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时IVF联合早期补救ICSI与half-ICSI预防初次助孕周期受精低下的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苡萱 印惠荣 +9 位作者 颜宏利 孙方臻 施敏凤 冯书改 松迪 许亚军 洪毅 蔡艳萍 朱旻 张慧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18-1424,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短时体外受精(IVF)或短时IVF联合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与部分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half-ICSI)两种授精方式在首次助孕周期对预防IVF受精率低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初次... 目的对比分析短时体外受精(IVF)或短时IVF联合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与部分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half-ICSI)两种授精方式在首次助孕周期对预防IVF受精率低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初次助孕周期中因存在精卵结合障碍高危因素而接受短时IVF(或短时IVF联合联合早期补救ICSI)或half-ICSI预防IVF受精率低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授精方式分为短时IVF助孕组(A组,n=192)和half-ICSI助孕组(B组,n=85),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受精情况、胚胎发育以及接受新鲜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结局。为进一步分析受精情况,筛选A、B两组中IVF受精率低下周期(受精率≤30%)的患者,分别设为A1组(n=20)和B1组(n=9),比较A1、B1两组的卵子受精情况。结果与B组相比,A组不存在过度ICSI(0.0%vs89.8%,χ~2=479.888,P<0.01)。A组正常受精率低于B组(73.3%vs 79.6%,χ~2=14.780,P<0.01),但两组可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以及接受新鲜胚胎移植后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VF受精率低下周期中,短时IVF联合早期补救ICSI可提高正常受精率(A1组77.9%,B1组49.4%,χ~2=28.833,P<0.01)。结论相比half-ICSI,短时IVF联合早期补救ICSI可避免过度ICSI、提高IVF受精率低下周期的正常受精率,预防IVF受精率低下更加精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率低下 部分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体外受精 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下载PDF
部分卵子单精子注射在体外受精中的必要性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桂艳 阮永铭 +1 位作者 李少云 罗惜冰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937-938,1006,共3页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特殊情况下对部分卵子实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Half ICSI)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2月间在我院行Half ICSI的31个周期并将其作为研究组,将31个周期所有的卵子417个...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特殊情况下对部分卵子实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Half ICSI)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2月间在我院行Half ICSI的31个周期并将其作为研究组,将31个周期所有的卵子417个分为两个亚组,A组:行常规IVF-ET组214个卵子;B组:ICSI组203个卵子。分析两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获得率(优质胚胎彩卵子数),并且将同期在我院接受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连续427个周期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连续102个周期作为对照组。结果A组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质胚胎获得率显著低于B组,其中有7例完全不受精,11例受精率≤30%;研究组A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获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研究组(A组+B组)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如精子数量及质量在IVF—ET及ICSI指征的临界值之间或取卵日精液与术前检查不符等特殊情况,选择部分卵子行单精子显微注射可以有效地预防因完全不受精及受精率过低导致的无胚胎移植及妊娠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部分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受精失败
下载PDF
不同来源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临床结局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俊山 黄黧 +3 位作者 吴晓茜 蒋彦 陶建芳 亓蓉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84-587,共4页
目的对采用不同来源的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临床结局进行分析,以观察精子的成熟度是否影响ICSI的临床结局。方法对本中心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227个ICSI治疗周期的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227个周期按精子来源分为4组:体外受... 目的对采用不同来源的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临床结局进行分析,以观察精子的成熟度是否影响ICSI的临床结局。方法对本中心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227个ICSI治疗周期的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227个周期按精子来源分为4组:体外受精完全失败的射精液精子行部分卵母细胞ICSI(half-ICSI)17周期;重度少弱畸精子组113周期;经皮附睾穿刺取精子(PESA)组76周期;以及睾丸穿刺取精子(TESA)组21周期。比较各组间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以及妊娠率等各项指标。结果四组ICSI治疗后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及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用不同来源精子进行ICSI治疗的临床效果相似,精子的成熟度可能不会影响ICSI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 部分卵母细胞ICSI 附睾穿刺取精子 睾丸穿刺取精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