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政金融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研究--基于技术成熟度视角
1
作者 陈倩 张朔 许可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42,共14页
绿色低碳技术是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基石,但由于投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风险收益不匹配等问题,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面临巨大的融资缺口。理论研究和国际实践表明,从技术成熟度角度对绿色低碳技术进行划分和界定,能够优化财政金融资... 绿色低碳技术是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基石,但由于投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风险收益不匹配等问题,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面临巨大的融资缺口。理论研究和国际实践表明,从技术成熟度角度对绿色低碳技术进行划分和界定,能够优化财政金融资金在绿色低碳领域的配置效率,有力缓解绿色低碳技术融资困难。据此,本文在梳理技术成熟度相关概念和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财政金融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的现状与实践,从技术成熟度和预期碳减排效益两个维度提出财政金融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的差异化路径设计,并从健全技术认定标准、构建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完善融资服务平台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低碳技术 技术成熟度 财政金融 碳减排 低碳经济 碳中和 清洁能源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分析的高速公路减碳技术碳足迹核算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付豪 崔培强 刘进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2期127-132,138,共7页
为了推动绿色公路建设,识别绿色低碳材料、工艺与技术,本文采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测算方法,对延黄高速公路使用的绿色建造技术进行碳排放测算,采用帕累托法则分析各绿色建造技术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的碳排放数据,结果表明:桥梁上部结构由... 为了推动绿色公路建设,识别绿色低碳材料、工艺与技术,本文采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测算方法,对延黄高速公路使用的绿色建造技术进行碳排放测算,采用帕累托法则分析各绿色建造技术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的碳排放数据,结果表明:桥梁上部结构由钢桥变为混凝土预制的减碳率达到55.78%,隧道工程优化为路堑工程的减碳率达44.66%,拱形骨架护坡优化为CBS边坡防护的减碳率达21.36%;钢材和混凝土是公路建设材料的主要碳排放来源,是碳减排重点控制材料,应该通过优化设计、改进施工工艺或使用低碳排放的同类替换材料等方法降低原材料碳排放;小型装载机、凿毛机是混凝土预制桥梁机械设备的主要碳排放来源,30装载机是CBS边坡防护建设中的主要碳排放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全生命周期分析 碳排放核算 绿色减碳技术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我国绿色低碳技术体系构建及创新策略研究
3
作者 谷丰 高畅 +1 位作者 柳思佳 王若冰 《商业经济》 2024年第9期167-170,174,共5页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低碳技术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核心,更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针对目前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低碳技术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核心,更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针对目前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构建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并提出健全绿色低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构建完备的顶层设计体系、注重能源技术研发、深化国内外交流合作等创新策略,从而推动“双碳”目标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绿色低碳技术 碳达峰 碳中和
下载PDF
碳纤维产业绿色低碳化技术进展
4
作者 屠晓萍 李磊 +2 位作者 沈志刚 姜泽明 陈亮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CAS 2024年第3期1-9,28,共10页
碳纤维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发展趋势。然而,碳纤维制备过程复杂、流程长、能耗高,致使价格高企,限制其更大范围应用。碳纤维在风电叶片的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其在能源回收周期和碳... 碳纤维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发展趋势。然而,碳纤维制备过程复杂、流程长、能耗高,致使价格高企,限制其更大范围应用。碳纤维在风电叶片的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其在能源回收周期和碳回收周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可信赖材料。碳纤维绿色低碳化技术是推动碳纤维产业持续、健康向更广领域扩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和壮大碳纤维产业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碳纤维原丝及其制备过程、原丝氧化碳化过程和碳纤维回收再利用过程的绿色低碳化是实现碳纤维产业绿色低碳化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产业 绿色低碳化技术 新质生产力 原丝 氧化碳化 回收再利用
下载PDF
基坑倾斜桩无支撑支护机理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刚 吴小波 +1 位作者 周海祚 刘照朋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1年第13期157-162,178,共7页
针对大面积、大长度基坑中所常用的传统内支撑技术存在耗材多、造价高、工期长、施工不便、支撑拆除困难且难以实现地下结构工业化建造的缺点和局限,研发了一系列倾斜桩组合支护结构,条件适当时可在变形可控的前提下实现基坑的无内支撑... 针对大面积、大长度基坑中所常用的传统内支撑技术存在耗材多、造价高、工期长、施工不便、支撑拆除困难且难以实现地下结构工业化建造的缺点和局限,研发了一系列倾斜桩组合支护结构,条件适当时可在变形可控的前提下实现基坑的无内支撑支护,从而形成绿色低碳的新型基坑支护技术。简要阐述倾斜桩无支撑支护的作用机理,并进一步介绍倾斜支护桩施工设备与施工工艺,最后通过典型工程案例阐明倾斜桩的技术优势。工厂实践表明,相比于传统支护方法,倾斜桩支护结构可高效、经济地控制基坑稳定与变形,显著缩短施工周期的同时可为大面积、大长度基坑的施工提供便利,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倾斜桩 无支撑支护结构 绿色低碳技术
下载PDF
绿色信贷是否有助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基于绿色低碳技术进步视角 被引量:35
6
作者 刘海英 王殿武 尚晶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6-105,237,共11页
构建基于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的绿色低碳技术进步指标,在绿色信贷与绿色低碳技术进步之间构建实证分析模型,采用面板数据方法对2005-2015年中国30个省份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省份绿色信贷水平低时,会抑制绿色低... 构建基于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的绿色低碳技术进步指标,在绿色信贷与绿色低碳技术进步之间构建实证分析模型,采用面板数据方法对2005-2015年中国30个省份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省份绿色信贷水平低时,会抑制绿色低碳技术进步,随着绿色信贷的发展并超过一定水平后,会促进绿色低碳技术进步,即两者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2008年以前,各省份绿色信贷水平对绿色低碳技术进步产生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绿色信贷的投向不仅仅限于特定产业方向与环保标准,更重要的是绿色信贷从资金源头对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了绿色约束。2010年开始,各省份的绿色信贷水平在逐渐上升,绿色信贷的发展已经进入有利于提高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的正向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绿色低碳技术进步 可持续增长
原文传递
洛阳市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发展影响因素及改进对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汉宁 米晓红 +2 位作者 冯少朋 杨芳 郭凯 《河南科技》 2023年第15期132-136,共5页
【目的】洛阳市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方面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分析其中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本研究通过梳理相关理论,结合洛阳市调研和数据资料,对比分析洛阳市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的现状,并对创新绩效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揭... 【目的】洛阳市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方面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分析其中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本研究通过梳理相关理论,结合洛阳市调研和数据资料,对比分析洛阳市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的现状,并对创新绩效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揭示了洛阳市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洛阳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总结其影响因素。从内部和外部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提升和优化洛阳市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的对策和建议。【结论】该研究为洛阳市各级相关部门提供具体的决策参考,推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科技创新 影响因素 改进对策 洛阳市
下载PDF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区域协同路径——基于新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技术供需互动机制视角
8
作者 孙博文 杨霄斐 《环境经济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63-90,共28页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双重外部性”属性以及区域分布上供需明显背离的特征,使得协同创新成为促进区域关键技术创新与协同实现“双碳”目标的必要途径。本文基于新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创新价值链循环理论视角,构建了一个包含技术供给溢出...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双重外部性”属性以及区域分布上供需明显背离的特征,使得协同创新成为促进区域关键技术创新与协同实现“双碳”目标的必要途径。本文基于新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创新价值链循环理论视角,构建了一个包含技术供给溢出效应、技术需求牵引效应以及技术合作网络成本效应在内的区域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框架。基于自主构建的2006—2020年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绿色技术合作网络数据库,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区域协同研究发现,中国区域协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合作广度不断拓展,但合作强度有待加强。从影响因素看,城市绿色创新能力和绿色技术转移都显著促进区域协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高铁开通、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协同创新促进作用,但城市网络地位对协同创新的作用体现在局部影响力上,全局影响力不足。城市绿色创新能力与城市绿色技术转移对拓展边际与集约边际促进作用均显著,且技术合作网络成本效应的发挥以提升拓展边际为主,集约边际改善总体不足。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后,结论总体稳健,但各类效应变量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区域协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区域协同 新熊彼特创新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