期102-107,共6页
罗陂地热田(以下简称"研究区")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研究区有地热水出露点,区内褶皱不发育,主要发育6条北东-北北东向断裂(F1、F2、F3、F4、F4-1、F5)。为了查明区内的控热构造、可开发储量以及深层开发潜力,采用了物探... 罗陂地热田(以下简称"研究区")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研究区有地热水出露点,区内褶皱不发育,主要发育6条北东-北北东向断裂(F1、F2、F3、F4、F4-1、F5)。为了查明区内的控热构造、可开发储量以及深层开发潜力,采用了物探、钻探等勘查手段。其中,钻探共施工3个钻孔,根据勘查结果,得出研究区控热导水构造为F4、F5断裂。钻孔内水温度随钻进深度的增加均呈平缓上升趋势;由于勘查条件限制,目前施工的3个钻孔钻进最大深度800.10 m,与估算的热储埋藏深度(1 827~2 943 m)相比还有很大的勘查空间。为此,推断研究区具有可观的深层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都罗陂地热 控热 断裂构造 深层 开发潜力
原文传递
福建德化龙门大峡谷地热特征及前景分析
7
作者 李全力 《福建地质》 2021年第4期306-314,共9页
根据龙门大峡谷地热地质背景、物探、浅层测温等资料,总结了龙门大峡谷温泉出露特征、地温场特征、控热构造及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分析了龙门大峡谷温泉形成条件、地下热水成因模式,为该区寻找地热和进一步勘查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地热特征 浅层测温 控热构造 前景分析 德化龙门大峡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