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生物刺伤致手部慢性感染的治疗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昌伟 徐杏平 周磊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海洋生物刺伤致手部慢性感染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手部慢性感染患者依据症状的轻重不同采取药物治疗、局部理疗等非手术治疗以及以手术为主的彻底清创,配合局部理疗、药物及高压氧等综合治疗。结果 17例症状较轻病... 目的探讨海洋生物刺伤致手部慢性感染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手部慢性感染患者依据症状的轻重不同采取药物治疗、局部理疗等非手术治疗以及以手术为主的彻底清创,配合局部理疗、药物及高压氧等综合治疗。结果 17例症状较轻病例行非手术治疗,15例获得6~12月随访,均获痊愈,手部功能无明显障碍。21例手术病例经随访5~16个月,其中2例于术后3、5月局灶性复发,行二次手术治疗获痊愈。伤手按TAM评定:优11例,良5例,可3例,差2例。结论海洋生物刺伤致手部感染是一种特殊性的感染,其发病与分枝杆菌感染关系密切,根据症状不同,可以采取非手术及手术治疗等综合措施,选用克拉霉素或罗红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连续治疗3~6月化疗方案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伤 手部感染 分枝杆菌
下载PDF
阳和汤治疗手部海分枝杆菌慢性感染1例
2
作者 石磊 张晓天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7期93-94,共2页
近年来,海分枝杆菌致人类感染有逐渐增长的趋势。海洋生物刺伤致手部感染是一种特殊性感染,其发病与海分枝杆菌感染关系密切。人类可以通过接触污染水源、水产等而感染。文章报道1例手部感染海分枝杆菌患者及中医药诊疗过程,为临床治疗... 近年来,海分枝杆菌致人类感染有逐渐增长的趋势。海洋生物刺伤致手部感染是一种特殊性感染,其发病与海分枝杆菌感染关系密切。人类可以通过接触污染水源、水产等而感染。文章报道1例手部感染海分枝杆菌患者及中医药诊疗过程,为临床治疗海分枝杆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分枝杆菌 手部感染 阳和汤 治疗
下载PDF
真菌荧光染色直接镜检对无绿藻致手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3
作者 陈琳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342-347,共6页
目的探讨真菌荧光染色直接镜检对无绿藻致手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报道我院2024年1月发现的1例小型无绿藻致手部感染病例的检查过程,并回顾既往文献22例无绿藻致手部感染病例。结果连同本文报道1例,共分析23例无绿藻致手部感染的病... 目的探讨真菌荧光染色直接镜检对无绿藻致手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报道我院2024年1月发现的1例小型无绿藻致手部感染病例的检查过程,并回顾既往文献22例无绿藻致手部感染病例。结果连同本文报道1例,共分析23例无绿藻致手部感染的病例,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检查是主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23例患者中,只有8例标本同时直接涂片镜检,其中4例观察到无绿藻的特征形态,另外4例为阴性。通过真菌荧光染色直接镜检观察到无绿藻的有2例,其特征性的内孢子结构清晰,呈车轮状或山竹样排列。结论标本真菌荧光染色直接镜检灵敏度高,能快速识别无绿藻的特征性内孢子,有助于无绿藻致手部感染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荧光染色 直接镜检 无绿藻 手部感染 早期诊断
下载PDF
闭式灌洗引流术治疗手部感染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娇娇 张志新 +2 位作者 王阳 刘阳 宋良松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6期59-61,共3页
目的:评价采用闭式灌洗引流术治疗手部感染性创口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足外科收治的57例各种原因引起的手部感染性伤口应用闭式灌洗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灌洗液的性状,创口有无炎症反应,瘢... 目的:评价采用闭式灌洗引流术治疗手部感染性创口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足外科收治的57例各种原因引起的手部感染性伤口应用闭式灌洗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灌洗液的性状,创口有无炎症反应,瘢痕增生,组织粘连。结果57例患者中,53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其中33例出现轻微红肿及炎症反应,20例患者未出现炎症反应。4例患者因伤口部位皮瓣部分坏死,导致伤口未愈合,二期行植皮治疗伤口愈合。随访3~12个月,35例无明显组织粘连及瘢痕增生,22例伴有不同程度组织粘连及瘢痕增生。结论应用闭式灌洗引流治疗手部感染性伤口,可以达到一期闭合伤口,保护深层的肌腱、神经、血管及骨骼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引流 灌洗 治疗 手部感染
原文传递
海洋生物刺伤致手部感染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奎海 黄国雨 +1 位作者 赵晓光 晏鹰 《临床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166-167,共2页
目的探讨海洋生物刺伤致手部感染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体会。方法对45例海洋生物刺伤致手部感染患者给予手术清创、引流、冲洗,术后应用换药、局部理疗、抗炎等综合措施治疗。结果38例较好的恢复功能,4例恢复一般,1例较差,2例截指。结论... 目的探讨海洋生物刺伤致手部感染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体会。方法对45例海洋生物刺伤致手部感染患者给予手术清创、引流、冲洗,术后应用换药、局部理疗、抗炎等综合措施治疗。结果38例较好的恢复功能,4例恢复一般,1例较差,2例截指。结论海洋生物刺伤手部致“海洋生物性指头炎”发病与分支杆菌感染关系密切,有反复发作趋向。彻底地清创引流和术后综合措施是治疗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感染 分支杆菌 清创术 综合治疗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四肢感染状况研究及截肢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晶晶 李淑敏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5期1892-1896,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四肢感染情况及耐药特征,为其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22年7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四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菌群分布及药敏结果,探讨导致糖尿病四肢感染患者发生截肢的相...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四肢感染情况及耐药特征,为其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22年7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四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菌群分布及药敏结果,探讨导致糖尿病四肢感染患者发生截肢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98例糖尿病四肢感染患者中有162例是糖尿病手部感染和236例糖尿病足部感染。浅部手感染(SHI)中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多见;深部手感染(DHI)中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多见。糖尿病手部感染者中无截肢患者。236例糖尿病足部感染患者截肢5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革兰阴性菌检出、HbA_(1c)>9%、Wagner分级≥4级是糖尿病足感染患者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SHI和DHI病原菌种类分布有所不同,对抗菌药物的选用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糖尿病足感染患者截肢率高,应针对高危因素,加强防控措施以降低其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手部感染 足部感染 截肢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腹部带蒂皮瓣和游离皮瓣修复手部感染创面及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霍伟立 杜勇翔 +4 位作者 王利 韩军 周瑞华 庞兴国 孙宏武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1期104-105,共2页
目的分析与探究腹部带蒂皮瓣和游离皮瓣修复手部感染创面及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 270例手部感染创面及骨外露患者被分成A组和B组,A组141例,B组129例。A组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治疗,B组采用游离皮瓣修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治... 目的分析与探究腹部带蒂皮瓣和游离皮瓣修复手部感染创面及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 270例手部感染创面及骨外露患者被分成A组和B组,A组141例,B组129例。A组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治疗,B组采用游离皮瓣修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治疗指标。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6.45%,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手术时间短于B组;住院时间长于B组;住院费用高于B组;手术次数多于B组,对比上述四项治疗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腹部带蒂皮瓣术进行手部感染创面及骨外露修复治疗,治愈率高,且手术时间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带蒂皮瓣 游离皮瓣 手部感染 创面修复
下载PDF
采用重组溶菌酶-抗菌肽融合蛋白治疗糖尿病手部感染一例报道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庆莹 鲍鲲 +1 位作者 王秀冬 陈金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0-622,626,共4页
糖尿病手部感染可导致坏疽、截肢,甚至死亡,截肢率远高于糖尿病足。本文报道1例牙签伤致2型糖尿病手部感染患者,手掌见长约8 cm不规则创口,手背见长约3、6、3 cm的3个纵行创口,符合截肢指征。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创面均匀喷洒重组溶菌酶... 糖尿病手部感染可导致坏疽、截肢,甚至死亡,截肢率远高于糖尿病足。本文报道1例牙签伤致2型糖尿病手部感染患者,手掌见长约8 cm不规则创口,手背见长约3、6、3 cm的3个纵行创口,符合截肢指征。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创面均匀喷洒重组溶菌酶-抗菌肽融合蛋白喷剂,1次/d。治疗后,患者创面愈合,避免了截肢。重组溶菌酶-抗菌肽融合蛋白应用于糖尿病手部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使部分患者免除截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手部感染 重组溶菌酶-抗菌肽融合蛋白
下载PDF
腹部带蒂皮瓣与游离皮瓣修复手部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9
作者 田志鹏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973-4979,共7页
为分析腹部带蒂皮瓣与游离皮瓣修复手部感染创面及骨外露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正确选择提供参考,本研究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手部感染创面及骨外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案,将研... 为分析腹部带蒂皮瓣与游离皮瓣修复手部感染创面及骨外露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正确选择提供参考,本研究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手部感染创面及骨外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案,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接受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对照组接受游离皮瓣修复,两组患者均接受术前心理疏导、健康宣教、术后生活指导、术后皮瓣血运观察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的手术次数、住院费用均明显增多(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皮瓣色泽正常比例、温度、毛细血管反应正常比例以及针刺皮瓣出血比例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2.00%,对照组的总满意率为86.00%,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说明以术前心理疏导、健康宣教、术后生活指导、术后皮瓣血运观察等一系列护理干预为前提,选择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更利于减少手部感染创面及骨外露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皮瓣更易成活,而选择游离皮瓣修复住院时间短,可快速恢复皮瓣功能和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感染创面 骨外露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 游离皮瓣修复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手外伤感染的菌种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礼宁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通过对手外伤感染创面细菌培养结果进行菌种分布和耐药情况分析,为手外科感染控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手外伤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致病菌,对... 目的通过对手外伤感染创面细菌培养结果进行菌种分布和耐药情况分析,为手外科感染控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手外伤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致病菌,对其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细菌91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738株,占80.6%,革兰氏阳性球菌169株,占18.5%;真菌8株,占0.9%。致病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258株(28.2%),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97株(10.6%),鲍曼不动杆菌67株(7.3%)。肠杆菌科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分别是5.1%,6.8%和9.2%;非发酵菌对多粘菌素B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分别是4.2%和7.5%;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手外科感染的菌种分布和耐药情况有自己的特点.不同于其他部位的感染.应将细菌培养作为抗菌药物使用的券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感染 菌种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手部皮肤炭疽3例治疗报道与文献回顾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永祥 丛锐 +4 位作者 赵睿 宋红波 臧成五 孟泽祖 张航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397-399,共3页
目的 总结4年来手外科首诊发现,转诊西安市第八医院(传染病医院)治疗康复的3例手部皮肤炭疽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为临床手外科、骨科医师认识、处理、转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经验.方法 2011年7月-2015年9月,对3例以手部... 目的 总结4年来手外科首诊发现,转诊西安市第八医院(传染病医院)治疗康复的3例手部皮肤炭疽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为临床手外科、骨科医师认识、处理、转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经验.方法 2011年7月-2015年9月,对3例以手部皮肤肿胀感染来手外科门诊就诊患者,初步诊断皮肤炭疽感染后紧急隔离,转诊传染病医院确诊并进行后续治疗.结果 3例患者转诊后,经过局部创面的细菌学培养,均确诊为手部皮肤炭疽.使用标准化的抗菌方案,结合消肿、支持、局部创面处理等对症治疗2-4周,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肢体功能:优2例,良1例.结论 炭疽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手部皮肤炭疽多是最先发现的临床症状.诊断明确的手部皮肤炭疽严禁手术清创、挤压创面等错误处理,要进行标准化抗菌治疗及伤口护理.手部皮肤炭疽只要早发现,正确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杆菌 手部感染 皮肤
下载PDF
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建威 吕丰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6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的应用价值。方法94例手外伤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每日换药处理,观察组使用VSD治疗。比较两组创面修复优良率、治疗时间、各项治疗指标、... 目的探讨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的应用价值。方法94例手外伤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每日换药处理,观察组使用VSD治疗。比较两组创面修复优良率、治疗时间、各项治疗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分。结果观察组创面修复优良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21±1.46)、(15.78±1.84)、(18.29±2.36)d,均短于对照组的(13.53±2.37)、(26.85±2.47)、(28.74±3.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周愈合率、日引流量高于对照组,换药次数、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二期植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VSD的应用价值显著,能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疼痛感,降低二次手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创面修复优良率,提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感染 创面修复治疗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贤华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0期92-94,共3页
目的分析手外伤感染患者实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对于创面修复的疗效。方法就诊时间范围是2018年5月—2020年5月间,疾病类型为手外伤感染,统计患者77例。以抽签法为基准,A组39例予以VSD治疗,B组38例予以传统换药治疗。对比修复疗效... 目的分析手外伤感染患者实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对于创面修复的疗效。方法就诊时间范围是2018年5月—2020年5月间,疾病类型为手外伤感染,统计患者77例。以抽签法为基准,A组39例予以VSD治疗,B组38例予以传统换药治疗。对比修复疗效。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B组为73.68%,A组的康复指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7,P=0.029)。A组的二次手术率为2.56%,B组为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8,P=0.023)。组织学病理分数中,A组的表皮再生分数为(1.42±0.36)分,B组为(1.02±0.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0,P<0.001);A组的真皮连接表皮情况分数为(1.24±0.28)分,B组为(0.82±0.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31,P<0.001);A组的粒细胞浸润分数为(1.19±0.39)分,B组为(0.73±0.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3,P<0.001);A组的表皮结构分数为(1.56±0.45)分,B组为(1.03±0.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8,P<0.001);A组的胶原束/皮肤结构分数为(1.40±0.59)分,B组为(1.06±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4,P=0.005)。结论为手外伤感染者进行VSD治疗的康复效果佳,可恢复组织学正常形态,且二次手术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感染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创面修复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婷 《黑龙江科学》 2020年第4期64-65,共2页
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随机抽取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16年11月-2019年11月的78例手外伤感染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编号进行分组处理,将其分为A组(入院尾号奇数39例)、B组(入院尾号偶数39例)。A组采... 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随机抽取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16年11月-2019年11月的78例手外伤感染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编号进行分组处理,将其分为A组(入院尾号奇数39例)、B组(入院尾号偶数39例)。A组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常规创面修复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B组高,组间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A组患者愈合、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的时间均较B组短,组间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在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效果较好,可缩短患者的愈合、住院、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值得在手外伤感染患者治疗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手外伤感染 创面修复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手卫生管理改进措施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海英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5期596-597,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洗手率的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科2013年4月—6月对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进行持续培训、考核、督查、反馈,并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洗... 目的探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洗手率的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科2013年4月—6月对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进行持续培训、考核、督查、反馈,并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洗手率明显改善,效果满意。结论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督查、考核,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和氛围,完善洗手设施,可明显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正确洗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卫生 管理措施依从性 正确洗手率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头孢唑林钠对手外科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及对创面感染的影响
16
作者 张文桐 李建峰 王翠 《临床研究》 2023年第7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头孢唑林钠对手外科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及对创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86例手外科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钠-... 目的探讨头孢唑林钠对手外科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及对创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86例手外科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唑林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炎症因子及两组用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TNF-α、IL-8、IL-6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患者炎症因子TNF-α、IL-8、IL-6及CR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治疗后,观察组感染发生率(2.33%)明显低于对照组(1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唑林钠治疗手外科感染患者,可有效修复其创面感染,降低其因感染带来的疼痛,改善其炎症因子水平,可效有避免其再次感染的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唑林钠 手外科感染 创面感染
下载PDF
手外伤感染患者应用VSD技术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占洲 《中外医疗》 2022年第31期56-60,共5页
目的 分析手外伤感染患者应用VSD技术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0例手外伤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计算机随机编号的奇偶数进行分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清创后进行每日... 目的 分析手外伤感染患者应用VSD技术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0例手外伤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计算机随机编号的奇偶数进行分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清创后进行每日换药,观察组患者在清创后应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感染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二次手术率、愈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感染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67、9.053、13.655,P<0.05)。观察组患者的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37,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5)。观察组愈合优良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7,P<0.05)。结论 手外伤感染患者应用VSD技术创面修复效果更好,患者恢复更快,可以降低再次手术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感染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创面修复 恢复时间 二次手术率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某医院手外科感染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18
作者 张海峰 李华光 +1 位作者 刘冠超 刘壮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第3期302-304,326,共4页
目的分析某医院手外科术后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5-2018年手足外伤术后感染患者培养出致病菌的种类、数量、构成比及耐药性。结果共培养出致病菌80株,以G-菌感染最为多见,其中G-菌55株(68.75%),G+菌2... 目的分析某医院手外科术后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5-2018年手足外伤术后感染患者培养出致病菌的种类、数量、构成比及耐药性。结果共培养出致病菌80株,以G-菌感染最为多见,其中G-菌55株(68.75%),G+菌25株(31.25%)。常见致病菌是铜绿假单胞菌(12.50%)、表皮葡萄球菌(11.25%)、大肠埃希氏菌(8.75%)、粘质沙雷氏菌(7.50%)、金黄色葡萄球菌(7.50%)等。检出多重耐药菌48株,占致病菌的百分率为比60.00%,其中G-多重耐药菌27株(56.25%),G+多重耐药菌21株(43.75%)。多重耐药菌中最为常见的是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中的G+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敏感性高,但出现了对替考拉宁耐药的MRCNS菌株,G-菌除恶臭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外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不高。结论手足外伤术后感染患者中,MRCNS和粘质沙雷氏菌感染者增多,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不是手外科常见的致病菌,临床医生应熟悉本科室现阶段常见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科感染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术后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