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种植支抗与口外弓加强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 被引量:34
1
作者 杜辉 张朝晖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4期2068-2070,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支抗与口外弓加强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口腔科准备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104例适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微型组和加强组,每组52例。微型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支抗...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支抗与口外弓加强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口腔科准备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104例适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微型组和加强组,每组52例。微型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支抗技术进行治疗,加强组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正畸治疗2年后的治疗成功率、上中切牙凸距差和倾角、磨牙移位、上齿槽和下齿槽座角、尖牙间宽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微型组患者经治疗后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和凸距差、上齿槽和下齿槽座角和尖牙间宽度等均明显优于加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34,22.216,7.232,7.579,7.365,8.165,P<0.001);微型组经治疗后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加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2,P=0.004);微型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加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4,P=0.001)。结论在对口腔畸形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时,微型种植体支抗比口外弓加强支抗在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等方面更具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支抗 口外弓加强支抗 正畸治疗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及口外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史建陆 林艺翚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通过与传统口外弓支抗(HGA)技术进行比较,回顾性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MIA)技术结合MBT直丝弓矫治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采用MIA结合MBT技术(A组)及HGA结合MBT技术(B组)矫治的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共40例,进行矫治前后X线... 目的通过与传统口外弓支抗(HGA)技术进行比较,回顾性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MIA)技术结合MBT直丝弓矫治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采用MIA结合MBT技术(A组)及HGA结合MBT技术(B组)矫治的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共40例,进行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模型测量和疗程疗效的比较。结果1)A、B组矫治前后覆、覆盖和切牙位置等指标均有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对A、B组矫治前后的差值进行比较,其中SNA(°)、U1-SN(°)、U1-PP(mm)、U6-Ptm(mm)和O(Jmm)的变化可以表明A组的矫治效果更好,仅Li-E(mm)减小的变化表明B组矫治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矫治的疗程A组(平均13个月)明显短于B组(平均1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比较A组矫治前后的MIA在矢状向和垂直向位移后发现,MIA能够发挥支抗作用且保持稳定。结论A、B组均可以获得较好的矫治效果,但A组不仅能缩短疗程,还可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 MBT技术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外弓支抗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姚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544-1546,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009年6月正畸治疗的患者65例,试验组34例选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进行治疗,对照组31例选用腭杆加口外弓支抗进行治疗,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经过13个...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009年6月正畸治疗的患者65例,试验组34例选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进行治疗,对照组31例选用腭杆加口外弓支抗进行治疗,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经过13个月的治疗,两种支抗控制均能获得有效的临床效果,但是微型种植体支抗能够使效果更完美。微型种植体支抗组和口外弓组相比,矫治前后头影测量指标SNA、SNB、ANB、U1-L1、U1-SN、L1-MP、U1-NA、L1-NB均有较大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矫治前后模型测量指标OB、OJ、尖牙间宽度、第1磨牙间宽度间也有较大改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且微型种植体在矫治过程中能保持稳定。结论:与传统支抗方法相比,微型种植体支抗具有创伤小、操作更简便、疗效更可靠、支抗稳定等优点,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外弓支抗 口腔正畸
下载PDF
第二磨牙存在状态对远移第一磨牙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茜 段银钟 +1 位作者 宁芳 王蕾 《口腔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308-310,共3页
目的分析上颌第二磨牙的不同存在情况对口外弓远移上颌第一磨牙的影响,并评价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取磨牙Ⅱ类Ⅰ分类关系口外弓远移磨牙病例30例,其中拔除上颌第二磨牙7例,平均年龄18.4岁;上颌第二磨牙未萌13例,平均年龄11.7岁;上颌第... 目的分析上颌第二磨牙的不同存在情况对口外弓远移上颌第一磨牙的影响,并评价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取磨牙Ⅱ类Ⅰ分类关系口外弓远移磨牙病例30例,其中拔除上颌第二磨牙7例,平均年龄18.4岁;上颌第二磨牙未萌13例,平均年龄11.7岁;上颌第二磨牙已萌10例,平均年龄16.9岁。根据治疗前后牙列模型及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磨牙远移总量、总时间、下磨牙近移量等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拔除组上颌第一磨牙远移速度最快;拔除组磨牙的远中倾斜显著小于已萌组;3组中上颌第二前磨牙向近中移动、上前牙轴倾度增加不明显,且拔除组小于其他2组。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对于某些特定病例,拔除上颌第二磨牙可以有效提高疗效和简化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远移 口外支抗 非拔牙矫治
下载PDF
微螺钉种植体和口外弓增强支抗矫治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靖 陈保成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90-91,100,共3页
目的:比较应用微螺钉种植体和口外弓支抗矫治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分别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和口外弓支抗结合直丝弓技术矫治,分析治... 目的:比较应用微螺钉种植体和口外弓支抗矫治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分别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和口外弓支抗结合直丝弓技术矫治,分析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指标的变化和正畸疗程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OJ、U1-SN、U1-NA和U6-Ptm治疗前后的变化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正畸疗程平均为(19.35±1.29)个月,对照组平均为(24.02±1.21)个月,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口外弓支抗,微螺钉种植体支抗能更好地保护磨牙支抗,缩短正畸疗程,更有效地改善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面型凸度及覆牙合覆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种植体 口外弓 支抗 安氏Ⅱ类1分类 头影测量
下载PDF
四种常用不同方法远移磨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徐勇 王硕 董艳丽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07-109,共3页
推磨牙远中移动是消除牙列轻、中度拥挤,开拓间隙,改善安氏Ⅱ类错牙合磨牙关系的方法之一。本文就临床常用的四种推磨牙远中移动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磨牙远移 头帽口外弓 PENDULUM 种植支抗 无托槽隐形矫治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对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效果及牙齿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肖家良 杨雅娴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399-400,共2页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MIA)对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效果及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口外弓支抗(HGA)治疗,研究组接受MIA治疗。比较两组的矫治成功率、矫治周期以及牙齿功能。...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MIA)对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效果及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口外弓支抗(HGA)治疗,研究组接受MIA治疗。比较两组的矫治成功率、矫治周期以及牙齿功能。结果研究组的矫治成功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研究组的矫治周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矫治后,研究组的牙齿咬合、口语表达、吞咽、咀嚼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HGA相比,MIA可明显提升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成功率,缩短患者的矫治周期,改善患者的牙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错[牙合]畸形 口外弓支抗 微种植体支抗 牙齿功能
下载PDF
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魏亚丽 《医药论坛杂志》 2019年第1期59-60,66,共3页
目的探讨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6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口外弓支抗治疗,观... 目的探讨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6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口外弓支抗治疗,观察组采用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上中切牙变化及上颌磨牙支抗情况。结果两组上颌前牙内收距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垂直减少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颌第一磨牙前移距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上颌第一磨牙呈压低趋势,对照组下颌第一磨牙呈伸长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对内收上颌前牙、上颌磨牙支抗情况的改善具有显著应用价值,且与传统口外弓支抗相比,在垂直方向控制上优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 正畸微种植体支抗 口外弓支抗
原文传递
微型种植体与口外弓治疗成人骨性Ⅱ类错的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肖永芳 徐宝华 刘静明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目的比较微型种植体和口外弓作为强支抗在治疗成人骨性II类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微型种植体支抗组16名,口外弓支抗组10名,收集两组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通过X线头影测量比较两组的上下颌骨及上下颌牙齿的各角度、线距的变化... 目的比较微型种植体和口外弓作为强支抗在治疗成人骨性II类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微型种植体支抗组16名,口外弓支抗组10名,收集两组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通过X线头影测量比较两组的上下颌骨及上下颌牙齿的各角度、线距的变化。结果两种方法在对上下颌骨的影响、覆覆盖的控制上有相同的效果,但对上颌前后牙的移动上两种方法有明显区别(P<0.05),上颌磨牙近中移动量分别为1.1mm(微型种植体组)和2.6mm(口外弓组),上颌切牙内收量8.9mm(微型种植体组)和5.5mm(口外弓组)。结论两种加强支抗的方法在正畸治疗中均可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微型种植体支抗在上颌磨牙的近中移动和上颌切牙的内收上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 口外弓 支抗 骨性Ⅱ类错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婷 郭娜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7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究在口腔正畸治疗中使用微种植体支抗(MIA)的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的88例口腔正畸患者纳入研究,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4例,行口外弓支抗治疗;观察组44例,行MIA治疗,观察治疗前(就诊时24h内)、治疗后(随访... 目的:探究在口腔正畸治疗中使用微种植体支抗(MIA)的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的88例口腔正畸患者纳入研究,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4例,行口外弓支抗治疗;观察组44例,行MIA治疗,观察治疗前(就诊时24h内)、治疗后(随访6个月)矫正情况及骨桥蛋白、Fascin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突距减少量、上颌磨牙位移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桥蛋白、Fascin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口腔感染、不适、牙龈发炎、轻度水肿发生率为11.36%,低于对照组29.55%(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中使用MIA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矫正效果,且不会对骨桥蛋白、Fascin蛋白造成影响,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微种植体支抗 传统正畸方法 口外弓支抗 骨桥蛋白 FASCIN蛋白
下载PDF
Herbst配合口外弓及上颌快速扩弓结合直丝弓种植支抗矫正骨性Ⅱ类错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晓洁 郑苍尚 张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61-366,共6页
目的:研究Herbst矫正器配合口外弓及上颌快速扩弓结合直丝弓矫正器配合种植体作为支抗早期矫正骨性Ⅱ类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骨性Ⅱ类错患者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10~12岁(平均年龄10.5岁),双期矫正,一期矫正时间约6... 目的:研究Herbst矫正器配合口外弓及上颌快速扩弓结合直丝弓矫正器配合种植体作为支抗早期矫正骨性Ⅱ类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骨性Ⅱ类错患者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10~12岁(平均年龄10.5岁),双期矫正,一期矫正时间约6个月,使用改良Herbst矫正器配合口外弓中位牵引和上颌快速扩弓;二期采用非拔牙矫正,使用直丝弓结合上颌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上颌牙列。通过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头影测量分析,研究患者治疗后牙及颌骨的变化。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比治疗前∠SNB增大(4.2800±1.4000)°,∠NP-FH增大(3.5600±1.0440)°,∠SNA减小(0.5600±0.8206)°,∠ANB减小(4.7600±1.2000)°,∠U1-NA减小(11.9200±1.4411)°,∠U1-SN减小(13.1600±1.7720)°,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Herbst矫正器配合口外弓和上颌快速扩弓抑制上颌骨发育,导下颌向前,临床疗效明显。固定矫正时使用种植体作为支抗,能最大限度地内收上颌牙列,患者骨面型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bst矫正器 口外弓 上颌快速扩弓 种植支抗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上牙弓前突的疗效
12
作者 李开勇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6年第6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上牙弓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上牙弓前突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2组制定矫治方案。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采用口外弓支抗治疗。观察2组上颌中...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上牙弓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上牙弓前突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2组制定矫治方案。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采用口外弓支抗治疗。观察2组上颌中切牙内收宽度、上颌中切牙压低长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矫治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颌中切牙内收宽度、上颌中切牙压低长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上牙弓前突可有效压低上磨牙,具有理想的支抗控制效果,有助于上牙弓前突的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牙弓前突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外弓支抗 矫治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支抗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莹 冯惠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147-149,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微型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支抗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收集笔者医院95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法将之分为口外弓支抗(MIA组)46例和微型种植体支抗组(HGA组)49例,比较其... 目的:分析比较微型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支抗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收集笔者医院95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法将之分为口外弓支抗(MIA组)46例和微型种植体支抗组(HGA组)49例,比较其矫正前后头影测量结果和模型测量结果,矫治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MIA组牙合平面与SN平面夹角(OP-SN)、上颌中切牙牙长轴与SN平面夹角(U1-SN)、上唇突度、下唇突度、上唇最凸点至E线垂直距离(E line-UL)、下唇最凸点至E线垂直距离(E line-LL)、覆牙合(OB)、覆盖(OJ)均小于HGA组(P<0.05),矫治时间短于HGA组(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HG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HGA,MIA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效果更佳,且能够缩短矫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外弓支抗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 矫治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潘建林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6期288-290,共3页
目的 探讨在口腔正畸治疗运用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疗效.方法 将2015年1月~2018年12月口腔科80例实施口腔正畸治疗患者根据实际治疗方法分组,分为传统组(n=40,传统口外弓加强支抗)、干预组(n=40,微型种植体支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 目的 探讨在口腔正畸治疗运用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疗效.方法 将2015年1月~2018年12月口腔科80例实施口腔正畸治疗患者根据实际治疗方法分组,分为传统组(n=40,传统口外弓加强支抗)、干预组(n=40,微型种植体支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治疗6个月后磨牙位移距离较传统组更短,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下切牙凸距、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上下齿槽座角改善程度及咀嚼效率、咬合力较传统组更高,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传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正畸治疗运用中微型种植体支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正畸治疗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外弓加强支抗 咀嚼功能
下载PDF
球茎曲与“J”钩联合应用矫治磨牙支抗丧失13例疗效分析
15
作者 叶慧芬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496-497,共2页
目的探讨球基曲与j钩联合应用技术辅助矫治磨牙支抗丧失效果。方法 2006—2008年厦门市第一医院思明分院拔4颗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治的患者13例,23颗上颌第一磨牙在采用直丝弓技术矫正治疗过程中出现支抗丧失,联合应用球茎曲与"J"... 目的探讨球基曲与j钩联合应用技术辅助矫治磨牙支抗丧失效果。方法 2006—2008年厦门市第一医院思明分院拔4颗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治的患者13例,23颗上颌第一磨牙在采用直丝弓技术矫正治疗过程中出现支抗丧失,联合应用球茎曲与"J"钩对其进行矫治,治疗3~5个月后,观察上颌磨牙向远中、颊向移动情况。结果 13例患者23颗近中移动或倾斜移动的磨牙,联合应用球茎曲与"J"钩治疗后,上颌磨牙平均远中移动(3.97±0.85)mm,颊向平均移动(0.90±0.61)mm,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患者均成功达到磨牙、尖牙一类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结论联合应用球基曲和"J"钩是一种有效的矫治支抗丧失磨牙向远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茎曲 J钩 磨牙支抗丧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