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稠油SAGD开发蒸汽腔形成及扩展规律研究 被引量:72
1
作者 武毅 张丽萍 +2 位作者 李晓漫 张辉 马凤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0-43,共4页
SAGD蒸汽腔的形成及扩展与油藏压力、注入蒸汽干度密切相关,是超稠油油藏SAGD开发成功的关键。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及动态监测手段对直井与水平井组合SAGD蒸汽腔的形成及扩展规律进行研究,确定了蒸汽腔形成及扩展规律:蒸汽腔形成于注汽井点... SAGD蒸汽腔的形成及扩展与油藏压力、注入蒸汽干度密切相关,是超稠油油藏SAGD开发成功的关键。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及动态监测手段对直井与水平井组合SAGD蒸汽腔的形成及扩展规律进行研究,确定了蒸汽腔形成及扩展规律:蒸汽腔形成于注汽井点,初期腔体较小,横向扩展较快;连续注汽时,蒸汽腔纵向扩展速度逐渐加快并超过横向扩展速度,蒸汽腔下部横向扩展最慢。根据蒸汽腔的形成和扩展规律对蒸汽腔进行系统分析,确定了SAGD泄油通道的2种形式,为辽河油区SAGD试验过程中的动态调整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辽河油区未来SAGD规模实施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SAGD 蒸汽腔 泄油通道 馆陶组油藏 杜84块
下载PDF
孤东油田七区中馆4—馆6砂层组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5
2
作者 窦之林 董春梅 林承焰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0,15,共4页
根据孤东油田七区中馆 4—馆 6砂层组河流相疏松砂岩储层特征 ,将储层参数、流体性质的非均质性与生产动态紧密结合 ,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以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孤东油田七区中馆 4—馆 6砂岩... 根据孤东油田七区中馆 4—馆 6砂层组河流相疏松砂岩储层特征 ,将储层参数、流体性质的非均质性与生产动态紧密结合 ,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以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孤东油田七区中馆 4—馆 6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 ,对剩余油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平面上 ,非主力相带砂体边缘和废弃河道的砂体以及高渗向低渗的过渡带形成了剩余油饱和度相对高值区。在垂向上 ,非主力小层砂岩分布局限 ,储层物性差 ,油层厚度薄 ,尽管其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高 ,但其剩余油储量有限 ;相反 ,主力小层的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低 ,但可采剩余油储量较大。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包括简单正韵律、复杂正韵律、均质韵律、反韵律和复合韵律 5种形式。其中简单正韵律和复杂正韵律层内剩余油较富集 ,前者主要富集在层序中上部 ,而后者在层序内较多层段富集剩余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东油田七区中馆4-馆6砂层组 储层 非均质性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胜利极浅海油田高速高效开发技术 被引量:25
3
作者 宋万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1-53,共3页
埕岛油田是中国渤海湾南部极浅海海域发现的大型油气田。针对埕岛油田复杂的海况和地质条件 ,在油藏地质、油藏工程、采油工艺、海工工程等的研究、设计过程中 ,探索、引进、开发和应用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从 1 993年投产到目前 ,已... 埕岛油田是中国渤海湾南部极浅海海域发现的大型油气田。针对埕岛油田复杂的海况和地质条件 ,在油藏地质、油藏工程、采油工艺、海工工程等的研究、设计过程中 ,探索、引进、开发和应用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从 1 993年投产到目前 ,已累计建产能 2 5 0× 1 0 4t,实现了高速高效开发 ,并形成了一套适合胜利极浅海油田开发的配套技术。图 3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岛油田 浅海油田 油田开发 储集层预测 油层保护
下载PDF
杜84块馆陶组油层砾岩层识别与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忠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2-24,共3页
针对杜84块馆陶油层中所夹的砾岩层,从岩石结构、测井识别、成因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描述砾岩层的分布规律,在油藏开发过程中充分认识砾岩层的作用,以减轻砾岩层对开发效果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砾岩层 识别 分布特征 杜84块 馆陶组油藏
下载PDF
水平井开发杜84块馆陶超稠油藏方案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郭建国 乔晶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46,共4页
在油藏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对杜84块馆陶油层开发方案进行优选及经济评价研究,分析开采方式、布井方式、注采井距、水平段长度等因素对超稠油油藏水平井开发试验效果的影响规律,并拟和出适合方案实施的S形水平井剖面及井身结构,优化设计... 在油藏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对杜84块馆陶油层开发方案进行优选及经济评价研究,分析开采方式、布井方式、注采井距、水平段长度等因素对超稠油油藏水平井开发试验效果的影响规律,并拟和出适合方案实施的S形水平井剖面及井身结构,优化设计了注采工艺参数。4口井的实践表明,所优选的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陶油藏 蒸汽辅助泄油 物理模拟 注采参数 水平井设计 杜84块
下载PDF
孔店油田馆陶组辫状河储层构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海 林承焰 +3 位作者 张宪国 王宏伟 付晓亮 李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65-677,共13页
孔店油田新近系馆陶组是该油田的重要储层,发育河流相沉积。其河流相砂体展布特征及连通关系复杂,导致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复杂的油水关系,进而控制剩余油的形成和分布。本文从储层构型的角度,综合应用测井、岩心等资料,确定了研究区馆... 孔店油田新近系馆陶组是该油田的重要储层,发育河流相沉积。其河流相砂体展布特征及连通关系复杂,导致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复杂的油水关系,进而控制剩余油的形成和分布。本文从储层构型的角度,综合应用测井、岩心等资料,确定了研究区馆三段沉积类型并建立了沉积模式;然后对储层构型进行精细刻画,对构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研究认为:孔店油田馆三段为辫状河沉积体系,发育辫状河道、心滩、堤岸等主要构型要素。心滩是辫状河体系中最重要的油气富集单元,注水开发会影响并改变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形式;其内部发育泥质、钙质和物性3种类型的落淤层,平面上心滩可分为滩头、滩主体、滩尾和滩翼4个部分。其中:滩头落淤层保存较差;滩主体落淤层发育较好呈近水平产状;滩尾落淤层保存较好呈低角度倾斜状;滩翼落淤层受坡度影响,坡度较小则落淤层易被水流冲刷保存较差,坡度较大则底部落淤层保存较差但中上部落淤层可完整保存。解剖区心滩分析认为剩余油主要集中在落淤层发育较差滩左翼中部和落淤层遮挡作用明显的滩尾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店油田 馆陶组 河流 沉积特征 储层构型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天津地区馆陶组热储回灌量衰减原因探讨 被引量:15
7
作者 林建旺 赵苏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3-136,共4页
馆陶组是天津地区开展回灌试验最早、次数最多的热储层,但在每次试验中,回灌开始几小时或几天后,回灌量就急剧衰减,多数观点认为是回灌流体堵塞影响。笔者根据试验中观测到的现象及有关数据,经过理论分析,认为在回灌初期造成回灌量衰减... 馆陶组是天津地区开展回灌试验最早、次数最多的热储层,但在每次试验中,回灌开始几小时或几天后,回灌量就急剧衰减,多数观点认为是回灌流体堵塞影响。笔者根据试验中观测到的现象及有关数据,经过理论分析,认为在回灌初期造成回灌量衰减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堵塞,而是冷锋面前移过程中与热储层作用产生的一系列阻力所致。通过对回灌衰减分析,在不考虑堵塞的情况下,砂岩储层的物性特征是制约其回灌效果的关键。结合国内外最新砂岩回灌成果,提出天津地区馆陶组回灌的储层参数条件,对持续开发利用馆陶组地热资源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陶组 储层 回灌 衰减
下载PDF
天津滨海新区地热资源循环利用研究——馆陶组热储回灌技术研究与示范 被引量:13
8
作者 阮传侠 冯树友 +2 位作者 沈健 林黎 江国胜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8-506,共9页
可持续回灌是地热资源循环采用的基本。本文通过热储敏感性、堵塞原因、成井结构以及地面装置分析了回灌衰减的原因。认为物理堵塞是回灌堵塞的主要原因,成井结构是维持可持续回灌的关键,标准的地面设备可避免由于物理和化学原因引起的... 可持续回灌是地热资源循环采用的基本。本文通过热储敏感性、堵塞原因、成井结构以及地面装置分析了回灌衰减的原因。认为物理堵塞是回灌堵塞的主要原因,成井结构是维持可持续回灌的关键,标准的地面设备可避免由于物理和化学原因引起的堵塞。本文采用成功的成井结构和标准的地面装置开展馆陶组热储回灌地热资源循环采用的示范工程建设,回灌率达到100~123 m3/h,实现了天津滨海新区馆陶组热储回灌突破,保证了滨海新区馆陶组地热资源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滨海新区 馆陶组热储 回灌研究 工程示范
下载PDF
波阻抗反演技术在孤东地区馆陶组薄储层描述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明振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2-24,共3页
根据一维波动方程的拟合迭代法原理 ,给出了求解波阻抗σ(x)的算法。针对孤东地区馆陶组薄储层油藏存在的地层埋深浅、较疏松以及井径变化大泥岩中含有膨化矿物蒙脱石等引起的声波测井速度失真问题 ,采用分段函数法对其进行了校正。将... 根据一维波动方程的拟合迭代法原理 ,给出了求解波阻抗σ(x)的算法。针对孤东地区馆陶组薄储层油藏存在的地层埋深浅、较疏松以及井径变化大泥岩中含有膨化矿物蒙脱石等引起的声波测井速度失真问题 ,采用分段函数法对其进行了校正。将校正后的声波资料进行反演 ,可得到高质量的资料 ,用该校正资料追踪描述的储层与录井结果吻合较好。应用结果表明 ,测井资料在反演中可以补充地震资料缺少的低频和高频分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阻抗反演 孤东地区 馆陶组 薄储层 拟合迭代法 声波测井 速度校正 储层描述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馆陶组热储特征与地热资源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饶松 肖红平 +3 位作者 王朱亭 高腾 施亦做 黄顺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152,共12页
渤海湾盆地发育多类、多套热储层,其中新近系馆陶组砂岩热储埋深适中、厚度大、分布广泛,为盆地主力热储之一,但过去的研究缺乏针对全区馆陶组地热资源的系统性评价。为此,在全盆地现今地温场特征研究基础上,通过收集整理钻井、地质和... 渤海湾盆地发育多类、多套热储层,其中新近系馆陶组砂岩热储埋深适中、厚度大、分布广泛,为盆地主力热储之一,但过去的研究缺乏针对全区馆陶组地热资源的系统性评价。为此,在全盆地现今地温场特征研究基础上,通过收集整理钻井、地质和物探资料,系统刻画了馆陶组热储平面展布特征,并评价了馆陶组热储地热资源量,圈定了地热资源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①渤海湾盆地第四系—古近系现今平均地温梯度为34.7±3.5℃/km,平均大地热流值为64.4±8.1 mW/m^(2),反映了新生代裂谷盆地属性,具备了形成大型中—低温地热田的地热背景;②馆陶组热储温度分布区间为19.6~96.2℃,平均值为56.3℃,相对高温区主要出现在黄骅坳陷、渤中坳陷,冀中坳陷等地区,总体分布趋势与盆地现今地温场格局基本一致;③盆地110个县级以上城市馆陶组热储地热资源量折合标煤99.6×10^(8) t,平均地热资源丰度148.6×10^(4) t/km^(2),属于资源条件最好的一类油田地热资源,其中66.7%集中分布在华北油区;④盆地馆陶组热储最大概率地热资源量折合标准煤662.2×10^(8) t,平均地热资源丰度为72.4×10^(4) t/km^(2)。结论认为,根据热储特征和地面、经济条件,可在全盆地圈定出9个馆陶组地热资源有利区,即邢衡隆起区、南宫凹陷区、丘县凹陷区、饶阳凹陷区、武清凹陷区、岐口凹陷区、埕宁隆起区、东营凹陷区、昌潍凹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馆陶组 热储 热储特征 地热资源评价 现今地温场 油区地热 勘探有利区
下载PDF
曙光油田曙一区馆陶组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申谷 胥洪成 +2 位作者 何幼斌 吴东胜 李世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37,共3页
叙述了曙一区馆陶组稠油至超稠油的地质特征,查明了油藏的形成机理及油藏分布的控制因素;认为该油藏为自凝结型稠油油藏,原油来自下伏兴隆台油层,原油在运移和成藏过程中,经历水洗作用,使原油粘度增加、凝固点降低,由于原油凝固点温度... 叙述了曙一区馆陶组稠油至超稠油的地质特征,查明了油藏的形成机理及油藏分布的控制因素;认为该油藏为自凝结型稠油油藏,原油来自下伏兴隆台油层,原油在运移和成藏过程中,经历水洗作用,使原油粘度增加、凝固点降低,由于原油凝固点温度高于地层温度,原油自凝结形成沥青壳圈闭而聚集成藏,油藏的分布受油源位置、原油密度、粘度和凝固点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曙光油田 馆陶组 稠油油藏 砂砾岩 储集层
下载PDF
烟道气在超稠油中的溶解特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兆敏 王勇 +2 位作者 李宾飞 陶磊 杨建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5期84-86,共3页
辽河油田杜84块馆陶油层SAGD试验区属巨厚型顶水油藏,随着蒸汽腔的扩展将面临顶水突破的问题,以利用烟道气辅助SAGD技术减缓顶水突破时间。通过室内实验研究烟道气在辽河脱水超稠油中的溶解度及不同溶解度下超稠油体积系数、密度、黏度... 辽河油田杜84块馆陶油层SAGD试验区属巨厚型顶水油藏,随着蒸汽腔的扩展将面临顶水突破的问题,以利用烟道气辅助SAGD技术减缓顶水突破时间。通过室内实验研究烟道气在辽河脱水超稠油中的溶解度及不同溶解度下超稠油体积系数、密度、黏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烟道气在超稠油中溶解度较小,体积系数较小;烟道气溶解于超稠油后,油气混合物黏度有较大幅度下降,降黏率基本呈线性增加。该研究结果为超稠油数值模拟提供了可靠的物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烟道气 溶解度 体积系数 黏度 杜84块 馆陶油层
下载PDF
蓬莱A油田馆上段Ⅰ油组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对注水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英宪 张章 +2 位作者 申春生 缪飞飞 姜立富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1-58,共8页
蓬莱A油田目前面临产量递减速度快、层间干扰突出、主力层水淹严重等一系列生产问题,为改善蓬莱A油田馆陶组上段(馆上段)Ⅰ油组的开发效果,明确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开展了蓬莱A油田馆上段Ⅰ油组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对注水开发的影响研究。结... 蓬莱A油田目前面临产量递减速度快、层间干扰突出、主力层水淹严重等一系列生产问题,为改善蓬莱A油田馆陶组上段(馆上段)Ⅰ油组的开发效果,明确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开展了蓬莱A油田馆上段Ⅰ油组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对注水开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渗透率非均质性以及分层系数综合反映了Ⅰ油组强层间非均质性,强烈的层间差异导致I油组主力层形成高渗通道,导致综合含水快速上升,非主力层动用程度差;平面非均质性研究发现,平面高渗透率区与渗透率突进系数、渗透率级差高值区以及剩余油饱和度低值区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舌进现象严重,方向性强,平面矛盾明显;层内韵律性表明,馆上段Ⅰ油组以正韵律为主,其次是均质韵律,反韵律发育较少,正韵律易形成底部水淹,均质韵律的驱油效果较好。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油田开发效果最关键的地质因素,该研究成果为油田分层系开发和井网调整提供了直接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陶组 储层非均质性 注水开发 剩余油 蓬莱A油田
下载PDF
胜利油田沾车地区馆陶组地层速度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家俊 王永诗 +1 位作者 石砥石 王学军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35,共3页
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井筒规则条件下胜利油田馆陶组各种岩性的声波时差分布规律 ,从岩石结构角度分析了馆陶组各种岩性速度变化的原因。利用高密度钻井液资料对沾车地区馆陶组储层与围岩的速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 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井筒规则条件下胜利油田馆陶组各种岩性的声波时差分布规律 ,从岩石结构角度分析了馆陶组各种岩性速度变化的原因。利用高密度钻井液资料对沾车地区馆陶组储层与围岩的速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沾车地区馆陶组砂岩的地层速度高于泥岩 ,泥质砂岩、砂质泥岩的地层速度高于砂岩 ,围岩与储层速度分布主要有 7种类型。同时指出 ,用地震资料、测井资料进行砂体追踪时 ,在负极性显示剖面上 ,在不考虑岩石密度的情况下 ,如果上围岩是高速体 ,则与下部储层的反射对应为波谷 ;如果上围岩为低速体 ,则与下部储层对应的反射为波峰 ;如果围岩的速度与储层相等 ,则可能有砂体而无反射 ;如果岩性均为泥岩但其中某段泥岩含砂 ,在地震剖面上亦可形成反射界面 ,但钻井剖面上并没有储层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 沾车地区 馆陶组 储集层 围岩速度特征 约束反演 油基钻井液
下载PDF
济源-开封凹陷东段馆陶组热储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启示
15
作者 张萌 秦祥熙 +2 位作者 黄雯 石磊 郑钢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1期106-114,134,共10页
对济源-开封凹陷东段馆陶组地热水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水化学性质为中性水、盐水、极硬水,以Cl-Na型水为主,其化学特征、控制因素、特征系数等与上部明化镇组地热水、第四系地下水及地表水差异明显.馆陶组地热水为陆相含盐岩地层沉积型... 对济源-开封凹陷东段馆陶组地热水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水化学性质为中性水、盐水、极硬水,以Cl-Na型水为主,其化学特征、控制因素、特征系数等与上部明化镇组地热水、第四系地下水及地表水差异明显.馆陶组地热水为陆相含盐岩地层沉积型溶滤水,赋存介质为砂岩孔隙,区域发育的断裂、裂隙为其提供导热和运移的通道,在大地热流的传导增温下,不断发生溶滤作用、蒸发浓缩作用等,同时热储层封闭性良好,热水运移较停滞,还原性彻底,浓缩程度高.开封断隆内馆陶组地热水的以上特征与开封-兰考断陷相比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馆陶组 水化学特征 地下水 热储 济源-开封凹陷 河北省
下载PDF
南堡油田南堡1、2号构造馆陶组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其生 于连忠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7期38-43,5,共6页
通过对南堡油田南堡1、2号构造取心井馆陶组(Ng)岩心观察及铸体薄片鉴定,明确了研究区馆陶组储层岩石学特征,玄武质泥岩实际上是风化程度高、砾间界线不清楚的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并提出新的储层类型——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储层。研究区储... 通过对南堡油田南堡1、2号构造取心井馆陶组(Ng)岩心观察及铸体薄片鉴定,明确了研究区馆陶组储层岩石学特征,玄武质泥岩实际上是风化程度高、砾间界线不清楚的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并提出新的储层类型——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储层。研究区储层物性总体较好,高孔、高渗储层发育;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铸模孔、杂基内微孔发育,孔隙组合类型以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为主。根据储层成因和展布特征可将其分为3类:河流-三角洲相成因的条带状储层、以火山碎屑为物源的火山裙扇储层及火山前缘的自碎角砾状熔岩环形储层,见丰富的荧光级油气显示,具有有利的成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油田 1、2号构造 馆陶组 储层特征
下载PDF
渤东低凸起馆陶组水资源量评价
17
作者 余连勇 范廷恩 宋来明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2年第3期1-5,共5页
海上油田水源研究,尤其是地层水回注方面的研究日趋引起关注。渤东低凸起为渤海油田重要产区,注入水源充足与否直接决定着油田开发生产是否顺利。针对该凸起,对主要水源目的层馆陶组进行了水资源量评价研究工作。馆陶组储层系统研究表明... 海上油田水源研究,尤其是地层水回注方面的研究日趋引起关注。渤东低凸起为渤海油田重要产区,注入水源充足与否直接决定着油田开发生产是否顺利。针对该凸起,对主要水源目的层馆陶组进行了水资源量评价研究工作。馆陶组储层系统研究表明,馆陶组砂岩分布广、厚度大、物性好,主要属于中—高孔、中—高渗型储层。采用容积法对渤东低凸起馆陶组储层水资源量进行了计算,目的层水资源总量达1 271×108m3,其中Ng1水资源量达311×108m3,Ng3水资源量达960×108m3,水资源量非常充沛,结合该区水源井产能预测结果,认为馆陶组储层能够满足该区域油田长期开发对水资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东低凸起 馆陶组 砂岩 储层 水资源量
下载PDF
粒径分级与防砂工艺的适应性研究
18
作者 汪延富 高维衣 +3 位作者 周伟东 姚绪庆 陈红玲 寻长征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62-63,共2页
在对孤东油田七区西地层出砂状况统计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产出砂粒径分级与防砂方法之间的适应性关系,并以此指导防砂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取得了明显的增油效果。
关键词 馆陶组 砂岩油气藏 出砂 粒度分析 防砂
下载PDF
黄河口凹陷馆陶组水源层评价
19
作者 张宇焜 范廷恩 +2 位作者 王晖 胡晓庆 高玉飞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20-123,130,共5页
黄河口凹陷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生烃凹陷,现阶段该凹陷中在生产油田基本都采用注水开发的模式,注入水源主要为新近系馆陶组(Ng)地层水。综合利用测井资料、地震响应资料以及区域沉积特征认识,通过随机模拟的方法分析了黄河口凹陷Ng地层... 黄河口凹陷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生烃凹陷,现阶段该凹陷中在生产油田基本都采用注水开发的模式,注入水源主要为新近系馆陶组(Ng)地层水。综合利用测井资料、地震响应资料以及区域沉积特征认识,通过随机模拟的方法分析了黄河口凹陷Ng地层和储层的展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水源井实际生产资料,分析了水源潜力区域,对各油田Ng地层产水能力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黄河口凹陷Ng储层厚度大,连续性较好,是优质的水源层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凹陷 馆陶组 水源层 储层展布 产能
下载PDF
沙东南—渤中地区馆陶组水资源量评价
20
作者 余连勇 宋来明 范廷恩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年第3期10-11,30,共3页
海上油田对注入水质要求严格、水源研究日趋重要。沙东南-渤中地区为渤海油田重要产区,注入水源充足与否直接决定着油田开发生产是否顺利。本次针对该地区,对主要水源目的层馆陶组进行了水资源量评价研究工作。馆陶组储层系统研究表明,... 海上油田对注入水质要求严格、水源研究日趋重要。沙东南-渤中地区为渤海油田重要产区,注入水源充足与否直接决定着油田开发生产是否顺利。本次针对该地区,对主要水源目的层馆陶组进行了水资源量评价研究工作。馆陶组储层系统研究表明,馆陶组砂岩虽然分布广、但厚度变化大、物性非均质性强,具体油田馆陶组水源条件因此有所差异。采用容积法对沙东南-渤中地区馆陶组储层水资源量进行了计算,该区馆陶组水资源量为3366×108m3,其中Ng1段水资源量为840×108m3;Ng2段水资源量为483×108m3;Ng3段水资源量为2043×108m3。总体水资源量比较充沛,能够满足沙东南-渤中地区各油田长期开发对水资源的需要,但分布复杂,需要针对具体油田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东南-渤中地区 馆陶组 砂岩 储层 水资源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