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数据中心节能调度算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小刚 胡启平 +1 位作者 丁玲 沈志东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9-442,共14页
如今日益增长的数据中心能耗,特别是冷却系统能耗已日益受到重视,降低系统能耗能够减少数据中心碳排放.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on control,简称MPC)的节能调度策略,该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小数据中心冷却能耗.该方法采... 如今日益增长的数据中心能耗,特别是冷却系统能耗已日益受到重视,降低系统能耗能够减少数据中心碳排放.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on control,简称MPC)的节能调度策略,该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小数据中心冷却能耗.该方法采用动态电压频率调节技术来调整计算节点频率,从而减少节点间的热循环;所有节点的峰值温度可被保持在温度阈值下,在任务的执行中稳态误差较小.该方法可以通过动态频率调节来抑制由于负载类型变化造成的模型不确定性带来的内部扰动,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模型预测的温控算法系统开销较小,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基于该算法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有效地降低输入温度,提高数据中心能耗效率.通过在实际数据中心内运行的模拟网上书店,该方法与安全最小热传递算法和传统反馈温控算法这两种经典方法相比,无论是在正常条件下还是在扰动存在的情况下都能取得较好的温度抑制效果,系统性能如吞吐率也达到最大.在相同的负载条件下,该方法能够获得最小的输入峰值温度和最小的冷却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反馈控制 热传递 阈值温度 内部扰动 能耗效率
下载PDF
微尺度燃烧中的温度及热回流分布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卫娟 周俊虎 +3 位作者 汪洋 黄镇宇 刘建忠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8-32,共5页
以氢气/空气预混气在2mm等径石英管中的当量比燃烧为对象,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燃烧器及其内部的温度及温度梯度,分析热回流在来流气预热中的作用。在管子上游入口段,燃烧器外壁温度随环境热风温度和气流总流量的变化不大... 以氢气/空气预混气在2mm等径石英管中的当量比燃烧为对象,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燃烧器及其内部的温度及温度梯度,分析热回流在来流气预热中的作用。在管子上游入口段,燃烧器外壁温度随环境热风温度和气流总流量的变化不大;最高外壁温度则随热风温度和气流总量的增加而明显升高。外壁上的热回流区域随着气流总流量增加而延长。在燃烧区域附近,管壁温度沿径向向外递减,温度轴向梯度可达105K/m,形成更强热回流。在燃烧器内部,径向截面上的气体最高温度点随着气流流动不断从外侧向中心移动直到燃烧区域,温度梯度可达106K/m。对于入口预热段和燃烧段中的未燃预混气体,从入口温度升到着火温度的热量主要来自上游火焰的热回流、外侧高温气体的预热和外侧火焰面的预热,前两者都源自气体或管壁的热回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燃烧 温度梯度 热回流 氢气
下载PDF
Combustion Wave Propagation of a Modular Porous Burner with Annular Heat Recirculation 被引量:2
3
作者 SONG Fuqiang WEN Zhi +2 位作者 FANG Yuan WANG Enyu LIU Xunliang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98-107,共10页
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different arrangements of porous media in a combustor with annular heat recirculation is conducted.The effect of annular heat recirculation and porous block arrangement on the characte... 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different arrangements of porous media in a combustor with annular heat recirculation is conducted.The effect of annular heat recirculation and porous block arrangemen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bustion wave propagation is numerically studied.Results show that power input,heat capacity of porous matrix,arrangement of porous blocks,and annular heat recirculation are majo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ropagation of combustion wave.The overall temperature of ceramic porous burner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eramic-metal type burner due to the lower heat storage capacity of the former,especially for the temperature downstream.The flame temperature is higher upstream and lower downstream with metal foams in the annulus than that without metal foams.The flame temperature of uniformity type burner is more uniform than that of gradually-varied and modular type burners.The flame front moves more slowly with metal foams in the annulus than that without metal foams due to the better preheating effect of metal foams.The flame position moves downstream,and the flame temperature gradually decreases and is eventually extinguished due to the low preheating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SHBACK START-UP modular porous burner heat recirculation
原文传递
带平板稳燃器的热回流燃烧器内火焰结构特性
4
作者 万建龙 赵海波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1-337,共7页
针对极端工况下火焰易失稳这一问题,设计开发了带平板稳燃器的热回流燃烧器,研究了热回流-流体回流协同作用对火焰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焰在极低当量比下依然可以保持稳定对称结构.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对燃烧室内的火焰结构进行了分析.... 针对极端工况下火焰易失稳这一问题,设计开发了带平板稳燃器的热回流燃烧器,研究了热回流-流体回流协同作用对火焰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焰在极低当量比下依然可以保持稳定对称结构.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对燃烧室内的火焰结构进行了分析.横向结构特性表明火焰根部随火焰面不断靠近侧壁面而向下游移动,火焰顶部随火焰不断靠近侧壁面先向下游移动而后向上游移动.纵向结构特性表明,靠近上游位置的火焰锋面在中央附近比较平直,而近侧壁面的火焰锋面出现明显弯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稳燃器 预热通道 热回流 流体回流 火焰结构
下载PDF
热风循环干燥设备安全节能改进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田震 戴卓 宋博达 《化工机械》 CAS 2017年第6期638-642,678,共6页
针对热风循环干燥设备安全性能差、节能效率低的问题,应用模拟分析和本质安全设计方法,提出安全节能改进思路,确定了充氮控氧、抽真空排气和密闭全循环的干燥工艺,并设置氮气双进气、双排气回路以维持干燥罐内微正压(不大于0.1MPa)。使... 针对热风循环干燥设备安全性能差、节能效率低的问题,应用模拟分析和本质安全设计方法,提出安全节能改进思路,确定了充氮控氧、抽真空排气和密闭全循环的干燥工艺,并设置氮气双进气、双排气回路以维持干燥罐内微正压(不大于0.1MPa)。使用ISI法评价设备改进前后的本质安全度,本质安全指数从26降至17。能效检测结果表明:改进后设备能耗降低了82.5%,干燥效率提高66.7%,设备本质安全和节能改进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设备 爆炸 节能 热风循环 本质安全
下载PDF
多孔介质微燃烧器内的火焰驻定机理研究
6
作者 李姝 李君 卢占斌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04-312,共9页
为解释毫米尺度多孔介质燃烧器中火焰可在一个当量比范围内驻定的物理现象,搭建了二维非稳态数学物理模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定性研究了氢气/空气预混气在部分填充不锈钢网的微通道内的火焰传播特性。通过分析浸没火焰及表面火焰的温度... 为解释毫米尺度多孔介质燃烧器中火焰可在一个当量比范围内驻定的物理现象,搭建了二维非稳态数学物理模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定性研究了氢气/空气预混气在部分填充不锈钢网的微通道内的火焰传播特性。通过分析浸没火焰及表面火焰的温度分布特点并量化燃烧室内的预热和散热发现:火焰驻定在多孔介质内的不同位置时对应的传热特性存在差异,是控制火焰传播速度在一定当量比范围内保持恒定的关键因素,而预热及散热的相对大小可作为衡量传热对火焰宏观影响的重要参数。对火焰的总预热与总散热之比R越临近多孔介质入口边界,变化越剧烈,导致浸没火焰易驻定在多孔介质的中上游区域;多孔介质对火焰的预热虽在多孔介质出口边界外减小,但与多孔介质散热之比Rp呈上升趋势,使得低流速工况下易形成表面火焰。同时,R随当量比的变化规律导致多孔介质下游火焰的稳定性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尺度燃烧 多孔介质 回热 驻定火焰 传热特性
下载PDF
往复式热循环多孔介质燃烧系统冷态阻力特性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关晴 程乐鸣 +3 位作者 杨春 郑成航 骆仲泱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52-58,共7页
对新型往复式热循环多孔介质燃烧系统的流动阻力特性进行了冷态试验研究。试验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组合下换向半周期、二次风比、空截面流速对系统内部各段阻力损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系统周期性运行,系统各段阻力损失动态分布呈... 对新型往复式热循环多孔介质燃烧系统的流动阻力特性进行了冷态试验研究。试验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组合下换向半周期、二次风比、空截面流速对系统内部各段阻力损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系统周期性运行,系统各段阻力损失动态分布呈现出周期性的拟矩形波变化;换向半周期的大小对系统阻力损失影响很小;二次风比、空截面流速影响较大;多孔介质孔径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燃烧器内采用渐变型多孔介质结构分布有利于降低流动阻力损失。基于Ergun方程,对试验数据回归并给出相应的关联式系数,为往复式热循环多孔介质燃烧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式燃烧 热循环 多孔介质 阻力损失
下载PDF
甲烷掺氢微管射流火焰燃烧极限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侯彬 范爱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589-4601,共13页
以燃气灶火孔建立了微圆管射流火焰模型,探究了甲烷掺氢对稳燃极限的影响。首先,选用层流有限速率模型,改变燃气掺氢比和进气速度,通过ANSYS Fluent软件对其燃烧过程进行稳态仿真;然后,确定不同掺氢比下的稳定燃烧的进气速度区间,并从... 以燃气灶火孔建立了微圆管射流火焰模型,探究了甲烷掺氢对稳燃极限的影响。首先,选用层流有限速率模型,改变燃气掺氢比和进气速度,通过ANSYS Fluent软件对其燃烧过程进行稳态仿真;然后,确定不同掺氢比下的稳定燃烧的进气速度区间,并从化学反应和热循环效应2个方面对掺氢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掺氢比(β=0~25%)增加,吹熄极限显著提高,熄火极限略有降低,稳燃区间扩大;当量比保持不变时,甲烷掺氢后预混气中O_(2)的体积分数降低;接近熄火极限时,由于火焰位于管口,外界O_(2)不易被卷吸和扩散至火焰上游,反应速率降低;临近吹熄状态时,由于外部空间的O_(2)被卷吸和扩散至火焰内部,抵消了预混气中O_(2)含量差别带来的影响;甲烷掺氢后H自由基增加,燃烧速率升高,火焰更靠近微管,加强了火焰与管壁之间的传热,改善了微管内壁对未燃预混气的预热作用,且进气速度越低,预热效果越显著;热循环效应导致甲烷掺氢拓展了熄火极限,而吹熄极限提高则主要归因于掺氢促进了化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燃烧 微射流火焰 燃烧极限 反应速率 热循环效应
下载PDF
多孔介质微小燃烧器的传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肖洪成 李君 李擎擎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4-360,共7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H2/空气预混气在全填充多孔介质平板微燃烧器内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多孔介质导热系数、壁面导热系数、当量比、孔隙率对微燃烧器回热循环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预热区对流回热效率、多孔介...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H2/空气预混气在全填充多孔介质平板微燃烧器内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多孔介质导热系数、壁面导热系数、当量比、孔隙率对微燃烧器回热循环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预热区对流回热效率、多孔介质导热效率与多孔介质导热系数呈正相关趋势;壁面导热系数增大会使预热区对流回热效率下降,壁面对流回热效率上升;预热区对流回热效率、壁面对流回热效率与当量比呈负相关趋势;多孔介质孔隙率是影响回热效率的重要因素,随着孔隙率的增大,预热区对流回热效率下降,壁面对流回热效率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微燃烧器 全填充多孔介质 回热效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冰雪体育建筑余温循环式空腔围护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逊 梅洪元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58-160,共3页
结合传统建筑结构中的空腔围护体系与冰雪体育建筑设备剩余温度巨大的建筑特性,提出了基于余温循环的冰雪体育建筑生态化围护结构,并对其作用原理,实际应用方法构造与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 生态化 节能 空腔围护体系 余温循环
原文传递
AC-600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建模与动态仿真 被引量:4
11
作者 秋穗正 周涛 +4 位作者 郭玉君 张金玲 苏光辉 陈炳德 肖泽军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2-147,共6页
通过建立合理完善的AC600应急余热排出系统的数学模型,研制了用于该系统热工水力瞬态特性分析的动态仿真程序MISAP。并应用MISAP对全厂断电事故时在不同工况下自动投入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后的瞬态热工水力特性进行了计... 通过建立合理完善的AC600应急余热排出系统的数学模型,研制了用于该系统热工水力瞬态特性分析的动态仿真程序MISAP。并应用MISAP对全厂断电事故时在不同工况下自动投入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后的瞬态热工水力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和定性的理论分析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芯余热 自然循环 动态仿真 排出系统 建模
下载PDF
氯化亚砜合成中导热油循环系统的改造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彩萍 苗红振 《氯碱工业》 CAS 2006年第10期24-25,30,共3页
分析了导热油循环系统对生产氯化亚砜的影响,提出了改造方案,改造效果明显。
关键词 氯化亚砜 合成工艺 导热油循环
下载PDF
新型催化燃烧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13
作者 李志伟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6期294-294,298,共2页
燃烧过程是能源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研究燃烧的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改善并降低燃烧尾气的有害排放。此外,实现高效的能源回收循环利用系统也可以实现此种目的。能源的循环系统则可以同时实现这两个目的。因此,目前的研究介绍了最... 燃烧过程是能源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研究燃烧的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改善并降低燃烧尾气的有害排放。此外,实现高效的能源回收循环利用系统也可以实现此种目的。能源的循环系统则可以同时实现这两个目的。因此,目前的研究介绍了最近的专利发展和能源循环利用系统,并探讨了其与能源再生系统的联系,重点是讨论其改进和应用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和物质再循环 燃烧 节能与排放有害气体
下载PDF
多孔介质回热微燃烧器的扩散燃烧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海亮 张凯 +1 位作者 徐进良 魏新利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4-400,共7页
设计了多孔介质回热微燃烧器.进行了微燃烧器的扩散燃烧特性实验研究,得到了其燃烧效率、出口尾气温度、壁面温度和热损失率随燃烧热功率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规律.实验发现,在较宽的操作范围内,微燃烧器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和出口尾气温... 设计了多孔介质回热微燃烧器.进行了微燃烧器的扩散燃烧特性实验研究,得到了其燃烧效率、出口尾气温度、壁面温度和热损失率随燃烧热功率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规律.实验发现,在较宽的操作范围内,微燃烧器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和出口尾气温度,而且随着燃烧功率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大,微燃烧器的壁面温度和热损失率反而减小.分析表明,采用回热夹层和多孔介质相向的进气方式,使得反应气体的流动方向与散热方向相反,有效回收了热量损失,提高了微燃烧器的热效率和出口尾气温度.所设计的多孔介质回热微燃烧器对开发微燃烧透平发电系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回热燃烧器 多孔介质 扩散燃烧 热损失 微动力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