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热带耕地土壤酸化程度差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秀 张黎明 +4 位作者 龙军 陈翰阅 范协裕 邢世和 徐福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1-450,共10页
准确揭示区域耕地土壤酸化程度及其原因对于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地处亚热带的福建省1982年36 777个和2008年236 445个耕地表层土壤调查样点属性建立的1∶25万耕地土壤数据库,借助GIS技术与灰色斜率关... 准确揭示区域耕地土壤酸化程度及其原因对于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地处亚热带的福建省1982年36 777个和2008年236 445个耕地表层土壤调查样点属性建立的1∶25万耕地土壤数据库,借助GIS技术与灰色斜率关联分析模型探讨了26年间全省耕地土壤酸化程度及其原因,为省域耕地土壤酸性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982—2008年间福建省67.60%的耕地土壤发生不同程度酸化,其中强度、中度和弱度酸化面积分别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0.83%、18.26%和48.52%。就行政区域差异而言,强度酸化耕地主要分布在龙岩市,占全省强度酸化耕地总面积的86.88%,其次为泉州市,占比为8.39%;中度酸化耕地主要分布在南平市、龙岩市和泉州市,分别占全省中度酸化耕地总面积的29.88%、18.10%和16.94%,弱度酸化耕地则遍布全省各县市区。从土壤类型差异来看,潜育水稻土、渗育水稻土和酸性紫色土亚类的酸化面积比例较大,分别占相应亚类总面积的82.87%、72.37%和69.20%;但渗育和潴育水稻土亚类的酸化程度较为严重,强度、中度和弱度酸化的渗育和潴育水稻土面积分别占全省耕地相应酸化程度总面积的98.94%、84.51%和87.36%。从土地利用类型差异分析,水田和水浇地的酸化面积比例较高,分别占相应利用类型总面积的70.35%和60.78%。灰色斜率关联分析模型分析表明,1982—2008年间酸雨、高温多雨气候及化肥大量施用是引起福建省耕地土壤酸化的主要外因,故严控工业含硫等酸性废气排放进而控制酸雨和合理调整施肥结构是减缓全省耕地土壤酸化的必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耕地 土壤酸化 土壤类型 土地利用类型 灰色斜率关联分析
下载PDF
复杂地貌类型区耕地质量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2
作者 周君华 游碧君 +2 位作者 詹寄任 张黎明 邢世和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4-831,共8页
以地形地貌复杂的福建省为研究区域,利用1∶50000耕地利用—土壤类型数据库以及2009年和2017年两期全省耕地土壤调查样点数据,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借助GIS技术与灰色斜率关联分析模型,探讨了8年间福建省耕地质量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 以地形地貌复杂的福建省为研究区域,利用1∶50000耕地利用—土壤类型数据库以及2009年和2017年两期全省耕地土壤调查样点数据,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借助GIS技术与灰色斜率关联分析模型,探讨了8年间福建省耕地质量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9年福建省耕地以中低等占优势;2017年转变为以中高等占优势,但低等耕地仍有一定数量分布;8年间福建省耕地质量平均等级提升了1.55等.不同地貌类型区耕地质量表现为平原盆地区平均等级高于丘陵山地区,但平均等级提升幅度依次为盆地>丘陵>山地>平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平均等级提升幅度表现为低发展区>一般发展区>中等发展区>高发展区;随着海拔的升高,耕地分布逐渐减少,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也逐渐降低,从低海拔区到高海拔区平均等级提升幅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海拔200~400 m区域耕地质量等级提升最多.灰色斜率关联分析表明,2009—2017年福建省耕地质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第一产业比重、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城镇化水平、有效灌溉面积、钾肥施用量以及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类型 耕地质量 时空分异 灰色斜率关联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微气象因素和导线温度对输电线路覆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江涛 李川 +1 位作者 赵振刚 张家洪 《软件》 2018年第2期16-21,共6页
影响输电线路覆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微气象因素(环境温度、风速、风向及相对湿度等等)和导线温度等等。而目前微气候要素和覆冰的相关性分析不全面、不系统,无法确定输电线路覆冰的主要因素。统计了云南电网靖万线110 kV线路2015年12月至... 影响输电线路覆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微气象因素(环境温度、风速、风向及相对湿度等等)和导线温度等等。而目前微气候要素和覆冰的相关性分析不全面、不系统,无法确定输电线路覆冰的主要因素。统计了云南电网靖万线110 kV线路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的各个监测参量,采用改进的灰色斜率模型分析了输电导线微气象因素(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和导线温度与覆冰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它们之间的关联度分别为0.198、0.075、0.265、0.496;在导线温度满足输电导线覆冰的情况下,环境温度、风速及相对湿度与覆冰间的关联度分别为0.179、0.056、0.237。因此,影响覆冰较大的因素为导线温度,可以为直流融冰等除冰过程提供数据支撑,以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 监测参量 灰色斜率关联分析 微气象因素
下载PDF
洛惠渠灌区地下水动态敏感因子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于国强 李占斌 +1 位作者 张霞 李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7-141,共5页
以陕西省洛惠渠灌区实测数据为例,首先采用多元时空序列马尔可夫链分析模型,对多年来洛惠渠灌区地下水动态进行趋势因子评价分析;采用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法分析各影响因子与地下水埋深的敏感关系;提出临界蒸发量这一概念;建立ARIMA动态... 以陕西省洛惠渠灌区实测数据为例,首先采用多元时空序列马尔可夫链分析模型,对多年来洛惠渠灌区地下水动态进行趋势因子评价分析;采用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法分析各影响因子与地下水埋深的敏感关系;提出临界蒸发量这一概念;建立ARIMA动态模型,并对蒸发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灌区地下水动态趋势较恶劣;蒸发量是影响该灌区地下水动态的最敏感因子,各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条件下的耦合关系;当蒸发量超过1800mm临界值时,地下水位开始回升,对土壤有盐碱化的威胁;未来几年蒸发量多数超过临界值,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将以上方法体系运用到灌区地下水动态研究中是切实可行的,可统一管理和调控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动态 马尔可夫链 灰色斜关联分析 敏感性因子 临界蒸发量 ARIMA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