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9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站锅炉排烟温度升高原因的归类分析 被引量:44
1
作者 闫顺林 李永华 周兰欣 《中国电力》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0-22,共3页
对使电站锅炉排烟温度升高的各种原风进行归类分析,提出降低排烟温度的措施,这些措施可为制定降低排烟温度的技术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站 锅炉 排烟温度 热损失 节能 归类分析
下载PDF
蜂巢蓄热体传热性能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李伟 祁海鹰 +1 位作者 由长福 徐旭常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57-660,共4页
蜂巢蓄热体是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关键部件.为加速这项新型燃烧技术在我国的国产化进程,本文对蓄热体内的传热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出了蓄热体内的温度和速度分布,模拟了蓄热过程和放热过程的烟气和空气温度... 蜂巢蓄热体是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关键部件.为加速这项新型燃烧技术在我国的国产化进程,本文对蓄热体内的传热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出了蓄热体内的温度和速度分布,模拟了蓄热过程和放热过程的烟气和空气温度的变化情况.此后,进一步研究了气流速度和材料比热对蓄热体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巢蓄热体 传热特性 压力损失
下载PDF
一种新的锅炉效率的计算模型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小桃 王培红 《电站系统工程》 1999年第4期16-17,24,共3页
参照欧美现行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锅炉效率的计算方法。只需测定燃煤的低位发热量和灰分含量,采集排烟温度、氧量信号、飞灰含碳量和参考温度等运行参数,就可以进行锅炉效率的计算,获得可与 A S M E标准相对比的效率与损... 参照欧美现行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锅炉效率的计算方法。只需测定燃煤的低位发热量和灰分含量,采集排烟温度、氧量信号、飞灰含碳量和参考温度等运行参数,就可以进行锅炉效率的计算,获得可与 A S M E标准相对比的效率与损失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效率 计算模型 热损失
下载PDF
电站锅炉效率在线计算方法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智 蔡九菊 +1 位作者 曹福毅 胡俊宇 《节能》 2005年第3期28-29,共2页
提出了一种电站锅炉效率的在线计算方法 ,它基于燃煤的低位发热量、燃煤的灰分、排烟温度、氧量、飞灰含碳量和参考温度计算锅炉的效率 。
关键词 在线计算 电站锅炉 飞灰含碳量 排烟温度 燃煤 燃烧 优化运行 监控
下载PDF
中西方减压贮藏研究概述 被引量:29
5
作者 Stanley P.Burg 郑先章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共7页
减压贮藏系统用调节大气压力控制O2浓度,其技术与效果与CA完全不同。低压下,空气进入真空室会膨胀,使其中的CO2、C2H4,及挥发性污染物浓度减少99%;增强气体扩散及减弱呼吸,使不同物品能忍受0.1%-0.2%的02浓度。气体扩散增强... 减压贮藏系统用调节大气压力控制O2浓度,其技术与效果与CA完全不同。低压下,空气进入真空室会膨胀,使其中的CO2、C2H4,及挥发性污染物浓度减少99%;增强气体扩散及减弱呼吸,使不同物品能忍受0.1%-0.2%的02浓度。气体扩散增强还促进CO2、NH3和GH4从物品内部逸出,连续换气将其排到室外。在1.33—2.67kPa极低压力下,物品呼吸热少相应的能蒸的水分就少,高湿度和防止对流及辐射减少物品失水。极低压时O2极稀薄,园艺品呼吸热和传热能力因对流抑制了90%。极低压防止细菌和霉菌生长,杀灭昆虫,抑制GH4生成量〉90%,防止CO2伤害,抑制有毒的琥珀酸盐形成,限制Vc损失,阻止GH4形成酶,因此减压设备极有利于园艺品贮藏。概述西方减压研究成果与发展,评价中西方在减压研究上存在的重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与贮藏 低压贮藏 热传递 失水 昆虫检疫 呼吸 乙烯
下载PDF
注汽过程井筒传热及热损失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志国 马一太 +2 位作者 李东明 李徐佳 项新耀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8-41,共4页
运用传热学、热力学及流体力学等学科知识,对井筒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井筒传热综合分析模型,确定了求解方法,编制了计算软件,并进行了实际计算。这一研究成果对优化井筒结构、降低井筒热损失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注汽过程 井筒传热 热损失 计算方法
下载PDF
保温材料管道保温性能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刘显茜 陈君若 +2 位作者 侯宏英 朱代根 陶翼飞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4,共4页
利用牛顿冷却方程和圆筒传热公式推导出了保温材料管道保温的热流损失数学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推导出了热流损失随保温层厚度增减变化的临界半径的理论计算公式.假定保温材料外表面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对流传热系数为常数时,临界半径与保温... 利用牛顿冷却方程和圆筒传热公式推导出了保温材料管道保温的热流损失数学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推导出了热流损失随保温层厚度增减变化的临界半径的理论计算公式.假定保温材料外表面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对流传热系数为常数时,临界半径与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成正比,而与保温材料外表面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对流传热系数成反比.当管道裸管半径大于临界半径时,管道热流损失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当管道裸管半径小于临界半径,且裸管半径与保温材料厚度之和小于临界半径时,管道热流损失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当裸管半径与保温材料厚度之和大于或等于临界半径时,管道热流损失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最后,对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保温材料外表面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对流传热系数对管道热流损失的影响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图5,表1,参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材料 管道保温 热流损失 计算分析
原文传递
考虑热损失的稠油热采三区复合油藏试井模型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永良 贾永禄 +1 位作者 康毅力 余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82,共5页
常规的稠油热采复合油藏试井模型分析结果与实测曲线拟合效果不佳。因此,根据注蒸汽开采地层温度的分布特点,建立了考虑热损失的三区复合油藏试井模型,推导出了其在Laplace空间的解析解,通过Stehfest数值反演获得了试井样板曲线,并讨论... 常规的稠油热采复合油藏试井模型分析结果与实测曲线拟合效果不佳。因此,根据注蒸汽开采地层温度的分布特点,建立了考虑热损失的三区复合油藏试井模型,推导出了其在Laplace空间的解析解,通过Stehfest数值反演获得了试井样板曲线,并讨论了主要油藏地质和工程参数对样板曲线的影响。分析表明,考虑热损失时,蒸汽区半径对典型曲线的影响很小,过渡区半径主要影响第三平台出现的时间,以及蒸汽区和过渡区半径的差值影响第二平台是否出现;蒸汽区与过渡区的导压系数比主要影响压力导数曲线第二平台之前是否出现波峰;蒸汽区与冷油区的导压系数比主要影响压力导数曲线第三平台之前是否出现波峰。基于热损失的稠油热采三区复合油藏试井分析明显改善了拟合程度,有助于稠油油藏的精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油藏 热采 试井 复合 模型 热损失
下载PDF
接触热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顾慰兰 《南京航空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46-53,共8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一维稳定导热原理用试验方法研究接触热阻的简单装置,以及使用这一装置采集的部分试验数据、数据处理方法和试验结果,对热损失也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特别应当指出,当接触表面所受的挤压应力高达10~6Pa至10~7Pa以上时...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一维稳定导热原理用试验方法研究接触热阻的简单装置,以及使用这一装置采集的部分试验数据、数据处理方法和试验结果,对热损失也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特别应当指出,当接触表面所受的挤压应力高达10~6Pa至10~7Pa以上时,挤压应力明显成为影响接触热阻的主要因素。试验中发现了某些现象,本文对此做了定性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热阻 热传导性 热损失 传热学
下载PDF
中深层块状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试验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柴利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4-47,共4页
蒸汽驱开发是改善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但先导试验受多种因素制约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以高升油田中深层块状稠油藏为例,系统分析了油藏地质、油藏工程、钻采工艺等方案设计及现场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蒸汽... 蒸汽驱开发是改善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但先导试验受多种因素制约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以高升油田中深层块状稠油藏为例,系统分析了油藏地质、油藏工程、钻采工艺等方案设计及现场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蒸汽驱开发效果的具体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驱 先导试验 井网 注汽速度 热损失 高升油田
下载PDF
重力热管伴热改善稠油井井筒传热损失的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伟超 吴晓东 +1 位作者 师俊峰 张玉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79,共5页
根据重力热管作用原理,结合井筒传热过程,建立了稠油生产井中采用热管伴热方式时井筒热损失的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重力热管改善井筒热损失的原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主要工艺参数对热管井井筒热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井底温度... 根据重力热管作用原理,结合井筒传热过程,建立了稠油生产井中采用热管伴热方式时井筒热损失的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重力热管改善井筒热损失的原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主要工艺参数对热管井井筒热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井底温度升高、产液量增加、热管下入深度加深,井筒热损失增大,其中,产液量对热损失的影响尤为显著。现场试验及理论研究表明:在不消耗额外能量的前提下,重力热管能够利用深部流体自身的能量提高井筒上部流体的温度,降低传热过程中的热损失,进而改善井筒温度分布剖面。该方法可以减小产出液在井下管道上升过程中的流动阻力,从而降低抽油机的负荷,实现低能耗对井筒流体加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传热 热损失 重力热管 井筒 温度分布
下载PDF
稠油油藏氮气辅助蒸汽驱室内实验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洪宝 刘永建 +2 位作者 塔耀晶 王世红 温亚雄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4-627,共4页
针对稠油油藏蒸汽驱进入开发中后期高温蒸汽超覆现象严重、开发效果变差的问题,依据蒸汽驱物理模拟相似准则,利用高温高压二维比例物理模型,开展了单纯蒸汽驱和氮气辅助蒸汽驱物理模拟实验。通过实验直观分析了蒸汽超覆温度场特征,探讨... 针对稠油油藏蒸汽驱进入开发中后期高温蒸汽超覆现象严重、开发效果变差的问题,依据蒸汽驱物理模拟相似准则,利用高温高压二维比例物理模型,开展了单纯蒸汽驱和氮气辅助蒸汽驱物理模拟实验。通过实验直观分析了蒸汽超覆温度场特征,探讨了氮气对蒸汽波及效率、驱替效率和热损失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纯蒸汽驱时,蒸汽波及范围主要集中在油层顶部,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油层底部,蒸汽波及效率57.3%;注氮气后,蒸汽波及范围明显扩大,蒸汽超覆现象得到抑制,蒸汽波及效率65.8%,比单纯蒸汽驱提高了8.5百分点,而驱替效率提高了1.5百分点,氮气提高波及效率是蒸汽驱增产的主要因素。氮气辅助蒸汽驱能够有效降低生产井含水率,较单纯蒸汽驱可提高采收率6.7百分点;氮气辅助蒸汽驱降低了蒸汽热损失,较单纯蒸汽驱热损失降低了1.6×10^4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驱 蒸汽超覆 物理模拟 温度场 热损失 稠油
下载PDF
大型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装置传热过程热力损失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沈胜强 周士鹤 +1 位作者 牟兴森 郭亚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366-3374,共9页
基于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装置的各种阻力和海水沸点升高(BPE)关联式,计算了海水淡化装置中流动阻力、海水沸点升高等造成的传热过程热力损失,分析了各项热力损失在各效蒸发/冷凝器中的分布、随蒸发/冷凝器数量的变化规律等。结果表明:... 基于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装置的各种阻力和海水沸点升高(BPE)关联式,计算了海水淡化装置中流动阻力、海水沸点升高等造成的传热过程热力损失,分析了各项热力损失在各效蒸发/冷凝器中的分布、随蒸发/冷凝器数量的变化规律等。结果表明:产水量、浓缩比和加热蒸汽温度等参数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总的热力损失随着装置的蒸发/冷凝器数量而增加;BPE引起的热力损失占最大比例,但流动阻力引起的热力损失不可忽略。通过对海水淡化装置热力损失的分析,提出了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装置'小温差、低流阻、饱和态、高敏感'的工作特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多效蒸发 传热 热力学过程 热力损失 沸点升高 工作特征
下载PDF
四川省水稻高温热害风险及灾损评估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陈超 庞艳梅 刘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4-562,共9页
高温热害是四川省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研究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对于四川省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水稻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81—2015年四川省84个气象台站的逐日气象资料、农业气象观测站水稻生育期资料和县级水稻产... 高温热害是四川省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研究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对于四川省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水稻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81—2015年四川省84个气象台站的逐日气象资料、农业气象观测站水稻生育期资料和县级水稻产量资料为基础,利用水稻高温热害指数,构建四川省水稻关键生育期和全生育期综合高温热害风险模型;分离水稻气象产量,建立高温热害影响下水稻气象产量与高温热害指数间的统计模型,开展1981—2015年四川省水稻高温热害风险和灾损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盆地东北大部和盆地南部的个别地区,其中达州、广安和泸州的部分地区为高风险区。而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盆地西部、南部和川西南的大部地区。灌浆结实期,水稻高温热害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盆地东北和盆地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其中泸州大部、南充和宜宾的个别地区为高风险区。而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盆地北部、西部和川西南的大部地区。水稻全生育阶段高温热害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盆地东北和盆地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其中泸州、南充和达州的部分地区为高风险区。而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盆地北部、西部和川西南的大部地区。构建的水稻高温热害灾损评估模型简单实用,验证结果表明高温热害年水稻统计产量与模拟产量间的相对误差绝对值都小于1.5%,建立的模型能反映四川省高温热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同时能够较好地评估高温热害下四川省水稻的产量损失。进一步的灾损评估结果表明,高温热害危害下代表站点水稻的减产率为5.6%~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热害 风险 灾损 四川省
下载PDF
蛇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流道布置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贾斌广 李晓 +1 位作者 刘芳 韩韬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39,共6页
加装扰流板的蛇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是平板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常见改进形式。文章对上风道、双风道、下风道蛇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和热量损失进行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3种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集热效率随着测试时间的变化均... 加装扰流板的蛇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是平板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常见改进形式。文章对上风道、双风道、下风道蛇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和热量损失进行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3种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集热效率随着测试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上风道、双风道、下风道蛇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平均集热效率分别为57.53%,64.69%,65.24%,热量损失分别为429.26,323.97,317.01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形流道 数值模拟 集热效率 热量损失
下载PDF
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中的井筒热损失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曾玉强 李晓平 +2 位作者 陈礼 鲁小会 王琴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46,共3页
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过程中,为了预测沿井深和随时间变化的蒸汽温度分布、干度分布和蒸汽压力分布、套管和地层温度分布,以及焖井、开井生产过程中温度、压力的变化,首先必须建立注入过程中的井筒-地层温度分布模型。而这一模型建立的基... 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过程中,为了预测沿井深和随时间变化的蒸汽温度分布、干度分布和蒸汽压力分布、套管和地层温度分布,以及焖井、开井生产过程中温度、压力的变化,首先必须建立注入过程中的井筒-地层温度分布模型。而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井筒热损失的计算分析。文中应用热传递基本理论,通过井筒内能量守恒定理建立起注蒸汽井井筒热损失计算预测模型,重点分析了井筒总传热系数Uto和注汽速度对井筒热损失和井底蒸汽干度的影响,对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注蒸汽 井筒 热损失 温度
下载PDF
微燃烧稳定性分析和微细管道燃烧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永生 周俊虎 +2 位作者 杨卫娟 刘茂省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78-1182,共5页
为了研究微尺度下的燃烧特性,在考虑散热和熄火距离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火焰燃烧模型,模型表明在微尺度燃烧中容易发生熄火和吹熄,不容易发生回火.同时在2 mm内径的微细T型管道中通入了氢气和空气的预混气体进行预混燃烧实验,测试了... 为了研究微尺度下的燃烧特性,在考虑散热和熄火距离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火焰燃烧模型,模型表明在微尺度燃烧中容易发生熄火和吹熄,不容易发生回火.同时在2 mm内径的微细T型管道中通入了氢气和空气的预混气体进行预混燃烧实验,测试了燃烧的火焰温度、流量和燃烧效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T型管道有利于维持火焰的稳定,不容易被吹熄,但在氢气或空气流量小时容易发生熄火;低流速下,燃烧效率较高,可以完全反应,高流速下,混合气来不及在管道内反应,燃烧效率较低.无论流速的高低,在化学计量比附近燃烧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燃烧 燃烧稳定性 熄火距离 燃烧效率 热损失
下载PDF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中的问题及节能措施浅谈 被引量:16
18
作者 梁喆 《水电与新能源》 2013年第2期72-74,共3页
对工业锅炉能效测试过程中常见的影响锅炉能效水平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了工业锅炉的节能方法和措施,为工业锅炉的节能改造和节能运行提供指导。
关键词 锅炉效率 测试中的问题 热损失 节能措施
下载PDF
螺旋折流板与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16
19
作者 蔡志刚 张国福 宋天民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15,共3页
针对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折流板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在自行设计的换热原理试验台上,5#柴油走壳程,水走管程,分别对12°,18°的单螺旋和18°的双螺旋折流板和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阻力和传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 针对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折流板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在自行设计的换热原理试验台上,5#柴油走壳程,水走管程,分别对12°,18°的单螺旋和18°的双螺旋折流板和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阻力和传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螺旋折流板阻力只有弓形的30%,此外,在同样的压降下,螺旋折流板传热效率也提高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螺旋折流板 压降
下载PDF
过量空气系数对燃煤电站锅炉热效率和脱硝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赵俊杰 罗立权 +3 位作者 吴豪 沃海乔 叶华浩 王如良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34,39,共6页
建立模型研究过量空气系数对锅炉热效率和污染物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工况下锅炉热效率最高时,对应不同的最佳过量空气系数。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负荷从550MW增加到950MW时,最佳过量空气系数从1.18增加到1.35。烟气温度和流量、排烟... 建立模型研究过量空气系数对锅炉热效率和污染物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工况下锅炉热效率最高时,对应不同的最佳过量空气系数。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负荷从550MW增加到950MW时,最佳过量空气系数从1.18增加到1.35。烟气温度和流量、排烟热损失和炉内对流换热均随过量空气系数增大而增大,锅炉热效率、NOx生成量、炉膛和火焰温度均随过量空气系数先增大后减小。较低负荷下维持一定程度偏大的过量空气系数不仅能提高锅炉热效率,还能增加烟气温度,维持SCR脱硝系统正常投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量空气系数 锅炉热效率 热损失 烟气温度 SCR脱硝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