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教育者培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熊真真 袁丽 +6 位作者 郭晓蕙 孙子林 赵芳 楼青青 张明霞 沈犁 黄金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16-819,共4页
目的对我国糖尿病教育者培训后的效果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完善糖尿病教育者的考核认证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2014年参加糖尿病学院培训并通过考核的314名糖尿病教育者,采用自行设计的培训考核表进行调查。结果考... 目的对我国糖尿病教育者培训后的效果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完善糖尿病教育者的考核认证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2014年参加糖尿病学院培训并通过考核的314名糖尿病教育者,采用自行设计的培训考核表进行调查。结果考核总分为(76.64±22.24)分,得分最高的前3个项目为开展护士培训(93.36±62.81)分,健康教育形式(84.27±23.09)分和教育者工作职责及流程(82.07±32.43)分,<60分的项目依次为随访管理(56.16±31.74)分,发表论文(38.47±47.75)分和参与科研(26.11±44.0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专科工作年限(t=3.515,P=0.001)、是否在糖尿病教育者岗位工作(t=3.404,P=0.001)和是否为一线医务工作者(t=-2.589,P=0.001)是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教育者常规教育工作得分较高,科研相关工作得分较低;糖尿病专科工作时间长、在糖尿病教育者岗位工作和非一线医务工作者的考核得分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健康教育者 在职培训 影响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农村地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干预效果评估 被引量:7
2
作者 郭田 丁贤彬 +1 位作者 张春华 沈卓之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评估健康指导员在农村地区实施干预后的效果,为推广健康指导员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招募培训健康指导员,由健康指导员对所在辖区的居民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干预对象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后900名居民接受了问卷调... 目的评估健康指导员在农村地区实施干预后的效果,为推广健康指导员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招募培训健康指导员,由健康指导员对所在辖区的居民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干预对象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后900名居民接受了问卷调查,男女分别是412人与488人,平均年龄(58.9±14.1)岁,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干预后居民对高血压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影响因素、高危人群、预防措施、并发症的知晓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居民对的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 g的知晓率比干预前提高了5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0.04,P<0.05);对每人每天食用油摄入量为25~30 g的知晓率,干预后比干预前提高了4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1.04,P<0.05)。干预后居民高血压病(73.0%)、糖尿病知晓率(65.2%)以及体重(91.9%)、腰围(87.7%)、血压(73.0%)、血糖(66.5%)的知晓率均较干预前(58.7%、30.3%、62.9%、54.8%、65.8%、59.9%)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22、35.25、216.28、237.49、7.89、36.00,P<0.05)。结论健康指导员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健康指导员干预模式是有效的与可推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指导员 农村 干预 效果评估
下载PDF
农村地区开展健康指导员干预对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丁贤彬 张春华 +1 位作者 沈卓之 焦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8-643,共6页
目的评估农村地区开展健康指导员干预对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为推广健康指导员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招募培训健康指导员,由健康指导员对所在辖区的居民进行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干预效果,数据经双录入后采用SPSS 19.0软... 目的评估农村地区开展健康指导员干预对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为推广健康指导员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招募培训健康指导员,由健康指导员对所在辖区的居民进行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干预效果,数据经双录入后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干预前后干预对象寻求健康服务、吸烟、饮酒、身体活动、膳食等健康行为的变化采用χ2检验。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了900名接受过干预服务的居民,平均年龄分别是(59.03±14.08)岁与(58.85±14.12)岁,干预前至少患一种慢性病(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的比例(49.44%)低于干预后(5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P<0.05)。居民主动咨询医务人员慢性病防控知识干预后比干预前提高了2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2,P<0.05)。曾经检查过血压、血糖、6个月内检查过血压、血糖的比例均是干预后(74.75%、55.95%、84.08%、86.08%)高于干预前(62.89%、44.33%、67.67%、6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15、74.67、46.12、58.13,P均<0.05)。干预前后现在吸烟率、每天吸烟率、被动吸烟率、打算戒烟的比例、每天饮酒率、平均每周体育锻炼达标率、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超过6 g的比例、每人每天食用油摄入量超过25 g的比例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的居民干预后盐摄入超过6 g的比例由干预前的56.18%下降至4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5,P<0.05)。结论在农村地区开展健康指导员干预可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但对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有限,健康指导员干预是有效、可推广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健康指导员 干预 健康行为
下载PDF
健康指导员干预南充市农村地区脑梗塞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贺诗佳 朱陶 +3 位作者 孙玲 程波 余巨明 张树山 《卫生软科学》 2021年第3期82-85,共4页
[目的]通过对健康指导员干预南充市农村地区脑梗塞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估,探讨农村地区实施健康指导员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抽取南充市农村地区脑梗塞患者450名,健康指导员对其进行健康干预,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干预前后... [目的]通过对健康指导员干预南充市农村地区脑梗塞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估,探讨农村地区实施健康指导员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抽取南充市农村地区脑梗塞患者450名,健康指导员对其进行健康干预,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干预前后脑梗塞患者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经健康指导员干预3个月后,南充市农村地区脑梗塞患者的健康知识得分为(10.5±2.69)分、健康行为得分为(7.1±1.65)分、健康技能得分为(3.1±0.77)分、健康素养总分为(20.7±3.09)分,以上4个方面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健康指导员干预前,南充市农村地区脑梗塞患者的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四川省常模各维度得分,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实施后,除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和总体健康3个维度得分外,其他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指导员干预可有效提高农村地区脑梗塞患者的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健康指导员干预模式是有效的健康扶贫适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指导员 健康中国战略 脑梗塞 农村 干预
下载PDF
Motivations and Training Need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 Preceptors 被引量:8
5
作者 Wen Ren Nulanbieke Hasenbieke +4 位作者 Ying Liu Yan Qiu Zhao-Nong Zhou Xiao-Yan Mao Jing-Jing Re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4期1689-1693,共5页
Background:General practitioner (GP) precep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GPs.Many problems exist in the training of GP preceptors.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willingness and training needs o... Background:General practitioner (GP) precep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GPs.Many problems exist in the training of GP preceptors.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willingness and training needs of GP preceptors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receptors from general practice and other specialties.Methods:A total of 375 questionnaire forms were sent to 375 GP preceptors from 11 different provinces,and 344 completed forms were returned.The main outcome included general information,teaching motivations,and training needs of GP preceptors.Results:The study showed that about 89.2% of GP preceptors were willing to be teachers.The majority of respondents strongly agreed that the motivation for becoming a GP supervisor was to learn from teaching.The most important capability they should master was clinical teaching (92.2%),followed by lecture (83.1%) and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83.1%).The top three preferred methods of GP preceptors training were case discussion (78.8%),workshop (57.6%),and classroom teaching (56.4%).The domains in which most GP preceptors wanted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skill were mental health (59.3%),rehabilitation (47.1%),pediatrics (41.0%),and obstetrics (37.5%).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willingness to train GPs (x2 =3.34,P 〉 0.05) and whether they would become or continue to become a GP supervisor after the training (x2 =l.106,P 〉 0.05).Conclusions:Although most preceptors were under on-the-job training,they were glad to train GPs.To be qualified,preceptors should be train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of GP precep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ral Practitioner health educator Motivation: Needs Assessment
原文传递
Lay health educator role in improving cancer screening rates in underserved communities 被引量:1
6
作者 Rowena Pinto Susan Flynn +1 位作者 Fatima Jorge Tazim Virani 《Health》 2014年第5期328-335,共8页
There are inequities in cancer screening among people living in one large province in Canada;these include breast, cervical and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The use of peer support or lay health educator models is oft... There are inequities in cancer screening among people living in one large province in Canada;these include breast, cervical and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The use of peer support or lay health educator models is often used in promoting health behaviours to communities. This paper outlines some of the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s of peer support and lay health educator models and describes an application of a lay health educator program called Screening Saves Lives. The program structure and activities are discussed as well as lessons learned over a period of six years. Three ke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support the design of the model— Health Belief Model, Stages of Change model and PRECEDE model. The program has reached over 35,000 community members within one region using laypersons who are trained in providing tailored messages on cancer screening, supporting and follow-up. Additionally, the program has been a catalyst in identifying barriers to cancer screening and enables positive changes in the health care system. Screening Saves Lives is currently being scaled to other communities in the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cer SCREENING PEER Support LAY health educator
下载PDF
试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7
作者 陈晶 《现代教育论丛》 2007年第5期63-65,共3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自身素质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必要条件,其中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是关键,可信赖的伦理道德是咨询获得成功的保障。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人员 人格特征 知识技能 职业道德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38
8
作者 昌敬惠 袁愈新 王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疫情应激状态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采取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编新冠肺炎知识认知行为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和抑郁症状群量表,对3...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疫情应激状态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采取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编新冠肺炎知识认知行为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和抑郁症状群量表,对3881名广东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9.47%的大学生对COVID-19的认知程度高;焦虑情绪发生率是26.60%,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发生率分别是23.19%、2.71%、0.70%;抑郁情绪发生率是21.16%,其中轻度、中度、中重及重度16.98%、3.17%、1.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对COVID-19的认知越高、日后将改变卫生行为越多是大学生焦虑和抑郁情绪越少,现所在地农村、非医学专业、疫情信息中负面信息接收量占一半以上的易产生焦虑情绪,女性、现所在地近郊、有饮酒史、疫情信息中负面信息接收量占一半以上的易产生抑郁情绪(P<0.05)。结论COVID-19疫情下,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心理问题,抑郁与焦虑呈高度相关,且不同程度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高校及有关部门应对大学生进行精准心理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下载PDF
运用微信对强直性脊柱炎出院患者行延续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302
9
作者 胡竹芳 万承贤 +1 位作者 徐璐 黄英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 探讨运用微信对强直性脊柱炎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在我科住院的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实验组在常规出院健康宣教的基础上由微信延续护理小组成员利用微信对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 目的 探讨运用微信对强直性脊柱炎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在我科住院的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实验组在常规出院健康宣教的基础上由微信延续护理小组成员利用微信对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对照组延用原来的出院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复查时的焦虑抑郁程度、服药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疗效(疼痛评分、晨僵时间、枕墙距、胸廓扩张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3个月复查时,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亚量表测评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服药、康复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疗效也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微信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出院后医疗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对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81
10
作者 胡容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41-843,共3页
目的 :为了了解护士长对“临床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认识及探讨对策 ,供护理管理及教育者参考。方法 :根据临床体会及参考近年来主要护理文献 ,归纳出“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7条 ,以此基础问卷调查了 56所医院的护士长 2 38名。结... 目的 :为了了解护士长对“临床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认识及探讨对策 ,供护理管理及教育者参考。方法 :根据临床体会及参考近年来主要护理文献 ,归纳出“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7条 ,以此基础问卷调查了 56所医院的护士长 2 38名。结果 :普通存在的健康教育问题是 :①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 ;②教育形式单一 ;③教育时机不当。结论 :临床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①对健康教育认识不足 ;②缺乏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及技能 ;③工作繁忙时间紧张或缺乏合理安排能力 ;④资源不够。建议 :①改变护士的健康观及健康教育观 ;②加强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和技巧培训 ;③护士长应加强对护士合理安排健康教育时间的指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整体护理 护理管理
原文传递
现代体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222
11
作者 陈琦 杨文轩 +3 位作者 郑俊武 杨晓生 于红霞 司徒结蔼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4,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现代体育课程发展趋势,提出体育课程改革要使以运动技术教育为主线的教育转向强身育人教育,增强课程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建立以增强体质为中心的考核制度。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体育教学 体育课程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上海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206
12
作者 傅东波 傅华 +9 位作者 Patrick McGowan 沈贻谔 朱莉珍 杨惠勤 朱世泰 毛建国 丁永明 卫志华 杨顺英 吴翠娥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3-225,共3页
目的 评价上海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实施 6个月后的效果。方法 按照以社区为基础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 ,将 95 4名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关节炎、中风、哮喘、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等疾病自愿参加该项目的慢性病人 ,随机分... 目的 评价上海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实施 6个月后的效果。方法 按照以社区为基础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 ,将 95 4名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关节炎、中风、哮喘、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等疾病自愿参加该项目的慢性病人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协方差的秩和检验 ,比较了有基线和 6个月后 2次问卷调查数据的43 0名干预组病人和 3 49名对照组病人在项目实施 6个月后在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干预组在一种自我管理行为方面明显提高 :6个月内认知性症状、管理方法实践评分 ,干预组平均多增加了 0 3 3分 ;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和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评分 6个月的增加值 ,分别比对照组高出 0 69分和 0 63分 ;干预组在健康状况的 9个方面 (整体健康自评、健康担忧、疲劳、气短、疼痛、失能、疾病对病人生活影响、情绪低落及社会活动 /角色受限 ) ,明显好于对照组 (P均 <0 0 5 ) ;干预组 6个月内看急诊次数平均比对照组少 0 0 1次 (P =0 0 2 ) ;干预组 6个月内住院次数平均比对照组减少了 0 12次 (P =0 0 1)。结论 上海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 6个月后可改善参加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部分健康状况、减少看急诊次数和住院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慢性病 自我管理项目 实施效果 评价
下载PDF
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研究 被引量:184
13
作者 汪正毅 陈丽珠 金宗强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5-227,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结合 2 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定位 ,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标准、教师队伍建设诸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 ,提出 2 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结合 2 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定位 ,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标准、教师队伍建设诸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 ,提出 2 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思路。结论表明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标准 ,已经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建议进行相应改革。课程设置上应以健身性与技能性项目为主 ;教学组织形式上加大选修课所占比重 ,同时筹划成立单项体育俱乐部 ;在评价教学效果时 ,兼顾”显性指标”和”隐性指标”两个方面 ;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教学改革 健康教育 教学体系
原文传递
同伴教育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01
14
作者 牛林艳 黄金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9-82,共4页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全球普遍流行的疾病且发病率不断上升。面对DM的威胁,DM学术领域越来越重视DM教育和管理工作。患者自我管理是DM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预防和控制并发症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糖尿病 健康教育 自我护理
原文传递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196
15
作者 穆荣红 李荣 张会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48-650,共3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式,选取新乡医学院临近的5个社区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同年龄(±3岁)、同性别、同婚姻状况、同文化程度、同职业类型、同...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式,选取新乡医学院临近的5个社区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同年龄(±3岁)、同性别、同婚姻状况、同文化程度、同职业类型、同高血压级别等配对条件,筛选出168例(84对)满足该配对条件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4例)与对照组(84例)。试验组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高血压 自我效验
原文传递
回馈教学对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研究 被引量:195
16
作者 黄丽 王晓霞 张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回馈教学对开胸食管癌手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50例,采用回馈教学方法对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指导。结果干预后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目的探讨回馈教学对开胸食管癌手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50例,采用回馈教学方法对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指导。结果干预后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例发生肺炎。结论回馈教学有利于提高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肺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食管肿瘤 呼吸锻炼 病人依从
原文传递
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恢复、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85
17
作者 刘琳 岳淑英 +1 位作者 李金丽 卢世臣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恢复、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 11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健康教育联合氯丙嗪组 (健康教育组 )及单用氯丙嗪治疗组 (对照组 )各 5 6例 ,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进行简明精神...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恢复、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 11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健康教育联合氯丙嗪组 (健康教育组 )及单用氯丙嗪治疗组 (对照组 )各 5 6例 ,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 (ITAQ)及服药依从性评定 ,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达显进 (痊愈 +显著进步 )以上的出院病人进行为期 2年的随访 ,以了解其复发情况。结果 :两次BPRS评分两组间比较 ,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入院时I TAQ评分两组间比较 ,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出院时健康教育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入院时服药依从性两组间比较 ,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出院时健康教育组服药依从性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2年内 ,健康教育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 ,而且可降低其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精神分裂症 自知力 服药依从性 用药方法
原文传递
内科病人健康教育效果量化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179
18
作者 李玉芬 张宝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内科 健康教育 护理 病人满意度 护士
原文传递
护理健康教育中潜在的法律责任问题 被引量:172
19
作者 蔡德芳 桂鸿斌 李江涛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0-201,共2页
为探讨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潜在法律责任问题 ,从病人的权利与义务、健康教育实施记录的法律意义、健康教育实施技巧及能力与护理纠纷的关系及健康教育中医护分工协作等 4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提出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明... 为探讨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潜在法律责任问题 ,从病人的权利与义务、健康教育实施记录的法律意义、健康教育实施技巧及能力与护理纠纷的关系及健康教育中医护分工协作等 4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提出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能范围和法律责任 ,提高健康教育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法律责任 医疗卫生
原文传递
冠心病病人健康教育两种方法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157
20
作者 傅江湲 李薇 陈哲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6-57,共2页
FU Jiang-yuan,LI Wei,CHEN Zhe
关键词 冠心病 健康教育 教育方法 生活方式 认知缺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