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硅油复合锂基润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继泰 胡永明 殷恒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4-79,共6页
为改善锂基润滑脂的耐高温性能,以硅油和矿物油为基础油,以12-羟基硬脂酸、己二酸和氢氧化锂为稠化剂的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备含硅油耐高温复合锂基润滑脂。通过对其滴点、锥入度、钢网分油等重要参数的表征,研究基础油用量、复合稠化剂... 为改善锂基润滑脂的耐高温性能,以硅油和矿物油为基础油,以12-羟基硬脂酸、己二酸和氢氧化锂为稠化剂的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备含硅油耐高温复合锂基润滑脂。通过对其滴点、锥入度、钢网分油等重要参数的表征,研究基础油用量、复合稠化剂比例、皂化温度、皂化时间、最高炼制温度、硅油和矿物油比例等对复合锂基润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油的加入使得复合锂基润滑脂具有相对较高的滴点、较低的分油量和低蒸发损失,同时适量的硅油还可降低复合锂基润滑脂的摩擦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锂基润滑脂 高温性能 锥入度 滴点
下载PDF
盾尾刷-油脂腔密封系统油脂逃逸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钟小春 钟建玲 +3 位作者 竺维彬 黄威然 何纯豪 孙金鑫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4-1553,共10页
油脂逃逸导致油脂腔内压力降低,由此诱发的盾尾密封系统漏水、漏浆等安全责任事故屡屡发生。研制盾尾刷密封系统油脂逃逸的单元体试验装置,采用逐级加压将油脂注入盾尾密封系统油脂腔内,每级压力持续420 s,记录不同盾尾间隙及不同油脂... 油脂逃逸导致油脂腔内压力降低,由此诱发的盾尾密封系统漏水、漏浆等安全责任事故屡屡发生。研制盾尾刷密封系统油脂逃逸的单元体试验装置,采用逐级加压将油脂注入盾尾密封系统油脂腔内,每级压力持续420 s,记录不同盾尾间隙及不同油脂锥入度工况下腔内的密封油脂开始逃逸时的油脂注入压力值、以及逃逸后储油装置中密封油脂的稳定损耗速率,最终获得了盾尾密封系统的油脂逃逸规律,并总结了盾尾油脂的逃逸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油脂逃逸速率主要受油脂锥入度和油脂压力的影响,根据油脂逃逸规律变化曲线,油脂逃逸速率可以分为不逃逸、低速逃逸、快速逃逸3个阶段。油脂不逃逸至低速逃逸的油脂压力称为油脂逃逸压力,油脂低速逃逸与快速逃逸之间的油脂压力值为油脂腔内外压差控制值;2)建立了油脂逃逸速率和工程中油脂消耗量的对应关系,结合工程中每环盾尾油脂允许消耗量可实时判断盾尾刷密封性能;3)当油脂锥入度小于286.4(1/10 mm),盾构姿态与管片姿态控制良好时(盾尾平均间隙为75 mm),在水土压力及同步注浆压力基础上最大可增加0.3 MPa的油脂压力,提出的油脂腔内外压差控制值可指导实际工程盾尾油脂压力设定最大值;4)油脂逃逸模式可划分为无逃逸、非均匀逃逸和均匀逃逸3种模式并得出其发生条件。该研究对于指导盾尾密封性的设计及施工有着基础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尾刷 密封系统 油脂锥入度 盾尾间隙 油脂逃逸
下载PDF
流动点法表征润滑脂流动性与传统评定方法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亚南 赵启龙 +3 位作者 孙龙琦 于延晨 蔡浩鹏 娄文静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6,共9页
为建立更完善、高效的轴承润滑脂流动性能评价体系,采用旋转流变仪、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试验器、润滑脂相似黏度试验器、FFK低温流压仪测试了锂基润滑脂、脲基润滑脂和磺酸钙基润滑脂3种不同稠化剂类型的润滑脂的流动点、锥入度、相... 为建立更完善、高效的轴承润滑脂流动性能评价体系,采用旋转流变仪、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试验器、润滑脂相似黏度试验器、FFK低温流压仪测试了锂基润滑脂、脲基润滑脂和磺酸钙基润滑脂3种不同稠化剂类型的润滑脂的流动点、锥入度、相似黏度和流动压力,分别研究了锂基润滑脂、脲基润滑脂和磺酸钙基润滑脂3种不同稠化剂的流动点与锥入度、流动点与相似黏度、流动点与流动压力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分别计算了它们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结果显示润滑脂的流动点与锥入度、流动点与相似黏度、流动点与流动压力具有线性关系,其中流动点与锥入度呈中等相关,流动点与相似黏度、流动点与流动压力呈高度相关,说明利用旋转流变仪测定润滑脂的流动点亦可用于评价润滑脂的流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脂 流动点 锥入度 相似黏度 流动压力
下载PDF
润滑脂的质量对轴承噪声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谭树范 《哈尔滨轴承》 2013年第4期29-30,42,共3页
在分析了润滑脂性能、润滑机理和噪声特性的基础上,对润滑脂的适用范围和使用要求进行了介绍,特别论证了低噪音轴承对润滑脂的要求。
关键词 润滑脂 轴承噪声 粘度 锥入度 高温脂
下载PDF
润滑脂对More Quiet噪声测试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申明主 张广辽 吴宝杰 《轴承》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26,共4页
为研究润滑脂对More Quiet噪声测试的影响,采用608微型精密轴承进行测试,对不同工作锥入度、洁净度和纤维结构的润滑脂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适当增大润滑脂的工作锥入度会提高润滑脂的噪声等级,润滑脂的洁净程度越高,纤维结构越短小均... 为研究润滑脂对More Quiet噪声测试的影响,采用608微型精密轴承进行测试,对不同工作锥入度、洁净度和纤维结构的润滑脂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适当增大润滑脂的工作锥入度会提高润滑脂的噪声等级,润滑脂的洁净程度越高,纤维结构越短小均匀,噪声等级越高。静音性能优异的润滑脂具有优异的机械、胶体安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轴承 MORE Quiet噪声评价方法 噪声等级 润滑脂 工作锥入度 洁净度 纤维结构
下载PDF
船舶润滑脂的监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国松 刘云涛 +1 位作者 吴向君 田洪祥 《中国修船》 2011年第3期26-28,共3页
文章分析了与润滑脂润滑不良有关的常见故障形式及原因,总结了船舶润滑脂的使用维护和监测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润滑脂应用工况信息收集、取样、目测、锥入度检测和磨损颗粒监测等。并着重分析了锥入度和污染物异常的可能原因。
关键词 润滑脂 监测 磨损 锥入度
下载PDF
高碱值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郭萧 丁丽芹 姚文钊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6-101,共6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通过考察润滑油基础油(简称基础油)种类、加料顺序、转化阶段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对制得润滑脂性能的影响,优化高碱值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在以基础油A为润滑脂基础油、加料顺序为在转化阶段同时加...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通过考察润滑油基础油(简称基础油)种类、加料顺序、转化阶段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对制得润滑脂性能的影响,优化高碱值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在以基础油A为润滑脂基础油、加料顺序为在转化阶段同时加入高碱值磺酸钙和脂肪酸D、转化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2.5 h的条件下制得的高碱值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性能最好,其滴点超过343℃,高于GB/T 3498—2008标准中的滴点高限,工作锥入度(0.1 mm)为279,钢网分油率为2.17%,极压抗磨性能优秀,多项性能优于市售同类润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碱值磺酸钙 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 滴点 工作锥入度
下载PDF
温度对某进口盾尾密封油脂泵送性与锥入度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德乾 宋世雄 《工业技术创新》 2017年第1期44-46,共3页
针对盾尾密封油脂在盾构施工中受温度影响较大的问题,选取某进口油脂进行了泵送性和锥入度的定量测试,优选了最佳使用温度为5~35℃,此时泵送性在20~40 g/min,锥入度在2 0 0~2 3 0 m m,表明使用油脂时应结合当地气候特点。不仅为国内油... 针对盾尾密封油脂在盾构施工中受温度影响较大的问题,选取某进口油脂进行了泵送性和锥入度的定量测试,优选了最佳使用温度为5~35℃,此时泵送性在20~40 g/min,锥入度在2 0 0~2 3 0 m m,表明使用油脂时应结合当地气候特点。不仅为国内油脂制造单位提供了技术参考,也为施工单位人员正确把握油脂使用温度提供了重要借鉴,有力保障施工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尾密封油脂 盾构施工 温度性能 泵送性 锥入度 毛细管流变仪
原文传递
抗氧剂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表面硬化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侯冲 夏延秋 +1 位作者 乔鹏 周钊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2-86,共5页
研究了抗氧剂L57(辛基/戊基二苯胺)和L135(高相对分子质量液体酚)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表面硬化的影响,采用MFT-R4000高速往复摩擦磨损实验仪,考察了添加剂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放置40天后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 研究了抗氧剂L57(辛基/戊基二苯胺)和L135(高相对分子质量液体酚)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表面硬化的影响,采用MFT-R4000高速往复摩擦磨损实验仪,考察了添加剂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放置40天后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对磨斑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抗氧剂L57和L135能够减缓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锥入度的变化速率,改善表面硬化情况,并可提高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减摩抗磨性能,放置40天后润滑脂的摩擦因数曲线依然平稳,且保持良好的摩擦学性能,其中以加入2%L57或2%L135时效果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剂 复合磺酸钙润滑脂 摩擦 磨损 锥入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