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面激光雷达的数据处理及其精度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廖丽琼 罗德安 《四川测绘》 2004年第4期153-155,共3页
本文就地面激光雷达的数据采集工作原理、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数据的精度情况及影响精度的因素等问题进行相应的讨论,展示了其优良的技术特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地面激光雷达 土木工程 变形监测
下载PDF
北京区域2013严重灰霾污染的主被动遥感监测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正强 许华 +7 位作者 张莹 张玉环 陈澄 李东辉 李莉 侯伟真 吕阳 顾行发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9-928,共10页
结合2013年1月北京区域严重灰霾污染,介绍了太阳-天空辐射计、激光雷达、多波段CCD相机等遥感监测手段,分析了地-空基、主-被动等遥感方法获得的灰霾气溶胶特性遥感结果,讨论了不同遥感监测手段的特点及联合使用,结果表明:主动遥感手段... 结合2013年1月北京区域严重灰霾污染,介绍了太阳-天空辐射计、激光雷达、多波段CCD相机等遥感监测手段,分析了地-空基、主-被动等遥感方法获得的灰霾气溶胶特性遥感结果,讨论了不同遥感监测手段的特点及联合使用,结果表明:主动遥感手段在严重污染、夜间等情况下具有观测优势,而被动遥感信息含量大,具有获得气溶胶复杂特性参数的能力;地面遥感点、垂直分布线监测数据与卫星遥感的面观测数据相结合,可以初步实现灰霾的主被动遥感立体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 遥感 气溶胶 主被动遥感监测 地基激光雷达
原文传递
基于地面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树种识别方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佳 张隆裕 +1 位作者 吕春东 牛利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0-188,共9页
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地面激光雷达的点云数据识别树种,以北京林业大学为研究区域,利用FARO Photon120型地面激光雷达在研究区内获取4个树种、共92棵树木的点云数据。依据点云的三维坐标值提取研究区内立木的胸径、枝下高、树高、冠高... 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地面激光雷达的点云数据识别树种,以北京林业大学为研究区域,利用FARO Photon120型地面激光雷达在研究区内获取4个树种、共92棵树木的点云数据。依据点云的三维坐标值提取研究区内立木的胸径、枝下高、树高、冠高、最长冠幅、垂直最长方向冠幅6个测树因子,同时提取由测树因子组合而成具有鲁棒性的6个树形特征参数,包括冠长树高比、胸径树高比、冠高树高比、分枝角、冠长最大冠幅之比、最长冠幅与垂直方向冠幅之比。分别使用测树因子和组合特征参数,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回归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的方法,对树种进行冠幅自动识别。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测树因子树木识别方法,识别平均准确率为0. 765,平均召回率为0. 778,3种识别方法中,分类效果较好的依次为分类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使用组合特征参数树木识别方法,识别平均准确率为0. 891,平均召回率为0. 896,分类效果较好的方法是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其次是分类回归决策树;总体上来看,不论是对于单个树种还是总体的准确率和召回率,组合特征参数法均高于测树因子法,而对于3种不同的分类方法,随机森林相对最好。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地面激光雷达获取的点云和不同机器学习分类方法进行树种识别分类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且能节省大量时间和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识别 地面激光雷达 点云 测树因子 组合特征参数
下载PDF
基于数字露头的地质信息提取与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杨家沟剖面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学锋 马乙云 +3 位作者 曾齐红 邵燕林 张友焱 叶勇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18,共6页
为了改进传统露头研究方法的不足,以及客观、全面地认识露头所揭示的地质信息,将激光雷达技术应用到露头地层成图研究中,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地层图像可视化,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杨家沟剖面数字露头。基于数字露头开展上... 为了改进传统露头研究方法的不足,以及客观、全面地认识露头所揭示的地质信息,将激光雷达技术应用到露头地层成图研究中,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地层图像可视化,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杨家沟剖面数字露头。基于数字露头开展上三叠统延长组长3油层组层序地层、沉积旋回和砂体展布等地质信息的提取与分析,并利用典型层序界面识别标志,结合层序地层学理论,在数字露头上进行层序边界识别和层序界面追踪,划分出1个四级层序界面,其界面之下地层岩性表现为反旋回,界面之上地层岩性表现为正旋回,层序界面对应的位置砂体最厚。通过建立研究区沉积旋回的识别标志,在数字露头上进行沉积旋回界面的追踪与对比,识别出了3个不对称式短期旋回,这3个短期旋回又可组成1个四级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为一套整体向上变细的四级准层序组,其砂体厚度向上具有减小的趋势。通过建立砂体解释标志,分别在四级基准面旋回底部和剖面顶部识别出了典型的河道砂体,进而对露头解剖的单砂体内部砂层进行了精细刻画与对比。总体认为,剖面岩性以细砂岩和粗粉砂岩为主,局部夹暗色泥岩和页岩;砂体侧向迁移,在垂向上呈多期叠置关系,横向上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激光雷达 数字露头 层序界面 沉积旋回 砂体特征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基于地空雷达数据的人工池杉林单木信息提取
5
作者 周细斌 李秀梅 +3 位作者 杨繁 唐志强 谢经荣 周鸣惊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34-38,60,共6页
随着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不断推进,森林林分结构信息的数字化、精细化管理也越来越重要,通过激光雷达来快速获取单木信息数据,也成为一种高效便捷的手段。但由于单独使用激光雷达在探测森林时会出现盲区无法形成完整的森林树木三... 随着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不断推进,森林林分结构信息的数字化、精细化管理也越来越重要,通过激光雷达来快速获取单木信息数据,也成为一种高效便捷的手段。但由于单独使用激光雷达在探测森林时会出现盲区无法形成完整的森林树木三维点云,为此本研究用使用无人机机载雷达与地基雷达融合进行调查,所探测的数据经处理后,即可获得高精度的点云模型与单木信息表。结果表明,池杉样地的单木定位识别精度为94%,每木平均树高相差0.16 m,平均胸径相差0.23 cm,树高、胸径R^(2)分别为0.9881、0.9746,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663 cm、0.6136 m。机载激光雷达与地基激光雷达合并点云对于人工池杉林资源调查与监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为林分信息快速提取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lidar 地基lidar 点云融合 单木信息提取
下载PDF
应用地基雷达和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反演落叶松冠层叶面积密度 被引量:1
6
作者 余之灏 范文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88,共7页
为了实现落叶松冠层叶面积密度盲区互补的协同反演,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为研究区,根据地基雷达和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对落叶松林冠层点云信息进行提取;利用点云分割算法对点云信息进行枝叶分离,并对冠层点云进行体素建模,分析落叶松林最优体... 为了实现落叶松冠层叶面积密度盲区互补的协同反演,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为研究区,根据地基雷达和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对落叶松林冠层点云信息进行提取;利用点云分割算法对点云信息进行枝叶分离,并对冠层点云进行体素建模,分析落叶松林最优体素和接触频率的相关性;采用体素模型冠层分析法(VCP)分别对机载雷达和地基雷达数据绘制冠层叶面积密度曲线,实现对区域林木叶面积密度的反演。结果表明:运用冠层分析法适用于估算落叶松的叶面积密度,机载雷达点云数据和地基雷达点云数据协同估算的相对误差最小(平均相对误差1.95%),机载雷达数据估算次之(平均相对误差5.09%),地基雷达数据估算误差最大(平均相对误差9.37%)。因此,机载和地基雷达数据协同反演可以提升落叶松林叶面积密度的估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密度 体素模型冠层分析法 地基激光雷达 机载激光雷达 协同反演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Two Air Pollution Episodes over Northeast China in Winter 2016/17 Using Ground-Based Lidar 被引量:6
7
作者 Yanjun MA Hujia ZHAO +9 位作者 Yunsheng DONG Huizheng CHE Xiaoxiao LI Ye HONG Xiaolan LI Hongbin YANG Yuche LIU Yangfeng WANG Ningwei LIU Cuiyan SUN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8年第2期313-323,共11页
This study analyzes and compares aerosol properties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during two air pollution episodes in 19–22(E1) and 25–26(E2) December 2016 in Northeast China. The visibility, particulate matter... This study analyzes and compares aerosol properties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during two air pollution episodes in 19–22(E1) and 25–26(E2) December 2016 in Northeast China. The visibility, particulate matter(PM) mass concentration, and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were examined, together with the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PBL) properties and vertical profiles of aerosol extinction coefficient and volume depolarization ratio that were measured by a ground-based lidar in Shenyang of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during December 2016–January 2017.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low PBL height led to poor pollution dilution in E1, while the high PBL accompanied by low visibility in E2 might have been due to cross-regional and vertical air transmission. The PM mass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as the PBL height increased in E1 while these two variable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in E2. The enhanced winds in E2 diffused the pollutants and contributed largely to the aerosol transport. Strong temperature inversion in E1 resulted in increased PM2.5 and PM10 concentrations, and the winds in E2 favoured the southwesterly transport of aerosols from the North China Plain into the region surrounding Shenyang. The large extinction coefficient was partially attributed to the local pollution under the low PBL with high ground-surface PM mass concentrations in E1,whereas the cross-regional transport of aerosols within a high PBL and the low PM mass concentration near the ground in E2 were associated with severe aerosol extinction at high altitudes. These results may facilitat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aerosol properties during winter pollution events in Northeast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sol pollution ground-based lidar Northeast China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数字露头表层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曾齐红 马乙云 +3 位作者 谢兴 张友焱 叶勇 刘松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29,共5页
根据地面激光雷达、高精度差分GPS和高精度数码影像资料,制定数字露头野外数据采集方案,建立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拼接和坐标转换处理流程,提出基于最佳趋势面的三角网建模方法和数字露头表层模型优化方法。利用该方法,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 根据地面激光雷达、高精度差分GPS和高精度数码影像资料,制定数字露头野外数据采集方案,建立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拼接和坐标转换处理流程,提出基于最佳趋势面的三角网建模方法和数字露头表层模型优化方法。利用该方法,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谭家河露头的数字露头表层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开展了露头砂体展布与发育情况的分析,对识别出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进行了定量描述,前者单河道砂体垂向上呈孤立叠置样式,宽厚比小,后者单河道砂体垂向上呈多期连续叠置样式,宽厚比明显较大,进而对露头砂泥岩分布进行分析。该区砂体发育受沉积环境控制,分流河道以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区砂地比明显较大,砂地比由小变大的方向为北东—南西向,与研究区物源方向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激光雷达 数字露头 表层建模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地基LiDAR点云数据提取单木树高和胸径方法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郭沈凡 顾波 +1 位作者 奚冠凡 陆晓勇 《现代测绘》 2019年第2期22-25,共4页
林业资源是保持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资源,对单木参数信息的提取是林业资源调查的重要内容。利用地基三维激光点云提取单木参数具有效率高、速度快、节省人力物力等优点。在常用的Hough拟合圆柱法提取树高参数和Hough拟合圆法... 林业资源是保持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资源,对单木参数信息的提取是林业资源调查的重要内容。利用地基三维激光点云提取单木参数具有效率高、速度快、节省人力物力等优点。在常用的Hough拟合圆柱法提取树高参数和Hough拟合圆法提取胸径参数的基础上,提出格网化拟合圆柱法和最小二乘拟合圆法分别提取单木树高参数和胸径参数,并以现场直接量测的树高和胸径参数为参考值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与直接量测结果相比较,Hough变化拟合圆柱法和格网化拟合圆柱法得到的树高参数平均偏差分别为0.05m、0.003m,标准差分别为0.142m、0.002m,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99;Hough变化拟合圆法和最小二乘拟合圆法得到的胸径参数平均偏差分别为0.003 6m、0.002 5m,标准差分别为0.004m、0.003m,相关系数分别为0.60、0.91。结果表明,提出的格网化拟合圆柱法提取树高参数和最小二乘拟合圆法提取胸径参数能得到精度较高的单木参数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lidar 点云 树高 胸径
下载PDF
融合北斗/GNSS定位和5G通讯的地基激光雷达测量系统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明 齐慧慧 +2 位作者 郭可才 周玉泉 李登科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0-458,共9页
针对海量激光点云异地实时扫描处理困难和现场绝对坐标系的配准问题,结合北斗/GNSS定位系统和5G通讯技术研制一套低成本地基激光雷达测量系统。该测量系统由激光雷达、高精度电机、北斗/GNSS接收模块和5G模组集成,激光雷达采集点云信息... 针对海量激光点云异地实时扫描处理困难和现场绝对坐标系的配准问题,结合北斗/GNSS定位系统和5G通讯技术研制一套低成本地基激光雷达测量系统。该测量系统由激光雷达、高精度电机、北斗/GNSS接收模块和5G模组集成,激光雷达采集点云信息,高精度电机获取角度信息,北斗/GNSS接收模块接收时间并通过自主研发的时间同步模块,与高精度电机与激光雷达进行时间标记,获取带有时间标签的点云和角度文件,并通过5G通讯技术实时传输。终端通过自主研发的数据预处理软件,通过线性插值算法进行多帧点云时空配准,室外根据北斗/GNSS坐标进行多站激光点云粗配准,室内无北斗/GNSS环境下通过单站特征点进行多站点云粗配准,再利用临近迭代算法进行精配准以完成整体配准,并在自主研发的实时点云管理与可视化系统上进行可视化。实验表明该测量系统使用5G通讯技术传输速率50 Mbit/s,可以实现异地实时扫描传输,配准后的点云误差在3 mm以下,可为数字孪生、物质文化遗产监测、特大异形建筑施工运维分析等实时应用领域提供数字基础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5G 地基激光雷达 点云配准 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四叉树划分的地面激光雷达数据简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德安 廖丽琼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20-421,425,共3页
在分析地面激光雷达的数据特性和现有数据简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叉树划分的地面激光雷达数据简化方案,给出了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方法。实验表明该算法对于呈平面分布的点云数据简化能达到很高的压缩比,并具有良好的边缘... 在分析地面激光雷达的数据特性和现有数据简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叉树划分的地面激光雷达数据简化方案,给出了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方法。实验表明该算法对于呈平面分布的点云数据简化能达到很高的压缩比,并具有良好的边缘保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激光雷达 数据简化 点云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PROSAC算法的TLS林分树干提取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段勋军 刘美爽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6-231,256,共7页
树干是树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林业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能从海量点云数据中快速精准提取林分树干,基于地面激光雷达单站点云数据,通过SOR滤波与体素化滤波对点云进行去噪和下采样处理,然后利用MLS移动最小二乘算法对数据进行平... 树干是树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林业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能从海量点云数据中快速精准提取林分树干,基于地面激光雷达单站点云数据,通过SOR滤波与体素化滤波对点云进行去噪和下采样处理,然后利用MLS移动最小二乘算法对数据进行平滑与孔洞修复,最后针对八叉树体元数据采用结合点法线的PROSAC算法建模提取林分树干。研究表明:PROSAC算法能适应条件复杂的林地,提取林分树干精度高、速度快、抗噪性强,可以提取多姿态树干点云,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本算法能快速精准地提取直径较大的树干点,且连续性较好,在保证算法效率与数据精度的基础上,能够获取连续性较好与姿态各异的林分树干点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激光雷达 树干 点云 PROSAC算法
下载PDF
地面激光雷达点云的曲面重构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曾繁轩 李亮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111,共4页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及数字城市概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面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激光点云数据处理技术应运而生。激光点云曲面重构技术在三维可视化建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验证曲面重构效果,本文使用Riegl-VZ1000地面三维激...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及数字城市概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面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激光点云数据处理技术应运而生。激光点云曲面重构技术在三维可视化建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验证曲面重构效果,本文使用Riegl-VZ1000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北门雕塑点云数据。经过点云数据预处理阶段后对其进行NURBS建模,并使用Geomagic Studio偏差分析模块逐站对比点云数据和重构曲面模型。实验结果表明,NURBS模型视觉效果良好、重构精度较高,平均偏差达到10-2mm数量级,基本与扫描原始点云一致,满足高精度建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激光雷达 激光点云 点云数据处理 曲面重构
下载PDF
基于不完整点云数据的3D柱状模型快速重建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德安 廖丽琼 丁岩辉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0-102,共3页
在对古建筑仿真的特点和柱状目标重建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充分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完整点云数据的3D柱状目标重建算法,并给出了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方法。实验表明:算法对激光点云中的柱状目标探测和重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在对古建筑仿真的特点和柱状目标重建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充分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完整点云数据的3D柱状目标重建算法,并给出了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方法。实验表明:算法对激光点云中的柱状目标探测和重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激光雷达 古建筑测绘 古建筑仿真 点云
下载PDF
宜宾地区气溶胶垂直结构地基空基联合监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伟 刘志红 +2 位作者 张洋 张娟 吕朝阳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利用Cloud-Aerosol LIDAR with Orthogonal Polarization(CALIOP)正交极化云-气溶胶星载激光雷达Level1B资料和LGJ-01型号气溶胶地基激光雷达资料对宜宾地区2016年12月—2017年2月无污染时期、少云轻度污染时期和多云重度污染时期气溶... 利用Cloud-Aerosol LIDAR with Orthogonal Polarization(CALIOP)正交极化云-气溶胶星载激光雷达Level1B资料和LGJ-01型号气溶胶地基激光雷达资料对宜宾地区2016年12月—2017年2月无污染时期、少云轻度污染时期和多云重度污染时期气溶胶的衰减后向散射系数和退偏振比光学参数的垂直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少云轻度污染时期,CALIOP数据监测到海拔高度为0. 2~1. 0 km范围内气溶胶颗粒集中分布,LGJ-01数据监测到厚度约为0. 2 km的近地面气溶胶层,2个激光雷达监测结果基本一致;重度污染时期,LGJ-01地基激光雷达能够较好地探测近地面气溶胶层,CALIOP星载激光雷达能够较好地探测到高空云层,若将两者结合,则能实现不同天气状况下的综合探测,以期较全面客观地为研究气溶胶垂直结构提供观测及科研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IOP 地基激光雷达 气溶胶 垂直结构 对比分析
下载PDF
Effect of Terrestrial LiDAR Point Sampling Density in Ephemeral Gully Characterization
16
作者 Henrique G. Momm Ronald L. Bingner +2 位作者 Robert R. Wells Seth M. Dabney Lyle D. Frees 《Open Journal of Modern Hydrology》 2013年第1期38-49,共12页
Gully erosion can account for significant volumes of sediment exiting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but is difficult to monitor and quantify its evolution with traditional surveying technology.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 of... Gully erosion can account for significant volumes of sediment exiting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but is difficult to monitor and quantify its evolution with traditional surveying technology.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 of gullies depend on accurate and detailed topographic information to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between field topography and gully evolution. Detailed terrain representations can be produced by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terrestrial LiDAR systems. These systems are capable of collecting information with a wide range of ground point sampling densities as a result of operator controlled factors. Increasing point density results in richer datasets at a cost of increased time needed to complete field surveys. In large research watersheds, with hundreds of sites being monitored, data collection can become costly and time consuming.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point sampling density on the capability to collect topographic information was investigated at individual gully scale. This was performed through the utilization of semi-variograms to produce overall guiding principles for multi-temporal gully surveys based on various levels of laser sampling points and relief variation (low, moderate, and high). Results indicated the existence of a point sampling density threshold that produces little or no additional topographic information when exceeded. A reduced dataset was created using the density thresholds and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dataset with no major discrepancy. Although variations in relief and soil roughness can lead to different point sampling density requirements, the outcome of this study serves as practical guidance for future field surveys of gully evolution and ero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EMERAL GULLY ground-based lidar Soil EROSION Point Sampling DENSITY REMOTE Sensing
下载PDF
协同地基和空基激光雷达的沙尘天气观测研究
17
作者 崔嘉文 陈健 +3 位作者 成高淼 石满 刘佳琪 祝善友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6-423,473,共9页
利用紫外地基激光雷达,结合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MODIS产品对2019年10月28日至29日南京地区一次沙尘污染过程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沙尘粒子28日开始进入南京,29日达到污染高峰,污染主要集中在2500 m高度范围内。沙尘气溶胶易出现分... 利用紫外地基激光雷达,结合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MODIS产品对2019年10月28日至29日南京地区一次沙尘污染过程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沙尘粒子28日开始进入南京,29日达到污染高峰,污染主要集中在2500 m高度范围内。沙尘气溶胶易出现分层现象,上层粒子直径较小,下层粒子直径较大,随时间推移上层小粒径沙尘不断沉降,在近地面与下层污染混合、累积,导致近地面消光系数持续增高,进而引起局地沙尘污染现象。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分析结果,判定此次南京地区沙尘污染为外部输入,沙尘可能来源地为内蒙古、蒙古地区,沙尘粒子随冬季风由北往南输送,在此过程中不断沉降、累积,造成区域性污染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激光雷达 CALIPSO 沙尘气溶胶 垂直分布
原文传递
低空无人机与地面移动式激光雷达的点云配准研究
18
作者 杨子轩 王晨 +4 位作者 石绍芹 刘倩 蒋文格 赵子涵 翟秋萍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6期94-97,共4页
激光雷达多平台数据的匹配融合是目前点云应用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无人机与地面移动式激光雷达的配准为例,通过采集建筑用地、稀疏林地、茂密林地、规则林地的点云数据,研究手动配准、ICP配准对不同场景的适用性。实验表明,配准精度上,... 激光雷达多平台数据的匹配融合是目前点云应用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无人机与地面移动式激光雷达的配准为例,通过采集建筑用地、稀疏林地、茂密林地、规则林地的点云数据,研究手动配准、ICP配准对不同场景的适用性。实验表明,配准精度上,建筑用地>稀疏林地>茂密林地>规则林地,可见数据几何特征越强,配准效果越好。配准方法上,手动配准后叠加ICP的方法优于单一方法,可更好实现林区的点云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激光雷达 地面移动式激光雷达 点云匹配 ICP算法
下载PDF
我国西北半干旱区气溶胶类型的地基激光雷达判别 被引量:1
19
作者 廖家艳 周天 +2 位作者 韩璧森 黄忠伟 闭建荣 《干旱气象》 2023年第4期570-578,共9页
气溶胶类型的准确识别是进一步研究其气候与环境效应的重要前提。基于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2009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地基双波长偏振激光雷达观测资料,分别在清洁天、人为污染物、沙尘事件和强沙尘暴事件4种典型情形下挑选若干... 气溶胶类型的准确识别是进一步研究其气候与环境效应的重要前提。基于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2009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地基双波长偏振激光雷达观测资料,分别在清洁天、人为污染物、沙尘事件和强沙尘暴事件4种典型情形下挑选若干个例,对其气溶胶消光系数、体积线性退偏比、气溶胶退偏比等进行统计分析,明确不同气溶胶类型的判定阈值。结果表明:清洁天该区域气溶胶消光系数小于0.085 km^(-1)。在消光系数大于该阈值的污染情形下,人为污染物的体积线性退偏比小于0.07,相应的气溶胶退偏比小于0.09;污染沙尘的体积线性退偏比介于0.07和0.22之间,气溶胶退偏比为0.09~0.31;纯沙尘的体积线性退偏比大于0.22,气溶胶退偏比大于0.31。当出现强沙尘暴时,体积线性退偏比大于0.35,气溶胶退偏比大于0.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偏振激光雷达 气溶胶类型 半干旱区
下载PDF
地基式测风激光雷达在风电测试中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晓懂 金华斌 +3 位作者 钱赫 潘特 叶积炜 王潇 《太阳能》 2020年第6期39-44,共6页
作为新式遥感测风设备,地基式测风激光雷达正在风电领域得到大量应用。地基式测风激光雷达的测风原理和传统测风塔的测风原理之间存在本质差别,因此对地基式测风激光雷达测量结果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从地基式测风激光雷达在风电领域的... 作为新式遥感测风设备,地基式测风激光雷达正在风电领域得到大量应用。地基式测风激光雷达的测风原理和传统测风塔的测风原理之间存在本质差别,因此对地基式测风激光雷达测量结果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从地基式测风激光雷达在风电领域的实际应用出发,阐述了其在测风方面的优越性,根据IEC 61400-12-1:2017标准,分析了地基式测风激光雷达的实际测量数据,并与传统测风塔的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二者的差异性,研究并验证了地基式测风激光雷达在测量水平风速、风向、湍流强度、风切变等气象参数方面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地基式测风激光雷达在水平风速、风向、风切变方面的测量精度良好,其测量数据与传统测风塔的测量数据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在湍流强度测量方面,地基式测风激光雷达与传统测风塔的测量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式测风激光雷达 风电机组 风资源 测试 测风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