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东煤矿10煤层标志性气体优选及自燃“三带”划分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留涛 段宇建 黄均泽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6-61,共6页
针对青东煤矿1078工作面自然发火问题,通过实验室研究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优选确定了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的主副指标:CO和C2H4气体可作为10煤层煤氧化自燃的主要标志性气体,烯烷比和链烷比作为10煤层煤氧化自燃标志气体的辅助指标。... 针对青东煤矿1078工作面自然发火问题,通过实验室研究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优选确定了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的主副指标:CO和C2H4气体可作为10煤层煤氧化自燃的主要标志性气体,烯烷比和链烷比作为10煤层煤氧化自燃标志气体的辅助指标。采用采空区氧气浓度变化规律和温度变化趋势2个指标划分了采空区自燃"三带":距工作面0~31m处为散热带,31~78m处为自燃带,78m以外为窒息带。该研究成果为1078工作面自然发火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及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开采 煤炭自燃 标志气体 自燃“三带” 散热带 自燃带 窒息带
下载PDF
李雅庄煤矿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分布特性研究
2
作者 于江 徐文俊 张连超 《晋控科学技术》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针对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雅庄煤矿2-8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问题,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对采空区自燃“三带”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测试数据,确定2-801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散热带的宽度为0~21.2m,氧化带宽度为21.2~83.5... 针对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雅庄煤矿2-8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问题,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对采空区自燃“三带”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测试数据,确定2-801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散热带的宽度为0~21.2m,氧化带宽度为21.2~83.5m,85.5m以上为窒息带。研究结果为采空区煤自燃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火 散热带 氧化带 窒息带
下载PDF
高地温矿井采空区煤自燃O_(2)浓度场分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轶康 牛会永 +2 位作者 聂琦苗 鲁义 李石林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8-114,共7页
针对采用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高地温对采空区煤自燃的影响难以全面反映采空区煤自燃O_(2)浓度场分布情况的问题,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高地温矿井采空区及进风侧、回风侧和采空区中段O_(2)浓度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针对采用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高地温对采空区煤自燃的影响难以全面反映采空区煤自燃O_(2)浓度场分布情况的问题,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高地温矿井采空区及进风侧、回风侧和采空区中段O_(2)浓度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通风量相同情况下,温度从24.8℃升高到40℃时,O_(2)随着风流向整个采空区渗入,O_(2)浓度随采空区深度增加而减小;在温度相同情况下,当风量从1800 m^(3)/min增大到2700 m^(3)/min时,采空区漏风范围大幅度提升,采空区O_(2)浓度场变化明显,O_(2)几乎充满整个采空区,并且高浓度O_(2)存在范围增大,此时由于热量积聚导致采空区温度升高,采空区内部遗煤温度也持续增加,煤氧复合作用加快,遗煤自燃的可能性增大。②随着采空区距工作面距离增大,O_(2)浓度减小,进风侧O_(2)浓度大于回风侧O_(2)浓度,表明进风侧煤自燃危险性大于回风侧。③随着采空区深度增加,进风侧与采空区中段O_(2)体积分数持续减小,曲线斜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回风侧O_(2)体积分数随采空区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大量高浓度O_(2)存在于采空区150 m之前,整个采空区进风侧与采空区中段煤自燃危险性均大于回风侧。④当温度为40℃、通风量为2700 m^(3)/min时,氧化带最大宽度为131 m,将该最大宽度视为开采最大理论宽度,进一步计算安全推进速度,可为煤矿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温矿井 煤矿开采 采空区漏风 煤自燃 O_(2)浓度场分布 散热带 氧化带 窒息带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氧化“三带”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贺小勇 《山东煤炭科技》 2015年第1期91-93,共3页
为确保鹿洼煤矿2307(2)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防治做到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对2307(2)综放工作面开采期间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得到了采空区自燃氧化"三带"的范围,确定了基于煤炭自燃防治... 为确保鹿洼煤矿2307(2)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防治做到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对2307(2)综放工作面开采期间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得到了采空区自燃氧化"三带"的范围,确定了基于煤炭自燃防治的最小安全推进速度。对2307(2)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的研究可以有效指导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杜绝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热带 自燃带 窒息带 安全推进速度
下载PDF
Thermal-rheology effect and temperature field of engineering polymers
5
作者 李之达 王花平 黄婧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33-38,共6页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laws of the defect temperature field,heat diss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fect evolution were studied.On the basis,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laws of the defect temperature field were inve...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laws of the defect temperature field,heat diss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fect evolution were studied.On the basis,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laws of the defect temperature field were investigated,the interaction among defects in the process of defect evolution was carried out.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ABS was mad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cess of defect evolution is one of energy dissipation,in which the defect temperature field forms due to that its heat dissipation possesses fractal property and its fractal dimension not only relates to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 defects,but also is the function of time,this incarnates the efficiency of coordinated actions of striding over the different grad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defect evolution and among gradations.The increase of the local temperature with the increase of deformation-induced heating effect in ABS is obvious.Moreover,the shape of plastic zone and inner heat source density function has big effect on the temperature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erature field heat dissipation PLASTIC zone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裂纹源焊道焊接方式对落锤无塑性转变温度的影响规律
6
作者 丁阳 张茂龙 +3 位作者 谢竞华 纵海 侯冬冬 李思昊 《物理测试》 CAS 2024年第4期6-12,共7页
利用落锤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对裂纹源焊道焊接方式对落锤无塑性转变(NDT)温度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选取不同散热方式、不同焊接电流大小、不同焊道长度、不同焊道宽度的角度。结果表明:散热方式、焊接电流大小对落锤NDT温度有显著影响,... 利用落锤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对裂纹源焊道焊接方式对落锤无塑性转变(NDT)温度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选取不同散热方式、不同焊接电流大小、不同焊道长度、不同焊道宽度的角度。结果表明:散热方式、焊接电流大小对落锤NDT温度有显著影响,而焊道长度、宽度则没有显著的影响规律,同时熔深、热影响区及粗晶区的面积是影响落锤NDT温度的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热方式 焊接电流 焊道长度 焊道宽度 落锤NDT温度 熔深 热影响区及粗晶区面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