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年1月江苏雾霾天气持续和增强机制分析 被引量:60
1
作者 刘梅 严文莲 +2 位作者 张备 俞剑蔚 金小霞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35-843,共9页
利用江苏省能见度监测资料、自动站气象要素资料、探空资料、NCEP(1°×1°)和CFSV2(0.5°×0.5°)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1月江苏雾霾持续性和13—14日大雾形成机制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中高纬平直的纬向环流,... 利用江苏省能见度监测资料、自动站气象要素资料、探空资料、NCEP(1°×1°)和CFSV2(0.5°×0.5°)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1月江苏雾霾持续性和13—14日大雾形成机制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中高纬平直的纬向环流,江苏位于地面高压底部偏东气流中,冷高压主体偏北,是1月发生持续雾霾天气的大背景。较弱的偏北经向风导致冷空气势力较弱,为1月江苏雾霾天气持续发生提供了近地层有利的稳定形势。(2)近地面相对湿度85%以上,风速小于3 m·s^(-1),风向以偏东风为主,凌晨与夜间温度露点差小于3℃。这些条件的稳定为持续雾霾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气象因子。(3)地面辐射降温和弱冷平流共同作用引起的温度快速下降以及日出后潮湿地面蒸发增强对雾的加强起到一定的触发作用。近地面冷平流和混合层以上暖平流为本次雾增强提供了稳定的大气层结条件。近地面弱上升运动、中高层弱的下沉运动是14日凌晨雾快速加强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天气 环流形势 温度平流 层结稳定度
下载PDF
杭州地区气候环境要素对霾天气影响特征分析 被引量:50
2
作者 齐冰 刘寿东 +2 位作者 杜荣光 毛则剑 王成刚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25-1231,共7页
利用1998-2010年杭州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和环境污染物观测资料,对主要天气形势、典型气象要素以及环境污染状况下霾天气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地区高压类型天气形势对霾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在... 利用1998-2010年杭州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和环境污染物观测资料,对主要天气形势、典型气象要素以及环境污染状况下霾天气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地区高压类型天气形势对霾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在气旋和东风带天气形势下较少出现霾天气。霾天气下的大气稳定度主要表现为中性类,出现频率高达54.3%。08时逆温条件下霾出现次数要高于20时;霾出现时平均逆温强度高于非霾时,而平均逆温层厚度、平均最大逆温强度和平均最大逆温层厚度均低于非霾时。污染物PM_(10)、SO_2和NO_2浓度在非霾日比霾日分别下降了33.3%、20.0%和18.2%,随着霾等级的增加,不同污染物浓度也随之增加,颗粒物是造成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杭州特殊的地形环境对霾的发生有一定促进作用。这些结果对于了解杭州霾天气的出现规律以及预警预报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形势 大气稳定度 逆温 污染物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典型灰霾过程的边界层特征 被引量:45
3
作者 刘建 范绍佳 +3 位作者 吴兑 吴蒙 廖志恒 李浩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64-1674,共11页
2014年1月初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三角)地区出现严重的灰霾天气.利用广东省城市空气质量资料、中国气象局番禺大气成分站逐时PM10、PM2.5、PM1以及能见度数据、广东省946个自动站风向风速数据、广州基本站风向风速数据、2013~2014... 2014年1月初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三角)地区出现严重的灰霾天气.利用广东省城市空气质量资料、中国气象局番禺大气成分站逐时PM10、PM2.5、PM1以及能见度数据、广东省946个自动站风向风速数据、广州基本站风向风速数据、2013~2014年东莞佛山大气边界层观测试验资料等,研究了珠三角2014年1月1~8日典型灰霾过程的边界层特征.结果表明:大陆冷高压变性出海是这次灰霾过程发生的主要天气系统.其使得珠三角地区受静稳天气控制,造成微风或静风状况以及低的边界层和逆温结构;6日珠三角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呈现不同的变化,其原因主要是区域内风向的变化,5日上午珠三角为弱的偏北风,整个珠三角都为灰霾天气,而5日下午风向由偏北风转为偏南风,珠三角东南部地区空气质量改善,北部(内陆)地区的空气质量恶化;后向轨迹分析发现所有气流呈明显下沉作用,且5日20:00的后向轨迹簇来自陆面,6日20:00的后向轨迹簇来自海面,两者对珠三角的空气质量具有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灰霾 静稳天气 风温廓线 风矢量和 后向轨迹
下载PDF
福州市灰霾气象要素场特征分析 被引量:38
4
作者 王宏 冯宏芳 +1 位作者 隋平 余永江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0-675,共6页
利用1988-2007年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图5、00 hPa高空图资料,分析了福州市灰霾的时间分布,冬、夏半年霾日气象要素场和稳定度因子特征。结果表明:福州市灰霾年变化呈明显上升趋势;月分布呈单峰型,高发期在12、1月;冬半年14:00,夏半年08... 利用1988-2007年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图5、00 hPa高空图资料,分析了福州市灰霾的时间分布,冬、夏半年霾日气象要素场和稳定度因子特征。结果表明:福州市灰霾年变化呈明显上升趋势;月分布呈单峰型,高发期在12、1月;冬半年14:00,夏半年08:00灰霾发生几率最高。冬半年灰霾多出现在冷空气减弱后,地面气压持续下降,温度不断上升,风速弱,湿度大,充分回暖后的天气下,对应地面天气形势有变性高压后部和底部、锋前暖区、地面倒槽;少数出现在冷空气入侵,地面气压上升,温度下降,湿度较小的天气下,对应地面天气形势为大陆冷高压。夏半年灰霾多出现在高温、干燥、大气层结稳定的清晨,对应500 hPa天气形势为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边缘、地面弱倒槽,以及少量台风外围控制下干热的下沉气流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 气象要素场 稳定度因子
下载PDF
中国华北雾霾天气与超强El Ni?o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袁媛 周宁芳 李崇银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共11页
2015年11—12月,全国接连发生七次大范围、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其中,11月27日—12月1日的雾霾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达五天,成为2015年最强的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12月19-25日重度雾霾再次发展,影响面积一度达到35.2万km^2.本文利用多种数... 2015年11—12月,全国接连发生七次大范围、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其中,11月27日—12月1日的雾霾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达五天,成为2015年最强的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12月19-25日重度雾霾再次发展,影响面积一度达到35.2万km^2.本文利用多种数据资料通过个例对比和历史统计详细分析了超强El Ni?o背景下雾霾天气频发的天气气候条件.其结果清楚表明:2015年11—12月欧亚中高纬度以纬向环流为主,东亚冬季风偏弱,使得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偏少,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对流层低层盛行异常偏南风,大气相对湿度明显偏大,并且大气层结稳定,对流层底层存在明显逆温.上述大气环流条件使得污染物的水平和垂直扩散条件差,因此在有一定污染排放的情况下,造成了重度雾霾天气过程的频发.由此,超强El Ni?o事件所导致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是我国中东部,尤其华北地区冬季雾霾天气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El Nino 中国华北 雾霾 冬季风 大气稳定度 逆温
下载PDF
啤酒中的多酚物质及其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付兆辉 李崎 顾国贤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51,共3页
啤酒中的多酚物质是一类重要化合物 ,其在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风味、保鲜、色泽、溶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近年来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随着啤酒生产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生产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首要是提高啤酒质量 ,增强啤酒... 啤酒中的多酚物质是一类重要化合物 ,其在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风味、保鲜、色泽、溶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近年来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随着啤酒生产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生产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首要是提高啤酒质量 ,增强啤酒的稳定性 ,很多研究结果证实了多酚物质在啤酒中的作用。综述了啤酒中主要多酚物质的作用 ,检测方法的研究情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多酚物质 检测方法 混浊稳定性 风味稳定性
下载PDF
澄清剂对黄酒混浊蛋白去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樊世英 孙军勇 +1 位作者 谢广发 陆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7-170,177,共5页
研究了单宁、硅胶和Polyclar R Brewbrite等澄清剂对黄酒混浊蛋白特异性去除的效果,并通过采用N-三(羟甲基)甘氨酸-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研究了黄酒混浊蛋白及不同澄清剂吸附蛋白... 研究了单宁、硅胶和Polyclar R Brewbrite等澄清剂对黄酒混浊蛋白特异性去除的效果,并通过采用N-三(羟甲基)甘氨酸-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研究了黄酒混浊蛋白及不同澄清剂吸附蛋白的分子量、蛋白质种类及来源,并比较了澄清剂处理前后酒样隆丁区分和非生物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黄酒混浊蛋白的主要成分为类燕麦蛋白和二聚α-淀粉酶抑制剂,主要来源于小麦,几种澄清剂对二聚α-淀粉酶抑制剂都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且处理后的酒样稳定性得到提高,其中以单宁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澄清剂 混浊蛋白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蛋白稳定性
下载PDF
榛仁蛋白饮料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9-181,共3页
通过正交试验对榛仁蛋白饮料乳化稳定剂进行了优选,得出榛仁蛋白饮料的乳化稳定剂最佳配比为:黄原胶0.15%,酪蛋白酸钠0.55%,蔗糖脂肪酸脂0.35%。通过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均质工艺条件为:压力30MPa,温度为65℃,次数为2次;采用高温... 通过正交试验对榛仁蛋白饮料乳化稳定剂进行了优选,得出榛仁蛋白饮料的乳化稳定剂最佳配比为:黄原胶0.15%,酪蛋白酸钠0.55%,蔗糖脂肪酸脂0.35%。通过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均质工艺条件为:压力30MPa,温度为65℃,次数为2次;采用高温瞬时杀菌(121℃,30s)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榛仁 植物蛋白饮料 稳定性
下载PDF
茶多酚对木瓜蛋白酶的回收及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晓玲 王洪新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66,88,共5页
研究了茶多酚对木瓜蛋白酶特性的影响.采用不同茶多酚浓度、作用温度、pH、缓冲液类型及浓度使2者络合、沉淀及回收,并研究其对络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多酚与木瓜蛋白酶具有起混活性;最佳络合条件为:茶多酚浓度0.8%,作用温度0~4℃... 研究了茶多酚对木瓜蛋白酶特性的影响.采用不同茶多酚浓度、作用温度、pH、缓冲液类型及浓度使2者络合、沉淀及回收,并研究其对络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多酚与木瓜蛋白酶具有起混活性;最佳络合条件为:茶多酚浓度0.8%,作用温度0~4℃,作用时间90 min,pH4.5,缓冲液为0.1 mol/L的Na2HPO4-柠檬酸,此时获得最大的木瓜蛋白酶活性回收率(92.3%);木瓜蛋白酶与茶多酚络合前后,其最适反应温度及最适pH无明显改变,分别为65℃和7.0左右,最适pH范围有所变窄,但热稳定性显著提高,25℃时的半衰期由原来的4 d延长到超过14 d,0℃贮藏30 d后,残存酶活由原来的49.64%变为84.86%;Lineweaver-Burk图表明,络合后的菠萝蛋白酶Km值由3.07 mg/mL变为5.71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木瓜蛋白酶 起混 稳定性
下载PDF
甘草沙棘功能性复合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梦瑶 邢玉梅 +2 位作者 张连城 程代 孔宇 《饮料工业》 2017年第5期21-24,共4页
以甘草和沙棘为原料,研究一款缓解雾霾对肺部健康伤害的复合功能性饮料。从饮料的风味、稳定性和护色等方面对甘草沙棘汁进行研究。实验结果为:甘草浸提液7%、沙棘浓缩汁10%、白砂糖8%,此时饮料的风味最好;添加0.01%抗坏血酸,饮料的色... 以甘草和沙棘为原料,研究一款缓解雾霾对肺部健康伤害的复合功能性饮料。从饮料的风味、稳定性和护色等方面对甘草沙棘汁进行研究。实验结果为:甘草浸提液7%、沙棘浓缩汁10%、白砂糖8%,此时饮料的风味最好;添加0.01%抗坏血酸,饮料的色素稳定性最好;在饮料中添加0.08%的羟甲基纤维素和0.16%的黄原胶做稳定剂,可显著改善甘草沙棘汁的稳定性;用0.02%的薄荷香精可显著增强甘草沙棘汁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沙棘 雾霾 稳定性
下载PDF
茶多酚对胃蛋白酶的回收以及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阳宁 黄惠华 +1 位作者 杨文杰 张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58,62,共4页
研究从绿茶中提取的茶多酚对胃蛋白酶特性的影响,以及胃蛋白酶与茶多酚络合后进行沉淀回收,茶多酚对胃蛋白酶有起混作用,以及胃蛋白酶和胃蛋白酶与茶多酚形成的络合物在不同茶多酚浓度、温度、pH和底物浓度下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胃蛋... 研究从绿茶中提取的茶多酚对胃蛋白酶特性的影响,以及胃蛋白酶与茶多酚络合后进行沉淀回收,茶多酚对胃蛋白酶有起混作用,以及胃蛋白酶和胃蛋白酶与茶多酚形成的络合物在不同茶多酚浓度、温度、pH和底物浓度下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胃蛋白酶对茶多酚无抑制作用,沉淀回收率较低,只有10.4%,络合后的胃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以及最适pH变化稍微变窄,然而热稳定性以及对底物的亲和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胃蛋白酶 起混作用 米氏常数 热稳定性
下载PDF
温州一次重度霾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谷铁城 《贵州气象》 2016年第2期52-56,共5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探空站资料、环保部门提供的AQI监测数据,对2015年1月26—27日温州地区重度霾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重度霾过程影响时间之长,影响之严重,在温州霾气象记录中是十分罕见的;高空3层西北气流控制,...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探空站资料、环保部门提供的AQI监测数据,对2015年1月26—27日温州地区重度霾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重度霾过程影响时间之长,影响之严重,在温州霾气象记录中是十分罕见的;高空3层西北气流控制,风速较小,静稳天气,地面冷空气扩散南下,将浙北方污染物推至浙南,重度霾天气是由北方污染物输入和本地污染物叠加,地面存在弱辐合,近地面又存在逆温层不利于水汽和污染物在垂直方向扩散,利于大气颗粒污染物在浙南温州地区堆积,使得霾污染天气稳定维持;此后,冷空气主体南下,风速加大,气象扩散条件转好,污染物扩散至海上或福建,霾渐消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霾 静稳天气 逆温层
下载PD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ffects of Fog-Haze pollution on the influenza transmission
13
作者 Haitao Song Zhen Jin +1 位作者 Chunhua Shan Lili C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athematics》 SCIE 2023年第4期103-123,共21页
The energy-intensive industrial economy results in frequent Fog-Haze weather which increases the risk of influenza spread and brings new challeng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luenza.Therefore,the study of sp... The energy-intensive industrial economy results in frequent Fog-Haze weather which increases the risk of influenza spread and brings new challeng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luenza.Therefore,the study of spread mechanics and controlling strategies of influenza based on Fog-Haze will be scientifically meaningful.Considering that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Fog-Haze is low,Fog-Haze contributes to the number of infectious individuals and Fog-Haze suppresses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influenza virus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Fog-Haze is high,we establish the Fog-Haze dynamics model.Then we prove the global existence and boundedness of the solution,and the global asymptotic stability of the solution is given by constructing a suitable Lyapunov functional.Under the Fog-Haze weather,we study the inffuenza virus transmission model that incorporates the incidence rate to reflect the Fog-Haze-dependent saturation effect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og-Haze pollution on the transmission of influenza.We show that th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_(0) determines the global dynamics of the system:if R_(0)<1,the disease-free equilibrium is global asymptotically stable;the unique endemic equilibrium is global asymptotically stable if R_(0)>1.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validate the theoretical results.Our study provides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ynamics of Fog-Haze and the effect of Fog-Haze pollution on the transmission of influenz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g-haze INFLUENZA convection-diffusion equation stability global existence BOUNDEDNESS
原文传递
沈阳地区霾的环境特征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张云海 马雁军 +3 位作者 刘宁微 周德平 王扬锋 洪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36-2641,共6页
利用沈阳市1961—2009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霾天气出现的年季特征及其天气形势特征。利用边界层气象资料与污染物质量浓度资料对特定的霾过程从边界层到污染物质量浓度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地区霾的出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近... 利用沈阳市1961—2009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霾天气出现的年季特征及其天气形势特征。利用边界层气象资料与污染物质量浓度资料对特定的霾过程从边界层到污染物质量浓度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地区霾的出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近5 a平均每年为120 d左右,目前霾天数已经占到了全年的30%~40%。冬秋季节出现霾天气较多,秋冬两季霾日数占全年霾日总数的75%。凌晨到上午是霾出现的高发期,02—08时霾出现频率占总霾数的44.5%。霾的出现主要发生在冬秋季节冷空气势力不强,大气扩散能力较弱,边界层出现逆温时刻。接地逆温层厚度常常稳定在200~300 m高度左右,PM10质量浓度与能见度(霾)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402 7。风速与能见度(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86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天气 污染物 边界层
下载PDF
2013年12月浙北北部两次重度霾过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陆琛莉 李海军 +1 位作者 张雪慧 周秋林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1期47-55,共9页
使用NCEP FNL资料对2013年12月浙北北部两次重度霾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次过程均与冷空气影响有关,发生前存在大范围污染物的持续积累,都是本地排放积累和周边污染传输的综合影响结果。两次过程发生的气象背景不同:4日过程因静稳天... 使用NCEP FNL资料对2013年12月浙北北部两次重度霾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次过程均与冷空气影响有关,发生前存在大范围污染物的持续积累,都是本地排放积累和周边污染传输的综合影响结果。两次过程发生的气象背景不同:4日过程因静稳天气影响所致,污染物主要来自本地和周边(江苏中东部)的传输积累;26日过程与冷空气影响关系密切,为冷空气前锋携带大量污染物快速南下影响所致,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黄淮平原远距离输入。边界层逆温有利于增强并导致重度霾发生。风廓线资料显示,边界层偏北风影响至地面时,重度霾发生。1500 m高度以下风力持续低于4级,重度霾和雾发展并持续;边界层风力增大至6级,重度霾消散。静稳天气下,污染物浓度变化与本地活动关系密切,过程中PM颗粒物共出现3个浓度高峰,而冷空气影响下,仅出现单个浓度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霾 冷空气活动 静稳天气 外来输入
下载PDF
我国霾日和API分布特征及典型大城市中它们与气象条件关系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陶丽 周宇桐 李瑞芬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125,共16页
利用全国756基准站1994—2013年MICAPS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47个城市2002—2012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the Air Pollution Index,API)数据,对北京、南京、重庆沙坪坝、广州4个大城市霾日和API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 利用全国756基准站1994—2013年MICAPS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47个城市2002—2012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the Air Pollution Index,API)数据,对北京、南京、重庆沙坪坝、广州4个大城市霾日和API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霾日和API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年霾日自1998年开始上升,并持续增长,到2013年达到最多。1月霾日最多,8月霾日最少。2002—2012年期间,与年霾日不同,年API呈下降趋势,12月API最高,8月API最低。四大城市的霾日和API的年际变化和月际变化均存在较大差异。2)一般情况下,霾发生时,北京、南京、重庆沙坪坝、广州对应的相对湿度较高;霾发生时,北京西南风占主导作用,南京和广州均东南风占主导作用,重庆沙坪坝西北风占主导作用,风速多集中在1~4 m/s,负变压及低层大气稳定时更易产生霾日。3)低层稳定度(γ850)对四大城市的API的影响各不相同,北京和重庆沙坪坝与γ850呈负相关,即越稳定,API值越高,南京和广州与γ850呈正相关,即越不稳定,API值越高。4)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结果表明:热力因子(相对湿度、γ850)和动力因子(地面风速、24 h变压)对四大城市冬季霾日能见度和冬季API各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指数 时空特征 气象条件 相对湿度 风速 低层稳定度 热力因子 动力因子
下载PDF
2014年2月23—26日呼包鄂地区雾霾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袁慧敏 《内蒙古气象》 2016年第1期6-11,共6页
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气象资料、NCEP2.5°×2.5°资料以及环境气象资料,分析了2014年2月23—26日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全面爆发的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得出西伯利亚地区冷高压异常偏弱,北半球西风... 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气象资料、NCEP2.5°×2.5°资料以及环境气象资料,分析了2014年2月23—26日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全面爆发的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得出西伯利亚地区冷高压异常偏弱,北半球西风指数较常年明显偏大,表明高空西风分量较强,环流比较平直,经向型环流较弱,不利于引导极地冷空气进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值较常年偏小1-5h Pa,处于弱气压梯度区,地面风速不大,垂直和水平方向扰动小,静风和小风天气多,形成持续静稳天气。地面风速1-3m,低层垂直速度小,近地层西南气流为主;近地层湿,700h Pa及以上干;地层存在逆温,大气层结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过程 静稳条件 PM2.5
下载PDF
酚类物质和硅胶对啤酒中敏感蛋白的吸附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小荣 陆健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1-24,共4页
啤酒中的混浊活性蛋白(敏感蛋白)富含脯氨酸。对0℃、37℃以及室温下分离的啤酒混浊物质进行氨基酸分析后发现,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产生的混浊物质中脯氨酸含量差异很大,依次为13.22%,11.30%和10.44%(均为摩尔百分含量),原因是不同贮藏... 啤酒中的混浊活性蛋白(敏感蛋白)富含脯氨酸。对0℃、37℃以及室温下分离的啤酒混浊物质进行氨基酸分析后发现,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产生的混浊物质中脯氨酸含量差异很大,依次为13.22%,11.30%和10.44%(均为摩尔百分含量),原因是不同贮藏温度下啤酒中的多酚物质氧化聚合情况不同,造成其对敏感蛋白的选择性差异;0℃贮藏条件下,多酚物质对敏感蛋白选择性最高,37℃次之,室温保藏最差;对硅胶吸附的蛋白质进行氨基酸分析后发现,硅胶吸附蛋白质的脯氨酸含量比啤酒总蛋白所含脯氨酸要高出许多,说明硅胶对敏感蛋白有一定的选择性吸附,且不同硅胶产品对敏感蛋白的吸附选择性也有差异,可以把硅胶吸附蛋白质的脯氨酸含量作为评价硅胶产品质量的一个参考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蛋白 硅胶 非生物稳定性 啤酒
下载PDF
基于垂直加密观测的北京地区霾和沙尘复合污染形成条件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青春 王耀庭 +3 位作者 李伟 郑祚芳 程志刚 李梓铭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03-818,共16页
为了弄清蒙古气旋外围出现的霾和沙尘复合污染特征及其形成的关键气象条件,本研究利用多种遥感设备(增强型云高仪、风廓线雷达和微波辐射计等)垂直加密观测数据,结合大气主要污染物(PM10、PM2.5、SO2、NO2)监测数据、加密自动气象站观... 为了弄清蒙古气旋外围出现的霾和沙尘复合污染特征及其形成的关键气象条件,本研究利用多种遥感设备(增强型云高仪、风廓线雷达和微波辐射计等)垂直加密观测数据,结合大气主要污染物(PM10、PM2.5、SO2、NO2)监测数据、加密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以及常规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数据、NCEP再分析数据等,分析发生在北京春季的2次霾和沙尘重污染过程.结果表明,2017年5月4—5日为一次PM10和PM2.5混合污染过程,与上游地区强烈发展的蒙古气旋后部风沙区的输送有关.上游地区因受中-低空西来槽影响上升气流加强,使沙尘细颗粒物(粒径≤10μm)悬浮于空中,由中-低空偏西风输送至下游地区,被北京及附近的弱下沉气流带至地面造成严重的PM10、PM2.5混合污染.其中,地面偏西风对上游地区的PM10、PM2.5的水平输送作用明显;2018年3月27—28日凌晨是受蒙古气旋底部低压区辐合作用和偏南气流输送作用形成的积累型霾(PM2.5)污染.28日凌晨2:00开始蒙古气旋后部沙尘区随东-西向冷高压南压而向南扩散.随后冷高压不断东移形成回流偏东风,偏东风使北京及西北部地区的低层大气产生辐合上升运动,导致本地尘土扬起,造成PM2.5重污染和PM10极严重污染;浮尘天气引发的大气污染具有突发性特征,且持续时间较长.边界层高度低、低层大气存在逆温层(或等温层)并长时间维持是霾和沙尘复合污染形成和持续的重要条件.霾和沙尘复合重污染的形成是人为污染物、沙尘细颗粒物水平和垂直输送,以及大气层结稳定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霾和沙尘复合污染 垂直加密观测 水平和垂直输送 大气稳定度
原文传递
The Effect of Polyvinyl Acetate Polymer on Reducing Dust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被引量:3
20
作者 Gholamreza Tadayonfar Narges Shahmiri Mohammad Hassan Bazoobandi 《Open Journal of Ecology》 2016年第4期176-183,共8页
Because the large areas of Iran are on arid and semiarid belt of the world, it has many problems due to windstorms. Wind storms cause dust and haze due to a mass of fine sand or silt soil elevated in the atmosphere. I... Because the large areas of Iran are on arid and semiarid belt of the world, it has many problems due to windstorms. Wind storms cause dust and haze due to a mass of fine sand or silt soil elevated in the atmosphere. It makes heart disease-cardiovascular and respiratory and so is detrimental for the children. These have plagued the residents and so lives of them are disrupted every so often. In this research, the subject soil stabilization using adherence of poly vinyl acetate polymer as a way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of dust is defined for prone area.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poly vinyl acetate polymer on silt soil has been studied. In this study the samples were uncompacted particles of soil with different amount of water-solvated polymer (0, 5, 10, 15, 20, 25, 30 grams per meter squared) poured over them. These samples are kept in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for 7 days. After ensuring complete dryness, their stabilities are tested against wind flow with 20 m/s speed. Results showed that adding more polymers to soil would considerably increase its particles’ stabilities. This stability is due to positive reaction of polymer with soil particles. The effect of this stability is maintained during sample drying time in the lab and the soil maintains its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esting. The best results are obtained for 20 grams polymer per meter squared, where caused an increase in stability to about 15 times that of the soil without poly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ze Poly Vinyl Acetate Polymer Arid and Semi-Arid Area stability against Win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