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氧联合轻度全身降温模式治疗脑损伤术后患儿5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晓莉 刘赵鹤 +2 位作者 陈海珍 吴丽莉 王振芳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轻度全身降温模式治疗脑损伤术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脑损伤术后患儿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2组患...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轻度全身降温模式治疗脑损伤术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脑损伤术后患儿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2组患儿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后,对照组予以头部降温联合HBO治疗,观察组给予轻度全身降温联合HBO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动脉血氧分压、经皮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认知能力进行评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纤维凝胶蛋白(ficolin-3)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2组患儿治疗前后微小RNA-34a(miR-34a)的相对表达量。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儿的预后良好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GCS、FIM评分、MMSE评分、LOTCA评分、动脉血氧分压、经皮血氧饱和度及血清ficolin-3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miR-34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miR-34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预后良好率(52.83%)明显高于对照组(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联合轻度全身降温模式治疗脑损伤术后患儿,能提高其脑组织氧含量,有效改善患儿的昏迷程度和认知功能,进一步提高认知能力和预后良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患儿 高压氧 轻度全身降温 头部降温
原文传递
24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人工冬眠及头部降温治疗 被引量:3
2
作者 赵邦 朱诚义 彭和平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182-183,共2页
对24例重型脑损伤病人除使用脱水剂等一般治疗外,加用人工冬眠及头部降温治疗,疗效显著,减少了并发症.认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人工冬眠 头部降温
下载PDF
头部低温对再灌流下丘脑神经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段满林 李德馨 徐建国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66-368,共3页
目的:了解兔脑缺血后再灌注时神经肽分泌的变化和观察再灌注后实施头部重点低温对这些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新西兰兔56只,8只为常温对照组(Ⅰ组),其余动物先用“四血管”式造成缺血30分钟,再分成常温再灌注和头部重点低温... 目的:了解兔脑缺血后再灌注时神经肽分泌的变化和观察再灌注后实施头部重点低温对这些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新西兰兔56只,8只为常温对照组(Ⅰ组),其余动物先用“四血管”式造成缺血30分钟,再分成常温再灌注和头部重点低温组。两组均分再灌注30、180和360分钟三个亚组,各亚组动物均为8只。头部低温在再灌注开始后一分钟开始实施,脑组织中神经肽含量采用放免法测定。结果:与非缺血组比较,Ⅱ组三种神经肽含量在所测的再灌流的三个时段均明显下降(P<0.01),而低温组加压素(AVP)和β-内啡肽(β-EP)含量无明显下降(P>0.05),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在再灌注30和180分钟有明显下降(P<0.01);与常温再灌注组相比,头部低温治疗后三种神经肽的含量均有明显回升(P<0.01)。结论:再灌流时兔脑神经肽分泌紊乱,再灌流后实施低温仍能有效地减轻这种紊乱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重点低温 脑复苏 神经肽 再灌流损伤
原文传递
79例脑出血中枢性高热患者早期头部低温处理的效果 被引量:9
4
作者 肖阳 张凤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7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头部低温处理对脑出血合并中枢性高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79例需要进行头部降温的脑出血中枢性高热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高热4 h内开始头部低温处理;对照组高热5~9 h进行头部低温处理。将两组降温所... 目的探讨头部低温处理对脑出血合并中枢性高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79例需要进行头部降温的脑出血中枢性高热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高热4 h内开始头部低温处理;对照组高热5~9 h进行头部低温处理。将两组降温所需时间、病死率以及生存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作为评价标准。结果两组的降温时间及病死率没有明显差别(P>0.05),但试验中生存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在低温处理后明显优于对照组(t=10.62,15.79,P<0.001)。结论对脑出血合并中枢性高热患者早期(4 h内)行头部低温处理可以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头部降温 脑出血 中枢性高热
下载PDF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7
5
作者 康乐 王建芳 王新华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SHC)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治疗的HIE患儿7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临床常规方案治疗,包括应...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SHC)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治疗的HIE患儿7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临床常规方案治疗,包括应用SHC及常规药物支持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7 d后的血清氧化应激标志物及炎性因子水平,记录相关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综合评价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1. 89%,高于对照组的81. 08%(P<0. 05);原始反射、意识、肌张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 01)。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IL-6、IL-8、TNF-α、丙二醛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 01);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 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81%,对照组为5. 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SHC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显著改善HIE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应用于临床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 复方丹参注射液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血清NSE及NBNA评分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孙明昌 李利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4年第1期23-24,26,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入住濮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入住濮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监测治疗开始后0、24、48、72 h外周血清NSE含量;比较两组患儿生后7、14、28 d新生儿NBNA评分。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0、24、48、72 h NSE水平分别为(20.32±6.75)ng/L、(23.26±2.89)ng/L、(38.12±7.96)ng/L、(31.91±10.14)ng/L;对照组分别为(19.76±3.82)ng/L、(24.41±5.91)ng/L、(48.67±9.96)ng/L、(41.78±3.46)ng/L;两组血清NSE含量在0、24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8、72 h亚低温治疗组NSE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7 d,两组患儿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14、28 d NBNA评分比较,亚低温治疗组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能有效降低NSE水平,具有脑保护作用,对改善患儿预后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
下载PDF
头部重点低温脱水综合疗法脑复苏机制的研究(对激动性氨基酸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段满林 李德馨 徐建国 《中华麻醉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435-438,共4页
为检测头部重点低温脱水综合疗法(SHCDCT)能否消除激动性氨基酸神经毒性,观察了完 全性脑缺血(四血管式,30分钟)后再灌注 30、180和 360分钟(n=8)时颞叶组织中谷氨酸(Glu)、门冬氨 酸(Asp)含水量... 为检测头部重点低温脱水综合疗法(SHCDCT)能否消除激动性氨基酸神经毒性,观察了完 全性脑缺血(四血管式,30分钟)后再灌注 30、180和 360分钟(n=8)时颞叶组织中谷氨酸(Glu)、门冬氨 酸(Asp)含水量和葡萄糖等的变化,比较了头部重点低温(SHC,28℃,体表降温法)、甘露醇脱水和 SHCDCT三种治疗对这些变化的影响。发现与未缺血动物相比,再灌注后Asp、Glu和含水量升高(P< 0.01 ),葡萄糖减少(P<0. 01),SHC和 SHCDCT显著抑制这些变化(P<0. 01),促进它们尽快恢复到未 缺血水平。结果提示:再灌注后尽早实施SHCDCT仍能有效缓解激动性氨基酸神经毒性,这可能是 SHCDCT脑复苏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毒性 氨基酸 SHCDCT
原文传递
采煤机摇臂行星头冷却装置分析与设计
8
作者 高冠顺 《煤矿机械》 2024年第6期96-98,共3页
为提高采煤机截割功率、增加摇臂散热效率,通过分析截割摇臂传动系统热源产生因素、摇臂散热方式及摇臂内腔结构对摇臂冷却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新式采煤机摇臂行星机构冷却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及冷却方法具有冷却效率高、不受摇臂内腔冷却... 为提高采煤机截割功率、增加摇臂散热效率,通过分析截割摇臂传动系统热源产生因素、摇臂散热方式及摇臂内腔结构对摇臂冷却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新式采煤机摇臂行星机构冷却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及冷却方法具有冷却效率高、不受摇臂内腔冷却润滑油油量的影响等特点以及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 行星头冷却 散热效率 结构设计
下载PDF
多缸柴油机气缸盖冷却水道优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金刚 潘剑锋 +1 位作者 李德桃 薛宏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共4页
本文通过模拟气缸盖水流分布试验,寻找水腔内部的水流死区或弱区,应用简易而实用的皮托管技术测试几种方案加以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第6缸喷油器水套处水流微弱;通过改进气缸盖局部流场措施及合理改变整体进水孔大小方案,均能达到预期... 本文通过模拟气缸盖水流分布试验,寻找水腔内部的水流死区或弱区,应用简易而实用的皮托管技术测试几种方案加以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第6缸喷油器水套处水流微弱;通过改进气缸盖局部流场措施及合理改变整体进水孔大小方案,均能达到预期效果。此次试验为解决气缸盖冷却问题、优化其水道结构提供了方案,同时也增加了对气缸盖有关冷却水道设计及内部流场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气缸盖冷却水道 水流模拟试验 局部流场测量 优化措施
下载PDF
头部重点低温脑复苏的细胞形态学实验研究—用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评判神经元受损程度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刚 李德馨 段满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93-296,共4页
在以往系列实验研究初步阐明头部重点低温具有多方面有利于脑复苏的生化机理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细胞形态学方面予以佐证。应用新西兰白兔32只,4只为正常对照(Ⅰ组),其余均用改良“四血管法”造成脑缺血(30min)模型,分... 在以往系列实验研究初步阐明头部重点低温具有多方面有利于脑复苏的生化机理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细胞形态学方面予以佐证。应用新西兰白兔32只,4只为正常对照(Ⅰ组),其余均用改良“四血管法”造成脑缺血(30min)模型,分为缺血对照(Ⅱ组)、常温再灌注(Ⅲ组)和头部重点低温(28±0.5℃)再灌注(Ⅳ组)三组,Ⅲ、Ⅳ组再分为再灌注30、180和360min三亚组,每组各4只。处死后在体灌注固定液固定脑组织,将全脑作冠状切片制成常规石腊切片。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将脑组织12个部位的神经元按预定标准判为A(正常)、B(轻伤)、C(重伤)和D(坏死)四类,予以分别计数和算出所占百分比。结果:Ⅱ组与Ⅰ组相比,A类神经元所占百分比明显减少,B、C、D类明显增多;Ⅲ组A、B类神经元进一步减少,而C、D类更显著增多;Ⅳ组A、B类神经元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Ⅲ组,D类则明显减少,随着时间从30~360min,C、D类所占百分比基本恒定。结论:头部重点低温(脑温28℃上下)对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正常神经元得以免于受损。随着低温时间适当延长,轻伤神经元可能获救,而重伤和坏死神经元则无复苏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重点低温 脑复苏 细胞形态学 计算机
下载PDF
头部重点低温对缺血后再灌注时兔脑神经元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满林 李德馨 +2 位作者 徐建国 王刚 傅素娥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5期536-540,共5页
探讨头部重点低温(SHC)能否改善受损兔脑神经元的转归,以及相应的生化机制。方法:采用“四血管”模式造成脑缺血30min,然后将16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未缺血对照组;其余两组动物的3个亚组均在缺血30mi... 探讨头部重点低温(SHC)能否改善受损兔脑神经元的转归,以及相应的生化机制。方法:采用“四血管”模式造成脑缺血30min,然后将16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未缺血对照组;其余两组动物的3个亚组均在缺血30min后分别再灌注30、180和360min;Ⅱ组为常温再灌注组;Ⅲ组为SHC治疗组,开始再灌注时实施SHC(28℃)。检测了脑组织中21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和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将12个脑区的神经元分为A(正常)、B(轻伤)、C(重伤)和D(坏死)四类。采用SPSS作相关分析和t检验。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A类神经元所占百分比在再灌注时进行性下降,B、C类明显增多,D类则进行性增多(均P<0.01);与Ⅱ组相比,Ⅲ组A类进行性增多,B类也增多;C、D类减少(均P<0.01);Ⅱ组与A类改变相关的生化指标是VIP、β-EP、PGI2、T3、T4和Na+-K+ATP酶;与B类是β-EP和TXB2;与C类是Gln、TXB2/PGI2;与D类是T4、Na+-K+ATP酶、Gln、T3和VIP(P<0.05)。Ⅲ组Ca2+-Mg2+ATP酶与A、C和D类变化相关(P<0.05)。结论:SHC确能改善受损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重点低温 再灌注损伤 脑缺血 神经元
下载PDF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套清洗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小刚 左静静 +2 位作者 田彪 明伟伟 陈明 《工具技术》 2020年第5期8-11,共4页
对发动机缸盖冷却水套清洗工艺进行了仿真优化研究。针对发动机缸盖水套进行逆向建模,获得发动机缸盖水套流域模型,制定不同的发动机水套清洗工艺方案并进行流体仿真,获得优化的水套清洗工艺,通过清洗机进行优化水套清洗工艺验证。发动... 对发动机缸盖冷却水套清洗工艺进行了仿真优化研究。针对发动机缸盖水套进行逆向建模,获得发动机缸盖水套流域模型,制定不同的发动机水套清洗工艺方案并进行流体仿真,获得优化的水套清洗工艺,通过清洗机进行优化水套清洗工艺验证。发动机缸盖冷却水套清洗工艺仿真优化方法可用于制定发动机生产线中冷却水套清洗方案,优化清洗工艺,缩短清洗时间,提高清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缸盖 冷却水套 流场分析 清洗工艺
下载PDF
体温过高时的头部致冷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庞诚 顾鼎良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5年第1期67-70,共4页
体温过高时可采用个体调温装置进行全身或局部致冷。头部是有效的致冷区,有极高的致冷效率,但由于体表面积不大,对其致冷重要性的认识尚不一致。本文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系统论述了头部具有极好的致冷效果,应作为局部致冷的首选部位... 体温过高时可采用个体调温装置进行全身或局部致冷。头部是有效的致冷区,有极高的致冷效率,但由于体表面积不大,对其致冷重要性的认识尚不一致。本文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系统论述了头部具有极好的致冷效果,应作为局部致冷的首选部位。尤其在航空活动中,头部致冷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文章还讨论了应注意的若干医学-工程学问题,以供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致冷 致冷效率 航空航天医学 体温
下载PDF
头部重点低温对完全性缺血后兔脑细胞胞浆酶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段满林 李德馨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7-59,共3页
本研究观察了头部重点低温(SHC)对兔脑完全性缺血后再灌流时胞浆酶变化的影响。我们采用兔“四血管”式脑缺血模型,将5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三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SHC组(28C,体表降温法)。检测三组脑静脉血中CPK、GOT和LDH的变化及脑... 本研究观察了头部重点低温(SHC)对兔脑完全性缺血后再灌流时胞浆酶变化的影响。我们采用兔“四血管”式脑缺血模型,将5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三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SHC组(28C,体表降温法)。检测三组脑静脉血中CPK、GOT和LDH的变化及脑细胞膜上总磷脂的改变,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法处理。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缺血30min后脑静脉血中CPK活力在三个再灌流点均显著升高,GOT与LDH活力在再灌流180和360min显著升高(P<0.01);这些酶活力变化与同步检测脑细胞膜上总磷脂呈显著负相关(P<0.01);SHC明显抑制上述酶活力的升高(P<0.01)。结论:再灌流后尽早实施SHC,仍能有效防止脑胞浆酶的泄漏,这将有利于脑细胞的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重点低温 胞浆酶 CPK GOT 脑缺血 再灌注
下载PDF
头部重点低温对重伤和坏死兔脑神经元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满林 史正山 +4 位作者 陈兴东 李军 嵇晴 徐建国 李德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674-677,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再灌注时实施头部重点低温对重伤和坏死神经元数量的影响 ,判断实施头部重点低温能否减轻这两类神经元所遭受的损害 ,进而探讨相应的机理。方法  16 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三组 ,Ⅰ组为未缺血对照组 ;Ⅱ组为常温再灌注组 ... 目的 通过观察再灌注时实施头部重点低温对重伤和坏死神经元数量的影响 ,判断实施头部重点低温能否减轻这两类神经元所遭受的损害 ,进而探讨相应的机理。方法  16 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三组 ,Ⅰ组为未缺血对照组 ;Ⅱ组为常温再灌注组 ;Ⅲ组为头部重点低温 (2 8℃ )治疗组 ,Ⅱ、Ⅲ组又分a、b、c三个亚组。检测脑组织中 2 1项内源性因子的变化 ,采用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将神经元区分为正常 (A)、轻伤 (B)、重伤 (C)和坏死 (D)四类。结果 与未缺血对照相比 ,Ⅱ组A类神经元所占百分比再灌注时进行性下降 ,C、D类增多 (均P <0 0 1) ;与Ⅱ组相比 ,Ⅲ组A类进行性增多 ,D类减少 (均P <0 0 1) ,C类仅在a亚组增加 (P <0 0 5 ) ;Ⅱ组与A类改变相关的内源性因子是VIP ,β EP ,PGI2 ,T3 ,T4和Na+ ,K+ ATPase;与C类是GLU ,TXB2 /PGI2 ;与D类是T4,Na+ ,K+ ATPase,GLU ,T3 和VIP (P <0 0 5 )。Ⅲ组Ca2 + ,Mg2 + ATPase与B、C和D三类神经元所占百分比变化相关 (P<0 0 5 )。结论 本结果提示头部重点低温确能有效地减轻神经元损伤 ,强有力地阻止受损神经元发展为坏死神经元 ,其主要机理为阻断高代谢状态 ,稳定细胞膜和遏制谷氨酸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 脑神经元 头部 再灌注 PGI2 进行性 缺血 ATP 低温 VIP
下载PDF
头部重点低温复苏轻伤兔脑神经元的机理探讨
16
作者 段满林 李德馨 +2 位作者 徐建国 王刚 傅素娥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46-549,共4页
目的:评价头部重点低温(SHC)能否减轻神经元的再灌流损伤和改善轻伤脑神经元的转归。方法:采用"四血管"模式造成完全性脑缺血30分钟,然后将16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未缺血对照组;其余两组动物的3个亚组在缺血后分别... 目的:评价头部重点低温(SHC)能否减轻神经元的再灌流损伤和改善轻伤脑神经元的转归。方法:采用"四血管"模式造成完全性脑缺血30分钟,然后将16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未缺血对照组;其余两组动物的3个亚组在缺血后分别再灌流30、180和360分钟;Ⅱ组为常温再灌流组;Ⅲ组为SHC治疗组(28℃)。检测了脑组织中21项内源性伤害因子的变化,并采用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将神经元区分为A(正常)、B(轻伤)等四类。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A类神经元所占百分比在再灌流时进行性下降,B类增多(均P<0.01);与Ⅱ组相比,Ⅲ组A类神经元进行性增多,B类也增多;Ⅱ组与A类神经元改变相关的内源性伤害因子是VIP,β-EP,PGl_2,T_3,T_4和Na^+,K^+-ATPase;B类的是β-EP和TXB_2(P<0.05)。Ⅲ组Ca^(2+),Mg^(2+)-ATPase与A类神经元所占百分比变化相关(P=0.019)。结论:SHC能有效地减轻神经元损伤和复苏轻伤神经元,其主要机理为稳定细胞膜和阻断高代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重点低温 脑复苏 再灌流损伤
原文传递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HIE的疗效及护理
17
作者 黄桂兰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7期938-939,共2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HIE足月儿7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肛温维持为36.7℃~...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HIE足月儿7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肛温维持为36.7℃~37.5℃,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出生后6 h内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及护理。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1周、2周、4周后,对照组患儿的NBNA评分均有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NBNA评分亦有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1,P〈0.01);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保护脑组织,对降低HIE的致残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护理
下载PDF
管道式通风服头部与躯干部位的热湿舒适性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昭华 李璐瑶 安瑞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8-94,共7页
热环境中人体躯干与头部都是大量出汗的部位,且头部的热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的热感,因此通风降温服的设计应兼顾这两大区域进行针对性的降温。为探究热环境中头部联合躯干降温方式的效果,制作了管道通风背心与通风帽,并进行了躯干... 热环境中人体躯干与头部都是大量出汗的部位,且头部的热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的热感,因此通风降温服的设计应兼顾这两大区域进行针对性的降温。为探究热环境中头部联合躯干降温方式的效果,制作了管道通风背心与通风帽,并进行了躯干降温和躯干联合头部降温的对比试验。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40%的人工气候室内,8位男性受试者完成了2次运动试验,试验中记录受试者的生理响应与主观感觉评价。结果显示:在总通风量恒定(9 L/s)的情况下,躯干与头部联合降温可显著降低额头部位的皮肤温度,对促进头部散热有积极作用;增加头部降温有助于降低受试者运动过程中的热感、湿感与不舒适感,特别是能显著缓解整体热感,但对湿感和不舒适感无统计学上的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通风降温 管道通风服 体温调节 功能服装 热湿舒适性
下载PDF
基于多种抽芯机构的搅拌机底座模具设计
19
作者 彭承意 《模具工业》 2024年第9期47-52,共6页
对搅拌机底座结构进行分析,设计了1副普通流道+潜伏式浇口的两板注射模。根据塑件结构设计了多种不同的脱模机构,针对塑件安装面板的位置和外表面的沉头孔设计了“斜楔+定模滑块”脱模机构;针对塑件端口部内壁的沉头孔设计了“斜导柱+... 对搅拌机底座结构进行分析,设计了1副普通流道+潜伏式浇口的两板注射模。根据塑件结构设计了多种不同的脱模机构,针对塑件安装面板的位置和外表面的沉头孔设计了“斜楔+定模滑块”脱模机构;针对塑件端口部内壁的沉头孔设计了“斜导柱+内滑块”脱模机构;针对塑件较低位置的内环侧壁扣位设计了“斜楔+内滑块”脱模机构;针对塑件在动模方向的扣位设计了动模斜推杆机构脱模。为了保持模具温度均匀,在定模上设计多条直通水路,在动模型芯中设置螺杆水路,使冷却水沿螺杆中心的圆管进入,沿螺纹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机底座 定模滑块 斜推杆 内滑块 双头螺杆冷却水路
下载PDF
控制开浇引锭头漏钢的工艺改进 被引量:3
20
作者 廖利辉 孙云虎 《钢铁研究》 CAS 2003年第5期17-20,共4页
武钢第二炼钢厂在减少引锭头漏钢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 ,如用冷却弹簧代替冷却方钢、采用专用挡溅板、改进接缝料等。这些措施有效地解决了铸机开浇引锭头的漏钢问题 ,2 0 0 2年该厂未发生引锭头漏钢事故。
关键词 开浇引锭头 漏钢 冷却方钢 冷却弹簧 专用挡溅板 连铸 工艺改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