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标上脉冲动力系统的h-稳定性
1
作者 展正然 袁国强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2-27,共6页
借助比较动力系统的h-φ0-稳定性和锥值Lyapunov函数方法,在时标上建立了脉冲动力系统h-稳定性的一些判定准则。
关键词 脉冲动力系统 h-稳定性 h-φ0-稳定性 锥值LYAPUNOV函数
原文传递
网络控制系统的事件触发与H_∞控制协同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付敬奇 吴杰 沈卫利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578-3585,共8页
针对无线网络时变延时和通讯信道带宽对网络控制系统(NCSs)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事件触发控制机制,并设计了相应的H_∞协同控制。构建了NCSs的时滞数学模型,针对事件触发器与零阶保持器间的无线网络时变延时,设计了一种改进的事件触发机制... 针对无线网络时变延时和通讯信道带宽对网络控制系统(NCSs)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事件触发控制机制,并设计了相应的H_∞协同控制。构建了NCSs的时滞数学模型,针对事件触发器与零阶保持器间的无线网络时变延时,设计了一种改进的事件触发机制。利用李亚普诺夫-克洛索夫斯基泛函分析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证明了时滞独立的H$稳定性,并给出了求解事件触发机制参数和状态反馈H_∞控制的协同设计方法。采用倒立摆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触发机制 李亚普诺夫-克洛索夫斯基泛函 h稳定性 协同设计
下载PDF
The H-stability of the Solution for Infinite Delay Fun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3
作者 李晓爱 尚德庆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CSCD 1998年第4期94-98, ,共5页
H stability is a new and important concept. In this paper,we discuss the equationx(t)=-a(t)x(t)+∫ t -∞ k(t,s-t,x(s)) d sand we gain a new decision theorem. Using this decision theorem,we obtained a very extensive re... H stability is a new and important concept. In this paper,we discuss the equationx(t)=-a(t)x(t)+∫ t -∞ k(t,s-t,x(s)) d sand we gain a new decision theorem. Using this decision theorem,we obtained a very extensive result of the H uniformly asymptotical stability of this equation. That is,eliminating the restriction that a(t) is boun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 stability Liapunov func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下载PDF
时标上脉冲动态系统的h-稳定
4
作者 孔栋 张立琴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2期7870-7872,共3页
分别借助李雅普诺夫函数直接方法和比较方法,研究了时标上具有固定时刻脉冲的动态系统的h-稳定性。
关键词 时标 脉冲动态系统 h-稳定性
下载PDF
梯度神经网络的全局H-稳定性与吸引域
5
作者 张全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6-548,共3页
提出了在平稳点有限的情况下无约束极小化问题的神经网络求解模型 ,给出了网络的全局稳定性分析以及各个平稳点的吸引域估计 ,证明了网络平衡点集合的全局H 收敛性 .对网络的可靠运行与有效运行提供了理论基础 .
关键词 梯度神经网络 h-稳定性 极小化问题 吸引域
下载PDF
一类区间动力系统稳定的判别准则
6
作者 梅正阳 高永东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10-12,共3页
对于一类线性区间动力系统,本文获得了几个稳定性充分判据,减弱了文[6]的条件,改进了文[5][6]的结果.
关键词 区间动力系统 h稳定性 多胞形 严格对角占优阵
下载PDF
无穷延滞泛函微分方程解的H——稳定性
7
作者 杨清和 《新乡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50-53,共4页
H——稳定性是一个新的且重要的概念,本文我们讨论了方程 x’(t)=-a(t)x(t)+k(t,s—t,x(s))ds 并获得了一个新的判别定理,用此定理我们得到了上述方程的解的H——一致渐近稳定性的较文[1]中更广泛的结果,即去掉了对 a(t)有界的限制。
关键词 h——稳定性 李雅普诺夫泛函 积分微分方程
下载PDF
涡旋诱发重联模型(Ⅰ)——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振兴 濮祖荫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11,共11页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系统地研究了涡旋诱发重联的基本动力学特性.包括:涡旋诱发重联的物理机制;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和撕裂模不稳定性耦合过程;磁流体涡管的基本特性;不同尺度涡旋间的相互作用,动能和磁能间的转化及准稳态时流...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系统地研究了涡旋诱发重联的基本动力学特性.包括:涡旋诱发重联的物理机制;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和撕裂模不稳定性耦合过程;磁流体涡管的基本特性;不同尺度涡旋间的相互作用,动能和磁能间的转化及准稳态时流线、磁力线、等涡度线和等电流密度线的相似性等.用二维MH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上述一些特性,并与理论分析结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拟结果证实了理论推论.涡旋诱发重联是产生局部磁场重联的重要机制之一,该模型在磁顶区的应用将另文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诱发重联 K-h稳定性 撕裂模不稳定性 磁流体涡旋管 磁场重联 空间物理学
下载PDF
脉冲Hopfield神经网络的鲁棒H-稳定性及其脉冲控制器设计(英文)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斌 刘新芝 廖晓昕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研究了脉冲Hopfield神经网络在Hopfield意义下的鲁棒稳定性 .通过应用Lyapunov函数法和Riccati不等式方法 ,得到了脉冲Hopfield神经网络鲁棒稳定和鲁棒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在此基础上 ,设计出了易于实施的脉冲控制器来镇定Hopfield神... 研究了脉冲Hopfield神经网络在Hopfield意义下的鲁棒稳定性 .通过应用Lyapunov函数法和Riccati不等式方法 ,得到了脉冲Hopfield神经网络鲁棒稳定和鲁棒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在此基础上 ,设计出了易于实施的脉冲控制器来镇定Hopfield神经网络 .最后 ,给出了例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hopfield神经网络 鲁棒h-稳定性 脉冲控制器 设计 LYAPUNOV函数 RICCATI不等式
下载PDF
利用GS流场重构方法研究磁尾等离子体片涡流 被引量:6
10
作者 田安民 宗秋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75-1684,共10页
2000年9月30日Geotail卫星分别于1 7:54:36~18:09:00UT和18:59:00~19:30:00UT在磁尾晨侧等离子体片内(n≈0.4 cm^(-3) ,T≈6 keV)观测到等离子体涡流事件.本文采用Grad-Shafranov(GS)流场重构技术再现了这些涡流的二维速度场、离子数... 2000年9月30日Geotail卫星分别于1 7:54:36~18:09:00UT和18:59:00~19:30:00UT在磁尾晨侧等离子体片内(n≈0.4 cm^(-3) ,T≈6 keV)观测到等离子体涡流事件.本文采用Grad-Shafranov(GS)流场重构技术再现了这些涡流的二维速度场、离子数密度和离子温度的分布图像.结果显示:从地心太阳磁层坐标系(GSM)赤道面上面看,涡流的尺度约为5000 km×1400 km,朝地球的运动速度约为15~25 km/s.所有5个涡流的旋转方向都为顺时针方向,旋转周期约为6~11 min.相邻涡流的相互作用导致它们之间的磁场强度增强.考察观测数据发现,涡流内不仅包含等离子体片热等离子体成分,也包含较大通量的类似源自磁鞘的冷等离子体成分(T<1 keV).这与观测到涡流等离子体的平均温度(T≈4 keV)较磁尾等离子体片等离子体的典型温度(T≈6 keV)明显偏低的事实是一致的.不仅如此,离子数密度和温度在结构内的分布也不均匀,数密度在涡流内部偏离中心的位置比较低而在每个涡流的边缘位置比较高,温度的分布大体上与密度相反.分析认为观测到的磁尾等离子体涡流事件可能由发生在低纬边界层的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引起,涡流结构内的冷等离子体可能来自磁层顶外部的磁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流场重构方法 等离子体片涡流 K—h稳定性 低纬边界层(LLBL)
下载PDF
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大变形发展阶段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慧生 丁志杰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33-540,共8页
给出数值模拟Kelvin Helmholtz不稳定性发展的离散涡方法及线化发展方程组的通解 ,并从线化问题解的初始条件出发 ,对Atwood数α、Froude数F及Bond数的倒数 β值的各种不同组合下的Kelvin Helmholtz不稳定性的大变形发展进行了数值模拟 ... 给出数值模拟Kelvin Helmholtz不稳定性发展的离散涡方法及线化发展方程组的通解 ,并从线化问题解的初始条件出发 ,对Atwood数α、Froude数F及Bond数的倒数 β值的各种不同组合下的Kelvin Helmholtz不稳定性的大变形发展进行了数值模拟 ,发现了界面大变形特性对这 3个参数依赖关系的一些规律 .采用随界面变形增大逐一增加计算点的办法 ,使界面大变形数值模拟的工作量进一步大大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形 数值模拟 K-h稳定性 流体界面
原文传递
剪切气流中无黏液体横向射流破碎机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甜 李佳周 陈伟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1-151,共11页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中,液体燃料的雾化过程、特别是初始雾化过程非常复杂,至今无法建立准确的初始雾化模型。忽略液体射流黏性,采用线性不稳定性分析法对无黏液体(工质为水)在二维剪切横向气流中的破碎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射流的色散方...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中,液体燃料的雾化过程、特别是初始雾化过程非常复杂,至今无法建立准确的初始雾化模型。忽略液体射流黏性,采用线性不稳定性分析法对无黏液体(工质为水)在二维剪切横向气流中的破碎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射流的色散方程,根据其表面波的增长率及波数的发展情况对射流破碎进行预测。当气体韦伯数或液体韦伯数增大时,射流表面波增长率显著增加,最佳波长明显减小。液气动量比大于临界值时,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占主导作用;反之,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性占主导作用。二维剪切气流在射流方向上具有速度梯度,只改变横向气动力对射流表面波的作用。气体韦伯数与液体韦伯数对射流破碎的作用与均匀气流相似;保持气流流量相同时,负梯度剪切气流可以加速射流的破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剪切气流 液体横向射流 色散方程 R-T不稳定性 K-h稳定性
原文传递
火星感应磁层边界不稳定性研究:K-H波及其产生的磁通量绳
13
作者 吴放 葛亚松 +2 位作者 黄灿 王磊 杜爱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01-3310,共10页
火星感应磁层边界的等离子体不稳定性,如边界层处速度剪切激发的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对火星感应磁层结构和磁层离子输运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Mars Atmosphere and Volatile EvolutioN(MAVEN)卫星搭载的Magnetometer(M... 火星感应磁层边界的等离子体不稳定性,如边界层处速度剪切激发的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对火星感应磁层结构和磁层离子输运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Mars Atmosphere and Volatile EvolutioN(MAVEN)卫星搭载的Magnetometer(MAG)和Super Thermal and Thermal Ion Composition(STATIC)仪器所提供的磁场和等离子数据,分析了2018年5月21日火星感应磁层边界处观测到的K-H不稳定性事件,发现在磁场、重离子通量、离子成分与密度、和离子速度上存在五个连续的准周期变化,估算K-H波的周期为~100 s,同时在其中两个K-H涡旋内发现了磁通量绳结构.磁通量绳的轴向方向与边界层法向准垂直,且其中的离子成分与涡旋内电离层等离子体成分接近,表明此处的磁通量绳有可能是在K-H波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磁通量绳的整体速度也远大于此处的离子逃逸速度,这可能导致重离子O^(+)和O_(2)^(+)从火星大气中快速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h稳定性 磁通量绳 大气逃逸
下载PDF
分离再附流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宇飞 魏中磊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7-96,共10页
综述了二维前后向台阶,T型结构以及轴对称纯体等典型几何结构的分离再附流动的实验研究.介绍了不同模型分离再附流场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详细论述了流动各参数对流场的影响,并简要分析了分离再附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分离再附流动 剪切层 K-h稳定性 流场
下载PDF
地球磁层顶K-H不稳定性与撕裂模的耦合及涡旋撕裂模不稳定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濮祖荫 严明 傅竹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65-373,共9页
本文用二维MHD数值模拟研究了地球磁层顶同时存在速度剪切和磁场剪切时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K-H)和撕裂模不稳定性(TM)的耦合过程。在雷诺数和磁雷诺数确定时,Alfvèn马赫数值(M_A)对耦合特性起决定性作用。在本文选取的参数... 本文用二维MHD数值模拟研究了地球磁层顶同时存在速度剪切和磁场剪切时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K-H)和撕裂模不稳定性(TM)的耦合过程。在雷诺数和磁雷诺数确定时,Alfvèn马赫数值(M_A)对耦合特性起决定性作用。在本文选取的参数条件下,若M_A<0.4,自发TM占主导地位;当0.4≤M_A<1.4时,TM受到K-H明显调制;如果M_A≥1.4,K-H引起的涡旋运动起控制作用,导致一种新的不稳定性产生。该不稳定性称作涡旋撕裂模不稳定性。其饱和后长时间渐近状态由一个大尺度的流体涡旋和同心磁岛组成。在地球磁层顶通量传输事件(FTEs)中它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磁层顶 K-h稳定性 撕裂模
下载PDF
无限时滞中立型Volterra积分微分方程解的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迪申加卜 葛晓霞 《武警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74-76,共3页
研究具有无限时滞中立型Volterra积分微分方程解的稳定性与有界性 ,得到方程解为h一致稳定、h一致渐近稳定和h有界的新的结果。
关键词 可控泛函 正规泛函 无限时滞 中立型积分微分方程 h稳定性 h一有界性
下载PDF
低雷诺数翼型分离流动的大涡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付斐 叶建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3期61-67,共7页
采用高精度大涡模拟算法,对低雷诺数下的孤立翼型分离流动问题进行研究,计算了雷诺数为55000、马赫数0.2、来流5°攻角下的NACA-0025翼型,生成数值数据库,从时均流场、瞬态流场、频谱和高阶统计量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高精度大涡模拟算法,对低雷诺数下的孤立翼型分离流动问题进行研究,计算了雷诺数为55000、马赫数0.2、来流5°攻角下的NACA-0025翼型,生成数值数据库,从时均流场、瞬态流场、频谱和高阶统计量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涡模拟方法能够很好的描述低雷诺数翼型分离流动,其瞬态流场图画与实验结果吻合的很好;翼型上表面出现大尺度的开放式分离区,在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作用下,自由剪切层失稳卷起展向涡,展向涡二次失稳发生旋涡配对现象;分离区流场的演化受大尺度涡结构控制,流场中高阶统计量的分布也与涡结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 低雷诺数 分离 大涡模拟 K-h稳定性
下载PDF
运动状态下液体轴对称抛撒首次破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磊 黄中伟 韩肇元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组合式激波管设备,对运动状态下液体轴对称抛撒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纹影装置获得其所形成雾化场的外形轮廓照片,测量获得了液核发生首次破碎的位置与对称轴之间的距离。通过对抛撒过程中R-T不稳定性与K-H不稳定性的...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组合式激波管设备,对运动状态下液体轴对称抛撒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纹影装置获得其所形成雾化场的外形轮廓照片,测量获得了液核发生首次破碎的位置与对称轴之间的距离。通过对抛撒过程中R-T不稳定性与K-H不稳定性的分析认为,轴向气流作用下液体轴对称抛撒的首次破碎点与对称轴的距离主要由轴向气流的速度、轴向气流的密度、液体轴对称抛撒的出口速度、抛撒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环形喷口的宽度等参数所决定。在此基础上,利用相似性理论和无量纲分析,获得了运动状态下液体轴对称抛撒首次破碎点与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与相关参数的无量纲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对称抛撒 首次破碎 R-T不稳定性 K—h稳定性
下载PDF
弯道植被水流中Monami现象及湍流特性试验研究
19
作者 黄天炜 林颖典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5-765,共11页
自然河流中生长的水生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的形态变化会影响水流的流动特性及污染物的输运。该文利用U型折叠弯道水槽进行试验,设置半侧分布的柔性植被,分析在弯道水流下不同流量及柔性植被配置对Monami现象的影响。试验... 自然河流中生长的水生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的形态变化会影响水流的流动特性及污染物的输运。该文利用U型折叠弯道水槽进行试验,设置半侧分布的柔性植被,分析在弯道水流下不同流量及柔性植被配置对Monami现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流量下的柔性植被形态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流速分布,当流量较大时,弯道中会出现Monami现象。在不同流量下,植被形态在弯道入口处呈现Monami现象、倾斜倒伏或直立;而在弯道后半程呈现Monami现象或无组织性轻微摆动。通过功率谱频率分析的高相关性证明Monami现象由K-H涡的不稳定性产生,且在弯道中,Monami频率减小。植被叶片的摆动使得湍流应力更深入植被冠层,而Monami现象的出现降低了植被冠层边界动量传输效率。此外,弯道会扩大植被冠层内扫掠主导区域的影响范围,改变无植被区的湍流活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植被 弯道水流 Monami现象 流速分布 K-h稳定性
原文传递
平板液相横流中气体射流的多尺度旋涡结构分析
20
作者 黄彪 黄润航 +2 位作者 吕亚飞 刘涛涛 郝亮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2-949,共8页
为了研究平板液相横流中气体射流形态非稳态演化及流场中旋涡结构的多尺度演化过程,基于两步投影法和VOF界面捕捉方法,结合高分辨率网格策略,建立了平板液相横流中气体射流的高精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平板液相横流中气体射流的... 为了研究平板液相横流中气体射流形态非稳态演化及流场中旋涡结构的多尺度演化过程,基于两步投影法和VOF界面捕捉方法,结合高分辨率网格策略,建立了平板液相横流中气体射流的高精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平板液相横流中气体射流的演化过程可以分为射流气泡初步形成、射流气液界面失稳和射流气泡充分发展3个典型阶段.在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的诱导下,气液界面发生形变并逐渐失稳产生破碎,导致射流形态由大尺度连续气泡逐渐转变为小尺度离散气泡.平板液相横流中气体射流的涡系结构主要包括射流内部和气液界面的反旋转涡对、近壁面和射流界面的剪切层涡以及通气孔前缘的马蹄涡.各种旋涡结构在流场不同发展阶段扮演不同的作用,并相互作用导致了射流气泡演变过程的复杂多尺度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射流气泡 K-h稳定性 旋涡结构 多尺度流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