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热板在大空间场所作用效果的讨论 被引量:10
1
作者 冯小军 张文华 +2 位作者 孔祥欣 黄德祥 熊筠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8年第2期86-90,共5页
通过实体火灾实验,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的集热挡水板在大空间场所的作用机理及效果进行研究。针对不同尺寸集热挡水板安装在不同高度及不同火源情况下进行了实验,并按照正常情况安装喷头进行了对比实验。
关键词 集热档水板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大空间建筑油盘火
下载PDF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热力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31
2
作者 李郁武 王如竹 +2 位作者 王泰华 吴静怡 许煜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4-471,共8页
针对"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750W实验样机(系统A)进行了过渡季节运行工况下的实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系统供热性能系数、太阳集热效率和各主要部件的有效能损失系数以及系统的有效能效率等热力学指标,对各部件可加以... 针对"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750W实验样机(系统A)进行了过渡季节运行工况下的实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系统供热性能系数、太阳集热效率和各主要部件的有效能损失系数以及系统的有效能效率等热力学指标,对各部件可加以完善的潜力做了量化分析,为整套系统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根据分析结果,研制了小型化400W实验样机(系统B)并加以实验验证。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套系统各主要部件的有效能损失以压缩机(其有效能损失系数,系统A为40%,系统B为34%)和太阳集热/蒸发器(其有效能损失系数,系统A为21%,系统B为37%)为最大,然后依次是冷凝器(其有效能损失系数,系统A为11%,系统B为8%)和热力膨胀阀(其有效能损失系数,系统A和系统B均为5%)。因此,压缩机的合理选配、集热器的优化设计是提高太阳能热泵热水器性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 性能系数 集热效率 有效能损失系数
下载PDF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李郁武 王如竹 +2 位作者 王泰华 吴静怡 许煜雄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23-925,共3页
本文针对自行设计、建造的“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实验样机进行了春季运行工况下的实验研究,并对其运行特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均值20.6℃、太阳辐射强度均值954.59 W/m2的室外气象条件下,将150升水从13... 本文针对自行设计、建造的“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实验样机进行了春季运行工况下的实验研究,并对其运行特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均值20.6℃、太阳辐射强度均值954.59 W/m2的室外气象条件下,将150升水从13.4℃加热到50.5℃只需要94分钟,热泵供热性能系数达到6.61.即使在环境温度为17.1℃的雨夜天气,热泵性能系数仍能够达到3.11.通过对典型工况下太阳能集热板的集热效率和过热度进行分析发现,如果用电子膨胀阀取代热力膨胀阀对供液量进行实时调节,可以进一步提高热泵的性能系数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 性能系数(COP) 集热效率(ηC)
下载PDF
太阳能与空气复合源热泵热水系统多模式运行实验特性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月红 徐国英 张小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84-490,共7页
提出并构建了一种直接膨胀式太阳能与空气复合源热泵热水系统。在南京夏季的晴天、阴天及冬季晴天工况下分别对实验样机的运行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不同天气下以不同热源模式高效地将热水加热到55℃。在夏季晴天太阳辐... 提出并构建了一种直接膨胀式太阳能与空气复合源热泵热水系统。在南京夏季的晴天、阴天及冬季晴天工况下分别对实验样机的运行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不同天气下以不同热源模式高效地将热水加热到55℃。在夏季晴天太阳辐射波动较大时,系统的集热/蒸发器可以同时吸收太阳辐射能和空气热量,以太阳能为主,空气源为辅,平均能效比为4.83;在夏季阴天,系统以空气源热泵模式稳定运行,平均能效比为3.97;在冬季晴天,系统以太阳能热泵模式运行,太阳能的输入提高了热泵蒸发温度,从而缓解了蒸发器结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热水器 太阳能与空气复合源热泵 集热/蒸发器 运行特性 能效比
下载PDF
寒冷地区空气源热泵耦合太阳能集热器系统供暖季运行能效评价 被引量:13
5
作者 郭宏伟 王宇 +1 位作者 高文学 李志强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7-43,50,共8页
近年来寒冷地区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使用逐渐增多,多能联合分户供暖系统陆续出现。目前热泵热水器产品的能效采用瞬时COP表示,寒冷地区供暖季环境温度波动较大,空气源热泵系统在变工况下运行时难以用瞬时COP来表示其实际的运行能效。试验... 近年来寒冷地区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使用逐渐增多,多能联合分户供暖系统陆续出现。目前热泵热水器产品的能效采用瞬时COP表示,寒冷地区供暖季环境温度波动较大,空气源热泵系统在变工况下运行时难以用瞬时COP来表示其实际的运行能效。试验以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器耦合系统为测试平台,分别测试分析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单独供暖和空气源热泵耦合太阳能集热器系统在寒冷地区供暖工况下的制热情况。结合整个供暖季气象数据和建筑供暖负荷,计算得出供暖工况下单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运行季节能效系数SPFh为2.48,空气源热泵耦合太阳能集热器运行季节能效系数SPFs为2.70,太阳能集热器使系统供暖季节运行能效提高了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太阳能集热器 供暖负荷 季节能效系数 寒冷地区
原文传递
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卫梁彦 王玲珑 吴薇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1年第3期36-43,共8页
介绍并研究了一种新型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系统(SHPWHICSE).该装置将真空管集热器、蓄能容器和蒸发器集于一体,通过相变潜热吸收并储存大量太阳能.根据相变材料(石蜡)在吸、放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计算蓄热量,确定相变... 介绍并研究了一种新型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系统(SHPWHICSE).该装置将真空管集热器、蓄能容器和蒸发器集于一体,通过相变潜热吸收并储存大量太阳能.根据相变材料(石蜡)在吸、放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计算蓄热量,确定相变材料中储存的热量能够满足系统热负荷.定义了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系统的得热效率,并和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得热效率进行比较.在春季典型工况下对容量为150 L的SHPWHICSE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晴天工况下,系统COP可达5.63;即使阴雨天,COP也可达4.13;太阳辐射强度的不稳定变化对热泵系统得热效率和COP的影响不大.因此,该系统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都可以高效稳定地制取生活热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 供热性能 得热效率
下载PDF
跨季节蓄热太阳能供热系统装置优化配置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莲莲 刘学来 李永安 《煤气与热力》 2018年第1期23-25,39,共4页
针对不设置辅助热源的跨季节蓄热太阳能供热系统(蓄热装置采用正方体地下蓄热水箱),以济南地区气候条件为例,基于热量平衡,在考虑蓄热水箱散热损失前提下,建立供热面积、集热器集热面积、蓄热水箱容积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相同供热面积... 针对不设置辅助热源的跨季节蓄热太阳能供热系统(蓄热装置采用正方体地下蓄热水箱),以济南地区气候条件为例,基于热量平衡,在考虑蓄热水箱散热损失前提下,建立供热面积、集热器集热面积、蓄热水箱容积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相同供热面积下,集热器集热面积、蓄热水箱容积均随蓄热水箱保温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季节蓄热太阳能供热系统 地下蓄热水箱 太阳能集热器 优化配置
下载PDF
蓄能型太阳能热泵热水器性能系数的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吴薇 卫梁彦 +1 位作者 程清 王玲珑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7-671,共5页
针对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受天气变化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给出了系统的原理、特点、运行模式和集热-蓄能-蒸发器的结构形式.以癸酸为相变材料储存晴天的太阳辐射能,作为热泵在夜间和连续阴雨... 针对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受天气变化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给出了系统的原理、特点、运行模式和集热-蓄能-蒸发器的结构形式.以癸酸为相变材料储存晴天的太阳辐射能,作为热泵在夜间和连续阴雨天时的低温热源制得热水,提高了热泵的制热效率,解决了太阳能间歇性所造成的系统运行不稳定的问题.进行了春季不同工况、不同工作模式的试验,分析了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得出该系统的平均COP为7.56.太阳辐射强度均值为592 W.m-2的天气条件下,COP可达8.9;即使在夜间,COP仍能达到6.4,均高于相同天气条件下普通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的COP,该系统的COP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泵热水器 集热-蓄能-蒸发器 相变蓄能材料 性能系数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