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正常青年人步态竖直方向力的检测与统计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耿春亚 马军 +2 位作者 郭忠武 丁辉 丁海曙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4-367,共4页
目的对步态研究中力学参数与姿态控制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运用自行研制的测力系统 ,对 2 7个无运动系统病史的青年人进行了步态力学数据采样 ,并做出特征双峰曲线。从曲线上提取 7个特征量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特征量变... 目的对步态研究中力学参数与姿态控制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运用自行研制的测力系统 ,对 2 7个无运动系统病史的青年人进行了步态力学数据采样 ,并做出特征双峰曲线。从曲线上提取 7个特征量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特征量变异系数CV ,左右脚的绝对对称指标ASI,并用t 检验法分析特征量在左右脚和性别上的差异性。结果步态第一特征时间 (TZ1 )CV值为 1 4.49% ,离散度较大 ;在ASI满足一般要求基础上 ,用t 检验法分析左右脚差异性 ,得到FZ2 的P值为 0 .0 368( <0 .0 5 ) ,存在明显的左右脚差异性 ;同样方法分析男女步态差异性 ,FZ2 的P值小于 0 .0 1 ,表明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在特征量的重复性、离散度、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台 步态分析 地面反应力 时间参数
下载PDF
运动鞋对人体落地冲击和下肢软组织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傅维杰 刘宇 李路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5-52,共8页
目的:探讨冲击负荷较大的主、被动落地过程中,运动鞋作为外加干预因素对冲击力特征和软组织振动的影响。方法:12位男性受试者分别穿着强缓冲鞋和对照鞋,从30cm、45cm和60cm高度完成主动落地反跳和被动落地,同步采集分析落地冲击过程中... 目的:探讨冲击负荷较大的主、被动落地过程中,运动鞋作为外加干预因素对冲击力特征和软组织振动的影响。方法:12位男性受试者分别穿着强缓冲鞋和对照鞋,从30cm、45cm和60cm高度完成主动落地反跳和被动落地,同步采集分析落地冲击过程中的下肢运动学、地面反作用力、鞋跟加速度以及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振动信号。结果:主动落地反跳时,运动鞋因素的介入没有对人体主动落地时的冲击特征和相应软组织的共振频率及传递性产生影响;但在被动落地的冲击阶段,相比对照组,穿着强缓冲鞋能够在降低冲击力和鞋跟加速度峰值的同时(P<0.05),显著减小包括冲击频率和鞋跟加速度主频在内的输入信号频率(P<0.05),并降低60cm下落时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软组织系统的传递性峰值(P<0.05)。结论:主动落地时,运动鞋没有显著改变冲击力和软组织的振动特征;但被动落地过程中,通过运动鞋的干预能够达到减小冲击峰值、降低输入频率以及软组织振动最小化的目的,有利于避免潜在的冲击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鞋 落地 冲击力 地面反作用力 软组织振动
下载PDF
人体动态和静态地面反力检测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2
3
作者 邓晓楠 王人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研制一种集成检测动态行走和静态站立的地面反力分析系统。方法:设计三维测力台检测地面反力,开发数据采集、计算和分析的专用计算机软件。结果:利用该系统不仅可以检测行走过程中三个方向的地面反力,而且可以检测站立时压力中心曲... 目的:研制一种集成检测动态行走和静态站立的地面反力分析系统。方法:设计三维测力台检测地面反力,开发数据采集、计算和分析的专用计算机软件。结果:利用该系统不仅可以检测行走过程中三个方向的地面反力,而且可以检测站立时压力中心曲线,计算其动摇长度、面积等特征值。结论:在测试常规行走的三维测力台上增加测试平衡能力的功能,可以丰富设备的功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测力台 地面反力 压力中心
下载PDF
Abnormal ground reaction forces lead to a general decline in gait speed in knee osteoarthritis patients 被引量:8
4
作者 Anatole Vilhelm Wiik Adeel Aqil +2 位作者 Mads Brevadt Gareth Jones Justin Cobb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7年第4期322-328,共7页
AIM To analyse ground reaction forces at higher speeds using another method to be more sensitive in assessing significant gait abnormalities. METHODS A total of 44 subjects, consisting of 24 knee osteoarthritis(OA) pa... AIM To analyse ground reaction forces at higher speeds using another method to be more sensitive in assessing significant gait abnormalities. METHODS A total of 44 subjects, consisting of 24 knee osteoarthritis(OA) patients and 20 healthy controls were analysed. The knee OA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from an orthopaedic clinic that were awaiting knee replacement. All subjects had their gait patterns during stance phase at top walking speed assessed on a validated treadmill instrumented with tandem force plates. Temporal measurements and ground reaction forces(GRFs) along with a novel impulse technique were collected for both limbs and a symmetry ratio was applied to all variables to assess inter-limb asymmetry. All continuous variables for each group were compared using a student t-test and χ2 analysis for categorical variables with significance set at α = 0.05.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s curves were utilised to determine best discriminating ability.RESULTS The knee OA patients were older(66 ± 7 years vs 53 ± 9 years, P = 0.01) and heavier(body mass index: 31 ± 6 vs 23 ± 7, P < 0.001) but had a similar gender ratio whe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Knee OA patients were predictably slower at top walking speed(1.37 ± 0.23 m/s vs 2.00 ± 0.20 m/s, P < 0.0001) with shorter mean step length(79 ± 12 cm vs 99 ± 8 cm, P < 0.0001) and broader gait width(14 ± 5 cm vs 11 ± 3 cm, P = 0.015) than controls without any known lower-limb joint disease. At a matched mean speed(1.37 ± 0.23 vs 1.34 ± 0.07), ground reacti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pushoff forces and impulse were significantly(P < 0.0001) worse(18% and 12% respectively) for the knee OA patients whe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s.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analysis demonstrated total impulse to be the best discriminator of asymmetry, with an area under the curve of 0.902, with a cut-off of-3% and a specificity of 95% and sensitivity of 88%.CONCLUSION Abnormal GRFs in knee osteoarthritis are clearly evident at higher speeds. Analysing GRFs w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IT TREADMILL ground reaction forces Symmetry OSTEOARTHRITIS KNEE
下载PDF
基于Azure Kinect运动捕捉的下肢关节力学和地面反作用力分析
5
作者 彭迎虎 王琳 +3 位作者 陈瑱贤 党晓栋 陈飞 李光林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1-757,765,共8页
传统的步态分析系统往往操作复杂、便携性差且设备成本高。本研究拟基于Azure Kinect深度视频数据,结合足地接触模型,建立基于Azure Kinect运动捕捉系统的下肢肌骨动力学分析流程。实验采集了10名受试者的深度视频数据,通过预处理获取... 传统的步态分析系统往往操作复杂、便携性差且设备成本高。本研究拟基于Azure Kinect深度视频数据,结合足地接触模型,建立基于Azure Kinect运动捕捉系统的下肢肌骨动力学分析流程。实验采集了10名受试者的深度视频数据,通过预处理获取骨架结构,以此作为肌骨模型输入,计算得到下肢关节角度、关节接触力和地面反作用力,并将其计算结果与传统的Vicon系统获取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进行对比。所计算的下肢关节力和地面反作用力除以每位受试者体重,进行归一化处理。下肢关节角度曲线与Vicon得到的结果强相关(ρ平均值为0.78~0.92),但均方根误差高达5.66°。在下肢关节力预测方面,Azure Kinect模型均方根误差平均值范围为0.44~0.68,而地面反作用力均方根误差平均值范围为0.01~0.09。研究表明,所建立的基于Azure Kinect的肌骨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下肢关节力和垂直地面反作用力,但在下肢关节角度预测方面还存在一定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关节力 Azure Kinect运动捕捉 地面反作用力 肌骨多体动力学 步态
原文传递
德国牧羊犬的关节角及其地反力 被引量:6
6
作者 田为军 丛茜 金敬福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27-231,共5页
利用VICON MX三维动作捕捉系统测定了德国牧羊犬水平面小跑和行走时前后肢关节角度的变化,并结合KISTLER测力台对德国牧羊犬地反力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平面上,随着速度增大,前后肢关节角变化范围增大,前肢肩关节角及肘关节角... 利用VICON MX三维动作捕捉系统测定了德国牧羊犬水平面小跑和行走时前后肢关节角度的变化,并结合KISTLER测力台对德国牧羊犬地反力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平面上,随着速度增大,前后肢关节角变化范围增大,前肢肩关节角及肘关节角变化范围分别由28.6°和57.3°增大到31.5°和65.2°,腕关节角变化范围则由128.2°减小到112.5°;后肢各关节角变化范围均有所增加。由地反力测定可知,犬前肢制动时间占整个前肢触地时间的(55.8±3.4)%,前肢推进时间占整个前肢触地时间的(44.2±3.4)%,后肢制动时间占整个后肢触地时间的(32.4±3.3)%,后肢推进时间占整个后肢触地时间的(67.6±3.3)%。本文还从运动学和动力学角度对德国牧羊犬关节角度及地反力变化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仿生学 德国牧羊犬 步态分析 地反作用力 关节角
下载PDF
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行走步态特征地面支撑反作用力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洋 岳新坡 肖丹丹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85,共5页
为了认识肥胖对儿童行走时下肢用力的影响,通过三维测力与运动学同步测试的方法,对11名正常体重儿童和9名肥胖儿童平地常速行走进行了测试,结合运动学指标,对两组儿童的地面支撑反作用力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在垂... 为了认识肥胖对儿童行走时下肢用力的影响,通过三维测力与运动学同步测试的方法,对11名正常体重儿童和9名肥胖儿童平地常速行走进行了测试,结合运动学指标,对两组儿童的地面支撑反作用力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在垂直方向上,肥胖儿童组与正常体重儿童组的地面支撑反作用力的力值无差异,肥胖儿童出现第1个峰值的时间晚于正常体重儿童,出现第2个峰值的时间早于正常儿童。2在矢状轴方向上,肥胖儿童组与正常体重儿童组的地面支撑反作用力的力值无差异。3在额状轴方向上,肥胖儿童组在前后方向上的最大值均大于正常体重儿童组,表明肥胖儿童在平地行走时,左右摇晃的幅度比正常儿童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儿童 步态 地面支撑反作用力
下载PDF
单侧负重对足底压力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李波 金钊 +1 位作者 宋宁 李国英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85,共6页
单手提重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常见,不对称负重不仅增大下肢载荷,而且使人-手提物重心偏离正中矢状面,可能导致足底水泡、应力性骨折和摔跤风险增大。用1 m的压力板测量了15名健康男性大学生分别手提7 kg和14 kg重的包行走时的垂直地... 单手提重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常见,不对称负重不仅增大下肢载荷,而且使人-手提物重心偏离正中矢状面,可能导致足底水泡、应力性骨折和摔跤风险增大。用1 m的压力板测量了15名健康男性大学生分别手提7 kg和14 kg重的包行走时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和足底压力中心,用1 m的测力台测量静止站立30 s时的地面反作用力,以此为依据分析单侧负重对人体稳定性、足部冲击和步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的两种负重时,足底压力绝对值增大,相对值不变,稳定性降低,步态改变。针对经常性单侧负重群体的功能鞋设计,需要增大鞋底缓冲性能以减小损伤,增加鞋类稳定性以减小摔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负重 稳定性 地面反作用力 足底压力中心
下载PDF
人体背部负重行走时足底压力分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浩 刘合荣 +1 位作者 张建国 乔刚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5-529,共5页
针对人体背部不同的负重量对其行走时足底压力的影响,采用三维测力台系统,对20名青年大学生背部负重行走时的地面反力进行数据采集,并做出特征双峰曲线。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曲线上的7个特征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背部负重量的增加,测... 针对人体背部不同的负重量对其行走时足底压力的影响,采用三维测力台系统,对20名青年大学生背部负重行走时的地面反力进行数据采集,并做出特征双峰曲线。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曲线上的7个特征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背部负重量的增加,测试者行走时的足底压力也随之增大,且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性别差异:对于男性测试者,当背部负重量达到体重的17%时,足底压力开始发生变化,至20%负重时,足底压力已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女性测试者,当背部负重量达到体重的14%时,足底压力开始发生变化,至15%负重时,足底压力即已存在较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部负重 测力台 地面反力 行走
原文传递
太极拳运动单脚支撑姿势持续时间与地面反作用力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春荣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20-121,128,共3页
运用摄影测量法和Novel Pedar-X足底压力测试系统采集了16名太极拳练习者在太极拳运动和正常步行中足底压力和运动影像信息,并对两种运动方式的单脚支撑姿势持续时间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与正常步行相比,在太极拳运动中单脚支撑... 运用摄影测量法和Novel Pedar-X足底压力测试系统采集了16名太极拳练习者在太极拳运动和正常步行中足底压力和运动影像信息,并对两种运动方式的单脚支撑姿势持续时间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与正常步行相比,在太极拳运动中单脚支撑姿势总的持续时间所占比例(标准化值)较少(P<0.05);单次单脚支撑姿势平均持续时间较长(P<0.01);认为太极拳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单脚平衡能力。另外还发现太极拳运动和正常步行中地面反作用力都在不断变化;太极拳运动中地面反作用力小于其正常步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脚支撑 持续时间 地面反作用力 太极拳
下载PDF
弯道行走地面支反力与利用摩擦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成方敏 张峻霞 +1 位作者 苏海龙 王新亭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6,61,共5页
通过地面支反力(GRF)求得的利用摩擦系数(UCOF)是预测行走滑跌可能性的一个有效方法。为了研究不同转弯策略下的利用摩擦系数,进而预测其滑跌可能性,本研究选取了10名健康男性青年进行直道行走与两种转弯策略(外侧脚转弯与内侧脚转弯)下... 通过地面支反力(GRF)求得的利用摩擦系数(UCOF)是预测行走滑跌可能性的一个有效方法。为了研究不同转弯策略下的利用摩擦系数,进而预测其滑跌可能性,本研究选取了10名健康男性青年进行直道行走与两种转弯策略(外侧脚转弯与内侧脚转弯)下的60°、90°转弯行走试验,使用ATMI测力台采集地面支反力数据,进而求出各行走条件下的利用摩擦系数。结果表明,各行走条件下的足-地间内外剪切力差异较大;弯道行走的滑跌可能性显著大于直道行走。对于内侧脚转弯,转弯角度对利用摩擦系数峰值没有显著影响。对于外侧脚转弯,推进力随转弯角度的增大而减小,这使得60°转弯时的利用摩擦系数峰值相较于90°转弯明显增大。这表明,弯道角度对内侧脚转弯时的滑跌概率影响较小,而对外侧脚转弯影响较大,角度越大滑跌概率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道行走 地面支反力 利用摩擦系数 滑跌可能性
原文传递
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the Differential Analysis in Human Locomotion: A Pilot Study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12
作者 Huiying Yu Thompson Sarkodie-Gyan 《Engineering(科研)》 2012年第10期20-26,共7页
Multiple sclerosis (MS) is an unpredictable disease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hat can range from relatively benign to somewhat disabling to devastating, as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brain and other parts of the b... Multiple sclerosis (MS) is an unpredictable disease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hat can range from relatively benign to somewhat disabling to devastating, as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brain and other parts of the body is disrupted. Scientists have learned a great deal about MS in recent years;yet still, its cause remains elusive. This paper intends to investigate the hypothesis that gait dynamics have meaning and may be useful in providing insight into the neural control of locomotion. It further seeks to explore the mutual interactions and influences of MS functions on gait, and vice versa, in a quantitative and robust fashion. Ground reaction forces (GRFs), muscle activities, and segmental accelerations within a gait cycle were analyzed in this study. Patterns of the signals from six 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 (RRMS) patien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subjects. This quantitative gait analysis aids to illuminat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bility-related disease such as RRMS characteristics. An outcome of this study is a reproducible methodology for helping therapists make reliable and differentiable diagnosis, design a tailored therapeutic strategy, and comfortably evaluate the follow-ups on patient’s functional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 reaction forces EMG Muscle Activities Multiple Scelorsis SEGMENTAL ACCELERATIONS Kinetic and Kinematics Measurement FUZZY Relation Matrix FUZZY Similarity
下载PDF
意外滑移后自主恢复平衡过程中地面支反力和利用摩擦系数研究
13
作者 宋黎明 师树谦 卢文涛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9年第4期435-438,共4页
为了研究正常行走和意外滑移两种不同情况下地面支反力(ground reaction forces,GRF)和利用摩擦系数(utilized coefficient of friction,UCOF),进而探究影响意外滑移后自主恢复平衡的因子,本研究选取20名健康男性青年在干燥无油直道和... 为了研究正常行走和意外滑移两种不同情况下地面支反力(ground reaction forces,GRF)和利用摩擦系数(utilized coefficient of friction,UCOF),进而探究影响意外滑移后自主恢复平衡的因子,本研究选取20名健康男性青年在干燥无油直道和涂油直道条件下进行行走试验,使用AMTI测力台分别采集两种情况下的地面支反力数据,进而求出两者利用摩擦系数。结果表明,增大垂直向上支反力、内侧剪切力和向后剪切力有助于滑后恢复。意外滑移过程中UCOF的大小可以表征发生滑移的可能性。本研究结果可为下肢肌群的选取提供参考,同时有助于提出有效的防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移 垂直地面支反力 利用摩擦系数 剪切力 恢复平衡
下载PDF
排球扣球和拦网技术落地动作的研究
14
作者 荆晓伟 母应秀 朱桂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第14期26-27,29,共3页
本文通过对排球运动扣球和拦网后落地动作的研究,探究扣球和拦网动作落地时地面对人体垂直方向上的反作用力。研究将16名运动员分为2组进行10次扣球,二号位、四号位分别进行10次拦网三个动作,并用三维测力台和三维运动影响捕捉系统对运... 本文通过对排球运动扣球和拦网后落地动作的研究,探究扣球和拦网动作落地时地面对人体垂直方向上的反作用力。研究将16名运动员分为2组进行10次扣球,二号位、四号位分别进行10次拦网三个动作,并用三维测力台和三维运动影响捕捉系统对运动员动力学和运动学数据进行捕捉。研究发现:(1)由于扣球动作需要更大力量来达到最大高度,因此每次扣球动作的垂直反作用力均比拦网动作的垂直反作用力大;(2)通过对扣球、二号四号位拦网三个动作和双脚受力的分析,进行二号位的拦网时右脚的垂直反作用力明显高于左脚;(3)所有运动员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进行训练之前必须对运动员的技术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反作用力 排球 髌腱炎 落地动作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基于地面反作用力的步态识别方法 被引量:15
15
作者 林尔东 姚志明 +3 位作者 郑重 周旭 孙向阳 孙怡宁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3-359,共7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地面反作用力的步态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由三维测力台构建的步态通道获取步行时足底受到的三方向地面反作用力,并采用小波包分解提取时频域特征,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从中挑选出最具分类能力的特征子集,最后在训练...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地面反作用力的步态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由三维测力台构建的步态通道获取步行时足底受到的三方向地面反作用力,并采用小波包分解提取时频域特征,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从中挑选出最具分类能力的特征子集,最后在训练样本上用支持向量机训练分类器,并在测试集上进行步态识别.为提高识别率,对样本进行拆分和波形对齐操作,并设计多分类器以降低步行速度变化对识别准确率的影响.在103人的步态数据库上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即使在训练样本较少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较高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识别 地面反作用力 小波包分解 模糊C-均值 多分类器
原文传递
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赵秦 魏慧 +2 位作者 王威 贾磊 岳寿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6-681,共6页
目的:利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定量地评价全身振动训练(WBVT)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选择1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WBVT(2组,5min/组,10min,中间间隔1min,频率30Hz,振幅5mm),于WBVT前及训练后即刻行三维步态分析,收集患者WBVT前后... 目的:利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定量地评价全身振动训练(WBVT)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选择1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WBVT(2组,5min/组,10min,中间间隔1min,频率30Hz,振幅5mm),于WBVT前及训练后即刻行三维步态分析,收集患者WBVT前后时空参数、关节运动角度以及动力学参数,比较患者WBVT前后各步态参数的差异,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患者的步态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WBVT后,脑卒中患者患侧时空参数及足蹬地时踝关节跖屈角度、膝关节屈曲角度、踝关节跖屈力矩占体重百分比及向前地面反作用力峰值占体重百分比(AGRF)均改善(P<0.05);WBVT前后,患侧AGRF与步速、步长、摆动相百分比均呈正相关(P<0.05)。WBVT前,患侧AGRF与足蹬地时髋关节屈曲角度呈正相关(P<0.05),WBVT后,患侧AGRF与足蹬地时踝跖屈角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WBVT可以辅助改善脑卒中患者患足蹬地时即刻步态,长期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全身振动 三维步态分析 地面反作用力
下载PDF
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前场蹬跨步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孟林盛 李建英 郝慧栋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2-730,共9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蹬跨技术动作对羽毛球运动员下肢运动生物力学参数的影响,分析羽毛球运动员蹬跨技术动作的力学特征。选取羽毛球国青队男性队员6名,年龄(20. 3±2. 2)岁,身高(180. 0±4. 7) cm,体重(72. 2±8. 4) kg,训练...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蹬跨技术动作对羽毛球运动员下肢运动生物力学参数的影响,分析羽毛球运动员蹬跨技术动作的力学特征。选取羽毛球国青队男性队员6名,年龄(20. 3±2. 2)岁,身高(180. 0±4. 7) cm,体重(72. 2±8. 4) kg,训练年限(11. 5±2. 7)年。方法使用12台红外高速摄像机对受试者的运动学参数进行采集,使用4块AMTI测力台(400×600)采集运动过程中的地面反作用力,使用Noraxon无线表面肌电信号测试系统记录下肢肌肉肌电活动情况。结果三步技术的蹬跨和缓冲时间分别为(0. 30±0. 03) s和(0. 60±0. 02) s,显著高于一步蹬跨技术(P <0. 00);着地时刻一步蹬跨技术的髋角(148. 8°±6. 7°)和踝角(113°±3. 1°)显著高于三步蹬跨技术(P <0. 00),离地时刻一步蹬跨技术的膝角(168. 1°±2. 9°)显著高于二步和三步技术(P <0. 00);缓冲阶段三种蹬跨技术在X轴和Z轴方向的地面反作用力差异非常显著(P <0. 00),回蹬阶段在Z轴方向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 <0. 05);在整个蹬跨过程中,三步技术的膝关节屈伸力矩(3. 01±0. 13) Nm/kg显著高于其他2种跨步技术(P <0. 05)。结论(1)增加蹬跨距离后,蹬跨时间减小,缓冲时间增加,对回蹬时间和总时间影响不大;(2)在跨步的缓冲阶段,随着蹬跨距离的增加,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所受地面反作用力会显著增加,而在回蹬阶段,蹬跨距离只会对人体垂直方向地面反作用力产生显著影响;(3)蹬跨距离与下肢关节的角度有显著性关系;(4)膝关节屈伸方向力矩随蹬跨距离增加而显著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球 蹬跨 地面反作用力 关节力矩 表面肌电
下载PDF
采动区建筑物附加地基反力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谭志祥 邓喀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07-911,共5页
为了研究采动区建筑物附加地基反力的变化规律,采用采动区建筑物地基、基础和结构协同作用力学模型,研究了建筑物位于采动区不同位置时附加地基反力的分布变化规律,指出地表曲率变形值是控制附加地基反力大小及分布形态的主导因素;并研... 为了研究采动区建筑物附加地基反力的变化规律,采用采动区建筑物地基、基础和结构协同作用力学模型,研究了建筑物位于采动区不同位置时附加地基反力的分布变化规律,指出地表曲率变形值是控制附加地基反力大小及分布形态的主导因素;并研究了建筑物长度、弹性模量、地基系数、开采厚度、建筑物高度等各种因素对建筑物附加地基反力的影响规律,同时建立了附加地基反力最大值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区 建筑物 地基反力 变化规律 协同作用
下载PDF
鞋跟高度对地面反力和鞋底压力中心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敬德 郝智秀 +2 位作者 张宇 周大伟 方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1-243,I0002,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女性行走时地面反力和鞋底压力中心,探讨鞋跟高度对地面反力和鞋底压力中心的影响。方法:测量穿不同类型和不同鞋跟高度的受试者,在不同行走速度下地面反力的大小和鞋底压力中心,分析地面反力变化和鞋底压力中心轨迹。结果... 目的:通过研究女性行走时地面反力和鞋底压力中心,探讨鞋跟高度对地面反力和鞋底压力中心的影响。方法:测量穿不同类型和不同鞋跟高度的受试者,在不同行走速度下地面反力的大小和鞋底压力中心,分析地面反力变化和鞋底压力中心轨迹。结果:自然步速下,垂直方向上地面反力峰峰值随鞋跟高度增加而增大;穿中高鞋的侧向反力的峰峰值最大,而前进方向上峰峰值最小。随鞋跟高度的增加,鞋底压力中心侧向的移动量明显增大。结论:鞋跟高度导致人体侧向移动量增大,不同鞋跟高度对地面反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反力 鞋底压力中心 侧向移动 步态
下载PDF
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三维步态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11
20
作者 高丕明 罗小兵 +3 位作者 虞亚明 荣海波 周文琪 何栩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2-186,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步态的三维动力学特征,探讨其运动功能变化及生物力学机制。方法:选择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15名(实验组),依据其年龄、身高、体重匹配健康受试者15名(对照组)。采用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和Visual 3D软件观测受试... 目的:研究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步态的三维动力学特征,探讨其运动功能变化及生物力学机制。方法:选择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15名(实验组),依据其年龄、身高、体重匹配健康受试者15名(对照组)。采用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和Visual 3D软件观测受试者步行时支撑期地面反作用力(GRF)及踝关节力矩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在矢状轴、额状轴和垂直轴的GRF第1峰值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个轴向的GRF第2峰值均较对照组小,其中矢状轴向前和垂直轴向上的GR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踝关节力矩于矢状面、额状面、水平面的第1峰值分别是背伸、内翻和内收力矩,实验组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踝关节力矩于3个面的第2峰值分别是跖屈、外翻和外展力矩,实验组均较对照组小,其中跖屈和外展力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步行过程中,于支撑末期向上、向前的地面反作用力以及踝跖屈、外展力矩降低,这可能是踝跖屈、外翻肌群肌肉功能不足所致,但导致踝关节跖屈功能不足的主要肌群尚需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不稳 三维步态 地面反作用力 力矩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