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释“还、再、又”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立民 张燕密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36,共11页
从两个事件的关系的角度来观察"还"、"再"、"又"的语义,三者的语法意义的共同之处是:存在着两个并列的事件,这两个事件有共同的事件主体,说话人着眼于第二个事件。三者的区别表现为下面两点:(1)与"... 从两个事件的关系的角度来观察"还"、"再"、"又"的语义,三者的语法意义的共同之处是:存在着两个并列的事件,这两个事件有共同的事件主体,说话人着眼于第二个事件。三者的区别表现为下面两点:(1)与"还"相关的两个事件是一个大的事件的两个组成部分,或者是一个事件集合的两个成员。与"再"和"又"相关的两个事件是独立的,它们不从属于一个大的事件或事件集合。(2)三者对第二个事件的时间性质的要求不同,"还"与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域都相关,"再"与将来时域相关,"又"与过去、现在两个时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再”、“又” 共同的事件主体 从属 独立 时间性质
下载PDF
与“组合同化”相关的几个连词演化的考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席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3-96,共4页
转折连词“然”、让步连词“然”、假设连词“还”和假设连词“要”都是经过跨层组合构成词组或具有了结构意义,然后受到组合中另一个词或词素语义—语法功能的同化,产生了新的语法功能。它们的演化的途径应属于虚词的组合同化。
关键词 组合同化 连词 “然” “要”
下载PDF
“还”的主观性及其句法实现 被引量:17
3
作者 谢白羽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70,共6页
本文主要讨论"还"的两种具有主观性的意义,即"持续义"和"反预期义"。"还"的"持续义"体现了说话人的视角,在"持续"场景中,它总是指向时间终点的情状,并将其与作为背景的其... 本文主要讨论"还"的两种具有主观性的意义,即"持续义"和"反预期义"。"还"的"持续义"体现了说话人的视角,在"持续"场景中,它总是指向时间终点的情状,并将其与作为背景的其他情状关联起来。"还"的"反预期义"体现的是说话人的情感和认识,当说话人的视角由客观轴转移至主观轴时,它指向的是言语场景中的话语,并将其与预期对立起来。在描述这些场景时,"还"是成句的必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 反预期 主观性
下载PDF
疑问副词“还”溯源 被引量:8
4
作者 叶建军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71,共4页
疑问句是疑问副词"还"生成的语言环境,"复、又、仍然"义是疑问副词"还"生成的语义基础。正是在疑问句语境中"还"的"复、又、仍然"义弱化乃至丧失,"还"变成了一个疑问副词... 疑问句是疑问副词"还"生成的语言环境,"复、又、仍然"义是疑问副词"还"生成的语义基础。正是在疑问句语境中"还"的"复、又、仍然"义弱化乃至丧失,"还"变成了一个疑问副词。这种虚化轨迹可以得到类化机制的支持。疑问副词"还"开始表示询问语气,后来主观性增强,具有了反诘语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问副词 疑问句 类化
下载PDF
副词“还”分布格式及语义的历时演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平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47-49,共3页
副词“还”是由动词沿三条不同的轨迹演化而来的。演化过程中,分布格式的变化对词性的转变及义项的衍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分布格式与不同的虚化机制导致不同的语义及不同的演化轨迹。
关键词 副词 分布格式 语义 词性 虚词
下载PDF
“还”与引述性否定:句子格式和话语格式
6
作者 马国彦 云霄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5,共8页
本文讨论引语X重读的引述性否定“什么还X”和“什么,还X”,着重分析“什么还X”的形成动因、语义特点及两种格式的关系。研究发现,“什么还X”是衍生于“什么X”的句子格式,“还”是明示X与说话人预期背反的语用标记,“什么,还X”是由... 本文讨论引语X重读的引述性否定“什么还X”和“什么,还X”,着重分析“什么还X”的形成动因、语义特点及两种格式的关系。研究发现,“什么还X”是衍生于“什么X”的句子格式,“还”是明示X与说话人预期背反的语用标记,“什么,还X”是由单说的“什么”和“还X”组合而成的话语格式,与“什么还X”的语义性质、话语功能等有细微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么X” “什么 X” 句子格式 话语格式
下载PDF
复续义“又、再、还、也”的句法语义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金立鑫 崔圭钵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42,共9页
本文采用最小对立对方法逐一描写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四个表示重复或继续(简称"复续")行为的副词:再、又、还、也。通过描写揭示:"又"用于一般陈述句中的已然事件的复续,但疑问句和感叹句中的"又"不受此限制... 本文采用最小对立对方法逐一描写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四个表示重复或继续(简称"复续")行为的副词:再、又、还、也。通过描写揭示:"又"用于一般陈述句中的已然事件的复续,但疑问句和感叹句中的"又"不受此限制;"再"用于表达未然的、有间隔的行为的复续;"还"表达连续性的行为或事件的复续;"也"用来表达相同或类同的行为,但是在先后两个事件的施事和受事的选择上存在优先等级与可接受度等级:不同施事相同受事等级>相同施事不同受事>相同施事相同受事>不同施事不同受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复续的副词
原文传递
副词“还”的歧义及相关语音问题 被引量:7
8
作者 徐以中 孟宏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73,96,共9页
本文基于语用视角,利用语义指向分析法解析"还"字句可能存在的语用歧义,并运用现代语音学手段论证"还"字句歧义的语音表现。研究进一步证实,汉语重音的声学表现首先是扩大音域,音域是判断轻重读的较稳定因素;同一... 本文基于语用视角,利用语义指向分析法解析"还"字句可能存在的语用歧义,并运用现代语音学手段论证"还"字句歧义的语音表现。研究进一步证实,汉语重音的声学表现首先是扩大音域,音域是判断轻重读的较稳定因素;同一成分在不同条件下语音比较是确定轻重读的稳定途径;轻重音的判断需考虑到音域、时长、音强等综合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 歧义 语音
下载PDF
山西朔城区方言构式“ 还”的生成过程及互动机制
9
作者 张丽梅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6-82,128,共8页
朔城区方言构式“还”,根植于人们日常的口语对话。其中,待嵌成分“”可以是名词性成分,也可以是谓词性成分。当说话者A提出一个话题,说话者B使用“还”句表达自己对说话者A所提到对象的轻视、不满和无奈等情绪。这种独特的语言现象体... 朔城区方言构式“还”,根植于人们日常的口语对话。其中,待嵌成分“”可以是名词性成分,也可以是谓词性成分。当说话者A提出一个话题,说话者B使用“还”句表达自己对说话者A所提到对象的轻视、不满和无奈等情绪。这种独特的语言现象体现了互动构式的语法理念,符合语用学的“礼貌原则”和“适量准则”。在日常交际中,构式“还”具有4个话语功能:传递主观小量、传递消极情感、传递态度(多为消极)和强化功能。朔城区方言构式“还”是在多重界面的互动下生成的,生成过程包含三个步骤:构建背景图式、构建前景图式和构建舞台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朔城区方言 构式类型 生成过程 互动机制
下载PDF
副词“还”量级义的浮现 被引量:5
10
作者 贾泽林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58,共9页
量级义是副词"还"的义项之一,其来源和浮现过程学界未曾进行过专门研究。本文考察发现,"还"的量级义是由其基本义"延续"在互动交际中用作回应语时浮现而来的。在会话中,"还"字句能够通过衍推... 量级义是副词"还"的义项之一,其来源和浮现过程学界未曾进行过专门研究。本文考察发现,"还"的量级义是由其基本义"延续"在互动交际中用作回应语时浮现而来的。在会话中,"还"字句能够通过衍推会话含义的方式对先行语话轮做出否定性回应,"还"字句所述内容与其推导出的会话含义构成量级关系,副词"还"在此条件下被重新分析为标记量级关系的元语。在形式、语义和语用诸因素的加推下,"还"的量级义得以完全确立。言域层面的语用否定是"还"量级义及其句法结构浮现的直接动因,其浮现机制是借助回溯推理进行的衍推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级义 浮现 衍推 动因 机制
下载PDF
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的[已经]式及其反义式
11
作者 覃远雄 《方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9-219,共11页
本文描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已经]式及其反义式。普通话[已经]式常见的有“已经X”、“X了_(2)”、“已经X了_(2)”三种。其反义式是[仍然]式,常见的是“还X”。[已经肯]与[仍然否]互为反义,[已经否]与[仍然肯]互为反义。方言[已经肯... 本文描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已经]式及其反义式。普通话[已经]式常见的有“已经X”、“X了_(2)”、“已经X了_(2)”三种。其反义式是[仍然]式,常见的是“还X”。[已经肯]与[仍然否]互为反义,[已经否]与[仍然肯]互为反义。方言[已经肯]反义式大体三类:1)如同普通话,[已经肯]与[仍然否]互为反义;2)[已经肯]与[未]互为反义;3)[已经肯]与[未]/[仍然否]互为反义。[仍然肯]与[已经否]互为反义。实际[仍然否]、[未]是[已经肯]的否定;[已经否]是[仍然肯]的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 方言 已经 了_(2) 仍然 未(没曾/盟/吂)
原文传递
副词“还”的“停留于发展过程中的早期阶段”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冬梅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8-36,共9页
副词"还"可以表示数量少、年龄小、时间早等,但与表示量少的"才、仅、只、就"等副词比较后,发现"还"并不表示数量少,而表示"停留于过程中的早期阶段"。形式特征是:陈述句中重音不在"还&qu... 副词"还"可以表示数量少、年龄小、时间早等,但与表示量少的"才、仅、只、就"等副词比较后,发现"还"并不表示数量少,而表示"停留于过程中的早期阶段"。形式特征是:陈述句中重音不在"还",变换为反问句后重音可在"还";一定范围内可用"尚"替换;既可以与量少的词语连用,也可以与表示数量多、距离长、时间晚的词语连用。该意义是由不变义的"还"在一定语境下视角发生变换演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少 早期阶段 用法 意义来源
下载PDF
从时间范畴到假设条件连词的演变——以“还”“向”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朝红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7-84,共8页
文章以"还"、"向"为例,分别考察"持续义"和"追溯义"的时间范畴向条件范畴的语义演变。在语义演变过程中,两者既具有时间范畴向条件范畴演变的跨语言反复出现的共性特征;同时由于"输入端&q... 文章以"还"、"向"为例,分别考察"持续义"和"追溯义"的时间范畴向条件范畴的语义演变。在语义演变过程中,两者既具有时间范畴向条件范畴演变的跨语言反复出现的共性特征;同时由于"输入端"语义和功能的差异,也导致了在演变过程中各自的差异,并最终导致"输出端"即条件连词功能的不同。这个语义演变主要是通过重新分析和扩展这两个机制而实现的,其动因是基于"不过量原则"(即R原则)推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范畴 条件连词 语义演变
原文传递
连字句中“还”与“都”的差异及中和 被引量:3
14
作者 武钦青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79-87,共9页
同为增量副词的"还"与"都"隐含比较义,具有反预期和元语否定的语用共性,在连字句中可以实现语义中和,"还"与"都"的中和受到基本义的制约,聚焦于情状的延续用"还",意欲凸显范围中的... 同为增量副词的"还"与"都"隐含比较义,具有反预期和元语否定的语用共性,在连字句中可以实现语义中和,"还"与"都"的中和受到基本义的制约,聚焦于情状的延续用"还",意欲凸显范围中的特例用"都","延续"是过程性的,要以时间为参照,范围中特例的凸显不受时体约束,这种差异可在句法上得到有效验证,体现在与"了""没""不"的共现使用以及对肯定与否定的选择使用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 反预期 元语否定 语义中和 凸显差异
下载PDF
论构式独立性的判定——以“比+疑问代词+还+W”结构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军 滕云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67-76,共10页
构式的两个基本特征——非组合性和非从属性是构式独立性判定的基础。上位构式和下位构式、构式父模板和构式子模板等一系列概念的清楚阐释是做好构式独立性判定工作的重要前提。对"比+疑问代词+还+W"结构的个案分析较好地展... 构式的两个基本特征——非组合性和非从属性是构式独立性判定的基础。上位构式和下位构式、构式父模板和构式子模板等一系列概念的清楚阐释是做好构式独立性判定工作的重要前提。对"比+疑问代词+还+W"结构的个案分析较好地展示了构式独立性判定的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 非组合性 非从属性 上位构式 下位构式 构式父模板 构式子模板
下载PDF
比较句中副词“还”的语义功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万勋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4-63,共10页
比较句中的副词"还"具有隐性否定功能,说话人通过引进一个量级更高的比较对象来否定被比较对象的极值特征,这种否定的语义后果是比较项和被比较项之间具有了程度上的递进关系。说话人对被比较项极值特征的否定可以从比较项和... 比较句中的副词"还"具有隐性否定功能,说话人通过引进一个量级更高的比较对象来否定被比较对象的极值特征,这种否定的语义后果是比较项和被比较项之间具有了程度上的递进关系。说话人对被比较项极值特征的否定可以从比较项和被比较项两个维度来识解,形成两种不同的句法语义结构,有不同的语用功能,"还"是这两种句法语义结构的词汇化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句 副词“ 隐性否定 反预期 语义结构
原文传递
晋语表轻贬意义的句末语气词“还” 被引量:2
17
作者 宗守云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5年第1期138-147,共10页
晋语中有一种"×还"句子,其中"还"是表轻贬意义的句末语气词。"还"作为句末语气词,是从语气副词发展来的,其直接来源是表轻贬意义的带"还"的反问句,由于VP的独立或脱落,"还"位于分句或单句句末,因而成为句末语气词。
关键词 晋语 轻贬意义 句末语气词
下载PDF
程度加深义“更”的来源及演变机制——附论“更”与“还”的语义差异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纯梅 李小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144-149,共6页
程度加深义副词"更"形成的具体路径为:更改>重复>增益>程度加深。"更"之"增益"义的形成源于其表"重复"义时所具有的"修正、补充"义,这正是其他重复义副词如"又"&... 程度加深义副词"更"形成的具体路径为:更改>重复>增益>程度加深。"更"之"增益"义的形成源于其表"重复"义时所具有的"修正、补充"义,这正是其他重复义副词如"又""再""复"所不具有的。"更"与"还"的语义差异在于:"更"是一个客观程度量级词,而"还"具有元语增量用法,是一个反预期主观评价词,两词的差异可以从历时演变上找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 语义演变 程度加深
下载PDF
也谈“还”的连词功能的发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文桂芳 李小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130-137,共8页
“还”的选择连词和假设条件连词,都有其自身演变的内在力量:选择连词功能来源于表重复或延续义功能,演变的发生肇始于句式的变化,先是在疑问句中随着客观时间义的脱落,发展出疑问副词,再是在反复问句中,由于选择项的复杂性,由X与非X变... “还”的选择连词和假设条件连词,都有其自身演变的内在力量:选择连词功能来源于表重复或延续义功能,演变的发生肇始于句式的变化,先是在疑问句中随着客观时间义的脱落,发展出疑问副词,再是在反复问句中,由于选择项的复杂性,由X与非X变为X与Y,在选择问句中,选择连词功能演变成熟;假设条件功能来源于表延续义的时间副词,随着“还”后的VP结构向表示未然的事态发展,并由具有回指功能的后一分句移位于具有后指功能的前一分句,且当“还VP”中“还”的时间义消隐时,假设条件连词功能发展成熟。语义演变的殊相常常源于具体语境及其句法格式的不同。“还”的连词功能的形成,不排除外部力量的沾染或类推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连词 假设条件 语义演变
下载PDF
否定性评议句式“X就X吧,还Y”探析
20
作者 张俐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3-56,60,共5页
"X就X吧,还Y"作为一种口语化句式,在语篇中除独用外,还可以构成"串行式"和"并行式",两类用法语序灵活程度不同。基式句法格式固定,语言变项通常由谓词性成分充当,语义上蕴含着对命题的语用性否定,有积极... "X就X吧,还Y"作为一种口语化句式,在语篇中除独用外,还可以构成"串行式"和"并行式",两类用法语序灵活程度不同。基式句法格式固定,语言变项通常由谓词性成分充当,语义上蕴含着对命题的语用性否定,有积极否定和消极否定两种。相关句式"X就X(吧)"来源于广义的因果复句,语义上主要表示消极肯定,同时附带有容忍或厌烦的情感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否定 积极肯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