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耳聋婴幼儿选配助听器后言语产出能力的规律,探讨耳聋程度对患儿言语产出能力的影响,为这类婴幼儿听觉言语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32名选配助听器的中重度和极重度语前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选配助听器年龄为3~34个月,平均1...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耳聋婴幼儿选配助听器后言语产出能力的规律,探讨耳聋程度对患儿言语产出能力的影响,为这类婴幼儿听觉言语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32名选配助听器的中重度和极重度语前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选配助听器年龄为3~34个月,平均16±9个月。根据耳聋程度(0.5~4kHz平均气导听阈)将患儿分为三组,A组为中度耳聋听阈为(41~60dB HL,5例),B组为重度耳聋听阈为(61~80dB HL,9例),C组为极重度耳聋听阈(≥81dB HL,18例)。分别在助听器选配前及选配后1、3、6、9、12个月时采用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meaningful use of speech scale,MUSS)对各组患儿的言语产出能力进行评估。结果经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随助听器使用时间的延长,B组和C组患儿言语产出能力得分显著提高(P<0.05),而A组患儿无显著提高(P>0.05);经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A、B两组患儿间在助听器选配前和选配后1、3、6、9、12个月各评估阶段的言语产出能力得分的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与C及B与C各两组患儿之间在上述各评估阶段言语产出能力得分的差异也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和极重度聋婴幼儿在选配助听器1年内其言语产出能力随助听器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耳聋程度对选配助听器婴幼儿言语产出能力存在一定影响。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成年听力减退患者常规验配与自主验配助听器后的短期效果差别,探讨非处方自主验配助听器在我国中老年弱听人群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招募20例中度至中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的55~75岁中老年人,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10例,参与两...目的比较成年听力减退患者常规验配与自主验配助听器后的短期效果差别,探讨非处方自主验配助听器在我国中老年弱听人群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招募20例中度至中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的55~75岁中老年人,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10例,参与两款助听器验配效果的前瞻性二阶段随机对照研究;一款为由听力师优化调配的常规助听器,另一款为由使用者操控的自主验配助听器。在实验不同阶段交替佩戴常规助听器与自主验配助听器各4周。入组时及第一、二阶段结束时均采用纯音听阈、安静条件下的语句识别率等指标及助听器收益缩略简表(abbreviated profile of hearing aid benefit,APHAB)、筛查版老年听力障碍量表(hearing handicap inventory for the elderly-screening version,HHIE-S)等主观指标,比较在未助听、常规验配、自主验配助听三种状态下的结果,评价两类助听器的配戴效果。结果最终14例患者完成试验。在常规验配与自主验配两类助听器后,受试者的纯音听阈(37.9±12.8、42.6±6.3 dB HL)相较未助听时(49.4±6.8 dB HL)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类助听方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佩戴两类助听器后的语句识别率(65.0%±19.1%、76.1%±13.7%)较未助听(50.4%±13.4%)均显著提升(P<0.01),且两类助听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APHAH量表中交流便利(EC)、混响环境(RV)、嘈杂背景(BN)、烦扰声厌恶(AV)四个亚项及总体收益(GBL),常规验配和自主验配后的得分均明显高于未助听时(P<0.05);HHIE-S量表也到了相同的结果,受试者在配戴两类助听器后听力障碍指数(9.6±8.3、11.4±8.6)明显低于未助听时(17.7±7.7)(P<0.01)。结论常规助听器与自主验配助听器均可对中老年人提供有效听力补偿和言语识别助益,两类助听器之间无显著差别。但该结论尚需更广地域、更大样本数据的论证。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言语、空间与听觉质量量表(speech,spatial and qualities of hearing scale,SSQ)用于老年听力损失患者佩戴助听器的效果评估作用。方法以100例老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60~9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其中,...目的探讨言语、空间与听觉质量量表(speech,spatial and qualities of hearing scale,SSQ)用于老年听力损失患者佩戴助听器的效果评估作用。方法以100例老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60~9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其中,无助听器使用经验者44例(75.8±8.1岁,气导纯音平均听阈59.8±13.3 dB HL)、有助听器使用经验者34例(77.5±6.3岁,气导纯音平均听阈64.5±17.8 dB HL,助听器佩戴时间大于三个月)进行横断面研究;22例(74.3±8.6岁,气导纯音平均听阈58.1±12.6 dB HL)首次配戴助听器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二组参与横断面研究者进行一次SSQ评估,前瞻性研究组分别在助听前和佩戴助听器1个月后进行二次SSQ评估,均采用面对面问答方式用SSQ量表评估三组受试者在言语理解能力、空间定位能力和声音聆听质量方面的变化。结果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有助听经验组SSQ问卷言语理解(97.29±23.43分)、空间听觉(131.94±19.27分)、声音质量(143.53±20.31分)和总分(372.76±51.92分)均显著高于无助听经验组(分别为58.66±30.13、99.41±37.09、108.09±43.28、266.16±78.18分)。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受试者初次佩戴助听器一个月后的SSQ问卷言语理解(106.27±13.86分)、空间听觉(136.00±14.09分)、声音质量(151.73±13.91分)和总分(394.00±34.70分)均显著高于佩戴助听器前(分别为65.64±21.89、115.09±17.17、111.91±25.41、292.64±45.58分),横断面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结果均显示,老年听力损失患者佩戴助听器后在言语理解能力、空间声源定位能力和声音聆听质量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SSQ量表可以有效评估老年听力损失患者助听器使用效果;老年听力损失患者佩戴助听器后在言语理解能力、空间定位能力和声音聆听质量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耳聋婴幼儿选配助听器后言语产出能力的规律,探讨耳聋程度对患儿言语产出能力的影响,为这类婴幼儿听觉言语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32名选配助听器的中重度和极重度语前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选配助听器年龄为3~34个月,平均16±9个月。根据耳聋程度(0.5~4kHz平均气导听阈)将患儿分为三组,A组为中度耳聋听阈为(41~60dB HL,5例),B组为重度耳聋听阈为(61~80dB HL,9例),C组为极重度耳聋听阈(≥81dB HL,18例)。分别在助听器选配前及选配后1、3、6、9、12个月时采用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meaningful use of speech scale,MUSS)对各组患儿的言语产出能力进行评估。结果经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随助听器使用时间的延长,B组和C组患儿言语产出能力得分显著提高(P<0.05),而A组患儿无显著提高(P>0.05);经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A、B两组患儿间在助听器选配前和选配后1、3、6、9、12个月各评估阶段的言语产出能力得分的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与C及B与C各两组患儿之间在上述各评估阶段言语产出能力得分的差异也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和极重度聋婴幼儿在选配助听器1年内其言语产出能力随助听器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耳聋程度对选配助听器婴幼儿言语产出能力存在一定影响。
文摘目的比较成年听力减退患者常规验配与自主验配助听器后的短期效果差别,探讨非处方自主验配助听器在我国中老年弱听人群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招募20例中度至中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的55~75岁中老年人,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10例,参与两款助听器验配效果的前瞻性二阶段随机对照研究;一款为由听力师优化调配的常规助听器,另一款为由使用者操控的自主验配助听器。在实验不同阶段交替佩戴常规助听器与自主验配助听器各4周。入组时及第一、二阶段结束时均采用纯音听阈、安静条件下的语句识别率等指标及助听器收益缩略简表(abbreviated profile of hearing aid benefit,APHAB)、筛查版老年听力障碍量表(hearing handicap inventory for the elderly-screening version,HHIE-S)等主观指标,比较在未助听、常规验配、自主验配助听三种状态下的结果,评价两类助听器的配戴效果。结果最终14例患者完成试验。在常规验配与自主验配两类助听器后,受试者的纯音听阈(37.9±12.8、42.6±6.3 dB HL)相较未助听时(49.4±6.8 dB HL)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类助听方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佩戴两类助听器后的语句识别率(65.0%±19.1%、76.1%±13.7%)较未助听(50.4%±13.4%)均显著提升(P<0.01),且两类助听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APHAH量表中交流便利(EC)、混响环境(RV)、嘈杂背景(BN)、烦扰声厌恶(AV)四个亚项及总体收益(GBL),常规验配和自主验配后的得分均明显高于未助听时(P<0.05);HHIE-S量表也到了相同的结果,受试者在配戴两类助听器后听力障碍指数(9.6±8.3、11.4±8.6)明显低于未助听时(17.7±7.7)(P<0.01)。结论常规助听器与自主验配助听器均可对中老年人提供有效听力补偿和言语识别助益,两类助听器之间无显著差别。但该结论尚需更广地域、更大样本数据的论证。
文摘目的探讨言语、空间与听觉质量量表(speech,spatial and qualities of hearing scale,SSQ)用于老年听力损失患者佩戴助听器的效果评估作用。方法以100例老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60~9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其中,无助听器使用经验者44例(75.8±8.1岁,气导纯音平均听阈59.8±13.3 dB HL)、有助听器使用经验者34例(77.5±6.3岁,气导纯音平均听阈64.5±17.8 dB HL,助听器佩戴时间大于三个月)进行横断面研究;22例(74.3±8.6岁,气导纯音平均听阈58.1±12.6 dB HL)首次配戴助听器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二组参与横断面研究者进行一次SSQ评估,前瞻性研究组分别在助听前和佩戴助听器1个月后进行二次SSQ评估,均采用面对面问答方式用SSQ量表评估三组受试者在言语理解能力、空间定位能力和声音聆听质量方面的变化。结果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有助听经验组SSQ问卷言语理解(97.29±23.43分)、空间听觉(131.94±19.27分)、声音质量(143.53±20.31分)和总分(372.76±51.92分)均显著高于无助听经验组(分别为58.66±30.13、99.41±37.09、108.09±43.28、266.16±78.18分)。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受试者初次佩戴助听器一个月后的SSQ问卷言语理解(106.27±13.86分)、空间听觉(136.00±14.09分)、声音质量(151.73±13.91分)和总分(394.00±34.70分)均显著高于佩戴助听器前(分别为65.64±21.89、115.09±17.17、111.91±25.41、292.64±45.58分),横断面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结果均显示,老年听力损失患者佩戴助听器后在言语理解能力、空间声源定位能力和声音聆听质量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SSQ量表可以有效评估老年听力损失患者助听器使用效果;老年听力损失患者佩戴助听器后在言语理解能力、空间定位能力和声音聆听质量方面均有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