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结构、股权结构、成长机会与公司绩效 被引量:52
1
作者 曹廷求 孙文祥 于建霞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4年第1期57-63,共7页
本文在代理成本理论的架构下,以公司成长机会为背景,分析了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利用 1998 年年底之前在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上市的 498 家上市公司 1999 至 2001 年三年间1494 个观察值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 本文在代理成本理论的架构下,以公司成长机会为背景,分析了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利用 1998 年年底之前在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上市的 498 家上市公司 1999 至 2001 年三年间1494 个观察值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成长性的公司而言, 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为我们选择理想的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结构 股权结构 代理成本 中国 公司绩效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价值
下载PDF
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权衡理论还是啄食理论 被引量:54
2
作者 程建伟 周伟贤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4-110,共7页
本文根据2000—2005年沪深股市586家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比率的决定因素。实证发现投资水平、资产负债率、现金替代物与现金持有比率负相关,债务期限结构和每股股利与现金持有比率正相关,现金流、企业规模、现金... 本文根据2000—2005年沪深股市586家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比率的决定因素。实证发现投资水平、资产负债率、现金替代物与现金持有比率负相关,债务期限结构和每股股利与现金持有比率正相关,现金流、企业规模、现金流波动率和财务实力的影响随不同的成长性而不同。实证结论更多地支持了啄食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金持有 权衡理论 啄食理论 成长性
原文传递
现金的市场价值——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顾乃康 孙进军 《管理科学》 CSSCI 2008年第4期96-104,共9页
使用1998年-200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全样本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结合中国的制度和治理背景检验上市公司所持现金的价值。结果表明企业已持现金的价值存在折价,其边际价值仅为0.5元-0.6元。为了更具体地检验假设... 使用1998年-200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全样本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结合中国的制度和治理背景检验上市公司所持现金的价值。结果表明企业已持现金的价值存在折价,其边际价值仅为0.5元-0.6元。为了更具体地检验假设。对融资约束、成长机会、控制权性质(国有控股或非国有控股)、企业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分层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企业特征方面,持有现金较少的企业、财务杠杆较低的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企业或者具有较高成长机会的企业在继续增持现金时,股东对增持的额外现金给予了较高的价值评价,而非国有控股企业所持有的额外现金也具有更高的价值,这些结果与假设一致,并具有一定的稳健性;在市场化进程的影响方面,当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所持有的现金具有更高的价值,这与理论假设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金的市场价值 融资约束 成长机会 控制权性质 市场化进程
原文传递
托宾Q、增长机会与公司资本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山 黄运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93-97,共5页
通过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上市公司未来增长机会与企业财务杠杆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过去的增长状况则与财务杠杆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过去增长率高的企业未来并不一定会有好的增长机会,只有具备良... 通过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上市公司未来增长机会与企业财务杠杆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过去的增长状况则与财务杠杆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过去增长率高的企业未来并不一定会有好的增长机会,只有具备良好的投资项目同时为项目做好融资准备的上市公司,未来才会有较好的增长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结构 上市公司 投资 增长机会
下载PDF
公司治理机制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9
5
作者 杨兴全 梅波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单一方程检验的基础上,通过联立方程,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控制债务期限结构与财务杠杆的内生性问题,将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基本上为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与债务期限... 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单一方程检验的基础上,通过联立方程,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控制债务期限结构与财务杠杆的内生性问题,将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基本上为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与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的观点提供了证据,此外,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与债务期限结构的负相关性在低成长公司中更显著的观点也基本得到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机制 债务期限结构 公司成长性
下载PDF
不同成长机会下多元化与公司绩效的门槛效应 被引量:21
6
作者 孙戈兵 连玉君 胡培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74,68,共7页
本文从企业非线性成长理论出发,在考虑公司成长机会差异的情况下,采用门槛面板模型对上市公司多元化与经营绩效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化程度与经营绩效因成长机会的不同而呈现显著的区间效应,表现为当低成长机会时,... 本文从企业非线性成长理论出发,在考虑公司成长机会差异的情况下,采用门槛面板模型对上市公司多元化与经营绩效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化程度与经营绩效因成长机会的不同而呈现显著的区间效应,表现为当低成长机会时,多元化程度与经营绩效没有显著性关系,而高成长机会时,两者表现为显著性正相关或多元化折价消失,为"多元化折价悖论"提供了新的解释,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机会 多元化 公司绩效 面板门槛模型
下载PDF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与负债控制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蔡吉甫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42,共7页
基于Jensen的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在充分考虑公司成长机会和自由现金流量差异的前提下,系统地对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与负债的控制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当公司存在自由现金流量时,中国上市公司倾向于过度投资,其中,代理问题最严... 基于Jensen的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在充分考虑公司成长机会和自由现金流量差异的前提下,系统地对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与负债的控制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当公司存在自由现金流量时,中国上市公司倾向于过度投资,其中,代理问题最严重的高自由现金流量、低成长机会的公司过度投资倾向明显大于其他类型的公司。从对债务控制效应的检验来看,研究发现,短期债务的控制作用是显著的,而银行借款的治理效应则是弱化或恶化的,其存在非但未能缓解公司的过度投资,反而一定程度还上加重了公司的过度投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机会 自由现金流量 过度投资 负债控制效应
下载PDF
自由现金流量、过度投资与公司业绩 被引量:12
8
作者 蔡吉甫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9-123,共5页
企业投资行为是否有效率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具有重要影响。在充分考虑公司成长机会和自由现金流量差异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自由现金流量与过度投资的关系及其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公司存在... 企业投资行为是否有效率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具有重要影响。在充分考虑公司成长机会和自由现金流量差异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自由现金流量与过度投资的关系及其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公司存在自由现金流量时,中国上市公司倾向于过度投资,不过自由现金流量与过度投资的关系会因公司成长机会的高低和持有的自由现金流量的多少而有所不同,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区间效应。其中,代理问题比较严重的高自由现金流量、低成长机会的公司过度投资问题显著高于其它类型的公司,且从对公司的经营业绩的影响来看,此类公司的过度投资是一种严重破坏公司价值,损害股东财富行为,其投资非但不能提高公司经营业绩,相反还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现有经营业绩造成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机会 自由现金流量 过度投资 经营业绩
原文传递
交叉上市、增长机会与股利政策——基于政府干预假说的检验 被引量:10
9
作者 覃家琦 邵新建 肖立晟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1-206,共16页
尽管交叉上市领域中主流的绑定假说获得了大量检验,但该假说是否适用于非美国国家或地区尚需进一步考察,其在解释交叉上市与公司股利政策的关系上尚存在逻辑上的不一致。本文基于中国H+A交叉上市的历史背景以及政府干预假说,推断H+A交... 尽管交叉上市领域中主流的绑定假说获得了大量检验,但该假说是否适用于非美国国家或地区尚需进一步考察,其在解释交叉上市与公司股利政策的关系上尚存在逻辑上的不一致。本文基于中国H+A交叉上市的历史背景以及政府干预假说,推断H+A交叉上市公司由于更多的政府干预而具有更低的增长机会、更低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与支付意愿。基于2007-2014年期间的5602个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结果完全支持本文假设。在采用干预效应模型、双元Probit模型、倾向得分匹配与偏差修正匹配等方法控制了样本选择偏差与内生性之后,研究假设仍然得到良好的支持。进一步研究发现,H+A公司具有更大的过度投资概率、更低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和更低的高管变更-业绩敏感性,这加强了本文的政府干预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上市 增长机会 股利政策 政府干预
原文传递
企业成长性与机构投资者行为选择——基于定向增发折价的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佟岩 谢明智 李思飞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7-75,共9页
机构投资者可以一定程度上遏制大股东在定向增发中的掏空行为,但企业成长性会影响机构投资者的行为选择。以2006—2015年沪深两市进行定向增发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将机构投资者分为6类:券商、信托、保险、基金、投资公司和其他公司,采用... 机构投资者可以一定程度上遏制大股东在定向增发中的掏空行为,但企业成长性会影响机构投资者的行为选择。以2006—2015年沪深两市进行定向增发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将机构投资者分为6类:券商、信托、保险、基金、投资公司和其他公司,采用大样本数据分析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面对来自于不同成长性企业的定向增发时,他们参与定向增发的不同状态会如何影响发行折价率。研究发现:(1)企业成长性好时,机构投资者参与认购会显著降低发行折价率,且认购比例越高,折价率越低,而企业成长性不好时,机构投资者参与对折价率无显著影响;(2)企业成长性好时,证券、基金、信托和资产管理公司的认购比例越高,发行折价率越低,而企业成长性不好时,投资公司的认购则增加了折价率。因此,政策制定时需区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在定向增发中可适当引入独立的机构投资者来维护增发价格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性 机构投资者 定向增发折价率
下载PDF
增长机会与资本结构——对我国生物制药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丹 《价值工程》 2004年第9期78-81,共4页
本文从公司战略及外部资本市场环境出发,对我国生物制药行业上市公司的增长机会与资本结构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该行业上市公司增长机会与其债务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生物制药行业 机会 资本结构 实证研究 债务水平 中国 负相关 发现 公司战略
下载PDF
公司增长机会与债务融资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常中阳 唐万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7-52,共6页
本文通过梳理现有主要文献,从保持管理柔性、减少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降低代理成本等角度出发,总结出拥有丰富增长机会的公司其债务融资通常具有数量少、期限短、可赎回、可转换,以及具有较高优先级别等特征。据此本文得出我国应... 本文通过梳理现有主要文献,从保持管理柔性、减少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降低代理成本等角度出发,总结出拥有丰富增长机会的公司其债务融资通常具有数量少、期限短、可赎回、可转换,以及具有较高优先级别等特征。据此本文得出我国应该推进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发展设备租赁以及健全政府信用担保体系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金融 债务 增长机会 资本结构
下载PDF
增长机会与企业资本结构关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金龙 李宝玲 《当代经济管理》 2008年第5期89-93,共5页
通过对增长机会的代理变量进行筛选和分析,选择资产的市场价格/账面价格作为度量企业增长机会的代替变量,并利用证券市场数据,应用Pes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实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增长机会与资本结构关系。经过实证表明,... 通过对增长机会的代理变量进行筛选和分析,选择资产的市场价格/账面价格作为度量企业增长机会的代替变量,并利用证券市场数据,应用Pes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实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增长机会与资本结构关系。经过实证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负债比率与资产的市场价格/账面价格高度负相关,不论是什么行业的企业(金融行业出外),不论企业处于发展阶段的何种时期,企业的资本结构与增长机会高度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机会 资本结构 实证分析
下载PDF
增长机会、异质信念与企业估值
14
作者 刘浩 李强 曾勇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7-177,共11页
构建了一个两期经济模型,理论上研究了异质信念如何通过增长机会影响企业估值,并以2007~2020年沪深两市2 973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异质信念对企业估值具有正向影响;在研发强度高、专利授权多以及高科技... 构建了一个两期经济模型,理论上研究了异质信念如何通过增长机会影响企业估值,并以2007~2020年沪深两市2 973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异质信念对企业估值具有正向影响;在研发强度高、专利授权多以及高科技行业,由于企业拥有较多的增长机会,异质信念对企业估值的正向影响更强;增长机会被执行之后,异质信念对企业估值的正向影响消失。即便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更换关键变量的测度指标,实证结果依然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机会 增长期权 异质信念 企业估值
下载PDF
上市公司增长机会、增发数量与股价反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黎精明 赵燕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27-37,共11页
以2007年至2009年成功增发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数量与股价变动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增发数量内生于其增长机会,增长机会越大的公司增发数量占发行前总股本的比率也越高;股市对上市公司的过度增发... 以2007年至2009年成功增发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数量与股价变动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增发数量内生于其增长机会,增长机会越大的公司增发数量占发行前总股本的比率也越高;股市对上市公司的过度增发会做出显著的负面反应,但仅有微弱的证据表明谨慎增发会导致股价下跌;公开增发的上市公司较之于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具有更多的过度增发倾向,且股价反应也更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再融资 增发数量 增长机会 股价反应 过度增发 谨慎增发 公开增发 定向增发 优序融资理论
下载PDF
浅谈中国有机颜料行业发展之路
16
作者 郝致民 《上海染料》 2022年第1期13-16,共4页
介绍了中国有机颜料的发展历程,碰到的挑战和面临的机遇,分析了企业将要面对的选择,阐明了中国有机颜料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有机颜料 科技创新 增长机遇 差异化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企业研发投资创造成长机会的实证研究
17
作者 胡铭 《嘉兴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7-62,共6页
企业从研发投资中获取成长机会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企业规模、财务杠杆和产业集中度。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和产业集中度在研发投资创造成长机会的过程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而财务杠杆则存在消极作用。企业规模和财务杠杆的互动效应对... 企业从研发投资中获取成长机会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企业规模、财务杠杆和产业集中度。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和产业集中度在研发投资创造成长机会的过程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而财务杠杆则存在消极作用。企业规模和财务杠杆的互动效应对研发投资创造成长机会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在负债率较低的条件下,大公司的研发投资将带来更多的成长机会;而在负债率较高的条件下,小公司更能从其研发投资中获取价值。产业集中度分别与公司规模、财务杠杆的互动效应对研发投资创造成长机会的影响不太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规模 财务杠杆 产业集中度 研发投资 成长机会
下载PDF
管理层股权激励会促进企业创新吗?——以成长机会为调节变量
18
作者 刘岚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86-89,共4页
以2010年至2016年中国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上市公司为例,实证分析了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会促进企业加大创新活动,增加研发投入。同时,在引入企业成长机会作为调节变量的作用下,发现低成长机会企业相对于... 以2010年至2016年中国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上市公司为例,实证分析了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会促进企业加大创新活动,增加研发投入。同时,在引入企业成长机会作为调节变量的作用下,发现低成长机会企业相对于高成长机会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更能促进企业创新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股权激励 企业创新 成长机会
下载PDF
制造业员工工匠精神对工作幸福感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群 蔡芙蓉 张宏如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64-872,共9页
以制造业企业为例,在分析工匠精神对员工工作幸福感影响的基础上,根据情境力量理论,引入职业成长机会与组织容错氛围,并将其纳入AMO理论模型,探讨两者及其交互项在工匠精神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工匠精神... 以制造业企业为例,在分析工匠精神对员工工作幸福感影响的基础上,根据情境力量理论,引入职业成长机会与组织容错氛围,并将其纳入AMO理论模型,探讨两者及其交互项在工匠精神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工匠精神对员工工作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不仅职业成长机会、组织容错氛围正向调节工匠精神与工作幸福感的关系,工匠精神、职业成长机会与组织容错氛围的3项交互作用同样对工作幸福感具有积极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工作幸福感 组织容错氛围 职业成长机会
下载PDF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地位及潜在问题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德华 娄厦 刘慧萍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5-530,共6页
黑龙江省是全国著名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极为卓越的贡献。本文从分析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地位出发,明确了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商品粮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位居全国首位;探讨了粮食生产所引发的农... 黑龙江省是全国著名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极为卓越的贡献。本文从分析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地位出发,明确了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商品粮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位居全国首位;探讨了粮食生产所引发的农民持续增收动力不足、局部水资源短缺和土地质量下降;提出了积极构建产粮大省利益补偿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调整种植结构,促进节约用水和恢复黑龙江省土地质量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地位 潜在问题 补偿机制 增收渠道 黑龙江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