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世纪40年代初以来中国大陆沿海主要海湾形态变化
被引量:
35
1
作者
侯西勇
侯婉
毋亭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9,共12页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海岸带正在经历各种剧烈的变化,海湾形态变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地形图资料与遥感影像提取20世纪40年代初至2014年7个时相的中国大陆沿海主要海湾的空间信息,进而分析海湾岸线类型结构、开发利...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海岸带正在经历各种剧烈的变化,海湾形态变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地形图资料与遥感影像提取20世纪40年代初至2014年7个时相的中国大陆沿海主要海湾的空间信息,进而分析海湾岸线类型结构、开发利用程度和空间位置的变化特征,以及海湾面积、形状和重心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40年代初以来,中国大陆沿海主要海湾的形态变化显著且复杂,主要体现为:海湾岸线的结构变化显著,自然岸线的长度和比例急剧减少;海湾岸线的开发利用程度持续增强;海湾岸线普遍背陆向海运动;海湾面积普遍大幅萎缩;海湾形状总体趋向复杂但个体间的差异在缩小;海湾重心分布位置普遍背陆向海迁移;海湾变化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性等。总的来说,以围填海为主的人类活动是导致海湾发生上述变化特征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指出应该对中国的海湾进行功能定位划分和分类管理,通过强化以海湾为基本单元的管理,促进中国海岸带综合管理能力的提高和管理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
岸线结构
岸线变化
海湾面积
形状指数
海湾重心
围填海
原文传递
2010—2020年中国沿海主要海湾形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
7
2
作者
徐鹤
张玉新
+1 位作者
侯西勇
李东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10-1024,共15页
为揭示近期中国沿海主要海湾形态的变化特征,基于Landsat影像提取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中国沿海主要海湾的空间信息,以海湾岸线类型结构、岸线开发利用程度、海湾面积、海湾形状和平面重心位移作为评价指标,分析2010—2020年中国沿海...
为揭示近期中国沿海主要海湾形态的变化特征,基于Landsat影像提取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中国沿海主要海湾的空间信息,以海湾岸线类型结构、岸线开发利用程度、海湾面积、海湾形状和平面重心位移作为评价指标,分析2010—2020年中国沿海主要海湾的形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10年间中国沿海主要海湾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显著,自然岸线长度和保有率下降;(2)海湾岸线开发利用程度上升,但上升速度开始放缓,大多数海湾属于中等开发程度;(3)海湾面积持续萎缩,但萎缩速度放缓,渤海海区海湾的面积萎缩幅度最大且速度最快;(4)海湾形状的变化趋势存在南北差异,北方趋于复杂,南方趋于简单,总体则趋于简单;(5)海湾平面重心在2015年后趋于稳定,位移距离减小,位移速度放缓。总的来说,海湾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以围填海为主的人类活动,国家层面近年来实施的围填海管控政策和措施已在海湾形态变化方面初步显现成效。研究认为,应对中国沿海的海湾进行基本功能定位和划分,实施精细化分类管理,促进海湾区域“三生空间”布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
岸线结构
岸线变化
海湾面积
形状指数
海湾重心
围填海
原文传递
题名
20世纪40年代初以来中国大陆沿海主要海湾形态变化
被引量:
35
1
作者
侯西勇
侯婉
毋亭
机构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9,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1143032)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TZ-15
+1 种基金
KZZD-EW-14)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XDA05130703)~~
文摘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海岸带正在经历各种剧烈的变化,海湾形态变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地形图资料与遥感影像提取20世纪40年代初至2014年7个时相的中国大陆沿海主要海湾的空间信息,进而分析海湾岸线类型结构、开发利用程度和空间位置的变化特征,以及海湾面积、形状和重心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40年代初以来,中国大陆沿海主要海湾的形态变化显著且复杂,主要体现为:海湾岸线的结构变化显著,自然岸线的长度和比例急剧减少;海湾岸线的开发利用程度持续增强;海湾岸线普遍背陆向海运动;海湾面积普遍大幅萎缩;海湾形状总体趋向复杂但个体间的差异在缩小;海湾重心分布位置普遍背陆向海迁移;海湾变化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性等。总的来说,以围填海为主的人类活动是导致海湾发生上述变化特征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指出应该对中国的海湾进行功能定位划分和分类管理,通过强化以海湾为基本单元的管理,促进中国海岸带综合管理能力的提高和管理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海湾
岸线结构
岸线变化
海湾面积
形状指数
海湾重心
围填海
Keywords
gulf
shoreline
structure
shoreline
change
gulf
area
gulf
shape
index
gulf
centroid
sea
reclamation
China
分类号
P737.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原文传递
题名
2010—2020年中国沿海主要海湾形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
7
2
作者
徐鹤
张玉新
侯西勇
李东
机构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10-1024,共1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9060205)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自主部署项目(YICY755011031,YICY75502101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0QD090)。
文摘
为揭示近期中国沿海主要海湾形态的变化特征,基于Landsat影像提取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中国沿海主要海湾的空间信息,以海湾岸线类型结构、岸线开发利用程度、海湾面积、海湾形状和平面重心位移作为评价指标,分析2010—2020年中国沿海主要海湾的形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10年间中国沿海主要海湾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显著,自然岸线长度和保有率下降;(2)海湾岸线开发利用程度上升,但上升速度开始放缓,大多数海湾属于中等开发程度;(3)海湾面积持续萎缩,但萎缩速度放缓,渤海海区海湾的面积萎缩幅度最大且速度最快;(4)海湾形状的变化趋势存在南北差异,北方趋于复杂,南方趋于简单,总体则趋于简单;(5)海湾平面重心在2015年后趋于稳定,位移距离减小,位移速度放缓。总的来说,海湾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以围填海为主的人类活动,国家层面近年来实施的围填海管控政策和措施已在海湾形态变化方面初步显现成效。研究认为,应对中国沿海的海湾进行基本功能定位和划分,实施精细化分类管理,促进海湾区域“三生空间”布局优化。
关键词
海湾
岸线结构
岸线变化
海湾面积
形状指数
海湾重心
围填海
Keywords
gulf
shoreline
structure
shoreline
change
gulf
area
gulf
shape
index
gulf
centroid
sea
reclamation
分类号
P748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世纪40年代初以来中国大陆沿海主要海湾形态变化
侯西勇
侯婉
毋亭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5
原文传递
2
2010—2020年中国沿海主要海湾形态变化特征
徐鹤
张玉新
侯西勇
李东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