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关卤代类吸入麻醉药的肝、肾保护与肝、肾毒性作用的争论 被引量:1
1
作者 袁亚伟 俞卫锋 《上海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10-14,共5页
经典的卤代类吸入麻醉药如氟烷等有肝、肾毒性的报告。但最近的研究证实,卤代类吸入麻醉药可对损害的脏器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因此,对卤代类吸入麻醉药究竟是有肝、肾毒性还是保护作用存在着争论。新型卤代类吸入麻醉药因代谢率低,在... 经典的卤代类吸入麻醉药如氟烷等有肝、肾毒性的报告。但最近的研究证实,卤代类吸入麻醉药可对损害的脏器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因此,对卤代类吸入麻醉药究竟是有肝、肾毒性还是保护作用存在着争论。新型卤代类吸入麻醉药因代谢率低,在体内产生的有损害作用的代谢产物的量很少,故引起肝、肾损害的几率几乎可以忽略。卤代类吸入麻醉药对不同脏器的保护机制各异,其中保肝、护肺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实现,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则主要通过激活某些信号蛋白而产生。卤代类吸入麻醉药的脏器保护和损害作用是相对的,即保护是对已损害脏器的保护,而损害是对正常脏器的损害。此外,卤代类吸入麻醉药的脏器保护和损害作用均有一定的时效性,损害是暂时的、有自限性的,保护同样是短期的而不是永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麻醉药肝 肾毒性脏器保护
下载PDF
卤代类吸入麻醉药肝肾毒性的再认识 被引量:3
2
作者 俞卫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0年第4期24-29,147,共6页
卤代类吸入麻醉药物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可能的肝肾损伤。分别源于其在体内经肝或肾的代谢生成酰化产物、无机氟离子及药物与二氧化碳吸收剂反应生成毒性降解产物复合物A。常用的安氟烷、异氟烷和地氟烷由于其体内代谢率远低于氟烷,所... 卤代类吸入麻醉药物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可能的肝肾损伤。分别源于其在体内经肝或肾的代谢生成酰化产物、无机氟离子及药物与二氧化碳吸收剂反应生成毒性降解产物复合物A。常用的安氟烷、异氟烷和地氟烷由于其体内代谢率远低于氟烷,所以其肝毒性的发生已非常罕见,但是,这些药物毕竟都有氧化生成酰化产物的可能,就会有潜在肝毒性。七氟烷虽不会生成酰化产物无肝毒性之虑,但有关其代谢产生的无机氟离子和复合物A的肾毒性一直颇受临床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类吸入麻醉药 肝毒性 肾毒性 复合物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