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绿道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丁纯璐 马健霄 朱宁 《森林工程》 2020年第2期81-90,共10页
本文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从城市绿道选线规划、绿道游径设计、绿道设施布局和绿道运营管理4个评价对象,选取功能定位、区域环境和连接度等18个评价因子,建立城市绿道系统综合评价体系,并以此对南京市老城内环绿道进行综合评价... 本文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从城市绿道选线规划、绿道游径设计、绿道设施布局和绿道运营管理4个评价对象,选取功能定位、区域环境和连接度等18个评价因子,建立城市绿道系统综合评价体系,并以此对南京市老城内环绿道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整体上,南京市老城内环绿道综合评价得分较好,评价等级较高,但也存在局部不均衡的问题;②从各评价对象上看,绿道选线规划和绿道设施布局优于绿道游径设计和绿道运营管理,反映出规划者应重视绿道游径设计,为绿道参与者提供更满意舒适的服务。本文在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指标选择、评价因子选取以及针对得分较低绿道提出的具体改善措施等方面,丰富了绿道的研究内容,为绿道最佳路径、节点选择、人性化设施设计及运营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道 绿道评价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广州绿道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洋 黄少伟 唐洪辉 《广东园林》 2018年第4期30-35,共6页
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德尔菲法对广州绿道景观评价因子体系及因子权重、评价模型进行研究,筛选出4类19个绿道景观评价因子,并建立了评价模型公式,可应用于绿道规划建设方案评选及现有绿道的景观升级改造等方面。通过因子权重研究,绿道... 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德尔菲法对广州绿道景观评价因子体系及因子权重、评价模型进行研究,筛选出4类19个绿道景观评价因子,并建立了评价模型公式,可应用于绿道规划建设方案评选及现有绿道的景观升级改造等方面。通过因子权重研究,绿道的适用性及生态性指标对绿道整体景观影响较大,观赏性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 景观评价 层次分析法 模糊德尔菲法
下载PDF
步行友好的绿道评价研究——以南京环紫金山绿道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申世广 唐欢 邱冰 《风景园林》 2018年第11期46-51,共6页
绿道步行友好性评价丰富了绿道的研究内容,评价结果可为绿道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以南京环紫金山绿道为例,在梳理步行友好的绿道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评价了各段绿道的步行友好程度。结果表明:环紫金山绿道整体步行友好程度... 绿道步行友好性评价丰富了绿道的研究内容,评价结果可为绿道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以南京环紫金山绿道为例,在梳理步行友好的绿道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评价了各段绿道的步行友好程度。结果表明:环紫金山绿道整体步行友好程度虽然较高,但各区段之间差异较大。另外,在绿道建设质量较高的前提下,步行爱好者更关注绿道的可达性、线路的安全性、清晰的标识系统、舒适宜人的服务设施以及绿道沿线高质量的视觉景观等几方面,而对绿道本身功能性要素并不是太在意。因此,规划建设城市休闲绿道时,在满足步行功能的前提下,应将行人的步行感受放在首位,而不是过度注重绿道本身的形式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道 步行友好 评价体系 紫金山绿道
下载PDF
基于旅游功能导向的绿道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永生 李莹莹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65-271,共7页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绿道资源,为绿道网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其包括资源条件、开发条件和利用条件等3个Ⅱ级指标以及欣赏价值、游憩特征、文化...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绿道资源,为绿道网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其包括资源条件、开发条件和利用条件等3个Ⅱ级指标以及欣赏价值、游憩特征、文化价值等9个Ⅲ级指标。并用该体系对安徽皖南片区绿道资源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片区绿道资源评价值均在3级以上,表明资源基础条件较好,旅游资源优良。规划最终形成"一主四支"的绿道布局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资源 评价 指标体系 旅游功能 皖南
原文传递
基于多功能协同评价模型的乡村绿道规划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夏梦婷 徐文辉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6-91,共6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绿道作为绿色线性空间建设的抓手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但在现有技术条件的指导下,乡村绿道建设成效往往表现出明显的单一性与不协同性。为此,引入协同学理论,在分析现有绿道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指出乡村绿道...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绿道作为绿色线性空间建设的抓手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但在现有技术条件的指导下,乡村绿道建设成效往往表现出明显的单一性与不协同性。为此,引入协同学理论,在分析现有绿道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指出乡村绿道规划需达到多功能协同与多因子协同,建立了以生态、文化、游憩、产业4个功能为子系统,以连通性、可达性、适宜性为序参量的乡村绿道协同评价体系,定量分析各功能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和乡村绿道整体的协同程度,从而提出乡村绿道规划方法和应用途径,并以嘉善县大云镇乡村绿道规划为例,应用协同评价模型进行实践应用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绿道 协同评价 评价模型 规划研究
下载PDF
生态型绿道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9
6
作者 高鹏 徐文辉 唐祖辉 《中国城市林业》 2013年第2期40-42,48,共4页
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生态性、结构性的评价因子及相应评价指标,采用专家打分、判断矩阵计算权重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套较为系统的生态型绿道网络规划建设评价方法。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型绿道 分析评价
下载PDF
基于游客体验的城市绿道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慧 鲍文娟 +3 位作者 王嘉楠 吕志坤 王海珣 胡隽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4-113,共10页
为让绿道更好的服务于城市居民,提高绿道资源的公众满意度,有必要基于游客体验对绿道适宜性进行评价,探明影响绿道适宜性的因子。通过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AHP),初步构建出包括自然因子、景观因子、绿道设施和绿道管理等4个一级指标及... 为让绿道更好的服务于城市居民,提高绿道资源的公众满意度,有必要基于游客体验对绿道适宜性进行评价,探明影响绿道适宜性的因子。通过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AHP),初步构建出包括自然因子、景观因子、绿道设施和绿道管理等4个一级指标及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和安静程度等19个二级指标的绿道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选取合肥环城公园绿道和匡河绿道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1)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显示,自然因子(0.514 9)权重最大,对于绿道适宜性起到最重要的影响作用,其次是景观因子(0.211 2)和绿道设施(0.174 6),绿道管理(0.174 6)权重最低;2)环城公园绿道适宜性评价综合得分为3.264 6,匡河绿道综合得分为3.098 6,环城公园绿道的评价得分高于匡河绿道;3)两条绿道适宜性评价得分最高的均为绿道管理,其次分别是景观因子和自然因子,适宜性评价综合得分最低的均为服务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道 游客体验 适宜性评价 合肥市
原文传递
基于GIS促进城乡生态旅游发展的绿道线路优化——以丹东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郭屹岩 宁生全 +1 位作者 齐钟程 刘利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57-63,共7页
以丹东市2015年Quickbird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借助Arcgis10.0软件,选取旅游资源、开敞空间边缘、交通线路、地形坡度、绿地斑块5个因子,对丹东城乡生态旅游的绿道潜在线路进行定量分析和适宜性评价,经过绿道线路优化,确定适合城乡联系和... 以丹东市2015年Quickbird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借助Arcgis10.0软件,选取旅游资源、开敞空间边缘、交通线路、地形坡度、绿地斑块5个因子,对丹东城乡生态旅游的绿道潜在线路进行定量分析和适宜性评价,经过绿道线路优化,确定适合城乡联系和生态旅游发展的绿道线路最优方案。结果表明:基于GIS的城乡生态旅游绿道规划,评价过程直观科学、结果明确,通过优化的绿道线路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 生态旅游 绿道 线路优化 评价因子 适宜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i-Tree模型的城市绿道生态服务效益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周贝宁 芦建国 花壮壮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01-2210,共10页
为了量化分析城市绿道中树木的各类生态服务效益价值,为未来绿道树种筛选和种植规划提供参考。以宁波市“三江六岸核心区”绿道树种为研究对象,对其树木群落结构组成、胸径分布、树高结构和生长类型进行分析;并运用i-Tree模型进行生态... 为了量化分析城市绿道中树木的各类生态服务效益价值,为未来绿道树种筛选和种植规划提供参考。以宁波市“三江六岸核心区”绿道树种为研究对象,对其树木群落结构组成、胸径分布、树高结构和生长类型进行分析;并运用i-Tree模型进行生态效益评估,将节能效益、固碳效益、改善空气质量效益、截留雨水效益和美学效益值量化为经济价值。结果表明:绿道树种类型丰富(37科54属71种),生长类型多为阔叶落叶型乔木,绿道树木的胸径和高度多数介于15.2~30.5 cm和5.0~10.0 m,处于稳定生长阶段,季相变化较丰富且景观效果较强。通过i-Tree模型评估“三江六岸核心区”绿道年总生态效益值为4287024.54元,其中,美学效益(64.62%)>固碳效益(17.25%)>截留雨水效益(9.79%)>节约能源效益(8.32%)>改善空气质量效益(0.02%)。树种优势度与绿道总生态效益贡献率相关性较强,樟树、银杏、柳树、鸡爪槭的总生态效益贡献率最高,但与单株年生态效益之间没有较强相关性;泡桐(2494.70元·株^-1)、二球悬铃木(1994.49元·株^-1)、枫杨(1824.93元·株^-1)、喜树(1542.23元·株^-1)的单株年生态效益较高,但其数量在绿道中不占优势。建议在选择树种时,将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纳入改善空气质量价值评估体系中,推广单株生态效益价值较高的树种应用于绿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ree模型 绿道 生态效益 价值评估
下载PDF
基于绿道网络的低碳经济型城市建设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晓晓 赵海清 嵇彩凤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0-67,共8页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碳排放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绿道网络基于其绿色、生态、健康的本质,与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相契合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在深入研究了低碳经济与绿道的基础上,以南京市为例,结合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碳排放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绿道网络基于其绿色、生态、健康的本质,与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相契合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在深入研究了低碳经济与绿道的基础上,以南京市为例,结合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经济水平、环境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构建了包括绿道建设在内的南京低碳经济型城市的指标衡量体系。研究了各个指标在2000—2014年的增减变化以及对城市碳排放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设低碳经济型城市的对策,即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功能、加强低碳技术等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城市碳排放,尤其是将绿道网络融入城市的低碳建设当中,以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绿道网络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视觉质量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南京夹江滨江绿道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星 温晓雨 +2 位作者 杨善睿 刘澜 曾伟 《园林》 2024年第9期69-77,共9页
城市滨水绿道是城市绿地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兼具生态、游憩、经济、连接等多类功能,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和提升其视觉质量对城市特色、风貌的塑造具有积极意义。以南京夹江两岸滨江绿道为例,运用OpenStreetMap获取路网数据生... 城市滨水绿道是城市绿地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兼具生态、游憩、经济、连接等多类功能,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和提升其视觉质量对城市特色、风貌的塑造具有积极意义。以南京夹江两岸滨江绿道为例,运用OpenStreetMap获取路网数据生成街景采样点,借助Python和百度街景API爬取街景图像。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对图像进行语义分割,结合美景度评价,分析景观要素与视觉质量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南京滨水绿道景观视觉质量仍有提升空间,夹江以南滨江绿道景观视觉质量优于夹江以北;道路宽广度、色彩丰富指数、绿视率、建筑可视度均显著影响滨水绿道景观视觉质量,其中建筑可视度负向影响视觉质量,其余三项均为正向影响;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视觉质量是公众视觉感知和环境空间双向作用的结果,建议关注显著影响指标,依据其影响力度设置优先级以有效提升滨水绿道景观质量。研究结果揭示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视觉感知的影响因素,为滨水绿道景观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街景图像 滨水绿道 视觉质量 景观评价
下载PDF
低碳视角下的迁安绿道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方正 张云路 李雄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4年第3期114-118,共5页
绿道促进紧凑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所构建的绿色网络空间将增加城市的碳汇能力,所提倡的低碳交通方式也将直接减少碳排放,构建低碳环境。本文基于河北省迁安市绿道网络规划提出的促进低碳城市和节约型城市构建的目标,从绿道构建与低碳城... 绿道促进紧凑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所构建的绿色网络空间将增加城市的碳汇能力,所提倡的低碳交通方式也将直接减少碳排放,构建低碳环境。本文基于河北省迁安市绿道网络规划提出的促进低碳城市和节约型城市构建的目标,从绿道构建与低碳城市关系入手,建立了以碳汇指数和碳排放抑制指数为核心的绿道网络评价指标体系,对绿道网络进行评价。最后结合迁安市山水城市特色,提出迁安绿道网络规划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 绿道 碳汇 评价指标体系 迁安
原文传递
绿道及其近年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廖吉祥月 傅娅 《环境与发展》 2020年第6期239-242,共4页
简述了城市快节奏多样化交通方式的发展背景下,绿道作为一种健康环保低碳的慢行系统受到市民欢迎,满足当代回归步行和休闲游憩的需求。明确了绿道的概念和功能内涵:从生态滋养到景观美学,从休闲游憩到经济提升;重点梳理并归纳了绿道近... 简述了城市快节奏多样化交通方式的发展背景下,绿道作为一种健康环保低碳的慢行系统受到市民欢迎,满足当代回归步行和休闲游憩的需求。明确了绿道的概念和功能内涵:从生态滋养到景观美学,从休闲游憩到经济提升;重点梳理并归纳了绿道近年来重点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基本涵盖了绿道的初期规划选线、建成后功能价值、使用中的评价反馈、后期的优化建议以及绿道的生态、人文、经济等多方面效益,最后指出未来关于绿道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 绿道功能 绿道评价
下载PDF
宁波市绿色通道建设现状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仁良 徐国光 +3 位作者 刘慈军 施勇斌 陆惠良 闫恩荣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60,65,共5页
通过对宁波市绿色通道建设现状的分析与评价,总结了经验和不足,提出做好总体规划,突出生态景观建设,结合经济发展和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优良树种的建设措施。
关键词 绿色通道 分析 评价
下载PDF
海岛绿道游客体验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毅立 陈昱星 +2 位作者 韩旭 胡俊峰 陈凌艳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第1期126-130,155,共6页
海岛绿道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景观风貌的绿道,在满足一般绿道作为绿色基础设施功能的基础上,更要突出对海岛自然、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串联功能。游客作为绿道的主要服务对象,其游览体验质量会对绿道建设产生很大的影响。文章从海岛绿道游客... 海岛绿道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景观风貌的绿道,在满足一般绿道作为绿色基础设施功能的基础上,更要突出对海岛自然、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串联功能。游客作为绿道的主要服务对象,其游览体验质量会对绿道建设产生很大的影响。文章从海岛绿道游客体验需求角度出发,以福州市平潭北部绿道为例,确定影响游客体验满意度的20个因子,运用IPA分析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平潭北部绿道需重点提升文化景观知名度、道路交叉口通行、交通指示连续性、夜间照明、骑行坡度、慢行设施分布情况等因子,并从突出海岛景观特色、提升骑行体验感、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分段打造多主题游览路径4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为我国海岛绿道建设与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 景观评价 IPA分析法 满意度
下载PDF
都市型绿道景观评价及提升研究——以合肥市环城绿道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泽宇 王方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50-55,共6页
城市绿道作为都市中重要的景观资源与景观特征的体现,对其测度并进行景观评价,可以丰富和完善研究体系,评价结果也可为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提供科学和合理的改造依据。以合肥市环城绿道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4个一级指标层及18个... 城市绿道作为都市中重要的景观资源与景观特征的体现,对其测度并进行景观评价,可以丰富和完善研究体系,评价结果也可为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提供科学和合理的改造依据。以合肥市环城绿道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4个一级指标层及18个二级因子层的评价体系,以此来测度环城绿道的景观品质等级和评价不足之处。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环城绿道的景观综合评价值为0.4175处在中等分值段,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和提升前景;但各指标因子评价数据落差较大,没有均衡发展,尚未达到最佳的状态。根据测度结果从提升整体铺装丰富度、优化空间照明系统、注重融合创新科技技术、统筹规划植物形式美感、重视生态环境后期维护5个措施来优化绿道整体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城绿道 层次分析法 评价体系 提升策略
下载PDF
深圳市福田区建成绿道网络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智鹏 陈茜 +1 位作者 梁立雨 郝佳 《风景园林》 2022年第6期115-120,共6页
绿道网络建设已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焦点,而绿道网络综合评价是绿道网络提升的重要环节和关键过程。深圳市是中国第一批建设绿道的城市,在绿道建成10年后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对于城市绿道网络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内外... 绿道网络建设已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焦点,而绿道网络综合评价是绿道网络提升的重要环节和关键过程。深圳市是中国第一批建设绿道的城市,在绿道建成10年后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对于城市绿道网络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实地调研,从城市绿道基本功能、空间品质和系统连接3个维度,构建深圳市福田区的城市绿道综合评价体系,对已建成绿道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田区绿道系统可达性较高,但整体通畅度不佳,基本功能有待完善;绿道整体安全性较低,使用体验有待改善,空间品质有待提升;绿道对于城市重要开放空间及文化节点设施的连接度不够,主题不够鲜明,未能作为文化承载媒介发挥效益;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在中心城区,且多以绿道连接线的形式出现,正线建设比例较低,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不高。基于评价结果提出:1)需强化绿道骨干网络,加强紧密连接群众生活的社区级绿道以及公交微枢纽的绿道建设,提升绿道系统整体运行效率;2)注重绿道设计的空间体验;3)加强绿道与自然、文化、生活的连接融合,充分发挥绿道系统的复合功能,为未来福田区乃至深圳市的绿道网络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道网络 绿道评价 层次分析法(AHP) 福田区
下载PDF
历史城区绿道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以北京老城东四南历史街区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袆绯 杨笑莘 +2 位作者 邓娇莺 李娈启 杨瀚菲 《华中建筑》 2021年第10期71-78,共8页
在尊重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引入与历史城区肌理格局相契合的胡同绿道理念,使历史街区风貌得到完善保护的同时,提升生态环境,并提供交往休憩的可能。该文通过文献研究及借鉴绿道理论,提取风貌、生态、游憩3个核心要素,完善和细化为一套由... 在尊重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引入与历史城区肌理格局相契合的胡同绿道理念,使历史街区风貌得到完善保护的同时,提升生态环境,并提供交往休憩的可能。该文通过文献研究及借鉴绿道理论,提取风貌、生态、游憩3个核心要素,完善和细化为一套由建筑风貌、建筑高度、建筑质量、古树名木、绿视率、树冠覆盖率、群落多样性、树种季相、步行连续度、人行道宽度、文化基础设施、服务基础设施12个评价因子构成的适应于历史城区氛围的绿道评价模型。并实地调研北京老城的东四南历史街区,对于现状线性开放空间以25m为划分单元,定量化提取出由17条胡同251个基本单元,应用历史城区绿道评价模型从点—线—面三个层次进行评价。用以客观、准确、综合地描述历史城区绿道建设与规划现状,并对历史城区基于胡同绿道优化的有机更新提出建议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 历史城区 评价模型 北京老城 东四南历史街区
下载PDF
珠三角绿道网的建设规模与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庄荣 李颖怡 康凯珊 《广东园林》 2012年第3期9-11,共3页
珠三角绿道是中国绿道建设的初步实践,也是珠三角建设宜居城乡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覆盖了珠三角整个区域,发挥综合功能效益,实现城乡一体。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建设经验与研究方法,对绿道网络化的关键问题,即不同类型的珠三角绿道网络的选... 珠三角绿道是中国绿道建设的初步实践,也是珠三角建设宜居城乡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覆盖了珠三角整个区域,发挥综合功能效益,实现城乡一体。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建设经验与研究方法,对绿道网络化的关键问题,即不同类型的珠三角绿道网络的选线密度及建设规模进行研究,并提出绿道建设评价模型,为更合理、科学地进行绿道网络规划提供基本方法与基础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 绿道网 建设密度 建设规模 评价模型
下载PDF
基于视觉分析的绿道景观评价——以浙江青山湖绿道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初航 徐斌 +1 位作者 张亚平 陶一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80-90,共11页
作为新兴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绿道在维护城乡生态环境、优化人居环境质量和提升空间品质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采用ArcGIS软件从视点、视域和视景等方面对浙江青山湖绿道视觉环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青山湖绿道整体视觉景观表现良好,... 作为新兴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绿道在维护城乡生态环境、优化人居环境质量和提升空间品质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采用ArcGIS软件从视点、视域和视景等方面对浙江青山湖绿道视觉环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青山湖绿道整体视觉景观表现良好,视点分布较为合理;②视点可视域面积最大为13160.43 m^(2),最小为1456.02 m^(2),整体有5次明显起伏,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视觉体验;③相邻视点视域重叠率在3.22%~40.01%间大幅波动,视觉空间疏密有致,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④景观敏感度为Ⅰ级和Ⅱ级的视景占74%,绿道选线能有效组织沿线视觉景观.最后,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从视景营造角度探究绿道规划设计的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 视觉分析 景观评价 视域 视域重叠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