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水蔬菜护绿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周凌霄 杨荣华 马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7-49,共3页
探讨以苦瓜为代表的绿色蔬菜在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护绿措施及其护绿效果 ,确定护绿方法和护绿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0 .5cm厚的苦瓜片经 0 .2 0 mol/LNa2 CO3浸泡 1 min后 ,于 85~ 90℃水中烫漂 2 .5min,充分快速冷却后 ,置于 2 0 0 mg/... 探讨以苦瓜为代表的绿色蔬菜在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护绿措施及其护绿效果 ,确定护绿方法和护绿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0 .5cm厚的苦瓜片经 0 .2 0 mol/LNa2 CO3浸泡 1 min后 ,于 85~ 90℃水中烫漂 2 .5min,充分快速冷却后 ,置于 2 0 0 mg/LZn Ac2 + 0 .3%Ca Cl2 + 80 0 mg/L Mg Cl2 + 1 0 0 mg/L EDTA护绿剂中 ,反压处理 1 0~ 2 0 min,沥干后先于 85℃烘 2 h,再于 50℃烘 3h,成品色泽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水蔬菜 反压 苦瓜 护绿方法 护绿液
下载PDF
香椿酱软罐头护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孔瑾 刘玺 宋照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5-147,150,共4页
以香椿芽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护色剂,以不同的漂烫温度和时间对新鲜的香椿芽进行护色处理。结果表明,香椿芽用100mg/kgCuSO4、300mg/kgZnCl2、200mg/kgNaHSO3混合护色液护色,95℃漂烫1min,经斩碎、调配、装袋、真空包装、100... 以香椿芽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护色剂,以不同的漂烫温度和时间对新鲜的香椿芽进行护色处理。结果表明,香椿芽用100mg/kgCuSO4、300mg/kgZnCl2、200mg/kgNaHSO3混合护色液护色,95℃漂烫1min,经斩碎、调配、装袋、真空包装、100℃/15min杀菌处理,产品质量稳定,护色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芽 护绿 真空包装 软罐头
下载PDF
脱水苦瓜护绿和着色方法的研究和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周凌霄 杨荣华 汪洲国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8-72,共5页
研究了苦瓜在加工过程中采用的护绿、着色方法及其效果 ,确定其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 ,0 .5cm厚的苦瓜片 ,经 0 .2 0 mol/ L的 Na2 CO3浸泡 1min后 ,于 85~ 90℃水中烫漂 2 .5min,充分快速冷却后 ,浸泡于 2 0 0 mg/ L 的 Zn Ac2 +0 .3% C... 研究了苦瓜在加工过程中采用的护绿、着色方法及其效果 ,确定其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 ,0 .5cm厚的苦瓜片 ,经 0 .2 0 mol/ L的 Na2 CO3浸泡 1min后 ,于 85~ 90℃水中烫漂 2 .5min,充分快速冷却后 ,浸泡于 2 0 0 mg/ L 的 Zn Ac2 +0 .3% Ca Cl2 +80 0 mg/ L EDTA护绿液中或置于 2 0 0mg/ L的叶绿素铜钠盐溶液中 ,减压处理 10~ 2 0 min,沥干后先于 85℃烘 2 h,再于 50℃烘 3h,成品色泽理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脱水 着色 叶绿素铜钠 护绿
下载PDF
鲜食槟榔的护绿保鲜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万新 万剑真 艾初湘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44,共4页
对鲜槟榔果的护绿保鲜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 ,在鲜食槟榔制作中 ,由于鲜槟榔果色泽变化的敏感性 ,采用热烫、微波、冷藏工艺或应用柠檬酸、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尼泊金乙酯 )处理 ,都无法满足制作要求。试验选择了采用质量分数... 对鲜槟榔果的护绿保鲜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 ,在鲜食槟榔制作中 ,由于鲜槟榔果色泽变化的敏感性 ,采用热烫、微波、冷藏工艺或应用柠檬酸、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尼泊金乙酯 )处理 ,都无法满足制作要求。试验选择了采用质量分数为 0 .3 %的护绿保鲜剂溶液浸泡鲜槟榔2 4h、入味保护后真空包装 ( -0 .1MPa)的工艺。结果 3 0℃下产品货架期可达 4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槟榔 护绿保鲜 鲜摈榔果 护绿保鲜剂溶液浸泡
下载PDF
苦瓜的加工利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鲁允 《农产品加工(下)》 2006年第7期41-43,46,共4页
苦瓜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作用,近年来有关苦瓜功能特性及加工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综述了苦瓜的功能特性、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苦瓜 功能特性 加工
下载PDF
盐渍黄瓜护绿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马丽莉 曹盼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68,共4页
以叶绿素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盐渍黄瓜加工过程的漂烫、护色、盐渍等工艺条件对其护绿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黄瓜漂烫的适宜条件为90℃漂烫2 min;黄瓜盐渍的最佳条件为食盐浓度15%,盐渍液pH 6.0,盐渍时间3天... 以叶绿素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盐渍黄瓜加工过程的漂烫、护色、盐渍等工艺条件对其护绿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黄瓜漂烫的适宜条件为90℃漂烫2 min;黄瓜盐渍的最佳条件为食盐浓度15%,盐渍液pH 6.0,盐渍时间3天;护色剂的适宜配方为Cu2+400 mg/L+Zn2+400 mg/L,按拟定的加工流程和此优化条件下制作的黄瓜样品具有较好的护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护绿 漂烫 盐渍 优化条件
下载PDF
预处理工艺参数对脱水甘蓝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钟昔阳 孙汉巨 +2 位作者 姜绍通 潘丽军 梁铁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54-2355,共2页
以甘蓝为原料,通过考察Vc含量、色泽变化,研究常压热风干燥下浸渍、漂烫、护绿等预处理工序中不同工艺参数对脱水甘蓝加工品质的影响。经单因素、正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得脱水甘蓝品质最佳为:NaHCO3溶液浓度0.25mol/L,漂烫温度为90℃... 以甘蓝为原料,通过考察Vc含量、色泽变化,研究常压热风干燥下浸渍、漂烫、护绿等预处理工序中不同工艺参数对脱水甘蓝加工品质的影响。经单因素、正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得脱水甘蓝品质最佳为:NaHCO3溶液浓度0.25mol/L,漂烫温度为90℃,漂烫时间45 s,护绿剂最佳配比为200mg/LZn(AC2)0∶.3%CaCl28∶00 mg/LMgCl21∶00mg/LEDTA=33∶2∶1∶,护色时间为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水甘蓝 浸渍 漂烫 护绿
下载PDF
绿色蕨菜的护绿加工新工艺 被引量:5
8
作者 唐克华 张碧林 +3 位作者 董爱文 宋桃森 李伟蔚 周娇美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114-117,共4页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中国南方产的绿色蕨菜的护绿加工措施及护绿效果.结果表明,将绿色蕨菜在85℃以上的0.01%-0.1%柠檬酸+0.5%NaCl烫漂液中烫漂5~6min,0.5%CaCl2中硬化30-60min,再以0.01%-0.1%的复合护绿剂-D为包装汤...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中国南方产的绿色蕨菜的护绿加工措施及护绿效果.结果表明,将绿色蕨菜在85℃以上的0.01%-0.1%柠檬酸+0.5%NaCl烫漂液中烫漂5~6min,0.5%CaCl2中硬化30-60min,再以0.01%-0.1%的复合护绿剂-D为包装汤汁且不进行巴氏杀菌处理的加工,其护绿效果达到了国内市场蕨菜商品的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菜 护绿 加工工艺
下载PDF
脱水苦瓜护色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谌国莲 黄晓钰 +2 位作者 李远志 杨慧杰 周伟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5-26,共2页
对苦瓜常压干燥过程的护绿措施进行了研究,探讨各种护绿剂的效果,并初步研究了苦瓜烫漂和干燥条件与褐变的关系。结果表明,0.5cm厚的新鲜苦瓜片,用40μg/kgCu(Ac)2+74μg/kgEDTA钠盐+800μg/k... 对苦瓜常压干燥过程的护绿措施进行了研究,探讨各种护绿剂的效果,并初步研究了苦瓜烫漂和干燥条件与褐变的关系。结果表明,0.5cm厚的新鲜苦瓜片,用40μg/kgCu(Ac)2+74μg/kgEDTA钠盐+800μg/kgMgCO3+3g/kgCaCl2护绿剂,85℃烫漂3min,迅速置于清水中冷却后,在3%Na2SO3+0.3%HCl溶液中冷浸10~20min,然后在85℃下鼓风干燥5~6h,成品密封于真空袋中,在常温下可保存2个月以上不褪色,不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护绿 脱水苦瓜 护色
下载PDF
猕猴桃脆片护绿和浸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光远 陈美丽 +1 位作者 梁晓童 纵伟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1-104,共4页
试验研究了猕猴桃脆片在加工过程中护绿和浸糖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及验证,确定护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0.06%植酸、0.4%二水合氯化钙、0.6%柠檬酸、0.3%氯化锌组成的复合护色液,护色2 h的效果最佳;浸糖条件:常温常压下,30%蔗糖溶液中浸泡... 试验研究了猕猴桃脆片在加工过程中护绿和浸糖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及验证,确定护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0.06%植酸、0.4%二水合氯化钙、0.6%柠檬酸、0.3%氯化锌组成的复合护色液,护色2 h的效果最佳;浸糖条件:常温常压下,30%蔗糖溶液中浸泡1.5 h。在最佳的护色和浸糖条件下,压差膨化得到的猕猴桃脆片,酸甜适口,颜色微绿,色泽明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片 护色 浸糖
原文传递
出口袋装四季豆加工过程中的护绿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凌霄 励建荣 +2 位作者 孙金才 卢利群 王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38,共4页
对四季豆在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护绿措施以及护绿效果进行了研究 ,探讨护绿方法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经过挑选分级的四季豆于 95~ 10 0℃水中烫漂 1 5min左右 ,充分快速冷却后置于 pH 1 5柠檬酸溶液中 ,室温褪色 2 5h ,流动水浸泡去... 对四季豆在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护绿措施以及护绿效果进行了研究 ,探讨护绿方法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经过挑选分级的四季豆于 95~ 10 0℃水中烫漂 1 5min左右 ,充分快速冷却后置于 pH 1 5柠檬酸溶液中 ,室温褪色 2 5h ,流动水浸泡去除多余的酸后 ,于 85℃、30 0mg/LCuSO4 溶液中浸泡 2 5min ,流动水冷却清洗 2h至水无色 ,随后放入质量分数为0 6 %CaCl2 溶液中浸泡 10~ 15min ,捞起后放到 pH 4 2柠檬酸溶液中以四季豆占 6 0 % ,柠檬酸溶液占 4 0 % ,包装封口 ,于 85~ 90℃水浴杀菌 2 0~ 30min。所得产品质地良好 ,色泽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季豆 护绿 加工过程 生产工艺
下载PDF
软包装即食蕨菜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永金 吕东坡 +2 位作者 朱仁俊 杨华松 张良琴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73,85,共4页
蕨菜具有食用、营养和保健功能,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把蕨菜做成软包装即食食品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研究以新鲜蕨菜为原料,利用全因子设计、正交设计,确定风味蕨菜的工艺流程和保脆及护绿的工艺参数。结果显示:乙酸锌作为护绿剂,... 蕨菜具有食用、营养和保健功能,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把蕨菜做成软包装即食食品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研究以新鲜蕨菜为原料,利用全因子设计、正交设计,确定风味蕨菜的工艺流程和保脆及护绿的工艺参数。结果显示:乙酸锌作为护绿剂,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酸锌的浓度400mg/kg,pH值为3,护绿时间为40min,温度为70℃;氯化钙为保脆剂,最佳添加量为0.2%,保脆时间为40min。成品色泽黄绿、汤汁清澈透明,具有风味蕨菜特有的清香味,无异味,口感脆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菜 护绿 加工工艺 风味 研究
下载PDF
苦荆茶老叶的护色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章启勇 胡传荣 赵昕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7-90,共4页
苦荆茶粗老叶中含有天然的绿色素可供利用。叶绿素的护绿是绿色植物及蔬菜贮存与加工过程中的一大难题。重点研究3种不同的护色方法对苦荆茶老叶的护色效果。结果表明,护绿液Ⅱ的效果最好,微波法护绿效果次之,最后为护绿液Ⅰ。用护绿液... 苦荆茶粗老叶中含有天然的绿色素可供利用。叶绿素的护绿是绿色植物及蔬菜贮存与加工过程中的一大难题。重点研究3种不同的护色方法对苦荆茶老叶的护色效果。结果表明,护绿液Ⅱ的效果最好,微波法护绿效果次之,最后为护绿液Ⅰ。用护绿液Ⅱ护绿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护绿液浓度150mg/L,pH6.0,温度10℃下,浸泡10min。以此条件进行实验,颜色等级为7.9。用微波法在微波强度为正常值的60%下加热25s效果较好,用护绿液Ⅱ优化的工艺条件为Cu2+浓度100mg/L、Zn2+浓度100mg/L、亚硫酸钠的浓度150mg/L、时间90min、温度10℃。以此条件进行实验,颜色等级为7.0。实验中所选择的方法护绿效果好且简单易行,适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 护绿 苦荆茶粗老叶
原文传递
海蓬子速冻蔬菜护色及脱盐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美珍 廖绪标 +1 位作者 梁彬 刘艳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0-48,共9页
分别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海蓬子速冻蔬菜脱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脱盐工艺条件为:12倍1.2%Na2CO3溶液浸泡海蓬子15min,热水漂烫(水料比15:1,95℃,6 min),再在真空度0.08MPa条件下渗透脱盐(水料比10:1,6 h),其最终的含盐... 分别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海蓬子速冻蔬菜脱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脱盐工艺条件为:12倍1.2%Na2CO3溶液浸泡海蓬子15min,热水漂烫(水料比15:1,95℃,6 min),再在真空度0.08MPa条件下渗透脱盐(水料比10:1,6 h),其最终的含盐量降至1.32%;或12倍1.2%Na2CO3溶液浸泡海蓬子15 min,热水漂汤(水料比15:1,95℃,6 min),再在常压下渗透脱盐(水料比20:1,30℃,8 h),其最终的含盐量降至1.22%.无论是真空脱盐,还是常压脱盐,海蓬子外观呈墨绿色,结构形状保持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蓬子 护绿 烫漂 渗透脱盐
下载PDF
麦瓶草护绿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科 何佳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530-14531,共2页
[目的]研究麦瓶草的护绿方法,为开发切实可行的麦瓶草产品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以麦瓶草为材料,采用碱性溶液热烫法和金属离子置换法处理,并测定处理后麦瓶草的外观色泽等级与叶绿素含量。[结果]结果表明:碱性溶液热烫法护绿... [目的]研究麦瓶草的护绿方法,为开发切实可行的麦瓶草产品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以麦瓶草为材料,采用碱性溶液热烫法和金属离子置换法处理,并测定处理后麦瓶草的外观色泽等级与叶绿素含量。[结果]结果表明:碱性溶液热烫法护绿效果较差,各因素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热汤温度>热烫时间>pH,其中热烫温度为极显著,热烫时间为显著,最佳组合为92℃、4.5min、pH值7.5;金属离子置换法护绿效果好,各因素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Zn2+>Cu2+>Mg2+,其中Zn2+和Cu2+的影响为极显著,最佳组合为Zn2+200 mg/L、Cu2+100 mg/L、Mg2+200mg/L。[结论]从处理后麦瓶草的外观与叶绿素含量角度来看,金属离子置换法明显优于碱液热烫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瓶草 护绿 热烫 置换
下载PDF
绿色海带泥蛋糕的配方与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爱华 《山东食品发酵》 2009年第4期51-53,共3页
本文主要就海藻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作了初步的探索,选取海带作为主要原料,对海带进行颜色的护绿处理,制成绿色海带泥加入蛋糕中,对配方和工艺条件做了比较研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海带 护绿 海带泥 蛋糕
下载PDF
蕨菜加工过程中的护绿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玉林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33-34,共2页
使用不同用量的多种护绿剂,采用烫漂、常温浸泡及真空渗透等护绿措施,对蕨菜护绿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浓度各为100mg·kg-1的硫酸铜和亚硫酸钠混合护绿液,在98℃温度下烫漂2.0min,护绿效果最佳.
关键词 蕨菜 加工过程 护绿研究
下载PDF
三种刺五加护绿剂的复配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茜茜 张秀玲 +3 位作者 程雪 谢凤英 孙瑞瑞 柳晓晨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54,共4页
利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测定Na2SO3,Zn Cl2和VC三种护绿剂对刺五加叶绿素a和b含量的影响及三种护绿剂的交互作用。试验为了实现对刺五加安全高效的护绿作用,在烫漂温度为80℃,时间为5 min,p H 7.0的条件下,优化复合护绿剂组合,得到... 利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测定Na2SO3,Zn Cl2和VC三种护绿剂对刺五加叶绿素a和b含量的影响及三种护绿剂的交互作用。试验为了实现对刺五加安全高效的护绿作用,在烫漂温度为80℃,时间为5 min,p H 7.0的条件下,优化复合护绿剂组合,得到最佳护绿复配剂为:Na2SO3 0.75 g/L、Zn Cl2 1.99 g/L和VC 1.0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叶绿素A 叶绿素B 护绿
原文传递
苦瓜干燥过程中的护绿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远 刘本国 徐贵华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87,共3页
研究了苦瓜在干燥过程中采用的护绿方法及其效果,并初步探讨了苦瓜烫漂条件与褐变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0.5cm厚的新鲜苦瓜片,用3%Na2SO3+0.3%HCl护绿液,85℃烫漂3min,迅速置于清水中冷却后,再在3%Na2SO3+0.3%HCl溶液中浸泡30min,然后... 研究了苦瓜在干燥过程中采用的护绿方法及其效果,并初步探讨了苦瓜烫漂条件与褐变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0.5cm厚的新鲜苦瓜片,用3%Na2SO3+0.3%HCl护绿液,85℃烫漂3min,迅速置于清水中冷却后,再在3%Na2SO3+0.3%HCl溶液中浸泡30min,然后在85℃下鼓风干燥6h,成品密封于真空袋中,在常温下可保存2个月以上不退色,不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护绿 颜色
原文传递
含锌复绿剂在小竹笋复绿护绿工艺中的应用
20
作者 章金梅 唐云 +1 位作者 伊奎鑫 刘仁杰 《食品工业》 CAS 2022年第4期39-43,共5页
以表皮为绿色的小笋为原料,研究新鲜小笋在罐头加工过程中护绿及腌制小笋复绿的加工工艺。针对小笋护绿、复绿过程中含锌复绿剂质量浓度、漂烫pH、漂烫温度变化对复绿效果影响进行研究。采用色差仪对复绿前后小笋的色泽变化进行测定,利... 以表皮为绿色的小笋为原料,研究新鲜小笋在罐头加工过程中护绿及腌制小笋复绿的加工工艺。针对小笋护绿、复绿过程中含锌复绿剂质量浓度、漂烫pH、漂烫温度变化对复绿效果影响进行研究。采用色差仪对复绿前后小笋的色泽变化进行测定,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复绿后产品的锌元素含量。结果显示,柠檬酸锌复绿剂最佳复绿工艺条件为复绿剂质量浓度0.4 g/L,漂烫pH 8,漂烫温度80℃,漂烫时间20 min。复绿后用醋酸溶液浸泡,可降低小竹笋中锌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绿剂 竹笋 复绿 护绿 锌含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