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近断层强地震动模拟 被引量:20
1
作者 潘波 许建东 +1 位作者 关口春子 何宏林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3-634,共12页
文中利用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的有关资料和北京地区地下三维结构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相应的震源模型和传播介质模型。利用Graves的三维有限差分程序,计算了北京地区震后的地面峰值速度。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处理,获得了近断层强地震... 文中利用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的有关资料和北京地区地下三维结构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相应的震源模型和传播介质模型。利用Graves的三维有限差分程序,计算了北京地区震后的地面峰值速度。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处理,获得了近断层强地震动的近断层效应、方向性效应、上盘效应和盆地效应等基本特征。同时,这些特征也反映了我们所设定的震源和传播介质参数的合理性,以及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另外,分析处理中所获得的这些结果可为北京地区的城市规划和抗震设防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地震动 震源参数 介质参数 近断层效应 方向性效应 上盘效应 盆地效应
下载PDF
1976年M_S7.8唐山地震断层动态破裂及近断层强地面运动特征 被引量:15
2
作者 杜晨晓 谢富仁 +1 位作者 张扬 史保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0-304,共15页
采用美国南加州地震委员会(SCEC)Steven Day博士提供的三维有限差分断层瞬态破裂动力学模型(3DFDM),以1976年唐山Ms 7.8地震为例,从简化的断层双侧破裂模式出发,对该地震发震断层的动态破裂过程及近断层地表运动特征进行了仿真模拟和计... 采用美国南加州地震委员会(SCEC)Steven Day博士提供的三维有限差分断层瞬态破裂动力学模型(3DFDM),以1976年唐山Ms 7.8地震为例,从简化的断层双侧破裂模式出发,对该地震发震断层的动态破裂过程及近断层地表运动特征进行了仿真模拟和计算.研究区域为围绕发震断层200 km×140 km×40 km(深度)的长方形块体组成,模拟计算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分别为200 m和0.012 s,形成的空间网格节点数为1051×701×201.在DELL小型工作站上,我们实现了对源程序的移植和并行计算.同时,通过引进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对模拟数据进行了3D/4D解释分析.另外,在对源程序修改过程中,实现了对京津唐地区三维地壳速度结构的嵌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地震波传播以及地面运动模拟的真实性,并讨论了地震破裂的方向性对近断层地表运动的影响.最后根据初步研究结果结合京津唐地区活动断层构造特征,对唐山M_S7.8级主震后随之而来的1976滦县M_S7.1级余震及宁河Ms6.9级余震的动态触发机制提出了新的解释.由于受主震破裂方向性作用的影响,使得主震对后续两个较大余震产生的动态应力变化的峰值在断层的走滑方向上较大,为2~3 MPa,在逆冲方向上较小,为0.1~0.2 MPa.即唐山主震的发生使得其周边的应力场有一个瞬态的应力调整,唐山主震对后续余震的发生有促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差分模型 动态破裂 强地面运动 破裂传播方向性 余震触发机制
下载PDF
2008年汶川地震近断层地震动的非平稳特征 被引量:14
3
作者 谢俊举 温增平 +2 位作者 高孟潭 袁美巧 何少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28-736,共9页
利用中国强震动台网获得的汶川地震近断层强震动数据,研究汶川地震近断层地震动的强度和频率的非平稳特征,并对其非平稳特征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研究表明近断层地震动强度和频率表现出很强的非平稳特性,这种非平稳特征主要受震源破裂机... 利用中国强震动台网获得的汶川地震近断层强震动数据,研究汶川地震近断层地震动的强度和频率的非平稳特征,并对其非平稳特征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研究表明近断层地震动强度和频率表现出很强的非平稳特性,这种非平稳特征主要受震源破裂机制、台站方位和局部场地条件的影响.破裂传播正向和反方向上地震动强度和频率的时间过程有显著的不同.在破裂正向上,地震动加速度记录表现为大幅值、短持时的强度过程,强度过程的持续时间为15 s左右,加速度时程的主要周期约为0.4 s,地震动速度时程有较明显的速度脉冲,脉冲周期可以达到8 s;在破裂的反方向上,地震动强度过程的时间跨度长达90 s,加速度记录的主要周期约为0.6 s,速度时程中没有明显的脉冲.小波功率谱的分析结果表明破裂正向上速度脉冲表现为在很小的时间尺度和频域内能量的集中,值得注意的是,观测到的速度脉冲的周期长达8 s,比Chi-Chi地震和Kobe地震中观测到的脉冲周期要长,这可能与汶川地震的震级相对较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 方向性效应 汶川地震 非平稳 近断层 速度脉冲 小波谱
下载PDF
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近断层强地震动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1
4
作者 潘波 许建东 刘启方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83,共15页
文中通过收集整理三河-平谷8级地震的历史记录、野外地质调查和区域地震等资料,建立了该地震的震源模型;以穿过研究区的12条测线和区域第四纪、新近纪、古近纪沉积等厚度图等资料为基础,建立了北京地区的传播介质模型;利用哈尔滨工程力... 文中通过收集整理三河-平谷8级地震的历史记录、野外地质调查和区域地震等资料,建立了该地震的震源模型;以穿过研究区的12条测线和区域第四纪、新近纪、古近纪沉积等厚度图等资料为基础,建立了北京地区的传播介质模型;利用哈尔滨工程力学研究所的近断层强地震动有限元程序和40节点的高性能并行计算机计算了北京地区震后60s内地表各点的地震动速度时程和峰值速度。为检验模拟结果的质量,我们取2排测点的速度时程和水平向峰值速度等值线图进行了分析,发现计算结果与历史地震记录及实际地震观测资料吻合良好,说明了我们的模拟结果的可信性和模拟方法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地震动 右旋走滑正断层 传播介质模型 并行计算 峰值速度 方向性效应 盆地效应
下载PDF
云南漾濞6.4级地震房屋震害特征受地震动方向性和场地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小军 孙晓燕 +4 位作者 荣棉水 张斌 王继鑫 傅磊 王玉石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0-662,共13页
针对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6.4级地震,开展了现场震害调查、余震观测及地震动和房屋震害特征分析,总结了地震影响区特别是极震区房屋的震害特点,探讨了房屋震害特征与地震动特性的关联性,揭示了场地地形条件及地震动方向性对房屋震害特... 针对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6.4级地震,开展了现场震害调查、余震观测及地震动和房屋震害特征分析,总结了地震影响区特别是极震区房屋的震害特点,探讨了房屋震害特征与地震动特性的关联性,揭示了场地地形条件及地震动方向性对房屋震害特征和分布的影响特点与机理.研究表明,由于存在场地地形放大效应,山腰陡坎和山顶处的房屋震害相对山脚均有不同程度的加重;地震动的方向性效应是房屋在不同朝向表现出破坏程度差异性的主要原因.通过总结此次地震的震害经验,提出了提高云南地区土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地震 房屋震害调查 强震动观测 地震动记录 场地条件 地形效应 地震动方向性
原文传递
四川地区场地放大系数特征分析及在强地震动模拟中的应用——以2022年芦山M_(S)6.1地震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傅磊 谢俊举 +3 位作者 陈苏 张斌 张旭 李小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33-2950,共18页
基于四川地区62个强震动台站的场地资料,依据中国抗震规范及美国下一代衰减的Geomatrix(GMX)场地分类方法将台站场地进行了划分,并以台站的场地放大系数和高频衰减参数(κ0)为基础数据,研究了不同场地类型的场地放大系数平均特征.结果显... 基于四川地区62个强震动台站的场地资料,依据中国抗震规范及美国下一代衰减的Geomatrix(GMX)场地分类方法将台站场地进行了划分,并以台站的场地放大系数和高频衰减参数(κ0)为基础数据,研究了不同场地类型的场地放大系数平均特征.结果显示,在中国Ⅱ类场地中,受狭窄山间谷底地形效应影响,满足GMX的C类场地在大于10 Hz的高频段有明显放大;受深厚软弱沉积层影响,满足GMX的D类场地在小于5 Hz的低频段放大效应显著.考虑震源滑动模型、山区和盆地品质因子差异、局部场地效应,采用区域内余震平均应力降,通过随机有限断层法模拟了2022年芦山M_(S)6.1地震中9个断层距(Rrup)<100 km的强震动台站的加速度时程、傅里叶振幅谱(FAS)和反应谱(PSA).结果显示,模拟结果与观测加速度时程的S波部分符合良好.在8 s以下周期范围内模拟与观测FAS和PSA形状和幅值基本一致.较好地模拟结果支持此次地震为2013年芦山M_(S)7.0芦山地震的一次余震.另外,模拟结果体现了此次地震在Rrup<35 km范围内有明显的方向性效应,与观测数据相符.最后,考虑各类场地的场地放大系数和κ0的平均特性,比较了此次地震中Rrup<150 km的167个盆地和130个山区烈度台观测和模拟峰值加速度(PGA)和峰值速度(PGV),以及周期为0.5 s、1.0 s、5.0 s和8.0 s的PSA幅值随断层距的衰减特性.结果显示,山区和盆地的地震动参数随距离的衰减特性较为相似,山区和盆地的PGA、PGV强度相当.但是,在周期大于1.0 s的长周期段,盆地的反应谱幅值整体上大于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M_(S)6.1地震 场地效应 强地震动 随机有限断层法 方向性效应
下载PDF
Effect of seismic super-shear rupture on the directivity of ground motion acceleration 被引量:1
7
作者 Hu Jinjun Xie Lili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3年第4期519-527,共9页
The effect of seismic super-shear rupture on the directivity of ground motions using simulated accelerations of a vertical strike-slip fault model is the topic of this study. The discrete wave number/finite element me... The effect of seismic super-shear rupture on the directivity of ground motions using simulated accelerations of a vertical strike-slip fault model is the topic of this study. The discrete wave number/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ground motion in the horizontal layered half space. An analysis of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PGA) indicates that similar to the sub-shear situation, directivity also exists in the super-shear situation.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as tbllows: (1) The PGA of the fault-normal component decreases with super-shear velocity, and the areas that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directivity in the PGA field changed from a cone-shaped region in the forward direction in a sub-shear situation to a limited near-fault region in a super-shear situation. (2) The PGA of the fault-parallel and vertical component is not as sensitive as the fault-normal component to the increasing super-shear velocity. (3) The PGA of the fault-normal component is not always greater than the fault-parallel component when the rupture velocity exceeds the shear wave velo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 motion directivity rupture velocity super-shear ruptur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下载PDF
基于2014年云南景谷M_W 6.0地震的中强震地震动的方向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胡进军 孙健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07-1813,共7页
一般认为大地震震源破裂传播过程会造成近断层地震动的方向性特征,为了验证中强地震是否存在方向性特征,本研究以2014年10月7日云南省景谷县M_W6. 0级中强地震的强震记录为基础,选取获得的39组主震记录,按照台站相对于断层的位置及走向... 一般认为大地震震源破裂传播过程会造成近断层地震动的方向性特征,为了验证中强地震是否存在方向性特征,本研究以2014年10月7日云南省景谷县M_W6. 0级中强地震的强震记录为基础,选取获得的39组主震记录,按照台站相对于断层的位置及走向将其划分为西北向和东南向两类场点.分别对垂直于断层和平行于断层的地震动分量的峰值、反应谱和持时参数进行了定量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峰值方面,西北向场点的峰值明显大于东南向的峰值,而且西北和东南向的峰值差别随着断层距的增大而逐渐减小;(2)在反应谱方面,西北向的平均反应谱明显高于东南向平均反应谱,并且当周期在1. 2~4. 0 s之间时,西北向和东南向反应谱谱比最高可达到7倍以上;(3)在持时方面,在断层距小于80 km的区域内,东南向的持时要明显大于西北向的持时.研究结果表明景谷地震的地震动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方向性特征.本研究分析结果可以为研究中强地震的地震动工程参数的方向性特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强地震 地震动 方向性效应 景谷地震
原文传递
断层破裂速度对地震动影响的离散波数有限元法模拟
9
作者 胡进军 徐龙军 谢礼立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63-1070,共8页
地震断层的破裂速度是断层破裂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对近场地震动及其空间分布,特别是近场地震动的方向性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从理论上分析断层不同破裂速度对地震动方向性效应的影响,根据设定地震和根据统计关系得到的震源参... 地震断层的破裂速度是断层破裂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对近场地震动及其空间分布,特别是近场地震动的方向性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从理论上分析断层不同破裂速度对地震动方向性效应的影响,根据设定地震和根据统计关系得到的震源参数,采用离散波数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不同破裂速度下地表观测点的地震动时程,分析地震动的峰值、反应谱和持时3个基本参数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在地震马赫数为0.700~0.925的破裂速度范围内,断层破裂值均会使地震动及其分布呈现明显的方向性特征;断层破裂前方的地震动峰值和反应谱值大于破裂后方的地震动值,地震动持时则相反;在断层破裂方向的末端一定距离内存在一个典型的区域,在此区域内的地震动显著受到方向性的影响和控制,其地震动峰值和反应谱值显著高于其他区域,而持时则低于其他区域.总之,破裂速度对地震动及其分布的方向性特征有重要影响,随着破裂速度逐渐接近于剪切波速,地震动的方向性特征也越来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特征 离散波数有限元法 方向性 破裂速度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动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209
10
作者 刘启方 袁一凡 +1 位作者 金星 丁海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文对近断层地震动的基本特征作了详细分析,这些基本特征主要包括近断层强地震动的集中性、地表破裂、地面永久变形、破裂的方向性效应、近断层速度大脉冲和上盘效应。这些特征虽然在一次地震中不一定同时出现,但它们是已经被强震观测... 本文对近断层地震动的基本特征作了详细分析,这些基本特征主要包括近断层强地震动的集中性、地表破裂、地面永久变形、破裂的方向性效应、近断层速度大脉冲和上盘效应。这些特征虽然在一次地震中不一定同时出现,但它们是已经被强震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证实了的,在模拟和预测近断层地震动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合理的近断层地震动模拟或预测模型和方法应当在结果中再现这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破裂的方向性效应 地表破裂 速度脉冲 上盘效应
下载PDF
近断层强地震动的特点 被引量:59
11
作者 王海云 谢礼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70-2072,2076,共4页
本文全面地总结和解释了近断层地震动的主要特点.近断层地震动与远场地震动不同,显著地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断层破裂机制,相对于场地的破裂传播方向,以及由断层滑动产生的、可能的永久地面位移.这些因素导致破裂方向效应和“F ling ste... 本文全面地总结和解释了近断层地震动的主要特点.近断层地震动与远场地震动不同,显著地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断层破裂机制,相对于场地的破裂传播方向,以及由断层滑动产生的、可能的永久地面位移.这些因素导致破裂方向效应和“F ling step”效应.对于倾滑断层,还导致上盘效应.而且破裂方向效应和“F ling step”效应分别引起了双向和单向长周期速度脉冲.上盘效应导致上盘场地的地震动大于下盘相同断层距场地的地震动.对于垂直走滑断层,在给定的距断层最近的范围内,破裂方向效应使地震动产生强烈的空间变化.对于倾滑断层,有两个显著的效应,即破裂方向效应和上盘效应.上盘效应主要是由断层的大部分接近于上盘之上的场地引起的.破裂方向效应是由破裂传播和辐射图效应引起的.长周期速度脉冲产生于垂直断层面的方向上,使得垂直断层走向的地震动大于平行断层方向的地震动.而“F ling step”效应是由地震时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造成的,且发生在断层错动的方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上盘效应 破裂方向效应 “Fling step”效应 长周期速度脉冲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动破裂向前方向性与滑冲效应对隔震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6
12
作者 杨迪雄 赵岩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9-587,共9页
选择台湾集集地震和美国北岭地震的近断层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考察了近断层地震动破裂向前方向性与滑冲效应引起的两种不同速度脉冲运动对单自由度体系和长周期橡胶支座隔震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反应谱分析表明,破裂向前方向性与滑... 选择台湾集集地震和美国北岭地震的近断层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考察了近断层地震动破裂向前方向性与滑冲效应引起的两种不同速度脉冲运动对单自由度体系和长周期橡胶支座隔震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反应谱分析表明,破裂向前方向性与滑冲效应对工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是随结构周期变化的.在中短周期段,含破裂向前方向性效应地震动的谱加速度值大于含滑冲效应地震动的谱加速度值;而在长周期段,含滑冲效应地震动的谱加速度大于含破裂向前方向性效应的谱加速度值.并且,与无脉冲地震动作用相比,含破裂向前方向性与滑冲效应脉冲的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隔震建筑的地震响应显著增大.滑冲效应引起的速度脉冲使隔震建筑底部的层间变形和楼层剪力明显增大,这意味着滑冲效应脉冲比向前方向性效应脉冲对长周期建筑结构的破坏更具危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破裂向前方向性效应 滑冲效应 速度脉冲 反应谱 隔震建筑动力响应
下载PDF
近场强地震动模拟中对破裂的方向性效应和上盘效应的表达 被引量:32
13
作者 陶夏新 王国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1-198,共8页
为了模拟近场强地震动,采用了基于有限断层模型的一种随机合成方法。震源破裂面被剖分成一定数量的子源,总的地震矩分成数量更多的子震的矩。一给定子源中一次子震引起的场地地震动的傅氏谱,通过考虑点源的谱、随着距离的衰减、能量耗... 为了模拟近场强地震动,采用了基于有限断层模型的一种随机合成方法。震源破裂面被剖分成一定数量的子源,总的地震矩分成数量更多的子震的矩。一给定子源中一次子震引起的场地地震动的傅氏谱,通过考虑点源的谱、随着距离的衰减、能量耗散及近地表效应等导出。据此幅值谱和一个随机相位谱,并与一个时程包络函数结合,合成一个子震时程。将各子源中各个子震引起的所有时程叠加,得出场地的地震动时程。叠加中,各子震时程之间的时滞,据子震发震时差和子源至场地的距离差别引起的时差确定。对一个设定地震,选用4个断层面倾角,计算了近场21个地点的地震动。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很好地表达破裂的方向性效应和上盘效应。为了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对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中3个近断层台站MCN,LV3和PCD模拟的地震动与实际记录的加速度反应谱和时程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强地震动 破裂方向性 上盘 震源 随机合成
下载PDF
复杂场地条件下震源参数对断层附近长周期地震动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刘启方 金星 丁海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6-196,共11页
基于显式有限元方法和运动学震源模型并利用昆明盆地三维地下构造模型,本文研究了震源参数对断层附近长周期地震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层的破裂方式、埋藏深度、破裂速度以及断层面上位错的不均匀分布对断层附近长周期地震动有重要影响.... 基于显式有限元方法和运动学震源模型并利用昆明盆地三维地下构造模型,本文研究了震源参数对断层附近长周期地震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层的破裂方式、埋藏深度、破裂速度以及断层面上位错的不均匀分布对断层附近长周期地震动有重要影响.不同破裂方式下,破裂的方向性强的区域分布不同,由于破裂的方向性效应和复杂场地条件的共同作用,导致不同破裂方式的断层附近地震动分布差别很大.随着破裂速度的增加,方向性效应更加明显,断层附近的长周期地震动也随之增大;对于浅源地震,随着断层埋深的增加,地震动明显下降.对于埋藏深度很浅的断层,当Asperity靠近断层上沿时,会显著增大其在地表投影附近的长周期地震动.能否合理地估计这些基本震源参数,是预测未来发震断层周围地震动场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复杂场地 破裂方式 破裂速度 断层埋深 方向性效应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动合成方法及其对超大跨斜拉桥地震响应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帅 张凡 +1 位作者 颜晓伟 王景全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6-97,106,共13页
为研究具有破裂前方效应和滑冲效应的2类脉冲型地震动对超大跨斜拉桥不利响应的影响,提出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合成的"分解-叠加"新方法,从频谱特性及结构地震响应两方面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为研究... 为研究具有破裂前方效应和滑冲效应的2类脉冲型地震动对超大跨斜拉桥不利响应的影响,提出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合成的"分解-叠加"新方法,从频谱特性及结构地震响应两方面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脉冲周期、脉冲速度峰值、脉冲数等参数对超大跨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近断层地震动高频成分对结构的响应不容忽视,"分解-叠加"法能够反映近断层地震动高频成分及低频脉冲成分对结构响应的贡献;具有滑冲效应的低峰值脉冲可激起主塔的高阶阵型,破裂前方效应地震动主要激起主塔的基本振型;当破裂前方效应和滑冲效应复合作用且两者同时达到脉冲峰值时,结构地震响应最为显著;脉冲速度峰值对斜拉桥主塔内力和位移等响应影响显著;不同脉冲周期的地震动作用下,滑冲效应引起斜拉桥地震响应明显高于破裂前方效应;脉冲个数为奇数的地震动较偶数的地震动对结构响应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近断层地震动合成 分解-叠加法 超大跨斜拉桥 破裂前方效应 滑冲效应
原文传递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大跨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凡 李帅 +1 位作者 颜晓伟 王景全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63-172,184,共11页
为研究近断层脉冲效应和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对大跨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以苏通大桥斜拉桥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化的集总参数模型表征地基土的动力特性,建立了考虑SSI效应的结构动力数值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破裂前方效应脉冲... 为研究近断层脉冲效应和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对大跨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以苏通大桥斜拉桥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化的集总参数模型表征地基土的动力特性,建立了考虑SSI效应的结构动力数值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破裂前方效应脉冲、滑冲效应脉冲和无脉冲三组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响应。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塔底固结模型,SSI效应降低了斜拉桥自振频率,并改变了高阶振型的产生次序;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SSI效应可增大主塔位移响应,对其内力有削弱作用,并可降低纵桥向激励时主梁的位移和内力响应,但横桥向激励时,脉冲效应地震动作用下SSI效应明显增大了主梁的响应;脉冲效应地震动引起斜拉桥地震响应明显高于无脉冲地震动,滑冲效应主要影响纵桥向激励时主塔响应以及纵桥向(或横桥向)激励下主梁响应,破裂前方效应对横桥向激励下主塔响应影响更加显著。研究成果可为大跨斜拉桥在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破裂前方效应 滑冲效应 系统化集总参数模型 土-结构相互作用 大跨斜拉桥
下载PDF
近断层地区抗震设计谱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徐龙军 谢礼立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1期105-108,共4页
预测近断层地区的抗震设计谱可以为该地区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对28条具有明显方向性效应特征的近断层地震动峰值速度、速度脉冲周期的统计分析,给出了估计近断层方向性效应脉冲地震动峰值速度和脉冲周期的经验关系式.对2种... 预测近断层地区的抗震设计谱可以为该地区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对28条具有明显方向性效应特征的近断层地震动峰值速度、速度脉冲周期的统计分析,给出了估计近断层方向性效应脉冲地震动峰值速度和脉冲周期的经验关系式.对2种场地上脉冲地震动ATv/V的研究表明,岩石场地上的ATv/V值明显大于土层场地的ATv/V.基于近断层地震动的这一特征,建议了岩石和土层场地的等效脉冲地震动模型.基于脉冲地震动参数的经验关系式和简单的脉冲地震动模型给出了近断层地区岩石和土层场地上考虑方向性效应影响的设计谱.与规范设计谱的比较结果表明,我国设计谱的取值偏低,尚需考虑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脉冲 方向性效应 抗震设计谱
下载PD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ear-fault ground motion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启方 袁一凡 金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Near-fault strong ground motion of strike-slip and dip-slip of vertical and inclined rectangular fault in half-space and layered half-space is analyzed by dislocation source model. The Fourier spectra ratio of ground ... Near-fault strong ground motion of strike-slip and dip-slip of vertical and inclined rectangular fault in half-space and layered half-space is analyzed by dislocation source model. The Fourier spectra ratio of ground motion is adopted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ar-fault ground motion. For both slip models, near-fault strong ground motion with high amplitude is located in a narrow belt area along the projection of the fault on the ground and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sub-faults nearby. Directivity of strike-slip fault is more dominant in long period for components perpendicular to the fault, and more dominant in long period for components parallel to the fault for dip-slip fault. The deeper the location of the source is, the more slowly the amplitude of ground motion attenuates. There is obvious hanging wall effect in ground motion of inclined fault,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round motion is asymmetric which coincides with observational data. Finally, a fitting function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for near-fault ground motion is proposed and compared with near source factors of the 1997 Uniform Building Code of U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强地面运动 断层 方向性 近场修正因子 震源位错模型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汶川地震近场加速度基本参数的方向性特征 被引量:17
19
作者 胡进军 谢礼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81-2589,共9页
以2008年5月12日的Ms8.0级汶川地震强震记录为基础,根据场地条件和断层距,选取1 98组三分量近场加速度记录,按照台站相对于破裂传播方向的位置将其划分为破裂前方和破裂后方两类场点.为了考虑破裂传播的方向性和地震辐射图对地震动不同... 以2008年5月12日的Ms8.0级汶川地震强震记录为基础,根据场地条件和断层距,选取1 98组三分量近场加速度记录,按照台站相对于破裂传播方向的位置将其划分为破裂前方和破裂后方两类场点.为了考虑破裂传播的方向性和地震辐射图对地震动不同分量的影响,将每组地震动的两个正交水平分量旋转成为垂直断层走向和平行断层走向的分量,然后分别对破裂前、后方向上的垂直断层、平行断层和竖向分量地震动的三个基本工程参数——峰值、反应谱和持时进行定量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中地震动的峰值、反应谱和持时均显示出了明显的方向性特征:(1)在峰值方面,破裂前方场点的峰值明显大于破裂后方的峰值,而且破裂前、后方的峰值差别随着断层距的增大而逐渐减小;(2)在反应谱方面,在反应谱的各个自振周期段,破裂前方的平均反应谱明显高于破裂后方的平均反应谱,并且当周期大于2 s时.破裂前、后方反应谱谱比最高可以达4倍左右;(3)在持时方面,破裂后方场点的持时明显大于破裂前方的持时,差别也可达数倍.因此,虽然汶川地震是一次以逆冲为主兼具右旋走滑的地震,但是由于此次地震以单侧破裂为主,破裂传播的方向性使得近场地震动的峰值、反应谱和持时三个基本参数中均体现出了明显的方向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近场地震动 方向性 峰值 反应谱 持时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动方向性效应对混凝土重力坝累积损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社荣 王宽 +1 位作者 王高辉 谭尧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53,共10页
随着人们对近年来发生的强地震动研究,发现近断层地震动方向性效应所包含的长周期、短持时速度大脉冲对结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文中选取3次强震事件中的28条实测地震动记录,利用可以考虑混凝土软化特性并能反映实际损伤耗能的混凝土... 随着人们对近年来发生的强地震动研究,发现近断层地震动方向性效应所包含的长周期、短持时速度大脉冲对结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文中选取3次强震事件中的28条实测地震动记录,利用可以考虑混凝土软化特性并能反映实际损伤耗能的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对近、远断层地震作用下混凝土重力坝损伤累积破坏效应进行了非线性动力仿真分析,根据大坝损伤开裂及其发展特征,建立大坝局部与整体损伤累积破坏指标,对比分析近断层破裂向前方向性效应与远断层地震动对大坝损伤累积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断层地震动方向性效应包含的速度大脉冲对大坝损伤累积破坏具有着显著的影响,大速度脉冲作用导致较大的损伤累积破坏,在重力坝抗震设计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 近断层地震动 累积损伤破坏 混凝土重力坝 方向性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