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皂甙提高心脏保存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2
1
作者 储利胜 施雪筠 +1 位作者 席时芳 孙承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81-483,共3页
目的:在改良的EuroColins心脏保存液(mEC液)中添加黄芪皂甙(AS),观察黄芪皂甙对心脏保存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分成mEC组和AS组。分别用mEC液和含AS的mEC液简单冷保存离体大鼠心脏6h... 目的:在改良的EuroColins心脏保存液(mEC液)中添加黄芪皂甙(AS),观察黄芪皂甙对心脏保存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分成mEC组和AS组。分别用mEC液和含AS的mEC液简单冷保存离体大鼠心脏6h后,用Langendorf离体鼠心模型再灌注30min,研究保存后的心功能及抗氧自由基损伤作用。结果:AS组与mEC组比较,保存后心脏的心功能和冠脉流量明显好于mEC组(P<005),心肌含水量显著降低(P<001),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的漏出量显著减少(P<005和P<001),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增高(P<001),而过氧化脂质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皂甙能提高mEC液的心脏保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皂甙 心脏保存 心脏保存液 药理 实验
下载PDF
133例心脏移植供心保护回顾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赵阳 董念国 +1 位作者 刘金平 李平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4年第4期219-221,244,共4页
目的总结133例心脏移植的供心获取及其保护经验并做回顾分析。方法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外科2008年9月至2014年5月共完成133例原位心脏移植,其中非停搏供心103例,停搏供心30例。非停搏供心经主动脉根部灌注4℃改良St.Thomas液,供心快速停搏... 目的总结133例心脏移植的供心获取及其保护经验并做回顾分析。方法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外科2008年9月至2014年5月共完成133例原位心脏移植,其中非停搏供心103例,停搏供心30例。非停搏供心经主动脉根部灌注4℃改良St.Thomas液,供心快速停搏,取下供心后再灌注8℃康斯特保护液(HTK液)并置于HTK液中低温浸泡保存。停搏供心经主动脉根部灌注8℃HTK液,取下供心后再灌注HTK液并置于HTK液中保存。在供心修剪时均经主动脉根部再次灌注HTK液。结果非停搏供心组,92例供心自动复跳,11例电除颤复跳;热缺血时间(3.25±2.25)min,冷缺血时间(253.22±136.73)min,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率9.5%,术后三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65.52±6.72)%,术后一年生存率92.55%。停搏供心组,23例供心自动复跳,7例电除颤复跳。热缺血时间(5.78±2.82)min,冷缺血时间(179.12±52.43)min,术后IABP使用率10.1%,术后三周LVEF值(65.78±7.22)%,术后一年生存率91.07%。结论本中心对两类供心采用不同获取及保护方法均确切有效,扩大了边缘供心的使用范围,提高了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供心保护 器官保存液
下载PDF
总结69例心脏移植中供心的心肌保护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克明 胡盛寿 +2 位作者 郑哲 丰雷 冯广迅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05-707,共3页
目的总结心脏移植中供心的心肌保护技术,分析供心的灌注、保存以及缺血时间对心脏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6年9月间的69例晚期心脏病患者行心脏移植术的临床资料。供心的心肌保护采用低温St.Thomas液和HTK液顺序... 目的总结心脏移植中供心的心肌保护技术,分析供心的灌注、保存以及缺血时间对心脏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6年9月间的69例晚期心脏病患者行心脏移植术的临床资料。供心的心肌保护采用低温St.Thomas液和HTK液顺序灌注方法,术中供心保持持续低温状态。根据供心缺血时间长短将受者分为两组,A组36例,供心缺血时间小于240 min;B组33例,供心缺血时间大于240 min。术后对受者进行定期随访。结果在心脏移植术中,B组受者较A组的体外循环时间延长。术后两组受者的死亡率、移植心功能、排斥反应以及并发症等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受者在心脏移植后,无近期死亡,但随访期间死亡6例。结论采用St.Thomas液和HTK液顺序冷灌注的改良方法,能够有效的保护供心心肌组织;供心缺血时间的缩短会使心肌泵血功能恢复较快。这些对移植心功能的恢复和受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近期和中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心肌 细胞保护 器官保存液
原文传递
心脏移植供心保护研究进展
4
作者 董念国 王子豪 王怡轩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537-542,共6页
供心保护技术被应用于供心获取、转运乃至移植后的各个阶段。科学先进的供心保护方法对于扩大供心来源, 改善心脏移植预后至关重要。静态冷保存(static cold storage, SCS)作为经典的供心保存技术, 在短时供心转运条件下经济可靠, 但随... 供心保护技术被应用于供心获取、转运乃至移植后的各个阶段。科学先进的供心保护方法对于扩大供心来源, 改善心脏移植预后至关重要。静态冷保存(static cold storage, SCS)作为经典的供心保存技术, 在短时供心转运条件下经济可靠, 但随着保存时间增加, 会造成严重的冷缺血损伤, 并且无法及时监测和干预供心状态。近年来, 一些新的供体心脏保存方法已经进入临床实践, 包括静态控温系统、常温机械灌注系统和低温机械灌注系统。这些技术能有效扩大供心来源, 延长供心转运时间, 同时改善心脏移植远期预后。本文将结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供心保护经验就供心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探讨, 为心脏移植供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器官保存 机械灌注 保存液
原文传递
含3-硝基-N-甲基水杨酰胺的新型保护液对冷缺血保存离体大鼠心脏的保护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硕 刘文英 +3 位作者 吕超凡 李佳聪 耿燚 赵云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94-1201,共8页
背景:缺血组织再灌注期间,活性氧过量产生造成的氧化应激损伤是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主要因素。线粒体电子传递链是细胞活性氧的主要来源,因此通过靶向降低线粒体复合体的电子传递速度,将有效减轻因活性氧爆发造成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背景:缺血组织再灌注期间,活性氧过量产生造成的氧化应激损伤是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主要因素。线粒体电子传递链是细胞活性氧的主要来源,因此通过靶向降低线粒体复合体的电子传递速度,将有效减轻因活性氧爆发造成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3-硝基-N-甲基水杨酰胺是呼吸链复合体Ⅲ的半抑制剂,可以有效降低电子传递速度,具有心脏保存的潜在应用价值,但目前尚无明确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目的:探讨以3-硝基-N-甲基水杨酰胺为主要成分的新型心脏保护液对8 h离体冷缺血保存大鼠心脏的保护效果。方法:取雄性健康Wistar大鼠心脏,稳定灌注30 min后,用不同心脏保护液停跳并低温静置保存8 h,根据所用心脏保存液分为对照组(不保存)、3-NNMS新型保护液组、Celsior保护液组、3-NNMS+Celsior保护液组。各组心脏采用Power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检测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提取心肌线粒体检测线粒体力能学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MB、乳酸脱氢酶;组织切片法检测心脏形态学变化;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测心肌组织活性氧水平。结果与结论:①3-硝基-N-甲基水杨酰胺可显著促进心率恢复水平(P<0.05),并减少外周灌流液上清中心肌损伤相关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MB表达水平(P<0.05);②3-硝基-N-甲基水杨酰胺可显著提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P<0.05),有效维持线粒膜结构;③3-硝基-N-甲基水杨酰胺可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增强心肌抗氧化功能,降低氧化损伤;④提高3-硝基-N-甲基水杨酰胺使用浓度,对心肌细胞培养不会产生毒性作用,表明其不存在使用剂量安全性问题;⑤结果表明,3-硝基-N-甲基水杨酰胺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促进心肌活性氧清除、达到降低氧化应激及其诱导的心肌损伤的效果;同时3-硝基-N-甲基水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硝基-N-甲基水杨酰胺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抑制剂 心脏保护液 离体心脏保存 活性氧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冷保存不同时限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闫庆峰 闫高峰 杨达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能否延长心脏停搏保存液(UW液)对离体大鼠心脏的低温保存时间。方法:将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10):冷保存12h对照组(12h-UW组)与实验组(12h-Lu组),冷保存18h对照组(18h-UW组)与实验组(18h-Lu组),利用Langendorf...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能否延长心脏停搏保存液(UW液)对离体大鼠心脏的低温保存时间。方法:将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10):冷保存12h对照组(12h-UW组)与实验组(12h-Lu组),冷保存18h对照组(18h-UW组)与实验组(18h-Lu组),利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观察心脏在4℃含或不含木犀草素的UW液中保存12h或18h,复灌60min后心脏功能的变化,比较心功能指标:心率(HR)、左心室最大收缩压(LVPSP)、左心室压力变化率(±dp/dtm a x),心脏冠脉流量(CF)及冠脉流出液中磷酸肌酸激酶(CK)的释放量。结果:随着冷保存时间的延长,木犀草素能明显减缓离体大鼠心脏收缩功能(LVPSP,+dp/dtm a x)与舒张功能(-dp/dtm a x)的下降,增加冠脉流量,减少心肌酶CK的漏出,12h-UW组与12h-Lu组、18h-UW组与18-Lu组各观察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犀草素对长时间冷保存的离体大鼠心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心脏保存 心脏保存液 大鼠
下载PDF
木犀草素改善低温下离体大鼠心脏保存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闫庆峰 闫高峰 杨达宽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是否能改善心脏停搏保存液(UW液)对离体大鼠心脏的低温保存效果。方法:将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10):对照组(UW组)、7.5μmol/L木犀草素小剂量组,15μmol/L木犀草素中剂量组及30μmol/L木犀草素大剂量组。利用La...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是否能改善心脏停搏保存液(UW液)对离体大鼠心脏的低温保存效果。方法:将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10):对照组(UW组)、7.5μmol/L木犀草素小剂量组,15μmol/L木犀草素中剂量组及30μmol/L木犀草素大剂量组。利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观察心脏在4℃含或不含木犀草素的UW液中保存12 h复灌60 min后心脏功能及超微结构变化,比较心脏冠脉流量(CF)、心肌含水量及冠脉流出液中磷酸肌酸激酶(CK)的释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添加木犀草素后,复灌期心脏的收缩功能(LVPSP,+dp/dtmax)与心脏舒张功能(-dp/dtmax)、冠脉流量在多个复灌时间点均优于对照组,心率在复灌60 min时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复灌过程中磷酸肌酸激酶的漏出量及低温保存后心脏超微结构的损伤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灌注时间延长木犀草素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善有剂量依赖性趋势;木犀草素对心肌含水量没有影响。结论:木犀草素能显著改善UW液对离体大鼠心脏的低温保存效果,对心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以30μmol/L的木犀草素大剂量组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心脏保存 心脏保存液
下载PDF
自制心脏保存液保存离体兔心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佳予 王春生 洪涛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0-382,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自制心脏保存液对离体兔心的保存效果。方法:取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成分3组,建立非循环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分别用晶体停搏液、UW液和我院自制的心脏保存液在低温下保存4h;复灌后检测左心室压力、心肌酶学指标及心肌含... 目的:初步探讨自制心脏保存液对离体兔心的保存效果。方法:取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成分3组,建立非循环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分别用晶体停搏液、UW液和我院自制的心脏保存液在低温下保存4h;复灌后检测左心室压力、心肌酶学指标及心肌含水量。结果:自制心脏保存液组左心室压力、心肌酶学指标及心肌含水量与晶体停搏液组有显著差异,与UW液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实验证实我院自制的心脏保存液与UW液心肌保护效果相近,其配方设计基本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保存液 低温 心肌保护
下载PDF
心肺保护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信淳 陈道中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2期1827-1830,共4页
心肺移植术已成为终末期心肺衰竭的一种首要治疗方法。心肺供体的保护是心肺移植的主要环节,关系到手术的成败以及术后的心肺功能。鉴于心肺保护的重要性,对供体保护的研究广泛开展,而保护心肺供体关键在于保护技术的发展和保护液的... 心肺移植术已成为终末期心肺衰竭的一种首要治疗方法。心肺供体的保护是心肺移植的主要环节,关系到手术的成败以及术后的心肺功能。鉴于心肺保护的重要性,对供体保护的研究广泛开展,而保护心肺供体关键在于保护技术的发展和保护液的改进。本文对心肺移植中心肺保护的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保护 灌注 保护液 心肺移植
下载PDF
康斯特液与威斯康星大学液保存供体心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媛 郭莎莎 +8 位作者 李勇男 刘刚 李景文 楼松 吉冰洋 郑哲 宋云虎 王巍 胡盛寿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5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康斯特(HTK)液与威斯康星大学(UW)液在供体心脏冷缺血保存期间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纳入阜外医院2004年6月至2014年5月期间心脏移植手术436例,其中使用UW液保存供体心脏为100例,使用HTK液保存供体心脏的为336例,比较两组... 目的回顾性分析康斯特(HTK)液与威斯康星大学(UW)液在供体心脏冷缺血保存期间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纳入阜外医院2004年6月至2014年5月期间心脏移植手术436例,其中使用UW液保存供体心脏为100例,使用HTK液保存供体心脏的为336例,比较两组相关临床资料,评价两种心脏保存液的保存效果。结果 261例供体心脏保存时间少于360 min,设为A组,其中应用UW液保存26例,应用HTK液保存235例;175例供心保存时间大于等于360 min,设为B组,其中应用UW液保存74例,应用HTK液保存101例。在A、B两组中,UW液冷缺血保存时间均较HTK液保存时间长[(309.85±40.82)vs(219.12±73.99)min,(P<0.05);(458.07±80.57)vs(427.58±54.49)min,(P<0.05)]。两组组内对比指标,包括术后血清肌钙蛋白I(cTnI)值、自动复跳率、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体外膜肺氧合(ECMO)、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在长时间保存供心的B组中,应用UW液术后ICU停留时间较短(3.78±3.51)vs(7.03±8.24)d,(P<0.05)。结论在心脏移植中,应用UW液保存供体心脏可耐受更久的冷缺血时间,且其ICU时间缩短,较于HTK液更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保存液 体外循环
下载PDF
威斯康星液和康斯特液与施尔生液心脏保存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勇男 郭莎莎 +4 位作者 刘刚 袁媛 吉冰洋 郑哲 王巍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5年第3期154-160,共7页
目的心脏移植中,心脏保存液有效地减轻供体心脏冷缺血保存期间的不利影响。但对威斯康星(UW)液、康斯特(HTK)液与施尔生(Celsior)液并无统一共识,本文就三种心脏保存液保存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 目的心脏移植中,心脏保存液有效地减轻供体心脏冷缺血保存期间的不利影响。但对威斯康星(UW)液、康斯特(HTK)液与施尔生(Celsior)液并无统一共识,本文就三种心脏保存液保存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the Centre for Evidence in Transplantationthe和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Registry Platform文献数据库。采用患者术后生存率与供体心脏功能衰竭作为主要指标,采用院内死亡率作为次要指标。结果相比于Celsior液,UW液保存供体心脏后,患者术后30 d与90 d生存率较均较高(HR=1.16,95%CI=1.11-1.22,P<0.00001;RD=0.03,95%CI=0.01-0.05,P=0.002)。并且UW液保存供体心脏较少发生术后缺血性坏死(RD=-0.07,95%CI=-0.08--0.05,P<0.00001)。UW液保存后相比于HTK液也具有较高的术后生存率。供体心脏经HTK液与Celsior液保存后,术后移植物功能障碍发生率与院内死亡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心脏移植中,UW液在供体心脏冷缺血保存期间,保存效果优于Celsior液与HTK液,Celsior液和HTK液的保存效果并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器官保存 心脏保存液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不同心脏保存液对离体鼠心低温保存效果的对比研究
12
作者 郑岩 李伯君 +1 位作者 李力兵 马兰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9年第3期177-180,F0003,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康斯特保护液(HTK液)和阜外改良液(FWM液)两种心脏保存液在低温条件下保存离体鼠心不同时间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并探讨心脏移植手术过程中供心的临界保存时间。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HTK组和FWM组),每组1... 目的通过研究康斯特保护液(HTK液)和阜外改良液(FWM液)两种心脏保存液在低温条件下保存离体鼠心不同时间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并探讨心脏移植手术过程中供心的临界保存时间。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HTK组和FWM组),每组18只。采用Langendoff装置进行心脏保存前后的灌注,各实验组分别使用不同保存液灌停心脏并在低温条件下保存鼠心8 h,于灌停前及复灌后留取冠脉流出液测定心肌酶(CKMB,LDH)漏出量。灌注结束后,取心肌组织测定含水量并制作光镜标本观察心肌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FWM组比较,HTK组心肌酶漏出量较少,但仅有少数时间点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心肌含水量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肌结构变化较轻。结论相同保存时间的条件下,HTK液及FW液的心肌保存效果相近,理论上应都可作为心脏移植术中供心的保存液,但与FWM液相比,HTK液仍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K液 FWM液 心脏保存液 心肌保护 低温
下载PDF
不同保存液对静脉移植物的保护作用研究
13
作者 蒋璇 李东玉 +3 位作者 罗佳文 王珂 李树森 王文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6期457-461,480,共6页
目的 探究搭桥过程中不同保存液对血管的近期及远期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耳兔48只,分4组.A组:GV液(维拉帕米+硝酸甘油)组,B组:肝素化全血组,C组:罂粟碱组及D组:对照组(林格液+肝素).取兔颈外静脉,分别放置于不同保存液... 目的 探究搭桥过程中不同保存液对血管的近期及远期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耳兔48只,分4组.A组:GV液(维拉帕米+硝酸甘油)组,B组:肝素化全血组,C组:罂粟碱组及D组:对照组(林格液+肝素).取兔颈外静脉,分别放置于不同保存液中,30 min后移植至颈内动脉.于7 d、14 d、28 d取出移植物,HE染色观察不同时期内皮增厚及中膜增生情况,计算I/M值.同时取5只兔股静脉,粗细均匀,分为40段约0.5 cm长短静脉,分别放入1 ml不同保存液中,30 min后取出静脉,Elisa法测量1 ml保存液中内皮素(ET-1)含量,HE染色观察短期保存后内皮细胞破坏情况.结果 14 d及28 d时各组比较,A组及B组血管内皮破坏及内膜增厚最轻,C组及D组内皮破坏及增生最为严重.第2周及第4周时A组及B组I/M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及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测定ET-1含量,A组释放量较B组、C组、D组均明显降低(P<0.01),A组及B组短期保存后的血管内皮破坏情况较C组、D组要轻,内皮细胞覆盖率较高.结论 GV保存液及肝素化全血保存液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内膜,A组保存液较B、C、D组的ET-1释放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静脉移植 搭桥手术 内膜增生 保存液 动物实验
下载PDF
HP100XD心脏保存液低温保存猪离体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功能的效果评价
14
作者 张伟华 马宁 +6 位作者 张新 罗鸿 乔晨晖 廖秋明 Steen Stig 李继峰 朱耀斌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9期843-845,共3页
目的评价低温心脏保存液HP100XD对猪离体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功能的保存效果。方法瑞典家猪10只,全身麻醉及全身肝素化后取出心脏,经冠状动脉开口滴注氧和Krebs溶液去除冠状动脉内血液,于手术显微镜下游离前降支远端血管,并切成1mm长的... 目的评价低温心脏保存液HP100XD对猪离体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功能的保存效果。方法瑞典家猪10只,全身麻醉及全身肝素化后取出心脏,经冠状动脉开口滴注氧和Krebs溶液去除冠状动脉内血液,于手术显微镜下游离前降支远端血管,并切成1mm长的血管环。随机将血管环分为新鲜对照组、24h保存组和48h保存组,新鲜对照组将血管环直接置入器官浴槽内,24h保存组和48h保存组将血管环置入4℃HP100XD溶液中分别保存24、48h。3组采用高钾Krebs溶液和血栓烷A2相似物(U-46619)检测平滑肌的收缩功能,采用罂粟碱诱导血管环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评价平滑肌的舒张功能。结果新鲜对照组由高钾Krebs溶液和U-46619诱导的收缩反应值分别为(22.3±3.3)、(16.4±3.6)mN,24h保存组分别为(21.8±3.4)、(16.3±2.3)mN,48h保存组分别为(22.3±3.3)、(17.3±2.2)mN,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管平滑肌的最大舒张百分数均为100%。结论 HP100XD溶液可完整保存离体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功能达48h,是一种较好的心脏保存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100XD心脏保存液 冠状动脉 离体 平滑肌
原文传递
改良FWM心肌保存液对离体鼠心低温保存效果
15
作者 黑飞龙 王泽锋 +4 位作者 高百顺 龙村 宋兵 王寿世 田玉麟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FWM心脏保存液对离体鼠心低温保存效果。方法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改良删液组、HTK液组和K-H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取大鼠心脏后,立即分别用各自4℃保存液灌注至心脏停搏,并置于相应的4℃心肌保护... 目的探讨改良FWM心脏保存液对离体鼠心低温保存效果。方法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改良删液组、HTK液组和K-H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取大鼠心脏后,立即分别用各自4℃保存液灌注至心脏停搏,并置于相应的4℃心肌保护液中保存8h,使用Langendorff模型测定心脏功能、检测冠脉流出液的心肌酶、观察心肌的形态学改变以评价各组心肌保护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心功能指标均有明显下降。HTK组LVDP、dp/dtmax、dp/dtmin,均低于改良FWM组(P〈0.01)。而HTK组CF的高于改良FWM组(P〈0.05)和K-H组(P〈0.01)。HTK组GOT、LDH、CK、CTNI、CK-MB、GPT漏出量也高于改良FWM组(P〈0.01)。电镜显示改良FWM组形态学无明显改变仅偶见内质网扩张;而HTK组心肌肌纤维疏松、线粒体轻度水肿、内质网轻度扩张、间质轻度水肿。结论离体鼠心低温保存8h后,心肌功能均有很大程度下降。改良FWM液对离体鼠心的低温保存效果略优于HTK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器官保存液 心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