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于洋 王昕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102,共8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是国土空间“双评价”中的重要环节,城市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碳汇方面有很大作用.本文对城市绿地碳汇量的估算方法进行了系统地阐述,重点展开了碳汇量估算系统的技术方法及其在城市绿地碳汇量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是国土空间“双评价”中的重要环节,城市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碳汇方面有很大作用.本文对城市绿地碳汇量的估算方法进行了系统地阐述,重点展开了碳汇量估算系统的技术方法及其在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中的应用,包括规划周期不同阶段和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最后从碳汇量估算系统的技术方法、研究阶段、应用尺度,以及对城市规划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启示四个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和低碳城市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碳汇量估算 低碳城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下载PDF
影响碳中和的城市绿地空间特征与精细化管控实施框架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敏 宋昊洋 《风景园林》 2022年第5期17-23,共7页
城市绿地具有增碳汇、减碳排的双重生态效益,被认为是推动城市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自然途径。在城市高密度建设与存量发展背景下,推进城市绿地空间精细化管控是自然维度下拓展碳中和实践路径、提升城市整体碳中和绩效的重要着力点。... 城市绿地具有增碳汇、减碳排的双重生态效益,被认为是推动城市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自然途径。在城市高密度建设与存量发展背景下,推进城市绿地空间精细化管控是自然维度下拓展碳中和实践路径、提升城市整体碳中和绩效的重要着力点。基于相关文献,梳理并提出固碳增汇、降温减排、绿色慢行3个路径,讨论了城市绿地空间特征与碳中和的关联影响机制,并从总体规模特征、分布格局特征、几何形态特征、植物配置特征、场地使用特征5个维度厘清了城市绿地影响碳中和的关键空间特征和实证变量指标。按照“系统化分级统筹、差异化分区定标、多维度精准增效”的思路,提出面向碳中和高效配置绿地空间资源的精细化管控指标和实施框架,以期为绿地碳中和效能提升的后续深化研究与城市绿地空间精细化管控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地 碳中和 绿色碳汇 碳排放 空间特征 规划管控
下载PDF
从绿色建筑、被动式建筑迈向零碳建筑的思考 被引量:22
3
作者 董恒瑞 刘军 +2 位作者 秦砚瑶 吴思睿 罗干 《重庆建筑》 2021年第10期19-22,共4页
零碳建筑是建筑领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内容。该文基于绿色建筑和被动式建筑的项目研发经验,从绿色建筑、被动式建筑的理念及技术体系出发,探究零碳建筑的特征和内在发展逻辑,为绿色建筑和被动式建筑向零碳建筑发展提供... 零碳建筑是建筑领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内容。该文基于绿色建筑和被动式建筑的项目研发经验,从绿色建筑、被动式建筑的理念及技术体系出发,探究零碳建筑的特征和内在发展逻辑,为绿色建筑和被动式建筑向零碳建筑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被动式建筑 零碳建筑 建筑节能 “碳达峰、碳中和” 碳汇
下载PDF
城市绿地碳汇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永华 高含笑 《湖北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69-76,共8页
全球气候变暖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全球性难题。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中的碳排放也随之增加。如何通过增强城市绿地碳汇功能使城市达到碳氧平衡或缓解城市外林地的碳汇压力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 全球气候变暖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全球性难题。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中的碳排放也随之增加。如何通过增强城市绿地碳汇功能使城市达到碳氧平衡或缓解城市外林地的碳汇压力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调节城市碳氧平衡的关键,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概述了城市绿地碳汇功能及相关概念;介绍了现场测定法、样地清查法、生物量模型法和遥感估算法四种城市绿地碳汇功能研究方法;综述了基于碳氧平衡的低碳森林城市构建理论和“三源绿地”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理论两种基于碳汇理念的城市绿地理论。分析了当前城市绿地碳汇研究的不足;展望了城市绿地碳汇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碳汇 碳汇功能 碳氧平衡
下载PDF
华北地区城市绿地固碳能力测算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青云 吕伟娅 徐炳乾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41-48,共8页
文章通过对位于华北地区的7个案例的城市绿地植被固碳能力的研究,形成一套系统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适用于雄安新区的城市绿地单位面积固碳能力约为2.62 kg/a·m^2;各个植被群落的固碳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乔木(2.66 kg/a·m^2)... 文章通过对位于华北地区的7个案例的城市绿地植被固碳能力的研究,形成一套系统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适用于雄安新区的城市绿地单位面积固碳能力约为2.62 kg/a·m^2;各个植被群落的固碳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乔木(2.66 kg/a·m^2)、灌木(2.59 kg/a·m^2)、地被(2.01 kg/a·m^2)。研究结果将为实现城市绿地空间的合理布局、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固碳能力 雄安新区 植被 碳汇
下载PDF
低碳城市理念在绿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迁安市为例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方正 肖遥 李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5-59,共5页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特殊时期,低碳城市建设在规划等行业得到了普遍关注,而绿道网络在规划绿色交通、促进紧凑城市构建和营造低碳环境等层面与低碳城市建设相契合。在总结低碳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迁安市绿道网络规划为例...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特殊时期,低碳城市建设在规划等行业得到了普遍关注,而绿道网络在规划绿色交通、促进紧凑城市构建和营造低碳环境等层面与低碳城市建设相契合。在总结低碳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迁安市绿道网络规划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等手段,建立适宜于低碳城市构建的绿道要素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地传达出可控、量化的绿道规划方法,从空间层面探讨绿道规划的低碳化方法,将低碳城市理念融入绿道网络规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低碳城市 绿道 绿色交通 碳汇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传导机制与空间效应 被引量:15
7
作者 田嘉莉 黄文艳 +1 位作者 彭甲超 付书科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62,共19页
“双碳”目标为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绿色金融则在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现有实证研究主要针对绿色金融对碳达峰的影响(碳减排效应),鲜见从碳减排和碳移除两个维度探究绿色金融赋能碳中... “双碳”目标为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绿色金融则在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现有实证研究主要针对绿色金融对碳达峰的影响(碳减排效应),鲜见从碳减排和碳移除两个维度探究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经验分析,且缺乏对相应空间效应的检验。本文认为,绿色金融会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生产活动,促使更多资源被配置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领域中,这将减少单位产出的碳排放量并增强地区碳移除能力,进而推动实现碳中和。具体来讲,绿色金融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活动中节能减排投入的增加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清洁化,进而从碳减排维度赋能碳中和;有利于通过绿色农业和林业开发提升陆域碳汇能力,进而从碳移除维度赋能碳中和;有利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动产业结构及外资结构低碳化和生态化转变,进而从碳减排和碳移除两个维度赋能碳中和。同时,在绿色金融发展、碳排放和碳移除的空间溢出作用下,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运用动态SDM模型对2010—2020年中国30个样本地区的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和碳赤字水平均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本地碳减排和碳移除进而降低本地的碳赤字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相邻地区的碳排放和碳赤字水平;总体上看,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此外,节能环保支出增加、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可以抑制碳排放量的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可以促进碳移除能力提升,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则可以同时促进碳减排和碳移除。相比现有文献,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拓展和深化:一是在理论上较为系统地探讨了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传导机制,二是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碳中和 碳赤字 碳减排 碳移除 碳汇 “漂绿”行为
下载PDF
低碳园林理念下的城市植物景观规划设计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6
8
作者 舒也 包志毅 张立军 《景观设计》 2019年第1期14-19,共6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事下,低碳理论逐渐影响各行各业的发展。随着低碳园林理念的提出,城市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基于低碳园林理念,本文首先指出当前城市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矛盾与问题:1、生态碳汇功能与使用、美学...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事下,低碳理论逐渐影响各行各业的发展。随着低碳园林理念的提出,城市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基于低碳园林理念,本文首先指出当前城市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矛盾与问题:1、生态碳汇功能与使用、美学等功能的矛盾;2、低碳植物的应用和选择问题;3、植物景观后期养护的问题随后从“低碳排”“高碳汇“的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对城市植物冥观的低碳规创设计发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园林 公园绿地 植物吊观规划设计 碳汇
原文传递
煤炭零碳开采技术 被引量:11
9
作者 卞正富 伍小杰 +3 位作者 周跃进 程伟 雷少刚 朱超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13-2625,共13页
在分析能源革命和全球绿色发展大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炭零碳或近零碳开采技术的概念与总体发展思路。煤炭零碳开采技术按照物质能量守恒定律,通过清洁能源消纳与源网荷储协同优化、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生态系统碳汇提升等实现煤炭开采... 在分析能源革命和全球绿色发展大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炭零碳或近零碳开采技术的概念与总体发展思路。煤炭零碳开采技术按照物质能量守恒定律,通过清洁能源消纳与源网荷储协同优化、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生态系统碳汇提升等实现煤炭开采过程二氧化碳的近零排放。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均以分布式能源为基础,借用虚拟电厂技术将矿区内部资源聚合,对源网荷储协同优化,构建矿区综合能源系统,平抑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随机波动性,使得不同能源形态之间的耦合更加紧密,为能量的多级应用以及能源的合理配给提供保障,使用清洁能源是实现零碳开采的根本途径。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包括密闭封存、矿化封存和吸附封存等形式,煤矿可充分利用开采煤炭形成的地下空间、岩体裂隙以及深部不可采煤层封存坑口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碳,实现封存二氧化碳、处置固体废弃物和减轻下沉的多重效果,是实现零碳开采的重要手段。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包括强化国土空间规划、提高土地种植利用率、优选植物、改良复垦土壤等方式,土壤与植物碳汇是实现零碳开采的必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开采 零碳开采 源网荷储协同优化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 生态系统碳汇
下载PDF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公园绿地低碳景观提质增效方法——以西安白马河公园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晶懋 姚盈羽 +1 位作者 刘晖 高洁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第2期35-43,共9页
鉴于公园绿地低碳单元提质增效与布局优化的必要性,提出低碳型公园绿地提质增效优化设计方法。结合低碳公园景观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和低碳公园景观设计流程与绿地单元划分,以西安白马河公园为例进行高固碳植物群落设计应用;基于树种选择... 鉴于公园绿地低碳单元提质增效与布局优化的必要性,提出低碳型公园绿地提质增效优化设计方法。结合低碳公园景观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和低碳公园景观设计流程与绿地单元划分,以西安白马河公园为例进行高固碳植物群落设计应用;基于树种选择、径级结构、层次结构与郁闭度等,提出落叶乔木、特色树种、树阵广场、密植绿带、林荫步道等5种高固碳植物群落设计模式;从公园碳汇单元划分、植物景观固碳效益提升等方面探索低碳型公园绿地提质增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碳汇分区 植物固碳 生境营造 设计模式
下载PDF
城市绿地土壤固碳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小涵 张桂莲 +2 位作者 张浪 梁晶 张琪 《园林》 2022年第1期18-24,共7页
城市绿地为城市生态环境健康提供了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提升人类福祉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城市土壤固碳功能与潜力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内唯一具备直接碳汇... 城市绿地为城市生态环境健康提供了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提升人类福祉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城市土壤固碳功能与潜力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内唯一具备直接碳汇价值的用地要素,在减缓全球变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绿地土壤碳库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城市绿地土壤健康状况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促进人体健康、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保持景观游憩等多种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持续供给。然而,人们对城市绿地在土壤碳库形成和积累过程与机制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系统整理了城市绿地土壤相关定义及主要特性,总结了绿地土壤碳库空间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子,并梳理了城市绿地土壤碳排放与自然土壤的差别及其潜在机制。重点探讨了城市绿地土壤碳固持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了绿地植被、人类活动及时间等因素对城市绿地土壤固碳功能的主要影响。最后提出目前城市绿地土壤固碳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并对未来城市绿地土壤固碳的研究方向与热点进行展望,为提升绿地土壤固碳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土壤碳库 固碳增汇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的西安地区绿地植物碳汇矩阵量化与配置模式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晶懋 范李一璇 +1 位作者 韩都 陈露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13,共6页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如何遵循绿色低碳途径在城市有限绿地空间条件下实现碳中和,提升城市绿地植物固碳效益成为新时代植物景观营造必须思考和解决的科学问题。结合西安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碳储量时空变化状况,提出符合场地生...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如何遵循绿色低碳途径在城市有限绿地空间条件下实现碳中和,提升城市绿地植物固碳效益成为新时代植物景观营造必须思考和解决的科学问题。结合西安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碳储量时空变化状况,提出符合场地生境斑块连通性需求的4种城市绿色空间碳汇矩阵单元,探索植物碳汇在景观全生命周期中的设计过程。通过对西安地区典型绿地样方的持续调研观测,结合i-Tree软件总结出常见乔灌、地被植物的年固碳量,筛选出高固碳型植物种类,总结出适用于公园绿地和居住区绿地的高固碳型灌丛-地被型、地被型植物群落设计模式。依托“高固碳型植物群落数字化平台”对灌丛-地被植物群落碳汇效益进行持续智能监测与模拟,为植物种植设计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地 碳汇矩阵 高固碳型植物群落 数字化平台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蓝碳保护与发展趋势及中国因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志文 寇勇栎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2期156-162,共7页
蓝碳具有比传统绿色碳汇更强大的碳捕获和存储能力,保护与发展蓝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中国蓝碳资源禀赋优越,蓝碳挖掘潜力巨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当前,蓝碳保护与发展在国际层面面临着蓝碳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全球碳交易体系缺... 蓝碳具有比传统绿色碳汇更强大的碳捕获和存储能力,保护与发展蓝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中国蓝碳资源禀赋优越,蓝碳挖掘潜力巨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当前,蓝碳保护与发展在国际层面面临着蓝碳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全球碳交易体系缺失等挑战,在中国层面也面临着蓝碳生态系统危机重重、蓝碳监测与核算体系不完备、蓝碳交易体系不健全、缺乏成熟的蓝碳法治保障等问题。从国际社会实践看,蓝色碳汇已然由科研概念阶段迈入实用工具阶段,未来蓝碳纳入气候变化法律与框架将是完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之必然;从国内实践看,中国对于蓝碳的相关研究已经由跟随转至逐渐引领,国内各项政策试点也在有序推进。面对国内外蓝碳发展局势,中国自价值、技术、制度、立法等多个方面作出因应,着力挖掘蓝碳资源固碳增汇潜力是把握蓝碳发展机遇的必然,对于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价值重大、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碳 碳中和 绿色碳汇 碳汇核算 环保立法 气候变化
下载PDF
面向“碳中和”目标的未来社区建设探索 被引量:8
14
作者 肖婧 刘化高 王希嘉 《中外建筑》 2022年第6期85-89,共5页
通过构建未来社区的“零碳场景”,从碳排碳汇的四个构成模块(建筑碳排放、交通碳排放、废弃物处理碳排放、社区绿地碳汇)及相关影响因素剖析社区碳足迹,探讨社区建设和治理方面的低碳策略。一方面,从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可再生能源利... 通过构建未来社区的“零碳场景”,从碳排碳汇的四个构成模块(建筑碳排放、交通碳排放、废弃物处理碳排放、社区绿地碳汇)及相关影响因素剖析社区碳足迹,探讨社区建设和治理方面的低碳策略。一方面,从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可再生能源利用、零能耗建筑技术等方面研究减少碳排放的途径;另一方面,提倡绿色屋顶、垂直绿墙等立体绿化增加社区碳汇水平。同时,探索5G、AI等新技术构建未来社区的智慧大脑,为节能减排做出实时决策和行动指引。将“碳中和”理念贯彻到未来社区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治理的全过程当中,从各个环节提出低碳策略,以期为未来“零碳社区”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未来社区 碳足迹 生活圈 绿色交通 绿地碳汇 零能耗建筑
下载PDF
低山丘陵区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低碳建设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本涛 杨幸 +2 位作者 王小宁 杨鹏辉 赵文广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3年第1期39-43,50,共6页
本文紧紧围绕沿大别山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技术特点和需求,为系统推进高速公路低碳建设应用,按照“紧扣工程特点,贴近建设需求,突出低碳技术”的总体思路,深入贯彻《关于做好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围绕“算碳、降... 本文紧紧围绕沿大别山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技术特点和需求,为系统推进高速公路低碳建设应用,按照“紧扣工程特点,贴近建设需求,突出低碳技术”的总体思路,深入贯彻《关于做好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围绕“算碳、降碳、补能、汇碳”四个维度,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低山丘陵区高速公路建设提出相应建议,规划实施降碳成果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全生命周期 绿色低碳 补能 算碳 降碳 汇碳
下载PDF
城市绿地碳汇能力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硕 王琪 +2 位作者 任志刚 刘路阳 李德生 《山东林业科技》 2011年第6期21-23,共3页
城市工业、交通发达,人口密集,温室效应越来越突出,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碳汇功能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作者通过对天津市几种常见绿化树种单位叶面积碳汇能力的研究发现:城市绿化树种的碳汇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石榴最... 城市工业、交通发达,人口密集,温室效应越来越突出,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碳汇功能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作者通过对天津市几种常见绿化树种单位叶面积碳汇能力的研究发现:城市绿化树种的碳汇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石榴最高为1.380×10-6/cm2/s,枣树次之,国槐和白蜡最小,分别为0.080×10-6/cm2/s和0.126×10-6/cm2/s。因此城市绿地植物种类的选择和构成对城市绿地的碳汇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 城市绿地 碳汇 重要性
下载PDF
国家审计对低碳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来自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的证据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兆东 郭磊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共13页
低碳转型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为探索国家审计推动低碳转型的作用路径,采用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对低碳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试点可通过推... 低碳转型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为探索国家审计推动低碳转型的作用路径,采用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对低碳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试点可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降低煤炭能源消费占比、促进绿色技术进步、保护林草资源等途径助力低碳转型。进一步分析发现,审计试点对低碳转型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外溢效应,且在政府审计独立性较高的地区、审计机关负责人具有监督背景的地区、低碳政策实施地区以及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高的地区,审计试点推动低碳转型的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双碳”目标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标准的构建,也为国家审计推动中国经济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经验支持与政策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低碳转型发展 产业结构 能源消费结构 绿色技术创新 植被碳汇 空间外溢 环境治理
下载PDF
超大型城市“双碳”发展经验与路径:以深圳为例
18
作者 蔡中华 晏琦 范伟军 《深圳社会科学》 2024年第3期55-64,95,共11页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做出的郑重承诺。作为现代文明的象征,超大型城市承载着巨大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由于庞大的能源消耗,超大型城市的低碳转型一直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阵地和关...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做出的郑重承诺。作为现代文明的象征,超大型城市承载着巨大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由于庞大的能源消耗,超大型城市的低碳转型一直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阵地和关键领域。深圳市是一个人口超过1700万的超大城市,面临着巨大的能源依赖和碳排放压力。作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之一,深圳在碳中和的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其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全国的范例。通过完善政策引导,积极布局绿色产业结构,并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深圳率先达到了碳达峰,展示出了大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态度和勇于担当的决心。然而深圳市的碳中和问题也昭示着大城市普遍面临的共性挑战,尤其是达到碳达峰的阶段性目标后,深圳这类超大城市下一步的碳中和工作应集中在碳固定方面。国际控制碳汇增量的一般途径包括林业碳汇、海洋碳汇、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以及农业土壤碳汇。确定超大城市的碳固定路径,需要全面考虑生态条件、技术可行性、经济成本、社会接受度和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因素。为完成最终的碳中和目标,深圳应继续坚持绿色转型与生态固碳并举,精细控制碳排放,推动前沿技术创新应用,以更有效地适应不断加剧的气候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绿色产业 生态碳汇 固碳路径 土壤碳汇
下载PDF
绿色矿山建设碳源/汇与减排增汇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金满 杨曼 +1 位作者 刘彪 朱秋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97-1610,共14页
为应对长期以来矿业开采导致的环境问题,绿色矿山理念及配套政策逐步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导向下,绿色矿山倡导低碳化生产、生态开采等新的发展要求。为探究新时期绿色矿山建设在节能减排目标下的重要方向和关键问题,助力碳中和目标... 为应对长期以来矿业开采导致的环境问题,绿色矿山理念及配套政策逐步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导向下,绿色矿山倡导低碳化生产、生态开采等新的发展要求。为探究新时期绿色矿山建设在节能减排目标下的重要方向和关键问题,助力碳中和目标与绿色矿山建设的协同发展,该研究以绿色矿山、碳源/汇与减排增汇为关键词开展文献计量分析,总结“双碳”目标下绿色矿山建设内涵与要求,分析绿色矿山建设背景下碳源/汇与减排增汇研究进展,梳理矿区碳源与碳汇核算方法,探究绿色矿山减排增汇策略。得出:绿色矿山在理论与应用方面均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及实践成果,具有良好基础以面对新的发展挑战;绿色矿山现存管理方案与考评体系成果完整,整体偏定性和基础推荐性要求;矿山碳足迹核算中,基于生命周期理念、采用排放因子法的核算模式已较为成熟,但在生命周期划分与核算因子选取过程中仍需慎重,注意加强因子的本地化选取;针对减排增汇目标,绿色矿山在策略上需重视能源与技术视角。在“双碳”目标下,当前绿色矿山相关验收标准在减排方面的关注度有待增强,指标体系的定量化程度与执行力有待提高;煤炭矿山的碳足迹核算与减排潜力分析是未来绿色矿山研究的重点之一;矿山减排研究中,由复垦产生的碳源与碳汇核算及矿山全生命周期的减排方案设计需得到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与碳中和 绿色矿山 碳足迹 碳源 碳汇
下载PDF
城市绿地碳储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0
作者 邓亮 崔耀平 +3 位作者 唐晔 赵浩程 李万隆 孙亚茹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9-328,共10页
为揭示城市绿地碳储量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以开封4种类型城市绿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绿地和附属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城市绿地植被和土壤碳密度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开封... 为揭示城市绿地碳储量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以开封4种类型城市绿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绿地和附属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城市绿地植被和土壤碳密度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开封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17.57 kg·m^(-2),其中,植被平均碳密度为2.86~7.25 kg·m^(-2),且从公园绿地向附属绿地递减。土壤平均碳密度为8.74~18.72 kg·m^(-2),4种类型城市绿地的土壤平均碳密度差异显著(P<0.05),垂直上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且土壤碳密度是植被碳密度的1.88~3.17倍;研究区各树种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均呈现不均匀特征;时间因素对城市绿地的植被和土壤碳密度影响显著(P<0.05),在城市绿地群落植被演变和土壤性质变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材积密度、郁闭度和平均胸径对群落植被碳密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城市绿地 生态系统 生态碳汇 群落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