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眼睛生物参数测量仪的远程控制系统研究
1
作者 万斌 肖红军 曾亚光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5期36-39,44,共5页
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平衡导致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眼科医生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当地居民需求,大量眼科疾病的延误诊断使得居民健康防治开展极为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现有的生物测量仪,开发了一套远程控制系统。该系统以C/S架构为基... 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平衡导致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眼科医生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当地居民需求,大量眼科疾病的延误诊断使得居民健康防治开展极为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现有的生物测量仪,开发了一套远程控制系统。该系统以C/S架构为基础,结合UDP穿透技术,实现报文的直接发送到对应客户端的NAT网关。通过该系统可以确保检测过程中音视频传输的低时延和高质量,从而专业的眼科医生可以克服地域限制,为偏远地区的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防治 远程控制 C/S架构 低时延和高质量
下载PDF
精神卫生防治政府公共职能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君闻 严俊 +4 位作者 肖泽萍 张明园 徐一峰 谢斌 马进 《中国卫生资源》 2009年第3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我国政府现阶段在精神卫生防治中的公共职能定位。方法:在调研吉林、河南、四川、浙江四省政府目前开展的精神卫生防治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和健康权力理论分析探讨现阶段我国政府在精神卫生防治中的公共职能。结果:... 目的:探讨我国政府现阶段在精神卫生防治中的公共职能定位。方法:在调研吉林、河南、四川、浙江四省政府目前开展的精神卫生防治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和健康权力理论分析探讨现阶段我国政府在精神卫生防治中的公共职能。结果:现阶段我国政府在精神卫生防治中的公共职能应包括:(1)重点人群心理行为干预;(2)疾病治疗和康复;(3)疾病及相关因素信息管理;(4)患者免费服药和免费服药检查;(5)服务提供者队伍建设;(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7)保障措施。结论:我国政府各部门应积极履行公共职能,加强对精神卫生防治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防治 投入意向 公共职能
下载PDF
重庆市基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者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程雪 杨辉 +3 位作者 黄雪萍 周小艳 文晏 范征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0年第8期579-584,共6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基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者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重庆市39个区县中随机选取18个区县(合川、巴南、涪陵、江北、荣昌、沙坪坝、巫溪、酉阳、云阳、万州、北碚、南岸、綦江、巫山、秀山、... 目的探讨重庆市基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者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重庆市39个区县中随机选取18个区县(合川、巴南、涪陵、江北、荣昌、沙坪坝、巫溪、酉阳、云阳、万州、北碚、南岸、綦江、巫山、秀山、渝中、城口、九龙坡),其中分布于主城区5个、贫困地区7个及其他(既非主城区又非贫困地区)6个。将18个区县的基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者(500名)全部作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职业倦怠量表(MBI-GS)对其进行职业倦怠现状评估。职业倦怠与社会人口学变量的相关性研究应用Pearson双变量相关分析或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职业倦怠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结果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并完成有效问卷者478名,有效率95.6%。(1)轻度职业倦怠者占41.0%(196例),中、重度职业倦怠者占59.0%(282例)。其中情绪衰竭中、重度者占68.8%(329例),玩世不恭中、重度者占48.3%(231例),成就感低落中、重度者占39.5%(189例)。(2)玩世不恭与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年限(r=-0.175)、文化程度(r=-0.332)均呈负相关,情绪衰竭与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年限(r=-0.163)、文化程度(r=-0.371)均呈负相关,成就感低落与文化程度呈明显负相关(r=-0.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人员玩世不恭和情绪衰竭在不同婚姻状况(F=11.274、11.820)、居住情况方面(F=24.032、34.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婚及再婚/离异/丧偶的婚姻状况是玩世不恭的危险因素(t=2.306、3.570,P<0.01),居住于主城区(t=-5.294,P<0.01)、高等教育文化程度(t=-4.398,P<0.01)、精防工作年限长(t=-2.430,P=0.015)是玩世不恭的保护因素;再婚/离异/丧偶的婚姻状况(t=4.063,P<0.01)及总工作年限长(t=2.710,P=0.007)及居住在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倦怠 基层 精神卫生防治 调查
原文传递
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人员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延迟满足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何娜 黄崇甫 +2 位作者 梁家英 许锦泉 李毅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1期161-163,共3页
目的:分析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人员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延迟满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7—12月湛江市298名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评估并比较职业压力源量表、应对方式问卷(SCSQ)、职业延迟满足量表(ODGS)评分的相关... 目的:分析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人员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延迟满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7—12月湛江市298名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评估并比较职业压力源量表、应对方式问卷(SCSQ)、职业延迟满足量表(ODG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298名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人员职业压力评分中,要求与能力评分为(32.84±7.18)分、付出与回报评分为(27.81±5.46)分、组织氛围评分为(22.97±4.05)分,总分为(83.62±11.74)分;SCSQ评分中,积极应对评分为(20.70±4.58)分、消极应对评分为(8.43±2.01)分;ODGS评分中,职业延迟满足过程评分为(9.36±1.78)分、延迟满足特质评分为(7.86±1.45)分、总分为(17.22±3.56)分。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人员要求与能力、付出与回报、组织氛围评分与积极应对评分、职业延迟满足过程、延迟满足特质评分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评分呈负相关(P<0.001)。结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人员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延迟满足存在密切相关性,需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减轻其职业压力,以积极方式应对压力,提高职业延迟满足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防治 职业压力 应对方式 职业延迟满足
下载PDF
中青年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治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廖智柳 褚美洁 +1 位作者 王德文 姜茂敏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2-315,320,共5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治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中青年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治素养和促进慢性病防治教育服务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148850名15〜59岁中青年流动人口数据,... 目的:探讨中青年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治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中青年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治素养和促进慢性病防治教育服务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148850名15〜59岁中青年流动人口数据,利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其接受慢性病防治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148850名中青年流动人口中接受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55566人,接受率为37.3%;其中,15〜35岁青年和36〜59岁中年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接受率分别为36.8%、38.0%。慢性病防治教育接受方式主要为宣传资料(纸质、影视)、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公众健康咨询、健康知识讲座、社区短信/微信/网络和个性化面对面咨询,分别占93.6%、86.1%、64.9%、59.5%、53.2%和44.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36〜59岁、已建立健康档案、听说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患有慢性病、流动原因为经商、完全愿意融入本地人的中青年流动人口更倾向于接受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家庭月总均收入≥10000元、跨省、无医疗保险、居住地到最近医疗机构所需时间≥15分钟的中青年流动人口更不倾向于接受慢性病防治教育。结论:中青年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治教育接受率较低,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月均总收入、流动范围、流动原因、是否建立健康档案、是否听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否患慢性病、医疗保险和居住地到最近医疗机构所需时间是影响中青年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治教育接受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慢性病防治教育 中青年流动人口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有氧运动与亚健康 被引量:5
6
作者 钟运健 吴纪饶 +1 位作者 陈栋 陈颖悟 《安徽体育科技》 2003年第3期61-63,共3页
根据亚健康的特点,分别从传统体育和非传统体育两个方面阐述了有氧运动对亚健康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关键词 有氧运动 亚健康 临床表现 危害 体育运动 预防措施 治疗功效
原文传递
论健身气功在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中的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陶胜国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16-118,共3页
为进一步认识健身气功在"治未病"健康工程中的价值,采用文献法、逻辑法、综合分析法,对健身气功在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中的价值进行挖掘探讨。认为:健身气功是以"治未病"贯穿其始终,并融独特东方健康文... 为进一步认识健身气功在"治未病"健康工程中的价值,采用文献法、逻辑法、综合分析法,对健身气功在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中的价值进行挖掘探讨。认为:健身气功是以"治未病"贯穿其始终,并融独特东方健康文化和科学健康生活方式为一体的体育项目,是"治未病"健康工程首选的一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健康工程 健身气功 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