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格网GIS的豫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区划 被引量:40
1
作者 赵静 张继权 +2 位作者 严登华 佟志军 刘兴朋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58,共4页
以豫北地区32个市县为研究区域,从造成干旱灾害的4个因子,即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角度出发,选取了包括气象、土壤、人口、社会经济在内的17项指标,在格网GIS技术的支持下,对评价体系中的各指标进行10 ... 以豫北地区32个市县为研究区域,从造成干旱灾害的4个因子,即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角度出发,选取了包括气象、土壤、人口、社会经济在内的17项指标,在格网GIS技术的支持下,对评价体系中的各指标进行10 km×10 km尺度的网格化表达。应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熵组合权重法和加权综合分析法,建立了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模型;通过选取典型案例年,运用最优分割理论确定了干旱灾害风险阈值,并利用GIS技术绘制了豫北地区的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显示:豫北地区的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濮阳市区、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新乡市区;而西部的济源市、孟州市,以及原阳县风险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灾害 风险区划 格网gis 豫北地区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宁波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被引量:28
2
作者 胡波 丁烨毅 +5 位作者 何利德 顾思南 黄鹤楼 赵伍杰 王武军 邬方平 《暴雨灾害》 2014年第4期380-385,共6页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的危险性、敏感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AHP熵权法、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网格GIS技术,建立宁波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模型,绘制宁波市...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的危险性、敏感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AHP熵权法、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网格GIS技术,建立宁波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模型,绘制宁波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宁波、北仑、宁海和象山城区以及鄞州中南部、余姚中部和北部具有更高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而慈溪北部、奉化西部、鄞州和北仑东部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相对较低。灾级指数与暴雨洪涝风险指数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达到0.821 7,且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涝 网格gis 模糊综合评价 风险区划 宁波市
下载PDF
基于格网GIS的关中地区生态安全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薛亮 任志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3-128,共6页
选择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陕西关中地区为研究区,依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建立了格网化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在格网GIS技术的支持下,对评价体系中各指标进行1km×1km尺度下的网格化表达,运用基于栅格数据的空间叠加方法实... 选择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陕西关中地区为研究区,依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建立了格网化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在格网GIS技术的支持下,对评价体系中各指标进行1km×1km尺度下的网格化表达,运用基于栅格数据的空间叠加方法实现生态安全模型评价,得到格网化关中地区1990年、2000年和2007年生态安全指数空间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关中地区实际,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确定了生态安全评价等级划分阈值。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1990—2007年间关中地区生态安全特点有三,一是总体呈现出生态安全状况逐渐转好态势,但仍处于不安全状态;二是区域内生态安全变化存在明显差异;三是不同年份生态安全影响因素有所差别。研究结果表明,格网GIS用于研究生态安全能更好地反映其内部差异,优于传统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网gis 关中地区 生态安全 等级 阈值
下载PDF
基于网格GIS的安徽省旱涝组合风险区划 被引量:17
4
作者 孙仲益 张继权 +4 位作者 王春乙 严登华 刘兴朋 佟志军 段胜武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8,87,共6页
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形成原理,综合考虑安徽省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载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选取指标,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熵组合权重法以及加权综合评价法建立安徽省旱灾风险指数和涝灾风... 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形成原理,综合考虑安徽省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载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选取指标,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熵组合权重法以及加权综合评价法建立安徽省旱灾风险指数和涝灾风险指数评价模型。并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与格网GIS技术绘制出安徽省旱涝组合风险区划图。研究发现,安徽省西北部、中部旱涝组合风险较高,西南部和东北部旱涝组合灾害风险较低,这与安徽省旱、涝灾害历史资料基本吻合,该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安徽省旱涝综合灾害管理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组合 风险评价 格网gis 风险区划 安徽省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建筑物空间分布格网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海霞 王晓青 +1 位作者 窦爱霞 李振敏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6-146,共11页
本文在概述目前地震风险评估以及震后快速评估中建筑物空间分布格网化处理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遥感和GIS的多源数据多因子建筑物空间分布格网化方法。以云南省东川区为例,利用DEM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基础地理数据等,提取地形、地貌... 本文在概述目前地震风险评估以及震后快速评估中建筑物空间分布格网化处理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遥感和GIS的多源数据多因子建筑物空间分布格网化方法。以云南省东川区为例,利用DEM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基础地理数据等,提取地形、地貌、河流、道路、居民地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等各种影响因子,以300m格网为单元,研究了建筑物空间分布与各类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确定了各类子因子的建筑面积密度,实现了建筑物空间分布格网化预测。综合分析表明,考虑多影响因子的建筑物空间非均匀性分布,较传统的均匀性分布方法更接近真实空间分布,因而有助于提高地震风险评估和震后快速损失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空间分布 格网化方法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哈尔滨市区洪灾风险空间演变模式 被引量:5
6
作者 陈鹏 张继权 +2 位作者 孙滢悦 张立峰 刘家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7-32,共6页
由于洪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影响范围广,给居民生命安全、财产等造成重大损失,为了更好的预防洪灾及了解未来洪灾风险演变模式,利用自然灾害风险形成四因子理论,选取哈尔滨市区气象、水文、经济及社会等18个指标,构建哈尔滨市区洪灾... 由于洪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影响范围广,给居民生命安全、财产等造成重大损失,为了更好的预防洪灾及了解未来洪灾风险演变模式,利用自然灾害风险形成四因子理论,选取哈尔滨市区气象、水文、经济及社会等18个指标,构建哈尔滨市区洪灾风险评价模型,对哈尔滨市区2000年-2009年洪灾风险区划,并通过GIS技术对哈尔滨市区2000年-2009年洪灾风险区划分析,归类风险空间演变模式。结果为:哈尔滨市区洪灾风险空间转移升高模式包括边缘接触模式、摆动模式、内部突增模式、跨越模式4种;洪灾风险转移降低模式包括边缘退缩模式、片状降低模式、内部突降模式3种。研究结果可为减少洪灾对城市居民带来的损失及城市防洪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分析 演变模式 格网gis 洪灾风险 哈尔滨
下载PDF
基于GIS的智慧养老网格化综合服务平台的研究与设计——以梅州市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戴伙进 陈浩杰 +1 位作者 孙晓燕 钟广锐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第5期163-166,共4页
随着全球老龄化浪潮的来袭,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益加剧,仅依赖家庭、养老院的传统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民众的需求。伴随"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基于GIS网格化技术的智慧养老模式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老龄化浪潮的来袭,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益加剧,仅依赖家庭、养老院的传统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民众的需求。伴随"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基于GIS网格化技术的智慧养老模式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GIS空间技术和Web GIS网格化搭建的服务平台,支持在线定位、养老信息集成管理等功能,为老人提供生活帮助、精神娱乐以及健康咨询等服务,构建更为智能化、主动化的智慧养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养老 网格化 gis技术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土地规划网格化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以青岛胶南市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玉坤 贾华峰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88-189,197,共3页
本文以青岛胶南市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多源数据的土地规划网格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现。系统实现了多源数据的有效融合,并引入地块按道路分级网格化管理新思想,真正实现了土地规划无缝管理,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关键词 网格化 土地 规划 gis
原文传递
祁连山及黑河流域降雨量的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70
9
作者 张杰 李栋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88,共8页
利用祁连山及其周围42个气象站的降水资料,采用EOF,REOF等方法,分析了祁连山区年降雨量的空间变化趋势,并将其分为3个部分。进而采用网格分析法和GIS技术结合的方法,针对黑河流域所在的祁连山中东部的降水分布,进行年降雨量分布的拟合研... 利用祁连山及其周围42个气象站的降水资料,采用EOF,REOF等方法,分析了祁连山区年降雨量的空间变化趋势,并将其分为3个部分。进而采用网格分析法和GIS技术结合的方法,针对黑河流域所在的祁连山中东部的降水分布,进行年降雨量分布的拟合研究,着重分析了模拟雨量场在空间上的复杂变化。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对黑河流域的祁连山区局地降水分布能够很好地模拟,局地降雨量和气象站观测资料基本吻合,同时网格场的降水分布更能反映出山区的复杂地形,其雨量分布为黑河流域的用水分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及黑河流域 降雨量 网格分析法 gis技术
下载PDF
遥感和地面数据驱动下的农业气候环境信息网格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文鹏 王长耀 +1 位作者 钱永兰 吴运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9-133,共5页
随着GIS技术飞速发展和遥感的应用,使得大范围细小网格上的农业气候资源各要素的计算成为可能。论文提出构建农业气候环境信息网格的基本思想。首先借助ArcGIS平台,利用DEM数据,通过Kriging插值将地理、地形因子网格化和参数化,生成了... 随着GIS技术飞速发展和遥感的应用,使得大范围细小网格上的农业气候资源各要素的计算成为可能。论文提出构建农业气候环境信息网格的基本思想。首先借助ArcGIS平台,利用DEM数据,通过Kriging插值将地理、地形因子网格化和参数化,生成了中国地区1km×1km网格的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数据。其次利用MODIS数据反演得到了全国2001年月均1km×1km网格的地表反照率数据和大气总透射率。在获取了这些基本参数后,考虑地形和大气衰减因子,定量分析了坡度、坡向、地形遮蔽因素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坡地太阳辐射计算模型,最终实现了中国地区气候环境信息空间网格化。这样不仅可以弥补地区气候观测资料空缺,避免了传统方法以点代面的局限性,还可以为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关气候环境信息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环境信息 空间网格化 TERRA/MODIS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下载PDF
统计数据可视化工程中的网格GIS技术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君 亢大麟 《地理空间信息》 2020年第7期58-62,I0006,共6页
为了解决统计数据可视化中因统计指标空间尺度过大而难以如实表达的问题,在分析和归纳统计数据4个空间特征和网格GIS技术等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网格GIS技术实现统计数据可视化的基本思路,并在该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不同空间尺度上的... 为了解决统计数据可视化中因统计指标空间尺度过大而难以如实表达的问题,在分析和归纳统计数据4个空间特征和网格GIS技术等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网格GIS技术实现统计数据可视化的基本思路,并在该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西安市人口统计数据可视化。结果表明,现代统计数据可视化的问题实质上是如何尽可能缩小统计数据表达的空间尺度以及选择空间尺度细化的相关指标问题,据此提出了利用相关指标使大空间统计数据细化的构想以及相关指标空间比例方法,为统计数据可视化工程中的网格GIS技术实现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数据 可视化 网格gis技术 空间尺度
下载PDF
论地理国情监测的技术支撑 被引量:241
12
作者 李德仁 眭海刚 单杰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5-512,502,共8页
地理国情监测是新时期空间信息科学的重要使命。对地理国情监测的必要性和内容进行了讨论,逐一剖析了空天地一体化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网格GIS技术、地理信息网络服务、多维时空数据挖掘技术、空间信息云计算技术等在地理... 地理国情监测是新时期空间信息科学的重要使命。对地理国情监测的必要性和内容进行了讨论,逐一剖析了空天地一体化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网格GIS技术、地理信息网络服务、多维时空数据挖掘技术、空间信息云计算技术等在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地位和作用、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建议,以期为全面实现地理国情的定期监测、日常监测和应急监测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国情 遥感 卫星导航 网格gis 地理信息服务 时空数据挖掘 云计算
原文传递
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72
13
作者 李红蕾 戚伟 陈昌伟 《陕西电力》 2010年第5期90-93,共4页
智能电网模式是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实现电力系统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智能电网试点项目——配网调控一体化,阐述了配网调控一体化的规划思路及原则,深入分析了目前配网调度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了智能电网模式下基于GIS... 智能电网模式是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实现电力系统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智能电网试点项目——配网调控一体化,阐述了配网调控一体化的规划思路及原则,深入分析了目前配网调度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了智能电网模式下基于GIS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配网调控一体化 gis SCADA
下载PDF
网格GIS体系结构及其实现技术 被引量:44
14
作者 方金云 何建邦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2年第4期36-42,共7页
网格 GIS是实现广域网络环境中空间信息共享和协同服务的分布式 GIS软件平台和技术体系。将地理上分布、系统异构的各种计算机、空间数据服务器、大型检索存储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系统等 ,通过高速互连网络连接并集成起来 ,形... 网格 GIS是实现广域网络环境中空间信息共享和协同服务的分布式 GIS软件平台和技术体系。将地理上分布、系统异构的各种计算机、空间数据服务器、大型检索存储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系统等 ,通过高速互连网络连接并集成起来 ,形成对用户透明的虚拟的空间信息资源的超级处理环境就是网格地理信息系统。本文在分析网络空间数据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了网格 GIS的 5层体系结构模型 ,分析了空间 (元 )数据标准、空间服务标准、分布空间对象技术、构件与构件库技术、基于框架的互操作技术、中间件技术等 ,它们是实现该系统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高速互连 虚拟现实系统 构件库 空间对象 存储系统 体系结构模型 分布式gis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
下载PDF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被引量:54
15
作者 陈述彭 黄翀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9-498,共10页
经济建设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紧张关系到处存在。既不能以牺牲珍贵文物为代价,换取旅游业的发展,也不能因为保护而拒游客于门外。为此重申“中国原则”,即以“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准则。对石窟文化的保护,... 经济建设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紧张关系到处存在。既不能以牺牲珍贵文物为代价,换取旅游业的发展,也不能因为保护而拒游客于门外。为此重申“中国原则”,即以“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准则。对石窟文化的保护,初步解决了游客拥挤对壁画、彩塑的潜在威胁,加强了对风沙侵蚀危害的防范,但仍然面临许多社会和自然环境问题。古城遗址的发现,涉及对古环境反演的科学问题。利用考古发掘的丰富信息,联系古自然环境变化和人文影响、物质传播的大背景,可能有助于开豁诠释、论证古代文明和古文化的新思路。破解中原许多古城遗址之谜,也需要从重建、虚拟古环境着手。古建筑的修复或重建,既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也要考虑适应现代环境与生态功能,适度采用现代新工艺和新材料。考古发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运用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不乏成功先例。作者建议,进一步推广田间考古格网的经验,构建多层次的格网管理信息系统,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能力建设与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数字考古 古环境 环境遥感监测 格网信息系统 文化遗产保护 开发 管理信息系统 考古发掘 环境问题 古城遗址 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 建设发展 珍贵文物
下载PDF
基于中间件技术的网格GIS体系结构 被引量:38
16
作者 骆剑承 周成虎 +6 位作者 蔡少华 裴韬 郑江 鲁学军 龚建华 张良培 熊汉江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2年第3期17-25,共9页
在网格计算技术和空间信息网格 (SIG)架构下 ,本文提出基于中间件技术的网格 GIS的体系结构 ,探索其将空间数据、分析软件和计算环境作为共享资源的新一代 GIS的组织体系与运行模式 ,以及如何利用中间件技术来实现联邦空间数据库、空间... 在网格计算技术和空间信息网格 (SIG)架构下 ,本文提出基于中间件技术的网格 GIS的体系结构 ,探索其将空间数据、分析软件和计算环境作为共享资源的新一代 GIS的组织体系与运行模式 ,以及如何利用中间件技术来实现联邦空间数据库、空间计算环境和虚拟地理环境等网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件 网格计算 空间深度计算 空间主动计算 网格gis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发展中的地理信息系统 被引量:48
17
作者 王家耀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第2期10-16,共7页
针对目前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缺乏系统、规律性研究的问题,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前景、技术背景和学科背景;探讨了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GIS体系结构和软件开发模式的变化,认为开放式GIS思想和组件... 针对目前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缺乏系统、规律性研究的问题,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前景、技术背景和学科背景;探讨了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GIS体系结构和软件开发模式的变化,认为开放式GIS思想和组件式GIS更适合网络(网格)环境下数据服务和功能的服务分布式特点;提出GIS将向以网络服务(Web service)和网格服务(Grid service)为主要形式的开放式GIS方向发展,论述了基于网络服务的地理信息共享与数据互操作的基本架构及其特点,指出Grid service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协同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技术途径,强调Web service和Grid service的核心都是服务,两者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体系结构 开发模式 WEB SERVICE grid SERVICE
下载PDF
中尺度生态评价研究中格网空间尺度的选择与确定 被引量:41
18
作者 左伟 张桂兰 +2 位作者 万必文 李硕 王桥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7-271,共5页
在研究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尺度(1∶100000比例尺)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评价的区域尺度、制图尺度、成图视觉效果、数据精度、数据量负荷之间的辨证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中尺度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格网分析评价单元———即... 在研究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尺度(1∶100000比例尺)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评价的区域尺度、制图尺度、成图视觉效果、数据精度、数据量负荷之间的辨证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中尺度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格网分析评价单元———即25m×25m的GRID格网单元。研究成果建立起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基本格网评价单元确定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 生态评价 格网空间尺度 gis grid
下载PDF
GIS网格体系结构探讨 被引量:27
19
作者 于雷易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就当前WebGIS发展中的空间资源共享问题 ,结合新兴的网格技术 ,从网格的角度提出了包括基础网格、空间数据网格、空间信息网格 (狭义 )、空间知识网格和空间服务网格在内的GIS网格体系 。
关键词 gis 网格 空间信息网格 空间数据网格 空间知识网格 空间服务网格
下载PDF
Drought hazard assessment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in China 被引量:36
20
作者 HE Bin LV Aifeng +2 位作者 WU Jianjun ZHAO Lin LIU Mi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1年第2期235-249,共15页
Based on the monthly precipitation data for the period 1960-2008 from 616 rainfall stations and the phenology data of main grain crops,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hazard i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at a 10 ... Based on the monthly precipitation data for the period 1960-2008 from 616 rainfall stations and the phenology data of main grain crops,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hazard i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at a 10 km×10 km grid-cell scale using a GIS-based drought hazard assessment model, which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3-month Standard Precipitation Index (SPI). Drought-prone areas and heavy drought centers were also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rought hazard in China shows apparent east-west difference, with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being far more hazardous than the western part. High hazard areas are common i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parts of Inner Mongolian Plateau, the central part of Northeast China Plain, the northern part of Heilongjiang,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of Loess Plateau, the sou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Pla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parts of Yangtze River Plain, and Yun- nan-Guizhou Plateau. Furthermo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drought hazard were found both within and between different agricultural zon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UGHT HAZAR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grid g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