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1B/1R类型和1B/1R类型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宋喜悦 方鹏 +4 位作者 马翎健 奚亚军 胡银岗 刘曙东 何蓓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利用非 1B/ 1R类型小麦 K型不育系 KTSP3314A和 1B/ 1R类型小麦 K型不育系 K3314A,分别与10个普通小麦品种 (系 ) 2 5 9,36 6 5 ,TB90 2 ,F10 7,J18,R2 0 5 ,L783,5 0 3,3380和 78115杂交 ,测定和比较其恢复性、单倍体发生频率和主要农... 利用非 1B/ 1R类型小麦 K型不育系 KTSP3314A和 1B/ 1R类型小麦 K型不育系 K3314A,分别与10个普通小麦品种 (系 ) 2 5 9,36 6 5 ,TB90 2 ,F10 7,J18,R2 0 5 ,L783,5 0 3,3380和 78115杂交 ,测定和比较其恢复性、单倍体发生频率和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 ,非 1B/ 1R类型小麦 K型不育系比 1B/ 1R类型小麦 K型不育系更易恢复 ;不育系本身不产生单倍体 ,其杂交种 F1 产生极少或不产生单倍体 ;农艺性状除了株高具有明显的优势外 ,其他均无不利的遗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1B/1R类型 1B/1R类型 K型不育系 恢复性 单倍体 农艺性状 遗传效应 小麦 雄性不育
下载PDF
单芒与粘果山羊草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比较 Ⅰ.恢保关系及单倍体发生频率
2
作者 朱列层 胡银岗 +5 位作者 马翎建 宋喜悦 奚亚军 刘曙东 杨存义 何蓓如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1-24,共4页
利用单芒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U401、U402、U8567、U513,粘果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K401、K402、K8567、K513,及其同型保持系A401、A402、A8567、A513与10个普通小麦品系杂... 利用单芒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U401、U402、U8567、U513,粘果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K401、K402、K8567、K513,及其同型保持系A401、A402、A8567、A513与10个普通小麦品系杂交,测定和比较其恢保关系和单倍体发生频率,结果表明,U型不育系与K型恢保关系基本一致,但也存在差异。U型不育系育性恢复较K型难,且更易受气候条件影响。U型不育系诱导单倍体频率较K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芒山羊草 粘果山羊草 雄性不育系 小麦
下载PDF
Genetic Analysis of Embryo Production Frequency in Wheat × Maize Cross
3
作者 刘琨 宁波 +4 位作者 李宏生 李绍祥 顾坚 赵红 杨木军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9期1869-1872,共4页
A DH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C49S-87/01Y1-1069 was used to study the inheritance of wheat haploid embryo production frequency(EPF) in wheat × maize cross with the mixed major gene and polygene inheritance model... A DH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C49S-87/01Y1-1069 was used to study the inheritance of wheat haploid embryo production frequency(EPF) in wheat × maize cross with the mixed major gene and polygene inheritance model of quantitative trai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PF of wheat × maize cross was controlled by two dominant epistatic genes and polygene with gene effects of 1.95 for the first major gene, 6.69 for the second one and 2.80 for the polygene. The inheritability of major genes was as high as 72.09%, suggesting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EPF among wheat materials were mainly influenced by genotype. However, non-genetic factors were still important, especially for wheat materials with low EP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 maize cross haploid embryo production frequency Double haploid population Mixed major gene and polygene inheritance model
下载PDF
提高小麦×玉米产生的单倍体成胚率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蔡华 马传喜 +2 位作者 司红起 乔玉强 陆维忠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0-24,共5页
为了提高小麦×玉米产生单倍体的频率,采用人工控制环境条件的室内离体培养法和田间常规杂交法诱导小麦×玉米单倍体,研究了不同生长环境下的成胚率、环境温度对离体培养法成胚率以及T>10℃有效积温对常规杂交法成胚率的影... 为了提高小麦×玉米产生单倍体的频率,采用人工控制环境条件的室内离体培养法和田间常规杂交法诱导小麦×玉米单倍体,研究了不同生长环境下的成胚率、环境温度对离体培养法成胚率以及T>10℃有效积温对常规杂交法成胚率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就平均成胚率而言,室内离体培养法(23.6%)高于常规杂交法(18.1%),且以20℃、光照3 000 Lx、12 h/d、相对湿度70%条件下离体培养杂交穗14 d获得的成胚率最高(28.6%);授粉后足够的T>10℃有效积温是高成胚率的必要条件,获得最高成胚率的T>10℃有效积温在187.9~254.9℃之间;授粉后环境温度是影响成胚速率的重要因素,以20℃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单倍体 成胚率
下载PDF
小麦×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高效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8
5
作者 蔡华 马传喜 +2 位作者 黄正来 乔玉强 陆维忠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0-94,共5页
为建立一套高效的小麦×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统用于构建小麦DH群体,采用杂交后剪穗进行人工控制环境条件的室内离体培养法和田间常规杂交法诱导小麦×玉米单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环境、离体培养时环境温度、常规杂交法时T>10℃有... 为建立一套高效的小麦×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统用于构建小麦DH群体,采用杂交后剪穗进行人工控制环境条件的室内离体培养法和田间常规杂交法诱导小麦×玉米单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环境、离体培养时环境温度、常规杂交法时T>10℃有效积温对单倍体成胚率和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平均成胚率而言,离体培养法(23.6%)>常规杂交法(18.1%),获得最高成胚率的环境温度为21℃~23℃,T>10℃有效积温为188℃;就平均成苗率而言,离体培养法(18.7%)高于常规杂交法(15.1%),获得最高成苗率的环境温度为23℃,T>10℃有效积温为188℃.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高效、可靠、重复性好的小麦×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统.实验还表明大田条件下,授粉后12~14d的培养时间不宜作为小麦×玉米单倍体剥胚的时间标准,而应以授粉后外界环境提供的T>10℃有效积温作为剥胚的时间标准可能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 单倍体 成胚率 成苗率
下载PDF
提高小麦×玉米中小麦单倍体苗加倍率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顾坚 杨木军 +5 位作者 李绍祥 田玉仙 李宏生 杨和仙 刘琨 赵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1,共3页
以小麦玉米杂交产生的小麦单倍体为材料,研究了单倍体苗分蘖节切口预处理对加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倍前对分蘖节进行切口处理的单倍体苗加倍率和加倍效率均达90.3%,比对照高16个百分点。对560个加倍成功的DH株的第一结实穗位分布进... 以小麦玉米杂交产生的小麦单倍体为材料,研究了单倍体苗分蘖节切口预处理对加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倍前对分蘖节进行切口处理的单倍体苗加倍率和加倍效率均达90.3%,比对照高16个百分点。对560个加倍成功的DH株的第一结实穗位分布进行了统计,从主茎开始结实的植株只占31.1%,其余均从分蘖穗开始结实,个别植株到第13个分蘖穗才收到种子;前5个穗位开始结实的植株占82.1%,前7个穗位占94.3%。结果表明,小麦单倍体的加倍率不仅受加倍方法的影响,还与加倍处理前后的栽培技术有关,培育多蘖壮苗、提高分蘖成穗率是提高加倍率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杂交 单倍体 加倍率
下载PDF
小麦×玉米杂交单倍体胚成胚率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绍祥 田玉仙 +3 位作者 顾坚 杨木军 杨和仙 刘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18,共4页
以小麦杂交组合C49S-87/01Y1-1069 F2群体为材料,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小麦×玉米杂交单倍体胚成胚率的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2群体的单倍体胚成胚率呈混合正态分布,符合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以小麦杂交组合C49S-87/01Y1-1069 F2群体为材料,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小麦×玉米杂交单倍体胚成胚率的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2群体的单倍体胚成胚率呈混合正态分布,符合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最佳模型为B6,即单倍体胚成胚率由2对等显性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较低,仅为43.46%,表明非遗传因素对小麦材料单倍体胚成胚率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 单倍体胚成胚率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下载PDF
小麦×玉米单倍体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8
作者 蔡华 马传喜 +1 位作者 乔玉强 陆维忠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3-48,共6页
为获得一定规模的小麦单倍体植株以构建小麦DH(Double Haploid)群体,采用小麦(Triticum aestivum,2n=42)与玉米(Zeamays,2n=20)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胚,经胚拯救产生单倍体植株,研究了1/2MS培养基中幼胚取材时期、幼胚大小、4℃处理... 为获得一定规模的小麦单倍体植株以构建小麦DH(Double Haploid)群体,采用小麦(Triticum aestivum,2n=42)与玉米(Zeamays,2n=20)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胚,经胚拯救产生单倍体植株,研究了1/2MS培养基中幼胚取材时期、幼胚大小、4℃处理时间、暗处理时间对单倍体胚培养再生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后12天~16天取材的幼胚经胚拯救后成苗率无明显差异;0.5mm^1.0mm大小的幼胚成苗率显著高于0mm^0.5mm和1.0mm^1.5mm大小的幼胚成苗率;1天~3天短期4℃处理对胚萌发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处理3天后,出愈率和成苗率降低;胚培养过程中12天左右的24h暗处理能有效提高成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胚培养 单倍体植株 成苗率
下载PDF
小麦×玉米杂交得胚率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琨 宁波 +4 位作者 李宏生 李绍祥 顾坚 赵红 杨木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91-494,共4页
以小麦杂交组合C49S-87/01Y1-1069的DH群体为材料,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小麦×玉米杂交得胚率的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玉米杂交得胚率受两对显性上位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其主基因效应分别为... 以小麦杂交组合C49S-87/01Y1-1069的DH群体为材料,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小麦×玉米杂交得胚率的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玉米杂交得胚率受两对显性上位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其主基因效应分别为1.95和6.69,多基因效应为2.80;主基因遗传率为72.09%,说明小麦材料间得胚率的差异主要受基因型影响,但非遗传因素也不可忽视,尤其是对那些得胚率低的小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 单倍体胚得胚率 DH群体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下载PDF
小麦玉米杂交中麦穗小花穗位间的成胚率差异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琨 李宏生 +5 位作者 李绍祥 顾坚 田玉仙 丁明亮 赵红 杨木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1-596,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麦×玉米单倍体胚的成胚率和小麦双单倍体的产生效率,以小麦不同穗位小花对小麦×玉米单倍体胚成胚率的影响进行探讨。利用同一玉米品种给13个小麦DH株系授粉,对授粉后的麦穗进行剪穗离体培养,并镜检不同穗位...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麦×玉米单倍体胚的成胚率和小麦双单倍体的产生效率,以小麦不同穗位小花对小麦×玉米单倍体胚成胚率的影响进行探讨。利用同一玉米品种给13个小麦DH株系授粉,对授粉后的麦穗进行剪穗离体培养,并镜检不同穗位小花的成胚情况。结果表明,13个DH株系下、中、上3个穗位小花的平均成胚率分别为30.71%、27.83%和11.46%,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下部和中部小穗的成胚率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上部小穗;13个DH株系从麦穗基部到顶部21个小穗的平均成胚率仍以顶部小穗最低、下部小穗最高,变幅为2.1%-37.96%;3个穗位小穗间成胚率变异系数的大小为中部(CV=10.99%)〈下部(CV=17.45%)〈上部(CV=58.28%),表明中部小穗单倍体胚的形成最稳定。用营养液对离体培养的9个DH系的麦穗进行3种喷穗处理,结果表明,在穗培养的前3d用穗培养液喷穗,显著提高了中部和上部小穗的成胚率,同时降低了各小穗穗位间成胚率的差异。说明剪穗离体培养中营养供给的差异是造成麦穗小花间成胚率差异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杂交 小花穗位 单倍体 成胚率
下载PDF
青花菜DH系带柄子叶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盛小光 顾宏辉 +2 位作者 虞慧芳 王建升 赵振卿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X期44-48,共5页
以青花菜DH系3-6、3-7和3-9带柄子叶为外植体,研究其高频离体再生体系,比较了不同基因型、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时期苗龄外植体及不同浓度AgNO3添加剂对不定芽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筛选出3-6和3-7两个基因型:8d苗龄外植体... 以青花菜DH系3-6、3-7和3-9带柄子叶为外植体,研究其高频离体再生体系,比较了不同基因型、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时期苗龄外植体及不同浓度AgNO3添加剂对不定芽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筛选出3-6和3-7两个基因型:8d苗龄外植体不定芽的再生频率分别为96.9%和97.8%(培养基:MS+0.02mg·L-1NAA+1.0mg·L-16-BA+4mg·L-1AgNO3+10g·L-1琼脂+30g·L-1蔗糖),平均外植体的再生芽数分别为15、14个,生根培养诱导生根率均为100%(培养基:1/2MS+0.05mg·L-1NAA+7g·L-1琼脂+30g·L-1蔗糖),驯化移栽成活率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菜 DH系 带柄子叶 离体培养 高频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