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保护策略 被引量:21
1
作者 关昕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综合性的遗产项目,往往是某一地域或群体的标志性文化事象,在具有核心象征的文化空间中进行以群体传承为主的综合性传承。对它的保护也应从其特征出发,从文化整体中切分主干文化环节,确定关键传承人,并注意将...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综合性的遗产项目,往往是某一地域或群体的标志性文化事象,在具有核心象征的文化空间中进行以群体传承为主的综合性传承。对它的保护也应从其特征出发,从文化整体中切分主干文化环节,确定关键传承人,并注意将保护主体文化示范引导与民众自发传承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性文化事象 文化空间 群体传承
下载PDF
当代古琴音乐传承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施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48,77-78+161+8,共7页
当代古琴的传承方式表现多样,但任何一种传承方式并不是历时性、孤立存在的。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观照,表现为个体传承(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与群体传承并存、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传承方式交织、专业传承与业余传承互融、共生的多元化的态势... 当代古琴的传承方式表现多样,但任何一种传承方式并不是历时性、孤立存在的。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观照,表现为个体传承(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与群体传承并存、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传承方式交织、专业传承与业余传承互融、共生的多元化的态势,从而共同推动着古琴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本文立足实地调查一手材料、结合历史资料,对当代古琴传承方式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辨析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音乐 传承方式 个体传承 群体传承 传统传承 现代传承 专业传承 业余传承
下载PDF
活化与传承——非遗研学旅行模式与意义解读 被引量:5
3
作者 魏晓虹 钱思宇 《晋中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3-50,共8页
非遗研学旅行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非遗活化保护路径,集游学于一体,在社会全年龄段尤其是青少年中广受欢迎,其参与主体的身份、职业日趋多元化,研学内容和线路丰富,并逐步朝专业化、定制化方向发展。非遗研学旅行作为一种依托非遗文化资... 非遗研学旅行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非遗活化保护路径,集游学于一体,在社会全年龄段尤其是青少年中广受欢迎,其参与主体的身份、职业日趋多元化,研学内容和线路丰富,并逐步朝专业化、定制化方向发展。非遗研学旅行作为一种依托非遗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体验式教育和旅游活动,目前形成了政府主导,传承人主讲,企业、学校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产业链,多方有效配合是提高非遗研学旅行质量与效果的重要因素。非遗研学旅行从横向传播活化与纵向继承两个层面促进了非遗焕发新的生命力。非遗研学旅行对非遗关注度和保护参与度的提升作用以及对于群体文化自信的塑造和促进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性活化与群体性传承都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学旅行 推广活化 群体传承
下载PDF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的群体实践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启超 戴国斌 张君贤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6-323,共8页
门户是武术人的群体聚合单元,是武术共同体的意义生成空间,也是把握武术文化传承的具体单位。运用文献分析、逻辑推理、田野调查等方法,从群体行为角度对武术门户内、外两方面实践进行考察,揭示武术文化传承逻辑,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 门户是武术人的群体聚合单元,是武术共同体的意义生成空间,也是把握武术文化传承的具体单位。运用文献分析、逻辑推理、田野调查等方法,从群体行为角度对武术门户内、外两方面实践进行考察,揭示武术文化传承逻辑,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经验借鉴与理论反思。认为:中国武术的传承是以门户为单位进行的群体继承活动,武术人的群体实践映射出武术文化传承逻辑。门户是武术文化传承的群体单位,群体认同与区分的行为规律是门户形成与运作的根本原因。“非亲而亲”的建家实践与“相异相生”的群体互动是门户发展的基本策略,结构化为武术人群体传承的文化(行为)模式,也是实现武术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具体途径。武术门户在“传承主体”与“传承内容”两方面维系了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发展。门户内部以社会关系“家族化”整合群体,建立“关系型情感认同”,保障门户人力资源持续发展;门户外部建构群体边界“相异”又“相生”,形成“互生型区分技术”保持门户技术创新发展活力。武术人以门户创造性地处理坚守文化家园与开放吸收外来的现实矛盾,展现出文化传承过程中理性的群体实践意象。武术门户实践还对文化传承研究“普世价值”悖论问题具有理论反思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门户 群体传承 社会认同 家庭建设 群际互动
下载PDF
传统戏剧类“非遗”群体传承研究——以昆明民间花灯剧团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周灵颖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4-160,共7页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群体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数量庞大而默默无闻的民间传承群体以集体身份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传承之中,以群体合力稳固着"非遗"所根植的土壤,以文化自觉意识推动着"非遗"...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群体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数量庞大而默默无闻的民间传承群体以集体身份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传承之中,以群体合力稳固着"非遗"所根植的土壤,以文化自觉意识推动着"非遗"的传播发展。作为"非遗"特殊门类之一的传统戏曲,其天然蕴含着鲜明的群众属性,这既表现在传统戏曲艺术以"群体表演"为基础的创作演出模式,也反映在传统戏曲艺术中表演群体与观众群体所形成的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戏曲观演系统。由此需要剖析群体传承在传统戏剧类"非遗"保护传承中突显的主体意识和场域特征,反思当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中的"群体"缺失现象,在"非遗"系统性保护的思想指导下为传统戏剧类"非遗"的活化传承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戏剧类“非遗” 昆明花灯戏 群体传承
下载PDF
场景根植与群体生产:从泥塑技艺演变看传统工艺传承
6
作者 王晨 陈钧锴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45,共8页
泥塑发轫于宗教、祭祀和墓葬的场景中,融入民间日常生活,呈现出石窟寺庙神像、泥陶俑和泥玩具等表现形式。根植生活化的社会场景,工匠制度和师徒传承机制促进了泥塑技艺的知识转化与创新。泥玩在适应生活化、大众化的市场需求过程中,形... 泥塑发轫于宗教、祭祀和墓葬的场景中,融入民间日常生活,呈现出石窟寺庙神像、泥陶俑和泥玩具等表现形式。根植生活化的社会场景,工匠制度和师徒传承机制促进了泥塑技艺的知识转化与创新。泥玩在适应生活化、大众化的市场需求过程中,形成了群体化生产机制,进而发展出以小批量、个性化的作坊集聚为特点的产业化模式。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制度变革冲击了传统工艺根植的生活场景。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关键是面向当下新的生活场景,适应新的需求,重建群体化传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塑 生活场景 群体传承 生活化 产业化
下载PDF
单钹路子荆河戏传承困境和传承思路 被引量:1
7
作者 汤军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25-28,共4页
荆州是荆河戏的发源地,其仅存的单钹路子荆河戏传承面临举步维艰的困境:一方面是戏曲与现代群众生活渐行渐远,戏曲发展自身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戏曲传承队伍后继无人,戏曲传承工作迫在眉睫。国家要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戏曲保护措施,通... 荆州是荆河戏的发源地,其仅存的单钹路子荆河戏传承面临举步维艰的困境:一方面是戏曲与现代群众生活渐行渐远,戏曲发展自身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戏曲传承队伍后继无人,戏曲传承工作迫在眉睫。国家要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戏曲保护措施,通过定向委培的方式确保戏曲后备力量;通过定编建制,让传统戏曲有稳定的传承队伍;通过正确引导,增强文化自信,让传统戏曲回归群众生活,这样,戏曲才能真正实现有序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钹路子 荆河戏 传承困境 定向委培 群体传承
下载PDF
少数民族节日体育传承路径研究:基于习俗惯制化、传承人和族群化的角度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开文 周山彦 +2 位作者 李晓通 刘杰 陈永兵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91-94,共4页
应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民族志方法,以民俗学理论为基础,对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文化传承的原始路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体育从古至今的有效传承,其原始路径依靠的是各民族习俗惯制、传承人、群体化共生共融的传承体... 应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民族志方法,以民俗学理论为基础,对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文化传承的原始路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体育从古至今的有效传承,其原始路径依靠的是各民族习俗惯制、传承人、群体化共生共融的传承体系。目前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文化受现代生活方式和文化冲击较大,如何传承少数民族优秀节日体育文化,激活优秀传统民族节日体育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节日体育 制度化传承 传承人传承 群体化传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