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8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位素指示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地下水补给来源 被引量:60
1
作者 马金珠 黄天明 +1 位作者 丁贞玉 W. M. Edmunds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22-930,共9页
通过恢复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大气降水氚值,并结合区域稳定同位素组合特征,揭示了区域地下水氚年龄的多解性与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的温度效应。恢复的1963年核试验期氚高峰值达到2 100 TU,进入90年代平均为60 TU。1960年以来降水补给... 通过恢复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大气降水氚值,并结合区域稳定同位素组合特征,揭示了区域地下水氚年龄的多解性与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的温度效应。恢复的1963年核试验期氚高峰值达到2 100 TU,进入90年代平均为60 TU。1960年以来降水补给的地下水氚值都应大于15TU,而1963年的高峰氚衰变至今应在200 TU左右。地下水实测氚值较低,表明由现代少量降水补给的地下水与大量的古水进行了混合。影响降水中δ18O和δ2H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月平均空气温度,对δ18O与2δH的影响权重分别占到59.9%和57.0%。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地下水较低的稳定同位素组成表明,其补给主要是晚更新世较冷环境下形成的,来源于东南部的雅布赖山区,部分浅层地下水接受现代降水与河流的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氚值 地下水补给 巴丹吉林沙漠
下载PDF
利用稳定同位素识别黑河流域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被引量:55
2
作者 陈宗宇 万力 +2 位作者 聂振龙 申建梅 陈京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4,共6页
本文利用稳定同位素(2H和18O)及水化学方法识别黑河流域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估算黑河水与地下水的转化数量。研究结果表明,黑河流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自山区出山河流,山前戈壁带是地下水快速补给区,中下游盆地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引河灌溉... 本文利用稳定同位素(2H和18O)及水化学方法识别黑河流域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估算黑河水与地下水的转化数量。研究结果表明,黑河流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自山区出山河流,山前戈壁带是地下水快速补给区,中下游盆地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引河灌溉和河流侧渗。黑河干流出山河水在张掖以上河段约4.4×108m3/a渗漏补给地下水,约占出山迳流量的27%。张掖—正义峡河段道地下水向河道平均排泄量为11.4×108m3/a,占该段河流迳流量的69%。研究成果不仅对黑河流域地下水的开发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对我国西北类似的内陆盆地地下水的开发管理有着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地下水 补给机制 环境同位素
下载PDF
地下水库调蓄水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8
3
作者 杜新强 廖资生 +1 位作者 李砚阁 冶雪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8-180,共3页
地下水库是水资源人工调蓄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都独具功效,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目前应该大力开展对地下水库相关理论问题与实践技术的研究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指导实际工作的理论方... 地下水库是水资源人工调蓄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都独具功效,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目前应该大力开展对地下水库相关理论问题与实践技术的研究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指导实际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操作性强的应用规范。地下水库技术对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岩溶山区、滨海地区、地下水超采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库 人工调蓄 人工补给 含水层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形成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42
4
作者 丁宏伟 王贵玲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依据实际调查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探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系统计算分析了沙漠区及外围盆地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发现沙漠区地下水补给量小于排泄量2.55×108m3/a,不能解释内陆湖泊水量长久不衰的原因;而位于沙漠区西缘... 依据实际调查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探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系统计算分析了沙漠区及外围盆地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发现沙漠区地下水补给量小于排泄量2.55×108m3/a,不能解释内陆湖泊水量长久不衰的原因;而位于沙漠区西缘的黑河金塔—鼎新盆地地下水补给量大于排泄量2.66×108m3/a,未见盆地内地下水位大幅度上升,多余的水量不知去向;与沙漠区衔接的其它盆地地下水资源匮乏且处于补排基本平衡的状态,根本无途径和多余的水量补给沙漠区。前人研究结果证实,横贯我国西北—东西的阿尔金大断裂的东延部分及其所形成的羽翼状断层带存在地表破碎带,且地势西高东低并具有良好的导水性,而这个地表破碎带通过了金塔—鼎新盆地和巴丹吉林沙漠,正好位于沙漠内陆湖泊群附近。而湖泊群一带存在大量钙华和钙质胶结层及湖水中3He/4He的比值,均表明湖泊水经过了深部地壳层的循环,加上黑河正义峡—哨马营段河水海拔高于湖泊群的佐证,认为黑河在金塔—鼎新盆地强烈渗漏所产生的地下水顺着阿尔金断裂自西向东源源不断地补给了巴丹吉林沙漠,经过目前还不为人知的深部循环方式,地下水在湖泊群地表破碎带向上运移形成上升泉,最终成为巴丹吉林内陆沙漠湖泊群水源的补给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湖泊 地下水 补给水源 输水构造 沙漠 巴丹吉林
原文传递
华北平原地下水流模拟及地下水资源评价 被引量:41
5
作者 邵景力 赵宗壮 +3 位作者 崔亚莉 王荣 李长青 杨齐青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1-367,共7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华北平原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并用于评价模拟区地下水资源量。首先在对华北平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概化,垂向上分为3个含水层组。运用地下水模型软件GMS建模,将模拟区剖分为164行、148列4km×4km的规则网格。以2002...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华北平原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并用于评价模拟区地下水资源量。首先在对华北平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概化,垂向上分为3个含水层组。运用地下水模型软件GMS建模,将模拟区剖分为164行、148列4km×4km的规则网格。以2002年-2003年作为模拟期,通过深浅层地下水流场和65个典型观测孔的拟合对模型进行识别,并进行了模拟期的地下水均衡分析。运用所建立的地下水流模型,评价出1991年-2003年华北平原平均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256.68×10^8m^3/a;总可开采资源量为213.49×10^8m^3/a,其中浅层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91.65×10^8m^3/a,深层为22.64×10^8m^3/a。最后对模型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地下水 模型 补给资源量 可利用量
原文传递
内蒙古河套平原水体同位素及水化学特征 被引量:41
6
作者 汪敬忠 吴敬禄 +1 位作者 曾海鳌 白瑞东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04-112,共9页
运用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技术,结合现场调查和室内分析,分析了河套平原不同类型水体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特征,讨论了不同水体受蒸发浓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利用氢、氧同位素示踪地下水的补给来源。结果表明:河套平原大气降水线斜率小... 运用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技术,结合现场调查和室内分析,分析了河套平原不同类型水体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特征,讨论了不同水体受蒸发浓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利用氢、氧同位素示踪地下水的补给来源。结果表明:河套平原大气降水线斜率小于全球大气降水线斜率,不同水体的氘过量参数小于包头地区大气降水线和全球大气降水线,反映水体的蒸发作用导致氢、氧同位素的富集;河水、湖水以及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变化差异明显,而且从湖水到河水再到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组成有逐渐贫化的趋势;不同水体的水化学类型明显不同,河水主要为HCO3-Ca型,地下水主要为HCO3-Na、HCO3-Ca以及Cl-Na型,湖水为SO4-Mg和Cl-Na型;地下水与河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和各离子质量浓度的相关性差,湖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与K+、Ca2+、Mg2+、Na+、Cl-、SO2-4质量浓度,pH值,电导率以及矿化度则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河套平原南侧与西部地区地下水主要靠黄河水补给,北侧主要受降水和山前流水的侧向补给,而东部靠近乌梁素海地区的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组成和矿化度偏高,可能受湖水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水化学 大气降水线 蒸发作用 分馏 地下水补给 河套平原 内蒙古
下载PDF
基于水循环模拟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补给评价 被引量:37
7
作者 陆垂裕 孙青言 +1 位作者 李慧 盖燕如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1-711,共11页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下水补给评价在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中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全区域水循环整体的角度出发,以水循环模拟与地下水数值模拟紧密耦合的综合性水文模型MODCYCLE为工具,以处于半干旱地区的通辽市平原区为例,探...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下水补给评价在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中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全区域水循环整体的角度出发,以水循环模拟与地下水数值模拟紧密耦合的综合性水文模型MODCYCLE为工具,以处于半干旱地区的通辽市平原区为例,探索地下水在"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过程中的补给规律。结果表明:通辽市平原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降水入渗,占总补给量的65.2%;降水入渗补给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受众多因素影响,并不呈线性关系;年均降水入渗补给量农田区107.3 mm,非农田生态区29.1 mm,且前者较后者稳定;地下水从人口分布较少的平原坨沼区向社会经济活动频繁的中部平原区侧向净流动,年均净流量为6 570万m3,呈逐年下降趋势。模型反映的地下水补给规律基本符合研究区域的客观情况,可以为当地地下水管理提供参考。该评价方法为类似地区的地下水研究提供一种可以选择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补给评价 水循环 干旱半干旱地区 MODCYCLE 通辽平原区
原文传递
干旱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及其对地下水补给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8
作者 赵文智 周宏 刘鹄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08-918,共11页
包气带是指地表到地下水之间垂直剖面中土壤孔隙没有被水充满、水分处于非饱和状态的区域,是地表水进入地下水的通道。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过程不仅影响到地下水补给,而且与相邻景观之间存在水力联系。评述了干旱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模... 包气带是指地表到地下水之间垂直剖面中土壤孔隙没有被水充满、水分处于非饱和状态的区域,是地表水进入地下水的通道。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过程不仅影响到地下水补给,而且与相邻景观之间存在水力联系。评述了干旱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模拟、地球化学示踪技术、地球物理技术在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研究中的应用、影响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及对地下水补给的因素、包气带水分运移对景观间水分交换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加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参数的试验观测及数据库建立、加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及其对地下水补给的研究,应借鉴地球关键带研究的思路,开展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溶质运移、地下水补给耦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包气带 土壤水分运移 地下水补给
原文传递
中国北方第四系地下水同位素分层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30
9
作者 陈宗宇 张光辉 +1 位作者 聂振龙 南云驹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7-104,共8页
中国北方第四系地下水中的D ,18O ,3 H和14 C含量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 ,这种现象与末次冰期以来的古气候变化有着较好的对应性 ,反映了全新世和末次冰期气候条件的差别以及地下水不同的形成机制 .深层地下水为晚更新世末次冰期时期形成 ... 中国北方第四系地下水中的D ,18O ,3 H和14 C含量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 ,这种现象与末次冰期以来的古气候变化有着较好的对应性 ,反映了全新世和末次冰期气候条件的差别以及地下水不同的形成机制 .深层地下水为晚更新世末次冰期时期形成 ,其δ(D)和δ(18O)值与全新世补给形成的浅层地下水相比 ,分别贫 4× 10 -3 ~ 16× 10 -3 和 1× 10 -3 ~ 2× 10 -3 ,说明末次冰期时期年均气温较低 .古地下水中D和18O的大陆梯度与全新世以来地下水中的梯度基本相同 ,说明在过去 30 0 0 0a来尽管气温发生变化 ,但中国北方大陆的大气循环模式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地下水同位素分层现象反映了 3种不同的补给机制及参与现代水循环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同位素 古气候 古水文 补给机制 可持续利用 中国
下载PDF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开采现状及评价 被引量:24
10
作者 贺国平 周东 +2 位作者 杨忠山 赵泓漪 李慈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5-48,共4页
本文分析了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的开采现状,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FEFLOW软件建立了相应的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基于识别后的模型进行了水资源评价。研究表明:2000~2003年研... 本文分析了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的开采现状,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FEFLOW软件建立了相应的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基于识别后的模型进行了水资源评价。研究表明:2000~2003年研究区地下水系统均衡分别为-7 73×108、-6 02×108、-5 95×108和-4 38×108m3,地下水系统的补给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和山前迳流补给,主要的排泄是人工开采。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22 98×108m3。平谷和昌平地区地下水还有开采潜力,密云-怀柔-顺义(密怀顺)平原和城近郊区地下水已过量开采。山前郊县地下水水质优良,城近郊区、大兴、房山和通州部分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差。文章最后分析了引起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均衡 补给资源量 开采潜力 地下水水质
下载PDF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土壤水分运动特征 被引量:33
11
作者 靳宇蓉 鲁克新 +3 位作者 李鹏 王琦 张铁钢 刘莹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2-801,共10页
土壤水分受降雨和地下水的共同补给作用,是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通过模拟试验,结合土壤水同位素特征,以黄土高原黄绵土为研究对象,研究降雨入渗和地下水补给方式下土壤水分的运移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土壤体积含水量随时间的延长... 土壤水分受降雨和地下水的共同补给作用,是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通过模拟试验,结合土壤水同位素特征,以黄土高原黄绵土为研究对象,研究降雨入渗和地下水补给方式下土壤水分的运移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土壤体积含水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最终趋于稳定,土壤水分的运移有明显滞后效应;土壤水氢同位素受补给水源、交换}昆合以及蒸发的影响,随时间的延长,补给水源的影响逐渐减弱,水分的交换混合和蒸发作用逐渐显现,土壤水最终达到动态平衡状态;两种补给条件下,土壤水运移方式均为活塞式推进,降雨入渗方式土壤水δD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最终趋于稳定,表层0~5cm土壤水由于蒸发富集重同位素,5~20cm土壤水滞留时间最长,保水能力最强,地下水补给方式下土壤水δD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上层土壤水δD由于蒸发富集重同位素,下层受地下水补给影响贫化;两种补给方式下土壤水δD与δ^18O有良好线性关系,降雨入渗方式土壤水蒸发分馏作用大于地下水补给方式,地下水补给具有较好的保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入渗 地下水补给 土壤水分运动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应用环境示踪剂探讨巴丹吉林沙漠及古日乃绿洲地下水补给 被引量:30
12
作者 黄天明 庞忠和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4-631,共8页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部的阿拉善高原。近年来,许多中外学者应用天然水样及土壤水分的水化学、同位素等技术手段研究了该地区地下水补给及环境演化。基于这些研究,试图给出巴丹吉林沙漠和古日乃绿洲一个完整的二维地下水系统概念模...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部的阿拉善高原。近年来,许多中外学者应用天然水样及土壤水分的水化学、同位素等技术手段研究了该地区地下水补给及环境演化。基于这些研究,试图给出巴丹吉林沙漠和古日乃绿洲一个完整的二维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在浅埋区和出露区蒸发,同时接受少量当地降水补给,其最终的排泄区是古日乃绿洲。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垂向补给微弱,地下水很可能是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周边的雅布赖山区降水径流及发源于祁连山的河流古河道补给的古水。在全新世中—晚期,地下水得到有限的降水补给,并且经受蒸发作用。随着千年尺度的气候转型,两千年以来,巴丹吉林沙漠干旱化加剧,正在经历地下水位下降、湖泊绿洲逐渐萎缩消亡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示踪剂 氯质量平衡 地下水补给 巴丹吉林沙漠 古日乃绿洲
下载PDF
地下水人工回灌技术综述 被引量:28
13
作者 李恒太 石萍 武海霞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42,45,共3页
我国的地下水人工补给工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影响地下水人工回灌的条件有水文地质条件、回灌水源和回灌方案的经济可行性。目前国内外大量使用的直接回灌方法主要是地面入渗法和管井注入法。人工回灌水质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主要控... 我国的地下水人工补给工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影响地下水人工回灌的条件有水文地质条件、回灌水源和回灌方案的经济可行性。目前国内外大量使用的直接回灌方法主要是地面入渗法和管井注入法。人工回灌水质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主要控制参数为微生物学质量、总无机物量、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及有毒有害物质等。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如何结合水文学和水动力学等理论,对地下水人工回灌过程中地下径流产生、径流路径、径流排泄等过程进行理论描述;如何利用水环境微生物等理论了解回灌过程中对地下含水层的影响、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人工回灌 地面入渗法 管井注入法
下载PDF
利用氚估算太行山前地下水更新速率 被引量:25
14
作者 陈宗宇 陈京生 +2 位作者 费宇红 张兆吉 张翠云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6-431,共6页
了解太行山前平原地下水更新速率对于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旨在利用氚估算石家庄地区潜水含水层中地下水的更新速率,进而讨论山前平原沿流动途径地下水更新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地下水平均更新速率随水位埋深增加和... 了解太行山前平原地下水更新速率对于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旨在利用氚估算石家庄地区潜水含水层中地下水的更新速率,进而讨论山前平原沿流动途径地下水更新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地下水平均更新速率随水位埋深增加和距滹沱河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冲积扇顶部地下水的平均更新速率为5%—33%a-1,沿水流方向至石家庄市区,地下水更新速率减小到3%—12%a-1,石家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平均更新速率为1%—5%a-1。如果以地下水更新速率序列的中位数代表整个研究区的平均更新速率,那么可以估算出该区的平均补给强度为242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补给 放射性核素 更新速率 华北平原
下载PDF
地下水补给与开采量对降水变化响应特征:以京津以南河北平原为例 被引量:28
15
作者 张光辉 费宇红 +2 位作者 杨丽芝 郝明亮 申建梅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79-884,共6页
通过对京津以南河北平原年降水量、地下水补给量和农业开采量三者动态规律及其互动关系研究表明,年降水量减增,同期地下水补给量与开采量呈互逆变化规律,即降水量减小,补给量变少,开采量增大;年降水量增大,补给量较多,开采量减... 通过对京津以南河北平原年降水量、地下水补给量和农业开采量三者动态规律及其互动关系研究表明,年降水量减增,同期地下水补给量与开采量呈互逆变化规律,即降水量减小,补给量变少,开采量增大;年降水量增大,补给量较多,开采量减小.在连续枯(丰)水年份,当年降水量减少(增加)10mm时,则地下水系统水量减少7.08(增加7.06)mm,水位下降(上升)5.2~8.7cm;在10~320mm变幅内,当年降水量减少(增加)10%时,则地下水系统水量减少7.98(增加7.67)%.气候旱化过程中降水变化对引起补给量减少和开采量增加的幅度,大于气候增雨过程中降水变化对补给量增大和开采量减少的影响程度.因此,需要重视连续枯水年份降水变化对地下水系统影响的应对举措,这对于提高我国北方区域地下水资源供给安全保障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地下水系统 补给与开采 互逆影响 连续枯水年
下载PDF
北方干旱区地下水补给源问题讨论 被引量:27
16
作者 陈建生 王庆庆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3期1-8,50,共9页
野外调查表明,内蒙高原、华北平原、东北湿地河流、湖泊的主要补给源来自于泉水,但是河流、泉水中的同位素与当地降水呈现出很大的差异,表明地下水存在外源的补给。通过北方干旱区地下水中的2H、18O与全国降水加权平均值的对比发现,西... 野外调查表明,内蒙高原、华北平原、东北湿地河流、湖泊的主要补给源来自于泉水,但是河流、泉水中的同位素与当地降水呈现出很大的差异,表明地下水存在外源的补给。通过北方干旱区地下水中的2H、18O与全国降水加权平均值的对比发现,西藏内流区的渗漏水与北方干旱区的河流水、湖泊水具有相同的来源,西藏内流区的河流、湖泊存在渗漏,初步估算渗漏量超过800亿m3/a,其中纳木错湖泊的渗漏量超过90亿m3/a。氚与氟利昂(CFC)测定地下水的循环周期为20~30a,由此推断,羌塘盆地的渗漏水可能通过一种深循环方式补给到了内蒙高原、华北平原、东北湿地等地区,深循环的导水通道沿着西域克拉通、东亚克拉通以及微板块的缝合带分布,据此推断,板块缝合带附近分布的深层承压水与地下水的深循环有关,缝合带中地壳出现的高导低速结构可能是由导水通道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补给源 同位素 北方干旱区
下载PDF
内蒙古达里诺尔湖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同位素特征及补给关系 被引量:26
17
作者 甄志磊 李畅游 +4 位作者 李文宝 胡其图 刘晓旭 刘志娇 于瑞雪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6-922,共7页
为了探明达里诺尔湖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氢(H)、氧(O)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及相互补给关系,于2013年对达里诺尔湖及其周围的河水、井水、泉水中H、O同位素进行了取样分析,并结合总溶解性固体悬浮物(TDS)和区域水文地质对达里诺尔湖流域的... 为了探明达里诺尔湖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氢(H)、氧(O)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及相互补给关系,于2013年对达里诺尔湖及其周围的河水、井水、泉水中H、O同位素进行了取样分析,并结合总溶解性固体悬浮物(TDS)和区域水文地质对达里诺尔湖流域的补给关系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1)河水、泉水、井水中H、O同位素的值基本落在全球雨水线上,湖水H、O同位素落在全球雨水线的右下方,说明河水、井水、泉水没有发生蒸发分馏,而湖水则发生较大程度的蒸发分馏;对达里诺尔湖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H、O同位素进行回归模拟,得出该区域的蒸发趋势线方程:δD=4.8753δ18O-20.139(n=32,R2=0.9968).蒸发线表明,这些水样具有相同水源的特征.2)从实地考察发现,泉水补给河水,泉水和河水补给湖水,同时井水、泉水和河水有相似的δD、δ18O和TDS值,且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推断达里诺尔湖附近地下水补给湖水;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亦证明达里诺尔湖周边地下水补给湖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固体悬浮物 地下水 地表水 补给关系 达里诺尔湖
下载PDF
济南岩溶泉域泉群区水化学与环境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殷秀兰 王庆兵 凤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51-1660,共10页
本文通过对济南岩溶泉域排泄区地下水样品的分析,采用主要离子(Cl、NO_3、Mg、Ca、HCO_3、SO_4)、微量元素(Br、Ba、Sr)、氢氧同位素(~2H和^(18)O)、硫同位素(^(34)S)等示踪因子的综合研究方法,结合岩溶泉域实际水文地质条件,揭示了济... 本文通过对济南岩溶泉域排泄区地下水样品的分析,采用主要离子(Cl、NO_3、Mg、Ca、HCO_3、SO_4)、微量元素(Br、Ba、Sr)、氢氧同位素(~2H和^(18)O)、硫同位素(^(34)S)等示踪因子的综合研究方法,结合岩溶泉域实际水文地质条件,揭示了济南泉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枯丰期水化学动态和环境同位素特征,确定了泉水在枯、丰水期不同的补给来源及补给途径。研究显示,泉群区出流的泉水可以分为三组,黑虎泉出流的路径是经奥陶系灰岩直接出流,趵突泉是经奥陶系灰岩与第四系沉积层出流地表,而五龙潭泉、珍珠泉和53号井则是在灰岩和侵入岩体的接触地带及第四系沉积层较薄弱处涌出地表;在丰水期地下水是混合补给,包括来自奥陶系岩溶水直接补给和硅酸盐岩裂隙水的间接补给,而在枯水期地下水主要由奥陶系岩溶水直接补给;泉群区地下水中的S主要来源于燃煤,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分析 环境同位素 地下水 泉水 补给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水化学演化与地下水补给特征 被引量:26
19
作者 马金珠 李相虎 +1 位作者 黄天明 W.M.Edmunds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7-122,共6页
以地球化学和包气带氯质量平衡技术相结合,通过腾格里沙漠包气带沙芯记录和石羊河流域地下水、地表水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中国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补给历史及其气候特征和地下水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石羊河流域水化学在天然状态下具有水平分... 以地球化学和包气带氯质量平衡技术相结合,通过腾格里沙漠包气带沙芯记录和石羊河流域地下水、地表水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中国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补给历史及其气候特征和地下水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石羊河流域水化学在天然状态下具有水平分带性,上游地表水矿化度小于360mg l,下游达1000mg l;武威盆地洪积扇地下水主要为HCO3-SO4型水,至民勤终端湖演变为Cl-SO4型水,矿化度相应由500mg l增加为17g l左右。在腾格里沙漠的一个钻孔剖面记录了过去930年以来的补给量变化过程及其所反映的气候波动特征,氯质量平衡法计算的地区补给量平均仅为1 26mm,从剖面完整的记录可以将930aBP气候划分为4个干期和3个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水化学演化 补给特征 腾格里沙漠 水地球化学 地下水补给 西北干旱区 质量平衡法 平衡技术 演化规律 天然状态 水矿化度 武威盆地 波动特征 变化过程 剖面记录 包气带 补给量 特征和 气候 分带性 洪积扇 地表
下载PDF
华北平原地下水补给量计算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谭秀翠 杨金忠 +1 位作者 宋雪航 查元源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81,共9页
采用溴示踪法研究华北平原山前冲积平原和中部平原有灌溉和无灌溉区域的地下水补给,得到研究区平均地下水补给量为126.10 mm,平均补给系数为0.185 2,有灌溉实验点的补给量和补给系数大于无灌溉实验点。同时对示踪剂运移深度和含水量分... 采用溴示踪法研究华北平原山前冲积平原和中部平原有灌溉和无灌溉区域的地下水补给,得到研究区平均地下水补给量为126.10 mm,平均补给系数为0.185 2,有灌溉实验点的补给量和补给系数大于无灌溉实验点。同时对示踪剂运移深度和含水量分布、降雨灌溉量和地下水埋深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各实验点计算结果与国内有关学者采用示踪剂法所得到的补给系数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此研究成果可为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补给 示踪实验 华北平原 补给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