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弹簧圈联合亚甲蓝定位在周围型肺小结节电视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丽 文军 +3 位作者 艾敏 卢光明 申翼 许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68-1172,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血管栓塞用弹簧圈联合亚甲蓝术前定位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周围型肺小结节楔形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周围型肺小结节积极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对36例周围型肺小结节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血管栓塞用弹簧圈联合亚甲蓝术前定位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周围型肺小结节楔形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周围型肺小结节积极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对36例周围型肺小结节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序贯植入血管栓塞用弹簧圈及亚甲蓝行VATS术前定位。VATS术中根据亚甲蓝及弹簧圈的位置来确定靶病灶的位置及手术切除范围,行VATS肺局部楔形切除。结果 36例患者行高分辨率CT扫描发现周围型肺小结节39个,VAST术前均成功植入39枚弹簧圈及亚甲蓝定位,定位术平均手术时间(11.3±1.45) min。定位后无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均顺利行VAST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5±0.4) h,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为感染(9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25±0.52) d。术中快速病理及术后常规病理诊断一致。结论 CT引导下弹簧圈联合亚甲蓝在周围型肺小结节尤其是磨玻璃样结节VAST术中定位准确率高,并发症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小结节 磨玻璃样肺结节 电视胸腔镜手术 弹簧圈 亚甲蓝
下载PDF
高分辨率CT靶扫描技术在肺磨玻璃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宇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8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CT靶扫描技术在肺磨玻璃结节诊断中的鉴别诊断价值及肺磨玻璃结节疾病特点。方法120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良性病变)与恶性组(恶性病变),各60例。两组均行高分辨率CT靶扫描,对比分...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CT靶扫描技术在肺磨玻璃结节诊断中的鉴别诊断价值及肺磨玻璃结节疾病特点。方法120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良性病变)与恶性组(恶性病变),各60例。两组均行高分辨率CT靶扫描,对比分析两组受试患者的结节形态、结节边缘状态。结果两组结节形态规则、不规则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患者的毛刺状率20.00%明显低于恶性组的50.00%,棘状突起率10.00%低于恶性组的30.00%,分叶状率70.00%高于恶性组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率CT靶扫描技术鉴别诊断肺磨玻璃结节可以根据结节形态、结节边缘状态有效的进行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CT靶扫描 肺磨玻璃结节 结节形态 边缘状态 鉴别诊断价值
下载PDF
肺原位腺癌手术与随访之争议解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史文松 胡玉缀 +5 位作者 王慧 常国涛 郑慧禹 杨玉伦 李向楠 赵晓刚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9-63,共5页
《WHO胸部肿瘤分类(第5版)》中的肺肿瘤分类目录把肺原位腺癌从腺癌目录中移出,归类到腺体前驱病变。肺磨玻璃结节临床考虑原位腺癌时,如何进行临床决策更易造成偏差,到底是随访还是手术值得思考,过度诊疗和误诊误治同时存在。应充分理... 《WHO胸部肿瘤分类(第5版)》中的肺肿瘤分类目录把肺原位腺癌从腺癌目录中移出,归类到腺体前驱病变。肺磨玻璃结节临床考虑原位腺癌时,如何进行临床决策更易造成偏差,到底是随访还是手术值得思考,过度诊疗和误诊误治同时存在。应充分理解肺原位腺癌的特性,以较好的心态去应对,从生物学及社会心理学两方面考虑,不能治愈了一个肺癌,但多了一个肺癌患者。建议在医患共同决策的前提下进行个体化方案制定,使患者尽早回归社会,最大可能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磨玻璃结节 肺原位腺癌 手术与随访
下载PDF
肺部恶性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MSCT动态征象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姚军 夏进东 张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10-1415,共6页
目的探讨肺部恶性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 GGO)在MSCT随访复查中的动态征象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36个恶性f GGO的CT征象,包括14个单纯型磨玻璃密度结节(p GGO),22个混合型磨玻璃密度结节(m GGO),观察对照其初... 目的探讨肺部恶性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 GGO)在MSCT随访复查中的动态征象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36个恶性f GGO的CT征象,包括14个单纯型磨玻璃密度结节(p GGO),22个混合型磨玻璃密度结节(m GGO),观察对照其初诊与术前CT在形态大小、内部密度、边缘形态及其周围结构等征象的动态变化。结果术前CT征象比初诊CT有明显增多,包括形态发生改变,基本呈圆形/类圆形,境界变清楚,平均大小增加15%(2.1 mm),8个p GGO出现实性成份,22个m GGO实性成份增加,新增"分叶征"13个,"毛刺征"11个,"空泡征"3个、"支气管充气征"2个,"胸膜凹陷征"3个、"血管集束征"5个,局限性肺气肿2个。结论肺部恶性f GGO的各个CT征象随时间经常发生变化,特别是实性成份的出现/增加,"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的出现,认识这些征象的变化,有助于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密度 肺结节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