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自然伽马测井的淮南煤田朱集井田煤系岩浆岩生热率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任自强
吴基文
+2 位作者
彭涛
桂祥
张海潮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53,58,共6页
为研究淮南煤田煤系岩浆岩生热率特点及其对地温场的影响,以淮南朱集井田为研究对象,基于36个钻孔内6 208个煤系岩石自然伽马(GR)测井值的基础上,利用自然伽马与生热率GR-A的关系式,计算不同岩石生热率及其标准差,结果得出,煤系沉积岩...
为研究淮南煤田煤系岩浆岩生热率特点及其对地温场的影响,以淮南朱集井田为研究对象,基于36个钻孔内6 208个煤系岩石自然伽马(GR)测井值的基础上,利用自然伽马与生热率GR-A的关系式,计算不同岩石生热率及其标准差,结果得出,煤系沉积岩的GR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泥岩83.83 API、砂岩62.23 API和煤34.32 API,岩浆岩的GR值为103.89 API,远大于沉积岩;岩浆岩的生热率也最大,平均1.63μW/m3,约为煤的3倍,但因受岩浆岩侵入分期性的影响,其标准差较大。总的来说,朱集井田内煤系岩石放射性生热对区内大地热流的贡献量不大,但岩浆岩的高生热率对岩层生热结构的改变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热率
自然伽马测井
岩浆岩
淮南煤田
朱集井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黄海盆地地层生热率及岩石圈热结构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旭东
郭兴伟
+3 位作者
张训华
李子渊
刘怀山
张升升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0-1057,共18页
岩石圈热结构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岩石圈深部动力学演化机制,也是含油气区油气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南黄海盆地生热率数据的匮乏,阻碍了岩石圈热结构的研究进展.本文通过GR(伽马值)-A(岩石生热率)的经验关系,计算了南黄海盆地沉...
岩石圈热结构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岩石圈深部动力学演化机制,也是含油气区油气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南黄海盆地生热率数据的匮乏,阻碍了岩石圈热结构的研究进展.本文通过GR(伽马值)-A(岩石生热率)的经验关系,计算了南黄海盆地沉积地层的生热率;在大地热流、地层生热率、南北向贯穿盆地的二维多道地震剖面及OBS2013地壳速度结构剖面的约束下,建立了南黄海盆地地壳生热模型,计算了盆地的岩石圈热结构.岩石圈热结构计算结果表明:(1)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中部隆起及南部坳陷3个次级单元的平均莫霍面温度依次为602.2±15.25℃、592.7±2.56℃、650.6±20.24℃;(2)平均热岩石圈厚度依次为99.7±2.20 km、101.7±0.51 km、88.2±2.49 km;(3)壳幔热流比分别为0.76±0.02、0.88±0.01、0.71±0.15,具有“冷壳热幔”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南黄海盆地现今具有与全球新生代拉张构造区相似的较高热流,处于构造活动区向构造稳定区转换的过渡阶段.此外,现今南黄海盆地3个次级单元展现的不同岩石圈热结构特征,可能与印支期至早燕山期扬子块体与华北块体的俯冲碰撞,在苏鲁造山带南侧(现今北部坳陷的位置)形成类前陆盆地的构造背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自然伽马值
岩石生热率
岩石圈热结构
热岩石圈厚度
地热能
原文传递
江西主要产热岩体岩石放射性生热率特征初探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起伟
刘金辉
+1 位作者
刘峰
何挺
《矿产与地质》
2021年第5期918-922,共5页
岩石放射性生热率评价是地热资源形成的重要指标。为了解地壳物质对大地热流的热贡献、解释地温场分布特征,文章对采集的地热钻孔岩心样品的U、Th、K含量进行了分析测试,计算得到了岩石放射性生热率。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岩性之间放射性...
岩石放射性生热率评价是地热资源形成的重要指标。为了解地壳物质对大地热流的热贡献、解释地温场分布特征,文章对采集的地热钻孔岩心样品的U、Th、K含量进行了分析测试,计算得到了岩石放射性生热率。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岩性之间放射性生热率相差较大,花岗岩、变质岩、沉积岩与凝灰岩平均值分别为3.24μW/m^(3),0.75μW/m^(3),1.49μW/m^(3)和3.06μW/m^(3),且放射性生热率值从赣南至赣北呈减小趋势,赣南地区平均值为3.08μW/m^(3),赣北南部地区为2.32μW/m^(3),赣北北部地区为1.86μW/m^(3)。这些数据可为今后江西干热岩资源开发靶区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生热率
岩石U、Th、K含量
产热岩体
江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和盆地兰采温泉地区地热特征及干热岩靶区
4
作者
贾小丰
李胜涛
+6 位作者
张森琦
张杨
黎敦朋
宋健
付雷
程正璞
任文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5-155,共11页
干热岩大力开发有助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尽早实现,其中放射性生热是干热岩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该类型干热岩地质特征和放射性生热特征,对选择该类型干热岩勘查目标区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以共和盆地兰采温泉群地区为线索...
干热岩大力开发有助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尽早实现,其中放射性生热是干热岩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该类型干热岩地质特征和放射性生热特征,对选择该类型干热岩勘查目标区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以共和盆地兰采温泉群地区为线索,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表放射性伽马测量、岩石放射性测试等手段,研究了高温温泉形成的地热地质条件和放射性特征,并依据地球物理勘查解译数据初步圈定了干热岩勘查目标靶区。研究结果表明:(1)兰采温泉地区擦拉更复式花岗岩体和羊智河—夏琼断裂与兰采温泉群的形成关系密切;(2)该区出露的中晚三叠世斑状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斑状钾长花岗岩等岩体的生热率表现出异常高的生热率特征,是正常沉积盖层生热率的5~8倍;(3)基于大地电磁测深勘查解译,羊智河—哲格姜—夏琼断裂破碎带下伏低阻体,推测为侵入时代较晚、温度较高的“体中体”花岗岩体。结论认为,该区具有“体中体”地质结构的晚三叠世高放射性斑状钾长花岗岩体,可作为干热岩勘查的主要目标方向;下一步应查明复式岩体空间分布形态,研究复式花岗岩体与地热流体的关系以及对深部温度场的影响机理,进而为圈定干热岩勘查靶区提供更加确凿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盆地
兰采温泉群
地热地质
放射性生热率
“体中体”地质结构
干热岩
大地电磁测深
勘查目标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自然伽马测井的淮南煤田朱集井田煤系岩浆岩生热率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任自强
吴基文
彭涛
桂祥
张海潮
机构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53,5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2278)~~
文摘
为研究淮南煤田煤系岩浆岩生热率特点及其对地温场的影响,以淮南朱集井田为研究对象,基于36个钻孔内6 208个煤系岩石自然伽马(GR)测井值的基础上,利用自然伽马与生热率GR-A的关系式,计算不同岩石生热率及其标准差,结果得出,煤系沉积岩的GR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泥岩83.83 API、砂岩62.23 API和煤34.32 API,岩浆岩的GR值为103.89 API,远大于沉积岩;岩浆岩的生热率也最大,平均1.63μW/m3,约为煤的3倍,但因受岩浆岩侵入分期性的影响,其标准差较大。总的来说,朱集井田内煤系岩石放射性生热对区内大地热流的贡献量不大,但岩浆岩的高生热率对岩层生热结构的改变较大。
关键词
生热率
自然伽马测井
岩浆岩
淮南煤田
朱集井田
Keywords
heat
generation
rate
natural
gamma-ray
logging
magmatic
rock
Huainan
coal
field
Zhuji
mine
field
分类号
P31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黄海盆地地层生热率及岩石圈热结构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旭东
郭兴伟
张训华
李子渊
刘怀山
张升升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
出处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0-1057,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776081,91958210)。
文摘
岩石圈热结构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岩石圈深部动力学演化机制,也是含油气区油气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南黄海盆地生热率数据的匮乏,阻碍了岩石圈热结构的研究进展.本文通过GR(伽马值)-A(岩石生热率)的经验关系,计算了南黄海盆地沉积地层的生热率;在大地热流、地层生热率、南北向贯穿盆地的二维多道地震剖面及OBS2013地壳速度结构剖面的约束下,建立了南黄海盆地地壳生热模型,计算了盆地的岩石圈热结构.岩石圈热结构计算结果表明:(1)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中部隆起及南部坳陷3个次级单元的平均莫霍面温度依次为602.2±15.25℃、592.7±2.56℃、650.6±20.24℃;(2)平均热岩石圈厚度依次为99.7±2.20 km、101.7±0.51 km、88.2±2.49 km;(3)壳幔热流比分别为0.76±0.02、0.88±0.01、0.71±0.15,具有“冷壳热幔”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南黄海盆地现今具有与全球新生代拉张构造区相似的较高热流,处于构造活动区向构造稳定区转换的过渡阶段.此外,现今南黄海盆地3个次级单元展现的不同岩石圈热结构特征,可能与印支期至早燕山期扬子块体与华北块体的俯冲碰撞,在苏鲁造山带南侧(现今北部坳陷的位置)形成类前陆盆地的构造背景有关.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自然伽马值
岩石生热率
岩石圈热结构
热岩石圈厚度
地热能
Keywords
South
Yellow
Sea
basin
natural
gamma
value
heat
generation
rate
of
rock
thermal
structure
of
lithosphere
thermal
thickness
of
lithosphere
geothermal
energy
分类号
P31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江西主要产热岩体岩石放射性生热率特征初探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起伟
刘金辉
刘峰
何挺
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出处
《矿产与地质》
2021年第5期918-92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大地热流值测量与靶区优选“江西省及周边区域大地热流探井优选与热流数据采集”(编号DD20190128)项目资助。
文摘
岩石放射性生热率评价是地热资源形成的重要指标。为了解地壳物质对大地热流的热贡献、解释地温场分布特征,文章对采集的地热钻孔岩心样品的U、Th、K含量进行了分析测试,计算得到了岩石放射性生热率。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岩性之间放射性生热率相差较大,花岗岩、变质岩、沉积岩与凝灰岩平均值分别为3.24μW/m^(3),0.75μW/m^(3),1.49μW/m^(3)和3.06μW/m^(3),且放射性生热率值从赣南至赣北呈减小趋势,赣南地区平均值为3.08μW/m^(3),赣北南部地区为2.32μW/m^(3),赣北北部地区为1.86μW/m^(3)。这些数据可为今后江西干热岩资源开发靶区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放射性生热率
岩石U、Th、K含量
产热岩体
江西
Keywords
radioactive
heat
generation
rate
U
Th
K
content
of
rock
heat
generation
rock
mass
Jiangxi
分类号
P581 [天文地球—岩石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和盆地兰采温泉地区地热特征及干热岩靶区
4
作者
贾小丰
李胜涛
张森琦
张杨
黎敦朋
宋健
付雷
程正璞
任文恺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天津市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工程研究中心
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
青海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5-155,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典型干热岩系统热循环持续供热发电试验”(编号:2021YFB1507404)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东部地区干热岩资源调查评价”(编号:DD20221680)
“青海西宁—贵南地区地热资源调查”(编号:DD20160192)。
文摘
干热岩大力开发有助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尽早实现,其中放射性生热是干热岩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该类型干热岩地质特征和放射性生热特征,对选择该类型干热岩勘查目标区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以共和盆地兰采温泉群地区为线索,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表放射性伽马测量、岩石放射性测试等手段,研究了高温温泉形成的地热地质条件和放射性特征,并依据地球物理勘查解译数据初步圈定了干热岩勘查目标靶区。研究结果表明:(1)兰采温泉地区擦拉更复式花岗岩体和羊智河—夏琼断裂与兰采温泉群的形成关系密切;(2)该区出露的中晚三叠世斑状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斑状钾长花岗岩等岩体的生热率表现出异常高的生热率特征,是正常沉积盖层生热率的5~8倍;(3)基于大地电磁测深勘查解译,羊智河—哲格姜—夏琼断裂破碎带下伏低阻体,推测为侵入时代较晚、温度较高的“体中体”花岗岩体。结论认为,该区具有“体中体”地质结构的晚三叠世高放射性斑状钾长花岗岩体,可作为干热岩勘查的主要目标方向;下一步应查明复式岩体空间分布形态,研究复式花岗岩体与地热流体的关系以及对深部温度场的影响机理,进而为圈定干热岩勘查靶区提供更加确凿的依据。
关键词
共和盆地
兰采温泉群
地热地质
放射性生热率
“体中体”地质结构
干热岩
大地电磁测深
勘查目标区
Keywords
Gonghe
Basin
Lancai
hot
spring
group
Geothermal
geology
Radiogenic
heat
generation
rate
"Body-in-body"geological
structure
Hot
dry
rock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Exploration
target
area
分类号
P31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自然伽马测井的淮南煤田朱集井田煤系岩浆岩生热率研究
任自强
吴基文
彭涛
桂祥
张海潮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黄海盆地地层生热率及岩石圈热结构
孙旭东
郭兴伟
张训华
李子渊
刘怀山
张升升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3
江西主要产热岩体岩石放射性生热率特征初探
黄起伟
刘金辉
刘峰
何挺
《矿产与地质》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共和盆地兰采温泉地区地热特征及干热岩靶区
贾小丰
李胜涛
张森琦
张杨
黎敦朋
宋健
付雷
程正璞
任文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