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濒危植物秦岭冷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 被引量:44
1
作者 张文辉 许晓波 +1 位作者 周建云 谢宗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840-1847,共8页
为阐明秦岭冷杉种群分布格局动态特征,达到有效保护和恢复的目的,通过野外调查,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离散分布拟合、扩散系数、Morisita指数、均方-曲线等方法,对不同生境和年龄阶段的秦岭冷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 为阐明秦岭冷杉种群分布格局动态特征,达到有效保护和恢复的目的,通过野外调查,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离散分布拟合、扩散系数、Morisita指数、均方-曲线等方法,对不同生境和年龄阶段的秦岭冷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秦岭冷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在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生境条件下基本属于聚集型分布,在25 m2、150 m2和300 m2的面积上聚集强度较大.天然条件下,种群聚集强度最大取样尺度,可能是其种群更新的最佳面积.(2)秦岭冷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随海拔上升,聚集强度降低;聚集强度在海拔1 300~1 700 m较小,在海拔1 700~2 100 m地区较大;阴坡种群分布聚集强度大于阳坡.(3)随着种群年龄增加,分布格局由聚集型向随机型过渡,聚集强度减弱;聚集性最强的尺度规模在幼、中龄期为50 m2,老龄期为300 m2.(4)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生物生态学特性、生境条件关系密切.在未来森林经营和种群恢复中,应针对生境和种群年龄,森林抚育管理作业面积应该尽量接近聚集强度最大的尺度.低海拔和阴坡应该适度间伐非目的乔木树种,高海拔和阳坡地区,应适度清理灌木和草本层,为群落内团块状更新创造空间;实行就地保护,减少人为干扰,促进天然更新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 年龄阶段 聚集强度 取样尺度
下载PDF
幼儿园结构变量与教育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 ——以山西省幼儿园为例 被引量:35
2
作者 潘月娟 刘焱 胡彩云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0,共8页
本研究以山西省26所的50个班级为样本,分析了幼儿园结构变量与教育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教师学历、师幼比、在班幼儿人数和收费标准是影响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主要结构变量;师幼比和在班幼儿人数对幼儿园教育环境总体质量、... 本研究以山西省26所的50个班级为样本,分析了幼儿园结构变量与教育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教师学历、师幼比、在班幼儿人数和收费标准是影响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主要结构变量;师幼比和在班幼儿人数对幼儿园教育环境总体质量、物质环境质量、人际互动质量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受到教师学历因素的中介作用;收费标准仅对物质环境质量有影响,但收费标准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物质环境质量的显著改善;生活活动与课程的质量仅受到教师学历的影响,未见师幼比和在班幼儿人数的作用;结构变量在不同地区和办园体制的幼儿园之间分布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和办园体制的幼儿园在教育环境质量上出现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 结构变量 教师学历 师幼比 在班幼儿人数 收费标准
下载PDF
社群大小的年变化、气候和人类活动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日移动距离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李义明 廖明尧 +1 位作者 喻杰 杨敬元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2-438,共7页
作者于2001年4月至2003年1月研究了社群大小的年变化、气候和人类活动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千家坪地区一群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日移动距离的影响。对该群金丝猴进行了8个季节的跟踪研究,每季连续跟踪30d。用社群直线距离法... 作者于2001年4月至2003年1月研究了社群大小的年变化、气候和人类活动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千家坪地区一群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日移动距离的影响。对该群金丝猴进行了8个季节的跟踪研究,每季连续跟踪30d。用社群直线距离法确定猴群的日移动距离,同时调查社群大小,记录人为活动和气象因子。研究结果显示:(1)两年间猴群的个体数增加了14%,但其日移动距离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社群大小的年变化对日移动距离没有影响。(2)猴群在人为活动影响下的日移动距离比没有人为活动影响时长。(3)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各个季节中,猴群的日移动距离与一天中晴和有云但无降水所占时间的比例没有相关性;与春季和冬季日降雨或雪所占时间的比例呈负相关,但与夏季和秋季的没有相关性,说明降水缩短了冬春季猴群的日移动距离,这可能与川金丝猴的繁殖有关。人为活动对猴群是不利的;冬春季的长时间降水可能是川金丝猴的灾害性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NOPITHECUS ROXELLANA 日移动距离 季节性 人为活动干扰 气象 灾害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川金丝猴 移动距离
下载PDF
可可西里地区藏羚的社群特征 被引量:30
4
作者 连新明 苏建平 +1 位作者 张同作 曹伊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41-1346,共6页
藏羚(Pantholopshodgsoni)的集群类型有雌性群、雄性群、母仔群、雌雄混群和独羚5种形式。2002年7月~2003年12月,在可可西里地区沿青藏公路设立试验区,直接观察到936群次,计13795只次藏羚。藏羚的集群类型受到生育周期的影响,季节间差... 藏羚(Pantholopshodgsoni)的集群类型有雌性群、雄性群、母仔群、雌雄混群和独羚5种形式。2002年7月~2003年12月,在可可西里地区沿青藏公路设立试验区,直接观察到936群次,计13795只次藏羚。藏羚的集群类型受到生育周期的影响,季节间差异显著。春季以雌性群(60.49%)和雄性群(30.86%)为主;夏季和秋季主要为雌性群(41.65%,49.66%)和母仔群(49.36%,33.67%);雌雄混群(58.14%)主要出现在冬季。雄性群在1年中很少见,尤其是夏秋两季,冬季较为常见,多由亚成体雄性组成。独羚是一种特殊的集群类型,占11.32%。常见的集群大小为2~20只,占71.90%,其次是21~200只的群,占16.35%;>200只的集群极少,仅占0.43%,且仅出现于夏季产羔往返迁徙途中。藏羚的集群大小受竞争、捕食风险以及迁徙繁殖的共同影响。藏羚的集群极不稳定,交配期雌雄混合群受雄性亚成体的干扰经常改变,而在迁徙季节大群和小群之间的转换也很频繁。大型集群为雌性群或母仔群,其最适集群大小为2~20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羚 社群 集群大小 集群类型 可可西里地区
下载PDF
行业协会的组织自主性研究 以广东省级行业协会为例 被引量:30
5
作者 张沁洁 王建平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95,共21页
本文以广东省级行业协会为中心,通过归纳组织自主性概念和总结影响组织自主性的相关理论研究,对行业协会自主性进行测量,在实证分析中探析协会与政府关系强度、协会组织规模两个变量对协会自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业协会与政府的关系... 本文以广东省级行业协会为中心,通过归纳组织自主性概念和总结影响组织自主性的相关理论研究,对行业协会自主性进行测量,在实证分析中探析协会与政府关系强度、协会组织规模两个变量对协会自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业协会与政府的关系强度对行业协会整体自主性、具体的人事与财务和认知自主性具有显著负相关作用,对活动自主性作用并不明显;协会组织规模变量对协会的整体和具体自主性作用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协会 组织自主性 群体关系 组织规模 广东
下载PDF
夏季可可西里雌性藏原羚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 被引量:26
6
作者 连新明 李晓晓 +2 位作者 颜培实 张同作 苏建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63-670,共8页
2005和2010两年的6—8月,在可可西里采用目标动物观察法记录藏原羚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所有行为被划分为觅食、警戒、躺卧、移动和其它5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觅食和躺卧是藏原羚的主要行为类型,分别占总行为时间的(42.02±2... 2005和2010两年的6—8月,在可可西里采用目标动物观察法记录藏原羚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所有行为被划分为觅食、警戒、躺卧、移动和其它5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觅食和躺卧是藏原羚的主要行为类型,分别占总行为时间的(42.02±2.22)%和(31.21±2.71)%,警戒、移动和其它3种行为类型时间比例依次减少。藏原羚的集群大小为1—10和12只,随着集群规模的增加,藏原羚的觅食时间增加,警戒时间减少,但其余3种行为类型与集群规模无显著相关性。与无羔藏原羚个体相比,有羔藏原羚的移动行为所占比例较高,而躺卧比例较低,觅食、警戒和其它3种行为类型差异不显著。一天中,藏原羚的觅食行为存在3个高峰,分别为8:00—8:59,10:00—12:59和16:00—19:59;躺卧行为的变化趋势与觅食行为相反;警戒行为仅有1个高峰,为14:00—14:59。5种行为类型在各时段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原羚 行为时间分配 集群规模 繁殖状态 活动节律
下载PDF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与会计信息透明度提升 被引量:23
7
作者 姜一涵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0-128,F0003,共10页
通过构建PSM-DID模型来考察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能够有效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而且企业集团规模越大,这种效果越明显。经过安慰剂检验、替换被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 通过构建PSM-DID模型来考察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能够有效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而且企业集团规模越大,这种效果越明显。经过安慰剂检验、替换被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在此过程中起到重要中介作用。该研究对企业集团根据自身规模加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强化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改善企业形象、促进资本市场有效运行,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会计信息透明度 集团规模 内部控制
下载PDF
相关风险因子对高原鼠兔摄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边疆晖 景增春 刘季科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7-194,共8页
研究了捕食风险环境中集群和洞口距离对高原鼠兔摄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集群数量的增加不仅降低了警觉行为 ,同时也减少了摄食行为 ,在高风险环境中 ,集群为 1时的取食行为强度最大 ,低风险环境中 ,为 0时最大。警觉行为主要出现在... 研究了捕食风险环境中集群和洞口距离对高原鼠兔摄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集群数量的增加不仅降低了警觉行为 ,同时也减少了摄食行为 ,在高风险环境中 ,集群为 1时的取食行为强度最大 ,低风险环境中 ,为 0时最大。警觉行为主要出现在距洞口 2m的范围内 ,其行为强度与洞口距离呈负相关 ,当洞口距离大于 3m时 ,风险处理区的高原鼠兔几乎无警觉行为出现 ,且该处理区的取食区域几乎压缩在洞口旁。研究结果表明 ,在捕食风险环境中 ,高原鼠兔摄食行为与集群和洞口距离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 ,其行为决策反映了降低风险与摄取食物间的权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风险 高原鼠兔 集群 洞口距离 摄食行为
下载PDF
黑长臂猿的群体大小及组成 被引量:18
9
作者 蒋学龙 马世来 +3 位作者 王应祥 王强 LK.Sheeran FE.Porier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5-22,共8页
黑长臂猿(Hylobatesconcolor)是长臂猿科中较为原始的类群,对其野外行为生态习性近年来已有所报道,但意见不一。本文根据近两年的野外观察,认为黑长臂猿的群体大小为4.3±1.0只,(范围3—6,n=7... 黑长臂猿(Hylobatesconcolor)是长臂猿科中较为原始的类群,对其野外行为生态习性近年来已有所报道,但意见不一。本文根据近两年的野外观察,认为黑长臂猿的群体大小为4.3±1.0只,(范围3—6,n=7),群体组成为1成年雄性,1—2成年雌性,1—3后代个体,群体之大小除与其本身的特点有关外,还与其赖以生存的生境条件好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长臂猿 社群结构 群体大小
下载PDF
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集群特征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振生 李新庆 +3 位作者 王小明 李志刚 胡天华 翟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782-2788,共7页
2004年11月~2005年10月,在贺兰山对岩羊(Pseudois nayaur)的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将其集群类型划分为雌性群、雄性群、雌雄群、母仔群、混合群和独羊6种类型。共观察到岩羊1023群次,计4866只次,平均群大小为(4.86±2.54)只,最大的群... 2004年11月~2005年10月,在贺兰山对岩羊(Pseudois nayaur)的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将其集群类型划分为雌性群、雄性群、雌雄群、母仔群、混合群和独羊6种类型。共观察到岩羊1023群次,计4866只次,平均群大小为(4.86±2.54)只,最大的群为51只,最小的为独羊。其中,母仔群459群(44.87%)为最多的集群类型,其余为混合群(20.72%)、雄性群(14.86%)、独羊(9.09%)、雌雄群(5.57%)、雌性群(4.89%)。母仔群出现的频次在4个季节均最高,除母仔群外,春季雄性群出现的频次最高,而夏、秋、冬季都是混合群出现的频次最高,不同类型集群出现频次的季节间差异极显著。在4个季节中都以2~5只的群居多,其出现的频次占各季节群数50%以上,不同季节群大小差异极显著,而不同集群类型群大小季节间不存在显著差异。除独羊外,不同季节混合群大小差异极显著,母仔群、雌性群大小差异显著,而雄性群、雌雄群大小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贺兰山岩羊集小群是其显著特点,随着季节的变化,其集群类型、集群大小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 集群类型 集群大小 贺兰山
下载PDF
黑龙江东部马鹿集群行为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明海 钟立成 +2 位作者 关国生 高志远 卢大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43-247,共5页
本文根据野外观察到的112群马鹿,初步研究了马鹿的集群行为。野生鹿群大小范围为2—19头,平均群内头数为3.55,鹿群在各季节具有明显的变化。通过对3种类型鹿群的观察分析,发现母仔群是主要的鹿群类型,该类型在各季节中所占比例较大(26%... 本文根据野外观察到的112群马鹿,初步研究了马鹿的集群行为。野生鹿群大小范围为2—19头,平均群内头数为3.55,鹿群在各季节具有明显的变化。通过对3种类型鹿群的观察分析,发现母仔群是主要的鹿群类型,该类型在各季节中所占比例较大(26%—53%),且在产仔期和哺乳期群内分化较高。而在妊娠期群内分化较低。公鹿群在全年比较稳定,混合群在各季节变化较大,每群平均数4.58头,为3种鹿群类型中最大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行为 马鹿
下载PDF
春季和夏初黄羊的集群行为 被引量:14
12
作者 高中信 关东明 +1 位作者 金昆 包新康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6-181,共6页
本文对春季和夏初在野外观察到的637群黄羊(Procapragutturosa)的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春季和夏初各种类型黄羊群平均大小及其方差,并对黄羊群的平均大小、所占比例及其稳定性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本文对春季和夏初在野外观察到的637群黄羊(Procapragutturosa)的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春季和夏初各种类型黄羊群平均大小及其方差,并对黄羊群的平均大小、所占比例及其稳定性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和夏初羊群的平均大小存在着显著差异(F=3.09>F0.05),春季羊群(2~412只)较夏初羊群(2~103只)变动范围要大。春季羊群主要是混合群(63.14%),夏初羊群主要是雌性群(60.73%)。在春季和夏初两个季节,雄性群比例皆最低,分别为7.45%和7.59%。较大的集群往往是混合群,春季平均大小为38.95只,夏初为29.13只。而雄性群和雌性群集群规模皆较小。在春季,雌性群平均大小为11.35只,雄性群平均大小为8.84只。在夏初,雌性群平均大小为4.88只,雄性群平均大小为9.63只。混合群的社群组织最为松散,处于不稳定状态,雄性群最为稳定,羊群波动最小。产仔期、食物丰富度及羊群类型是影响黄羊春季和夏初集群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羊 集群行为 羊群类型 羊群大小
下载PDF
三种珍稀有蹄类动物的警戒行为数据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忠秋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35-1340,共6页
警戒行为是野生动物重要的反捕食策略之一,警戒行为的研究已经成为行为生态学中继动物的采食行为、繁殖行为之外的另一热点研究领域。然而,尽管研究人员至今已经在数百种鸟类、兽类中开展了各种类型的警戒行为学研究,但相关研究的原始... 警戒行为是野生动物重要的反捕食策略之一,警戒行为的研究已经成为行为生态学中继动物的采食行为、繁殖行为之外的另一热点研究领域。然而,尽管研究人员至今已经在数百种鸟类、兽类中开展了各种类型的警戒行为学研究,但相关研究的原始数据却鲜有共享。本文公开了利用焦点取样法采集的我国3种珍稀有蹄类动物警戒行为数据样本716个,其中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175个、藏原羚(P.picticaudata)180个、麋鹿(Elaphurus davidiamus)361个,并同时公布了采集该行为学数据时的相关变量,包括性别、群体类型、群体大小、捕食风险、人类干扰等。结果显示在上述3种有蹄类动物中,均存在明显的集群效应,且此效应与性别及捕食风险存在交互作用。本文尝试建立标准的行为学数据规范,以期为未来的行为学研究数据的共享及深度挖掘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风险 反捕食策略 集群效应 麋鹿 普氏原羚 群体大小 人类干扰 藏原羚
原文传递
找回失落的参考群体: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边界条件的考察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成军 党明辉 杜骏飞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9,116-117,共18页
本文以双重意见气候作为研究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框架,采用多主体建模的方法,将参考群体重新引入对沉默的螺旋的研究当中,重新考察了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边界条件,并分析了沉默的螺旋在不同的区域和时间中的差异。研究发现:在引进参考群体的... 本文以双重意见气候作为研究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框架,采用多主体建模的方法,将参考群体重新引入对沉默的螺旋的研究当中,重新考察了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边界条件,并分析了沉默的螺旋在不同的区域和时间中的差异。研究发现:在引进参考群体的情况下不能确保沉默的螺旋必然出现;沉默的螺旋效果是否能够稳定地出现要视大众媒体对其参考群体的影响力大小而定;沉默的螺旋效果的大小依赖于参考群体规模以及社区总人口规模,其演化受个体的空间分布的影响,而其增长率随着时间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的螺旋 多主体建模 参考群体 规模依赖 计算传播学
原文传递
GDSS环境下群体大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席酉民 汪应洛 +1 位作者 王刊良 杨民助 《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 1997年第2期3-12,共10页
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的产生促进了对GDSS环境下群体决策的研究.本文着重描述了中文GDSS环境下群体大小的实验研究.研究采用了2×2因子设计,即群体大小(三人群体和六人群体)和技术(GDSS群体和非GDS... 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的产生促进了对GDSS环境下群体决策的研究.本文着重描述了中文GDSS环境下群体大小的实验研究.研究采用了2×2因子设计,即群体大小(三人群体和六人群体)和技术(GDSS群体和非GDSS群体).实验主体为大学二年级管理专业学生,群体任务为想法产生类任务.结果表明,GDSS可有效促进群体完成想法产生类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群体大小 实验研究 中国环境
下载PDF
Polygynous Mating System and Behavioural Reason of Black Crested Gibbon (Nomascus concolor jingdongensis) at Dazhaizi,Mt.Wuliang, Yunnan,China 被引量:12
16
作者 范朋飞 蒋学龙 +1 位作者 刘长铭 罗文寿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6-220,共5页
The field research on five black crested gibbon groups, recently performed at Dazhaizi, Mr. Wuliang, Central Yunnan, China, showed that all groups in the local population consisted of one adult male, two adult females... The field research on five black crested gibbon groups, recently performed at Dazhaizi, Mr. Wuliang, Central Yunnan, China, showed that all groups in the local population consisted of one adult male, two adult females and 2 - 5 sub-adults, juveniles and itfants. The mean group size was 6.2 in August 2003 and 6.4 in August 2005. Two subadult males disappeared from their natal home range and three newborns were given birth in Group 3 (G3) and G4 during this study. The two adult females in G1, G2 and G3 gave births and/or carried babies but at different times. There was no aggressive or dominating behaviour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adult females. One floating female was first seen in G3's territory on April 15, 2005. The two resident females interrupted her duet with adult male and chased her. We did not observe adult male chased this floating female and she left G3's territory 10 days later. Sub-adult males often kept distance with the family, and they often sang solo bouts in their natal territory before they dispersed. The sub-adult males and females dispersed from natal territory and two adult resident females rejected the third one, which might were the reasons why the black gibbon groups were polygyny in Dazhaiz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mascus concolor jingdongensis group size and composition Social structure Polygyny Local population Wuliang Mountain
下载PDF
2000床医院在中心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政府规划与适宜规模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国华 刘琍 《中国医院》 2008年第1期14-18,共5页
医院的规模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适宜床位数的设置应与城市的区域卫生规划相结合。在市场化条件下,以2000床医院或医疗集团为例,分析当前我国医院发展规模的现状,医疗服务需求规模、结构、变化规律,以及存... 医院的规模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适宜床位数的设置应与城市的区域卫生规划相结合。在市场化条件下,以2000床医院或医疗集团为例,分析当前我国医院发展规模的现状,医疗服务需求规模、结构、变化规律,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改进过程中政府、医院应承担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集团 政府规划 适宜规模
下载PDF
Effects of Group Size on Vigilance Behavior of Wintering Common Cranes Grus grus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洋 陈文华 +3 位作者 江望高 杨士剑 彭贵鸿 黄庭发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7-362,共6页
From January to March 2005, the effects of group size on the vigilance behavior of wintering Common Cranes Grus grus were studied at Lashihai Lake, Yunnan Province, China. We used scan sampling to record the group siz... From January to March 2005, the effects of group size on the vigilance behavior of wintering Common Cranes Grus grus were studied at Lashihai Lake, Yunnan Province, China. We used scan sampling to record the group sizes and the number of vigilant individuals in each group, and focal sampling to record th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individual vigilance behavior. Both the vigilance efforts of groups and individual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s group size increased, but when the group size exceeded 30 individuals, the decrease of group vigilance became not significant (P 〉 0. 05), and the vigilance duration of adult cranes increased (P 〈 0.01 ). The vigilance frequency of adults increased (P 〈 0.05) when the size exceeded 50 individuals. Presumably, the maximal group size allowing the lowest vigilance for juvenile cranes was larger than that for adults, and the flocks composed of 20 to 30 individuals represented the optimal group size of wintering Common Cranes by considering only the vigilance behavior. Further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the synthesized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us grus group size Vigilance effort Frequency DURATION
下载PDF
新疆卡拉麦里山保护区鹅喉羚的社群结构 被引量:11
19
作者 乔建芳 杨维康 +1 位作者 徐文轩 刘伟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3-357,共5页
2005年11月至2007年5月,在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保护区对鹅喉羚的社群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将其集群划分为雌性群、雄性群、亚成体群、独羚、雌雄混合群和不明群6种类型。共统计鹅喉羚564群,总计3186只。春季鹅喉羚以雄性群居多(45.7%... 2005年11月至2007年5月,在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保护区对鹅喉羚的社群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将其集群划分为雌性群、雄性群、亚成体群、独羚、雌雄混合群和不明群6种类型。共统计鹅喉羚564群,总计3186只。春季鹅喉羚以雄性群居多(45.7%);夏秋两季则以雌性群为主(52.9%和70.4%);冬季以混合群居多(60%)。卡方独立性检验表明,四个季节间三种社群类型的百分比组成差异显著(x^2=68.45,P〈0.01),受繁殖周期和季节变化影响。鹅喉羚集群大小范围为1-95只,其中3只群出现最多(20.0%);2-5只的群占54.3%;6-10只的群占23.1%;11-20只的群占9.2%;〉20只的群占2.3%。春夏秋冬四季平均群大小分别为(4.45±4.07;4.94±4.20;6.66±10.12;6.0±5.66),其中春季平均集群大小分别与秋季和冬季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喉羚 社群 集群大小 社群类型 卡拉麦里山
下载PDF
半野生麋鹿集群行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陆军 于长青 +1 位作者 丁玉华 沈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8-202,共5页
麋鹿在半野生状态下喜集群活动,不同月份集群的大小以及各种组群出现的频率均有所变化。半野生麋鹿有5种组群类型:雄鹿群、母仔群、混合群、雄仔群和仔鹿群。其中混合群出现频率最高,集群最大,是其主要的组群类型,雄鹿群最为稳定... 麋鹿在半野生状态下喜集群活动,不同月份集群的大小以及各种组群出现的频率均有所变化。半野生麋鹿有5种组群类型:雄鹿群、母仔群、混合群、雄仔群和仔鹿群。其中混合群出现频率最高,集群最大,是其主要的组群类型,雄鹿群最为稳定,母仔群中采食组群所占比例和组群大小都大于非采食活动的组群,雄仔群和仔鹿群出现频次较少。麋鹿发情期与非发情的集群有明显差异,不同生境内的集群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 鹿群大小 鹿群类型 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