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0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rrestrial vegetation carbon sinks in China,1981―2000 被引量:206
1
作者 FANG JingYun GUO ZhaoDi +1 位作者 PIAO ShiLong CHEN AnP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7年第9期1341-1350,共10页
Using China's ground observations,e.g.,forest inventory,grassland resource,agricultural statistics,climate,and satellite data,we estimate terrestrial vegetation carbon sinks for China's major biomes between 19... Using China's ground observations,e.g.,forest inventory,grassland resource,agricultural statistics,climate,and satellite data,we estimate terrestrial vegetation carbon sinks for China's major biomes between 1981 and 2000.The main results are in the following:(1)Forest area and forest biomass car-bon(C)stock increased from 116.5×10^(6) ha and 4.3 Pg C(1 Pg C=10^(15) g C)in the early 1980s to 142.8×10^(6) ha and 5.9 Pg C in the early 2000s,respectively.Forest biomass carbon density increased form 36.9 Mg C/ha(1 Mg C=10^(6) g C)to 41.0 Mg C/ha,with an annual carbon sequestration rate of 0.075 Pg C/a.Grassland,shrub,and crop biomass sequestrate carbon at annual rates of 0.007 Pg C/a,0.014―0.024 Pg C/a,and 0.0125―0.0143 Pg C/a,respectively.(2)The total terrestrial vegetation C sink in China is in a range of 0.096―0.106 Pg C/a between 1981 and 2000,accounting for 14.6%―16.1%of carbon dioxide(CO_(2))emitted by China's industry in the same period.In addition,soil carbon sink is estimated at 0.04―0.07 Pg C/a.Accordingly,carbon sequestration by China's terrestrial ecosystems(vegetation and soil)offsets 20.8%―26.8%of its industrial CO_(2) emission for the study period.(3)Considerable uncertainties exist in the present study,especially in the estimation of soil carbon sinks,and need further intensive investigation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sink China CROPS FORESTS grasslands SHRUBS SOILS terrestrial ecosystems
原文传递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原则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71
2
作者 成金华 尤喆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原则,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指出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本文在学习归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原则,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指出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本文在学习归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原则相关论述的基础上,阐释了"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原则的科学依据、理论基础,研究了这一原则所包含的科学内涵:生命共同体各要素之间是普遍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不能实施分割式管理;人类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局部与整体、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要运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管理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原则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提供了实践路径: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管理,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推进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强化领导干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 生命共同体 科学内涵 实践路径 生态系统
下载PDF
Biomass carbon stocks and their changes in northern China's grasslands during 1982-2006 被引量:65
3
作者 Anwar MOHAMMAT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0年第7期841-850,共10页
Grassland covers approximately one-third of the area of China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terrestrial carbon(C) cycle.However,little is known about biomass C stocks and dynamics in these grasslands.Durin... Grassland covers approximately one-third of the area of China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terrestrial carbon(C) cycle.However,little is known about biomass C stocks and dynamics in these grasslands.During 2001-2005,we conducted five consecutive field sampling campaigns to investigate above-and below-ground biomass for northern China's grasslands.Using measurements obtained from 341 sampling sites,together with a 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time series dataset over 1982-2006,we examined changes in biomass C stock during the past 25 years.Our results showed that biomass C stock in northern China's grasslands was estimated at 557.5 Tg C(1 Tg=1012 g),with a mean density of 39.5 g C m-2 for above-ground biomass and 244.6 g C m-2 for below-ground biomass.An increasing rate of 0.2 Tg C yr-1 has been observed over the past 25 years,but grassland biomass has not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change since the late 1980s.Seasonal rainfall(January-July) was the dominant factor driving temporal dynamics in biomass C stock;however,the responses of grassland biomass to climate variables differed among various grassland types.Biomass in arid grasslands(i.e.,desert steppe and typical steppe)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precipitation,while biomass in humid grasslands(i.e.,alpine meadow)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ean January-July temperatures.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different grassland ecosystems in China may show diverse responses to future climate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ve-ground BIOMASS ALPINE grasslands BELOW-GROUND BIOMASS carbon STOCK NDVI TEMPERATE grasslands
原文传递
Ecosystem carbon stocks and their changes in China's grasslands 被引量:61
4
作者 Anwar MOHAMMAT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0年第7期757-765,共9页
The knowledge of carbon(C) stock and its dynamics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grassland ecosystems in China's terrestrial C cycle.To date,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n C balance in China's grassla... The knowledge of carbon(C) stock and its dynamics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grassland ecosystems in China's terrestrial C cycle.To date,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n C balance in China's grasslands is still lacking.By reviewing published literature,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ecosystem C stocks(both vegetation biomass and soil organic C) and their changes in China's grasslands.Our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1) biomass C density(C stock per area) of China's grasslands differed greatly among previous studies,ranging from 215.8 to 348.1 g C m-2 with an average of 300.2 g C m-2.Likewise,soil C density also varied greatly between 8.5 and 15.1 kg C m-2.In total,ecosystem C stock in China's grasslands was estimated at 29.1 Pg C.(2) Both the magnitude and direction of ecosystem C changes in China's grasslands differed greatly among previous studies.According to recent reports,neither biomass nor soil C stock in China's grasslands showed a significant change during the past 20 years,indicating that grassland ecosystems are C neutral.(3) Spatial patterns and temporal dynamics of grassland biomass we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precipitation,while changes in soil C stocks exhibited close associations with soil moisture and soil texture.Human activities,such as livestock grazing and fencing could also affect ecosystem C dynamics in China's grassl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INE grasslands biomass CARBON SINK CLIMATE change SOIL organic CARBON SOIL texture TEMPERATE grasslands
原文传递
中国北方天然草地的生物量分配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45
5
作者 王娓 彭书时 方精云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7,共8页
通过收集我国近20年来草地生物量的有关文献,估算了我国北方天然草地根冠比(R/S)及地下生产力占总生产力比例(fBNPP)的大小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草地类型R/S比及fBNPP变异较大,根冠比为1.66~15.21,fBNPP为0... 通过收集我国近20年来草地生物量的有关文献,估算了我国北方天然草地根冠比(R/S)及地下生产力占总生产力比例(fBNPP)的大小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草地类型R/S比及fBNPP变异较大,根冠比为1.66~15.21,fBNPP为0.29~0.98;荒漠草原的R/S比及fBNPP较大,但变幅较小;森林草原R/S比和fBNPP较小,但变幅较大;R/S比及fBNPP随年降水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随年平均气温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不明显。采用生长季最大生物量估算的方法可能高估了R/S比fBNPP。长期、高质量的生物量观测数据,尤其是地下生物量的数据以及开展不同研究方法对生产力估算结果的影响,对于准确评价草地在区域及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根冠比 生物量 温度 降水 中国
原文传递
三种利用类型羊草草地氮总矿化、硝化和无机氮消耗速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玉中 祝廷成 R.E.Redmann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68-673,共6页
采用同位素15N库稀释技术研究了 3种不同利用类型羊草草地土壤氮的总矿化、硝化速率以及无机氮总消耗速率 ,3种类型草地分别为 :保护区 (无人为扰动 )、割草场、过度放牧地。结果表明 :4月份过度放牧场的总矿化速率最高 ,为2 1 .3μg N/... 采用同位素15N库稀释技术研究了 3种不同利用类型羊草草地土壤氮的总矿化、硝化速率以及无机氮总消耗速率 ,3种类型草地分别为 :保护区 (无人为扰动 )、割草场、过度放牧地。结果表明 :4月份过度放牧场的总矿化速率最高 ,为2 1 .3μg N/ ( g土· d) ,7月份割草场的值最高 ,为 38.5μg N/ ( g土· d) ,9月份保护区最高 ,值为 1 5 .6μg N/ ( g土· d) ,总的来看 ,保护区的总矿化速率高于其它利用类型草地 ,这与土壤有机氮的含量较高有关 ,3种类型草地铵态氮的消耗速率与总矿化速率有类似的趋势。 3种利用类型草地的氮总矿化速率均以 7月份为最高 ,分别为 36 .5、38.5、2 9.8μg N/ ( g土· d)。总硝化速率放牧场最高 ,保护区、割草场、放牧场 7月份的总硝化速率分别为 1 8.6、2 1 .4 5、35 .4 5 μg N/ ( g土·d)。 3种利用类型草地中放牧场的硝态氮含量最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类型 羊草草地 氮总矿化 硝化 比较研究 无机氮消耗速率
下载PDF
Above-and belowground biomass in relation to envi- ronmental factors in temperate grasslands, Inner Mongolia 被引量:35
7
作者 MA WenHong1,2, YANG YuanHe1, HE JinSheng1, ZENG Hui1,2 & FANG JingYun1 1 Department of Ecology,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2 School of Environment & Urban Study,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Shenzhen 518055, 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8年第3期263-270,共8页
Above- and belowground biomasses of grasslands are 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characterizing re- gional and global carbon cycles in grassland ecosystems. Compared with the relatively detailed in- formation for abovegrou... Above- and belowground biomasses of grasslands are 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characterizing re- gional and global carbon cycles in grassland ecosystems. Compared with the relatively detailed in- formation for aboveground biomass (AGB), belowground biomass (BGB) is poorly reported at the re- gional scales. The present study, based on a total of 113 sampling sites in temperate grassland of the Inner Mongolia, investigated region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AGB, BGB,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roo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AGB and BGB increased from the southwest to the northeast of the study region. The largest biomass occurred in meadow steppe, with mean AGB and BGB of 196.7 and 1385.2 g/m2, respectively; while the lowest biomass occurred in desert steppe, with an AGB of 56.6 g/m2 and a BGB of 301.0 g/m2. In addition, about 47% of root biomass was distributed in the top 10 cm soil. Further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recipitation was the primary determinant factor in shaping these distribution patterns.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roots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precipitation, while the effects of soil texture and grassland types were we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ERATE grasslands ABOVEGROUND BIOMASS (AGB) BELOWGROUND BIOMASS (BGB) spatial pattern vertical distribution precipitation
原文传递
中国草原植被长势MODIS遥感监测 被引量:32
8
作者 徐斌 陶伟国 +3 位作者 杨秀春 覃志豪 刘海启 缪建明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42-247,共6页
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基于MOD IS数据对我国2005年的草原植被长势进行监测。结果表明:2005年全国草原植被长势总体上比2004年略差,并呈现“前期较好、后期较差”的时间演变特征;长势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 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基于MOD IS数据对我国2005年的草原植被长势进行监测。结果表明:2005年全国草原植被长势总体上比2004年略差,并呈现“前期较好、后期较差”的时间演变特征;长势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青藏高原东部青海与四川交界区域、新疆天山北部等区域,总体长势差的区域则分布在内蒙古中部、西南地区,以及西藏西南高山草原等地区;重点省区草原长势变化各异,例如内蒙古总体长势与2004年接近,但时空分布不平衡,而西藏前期长势好于2004年同期,后期则差于2004年同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植被长势 遥感监测
下载PDF
1982-2006年华北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32
9
作者 孙艳玲 郭鹏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7-193,共7页
利用1982-2006年GIMMS/NDVI数据,研究华北近25 a来植被指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结果表明:①植被指数的年内变化呈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夏季,其中北京市NDVI最大,森林NDVI比农田和草地NDVI大;②华北年平均NDVI呈增加趋势,河北省植被指... 利用1982-2006年GIMMS/NDVI数据,研究华北近25 a来植被指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结果表明:①植被指数的年内变化呈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夏季,其中北京市NDVI最大,森林NDVI比农田和草地NDVI大;②华北年平均NDVI呈增加趋势,河北省植被指数增加最快,北京市次之,不同土地覆盖类型中,农田NDVI增加最快,草地次之,森林最小;③空间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华北植被指数改善的面积占整个地区面积的15.96%,退化面积占11.86%,其中,河北省改善面积最大,内蒙古退化较明显,不同土地覆盖类型中,农田植被改善最明显;④基于华北近年暖干化发展趋势下,人类活动对该区域NDVI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时空变化 森林 草地 农田 华北地区
原文传递
退化草地的系统性恢复:概念、机制与途径 被引量:30
10
作者 王德利 王岭 +2 位作者 辛晓平 李凌浩 唐华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532-2540,共9页
草地是地球陆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的多功能生态系统,长期以来过高的家畜数量使草地超载过牧,同时气候变化也对草地的生态稳定性产生负向作用,导致世界及我国的草地出现普遍性退化。草地退化是制约草地实现生产、生态功能的世界性环... 草地是地球陆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的多功能生态系统,长期以来过高的家畜数量使草地超载过牧,同时气候变化也对草地的生态稳定性产生负向作用,导致世界及我国的草地出现普遍性退化。草地退化是制约草地实现生产、生态功能的世界性环境问题之一,如何有效地使退化草地恢复是人类面临的巨大科学与技术挑战。迄今对草地恢复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而这些研究总体上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并且实践多于理论研究,尚未形成有共识的草地恢复理论。只有深刻认识草地恢复的过程、机制及途径等理论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建立其相关的技术基础,进而研发出行之有效的草地恢复技术。本文作者针对草地恢复问题,分析总结了以往建立的草地恢复模型,即恢复演替理论、阈值模型、选择状态模型及过滤模型等,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草地的系统性恢复概念,即通过构建基本的草地关键组分(植被-动物-微生物的营养级物种与优势种)激发草地生态(跨营养级的养分-水分联系、地上-地下耦合等)的自组织过程,实现以系统稳定平衡和多功能协同为目标的恢复方式。草地的系统性恢复强调:恢复目标是接近或达到新的稳定平衡状态,这种状态能够保证维持草地主体功能即可。草地的恢复方式是从营养结构到生态过程和多功能的“系统化”,实际上是从“系统”角度定义、实施草地恢复;草地结构的恢复,即需要恢复草地的优势种或营养级物种,以此构建的生物多样性、食物网或生态网络之框架;草地过程的恢复是实现其自组织性,即依赖草地的内源动力,促发草地过程“自然地”达到稳定状态,这种内源动力源于草地系统存在的生物组分,由于生物可以进行新陈代谢而产生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反馈;草地功能的恢复主要是恢复草地的多功能(产品生产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退化 恢复 系统性恢复 营养级构 生态过程
下载PDF
草原区植被对土壤风蚀影响的风洞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刘艳萍 刘铁军 蒙仲举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68-672,共5页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内蒙古乌兰察布荒漠草原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移动风洞模拟试验,开展荒漠草原植被对土壤风力侵蚀影响的定量化分析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植被盖度下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变化、不同植被盖度下的风沙流结构特征及植被...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内蒙古乌兰察布荒漠草原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移动风洞模拟试验,开展荒漠草原植被对土壤风力侵蚀影响的定量化分析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植被盖度下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变化、不同植被盖度下的风沙流结构特征及植被盖度与风蚀输沙率的定量关系,从而为水土流失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研究表明: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随着地表植被盖度的增加呈三次函数关系增加,拟合函数为Z0=ax3+bx2+cx+d;随着距地高度的增加,各层收集到的风蚀量呈不同程度降低,随着地表植被盖度的增加,各层输沙量也均降低;不同风速下植被盖度与风蚀输沙率之间呈幂函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风力侵蚀 植被 风洞模拟试验
原文传递
火烧对草地土壤氮总矿化、硝化及无机氮消耗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玉中 祝廷成 +1 位作者 李建东 周道玮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23-226,共4页
采用同位素15N库稀释技术结合扰动较小的管型取样法 ,测定了羊草草地火烧区与未烧区不同季节土壤氮的总矿化速率、总硝化速率、无机氮消耗速率 .结果表明 ,火烧地的氮总矿化与硝化速率在牧草返青后的 4、5月份均高于未烧地 ,7月份差异... 采用同位素15N库稀释技术结合扰动较小的管型取样法 ,测定了羊草草地火烧区与未烧区不同季节土壤氮的总矿化速率、总硝化速率、无机氮消耗速率 .结果表明 ,火烧地的氮总矿化与硝化速率在牧草返青后的 4、5月份均高于未烧地 ,7月份差异不显著 ,到生长季末的 9月份又低于未烧地 ;火烧地NH4 + N的消耗速率 7月份以前均高于未烧地 ,9月份低于未烧地 ,NO3- N的消耗 4、5份火烧地要高于未烧地 ,7、9月份又低于未烧地 ;火烧地土壤NH4 + N含量在 4、5和 7月份均高于未烧地 ,9月份基本没有差别 ,而NO3- N在 4、5月份无大差别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 草地 土壤氮 总矿化 总硝化 无机氮消耗速率 羊草草原
下载PDF
苜蓿草地生境丧失与破碎化对昆虫物种丧失与群落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赵紫华 王颖 +3 位作者 贺达汉 张蓉 朱猛蒙 董风林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3-462,497-500,共10页
生境破碎化包括生境丧失与破碎化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为探讨这两个过程各自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文利用苜蓿草地实验模型系统(EMS)构建了36个小区研究不同生境丧失与破碎化对昆虫群落及不同类群的影响,包括18个破碎化小区与18个连续小... 生境破碎化包括生境丧失与破碎化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为探讨这两个过程各自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文利用苜蓿草地实验模型系统(EMS)构建了36个小区研究不同生境丧失与破碎化对昆虫群落及不同类群的影响,包括18个破碎化小区与18个连续小区,破碎化小区全部采用1 m×1 m(H=1)破碎,连续小区苜蓿连片(H=0),生境丧失采用90%、80%、70%、50%、20%以及0%共6个梯度,每个小区重复3次,以0%生境丧失的小区为对照,采用拍板法、巴氏罐诱集法与扫网法对苜蓿草地昆虫群落进行调查,对38种昆虫划分为4个类群并进行分析。生境丧失与破碎化后,两种处理的小区物种丧失及多样性变化没有明显的阈值效应,但在同等生境丧失程度下的破碎化小区物种数高于连续小区,生境丧失率为80%与90%的小区中个体数显著低于对照,而且破碎化小区个体数低于连续小区,昆虫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处理的小区间差异不显著;80%与90%生境丧失的小区内昆虫群落难以恢复,物种数、个体数与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破碎化小区昆虫群落恢复更为困难,表现出明显的阈值效应;苜蓿草地生境丧失与破碎化后低营养级类群(植食性昆虫)较高营养级类群(捕食性昆虫与寄生性昆虫)易于恢复,生境丧失与破碎化两个变量对昆虫群落及不同的类群的分布都有显著性影响。这些研究结果为利用农业景观设计来加强害虫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破碎化 苜蓿草地 昆虫多样性 景观格局 阈值
原文传递
长江大保护与流域生态学 被引量:22
14
作者 蔡庆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4,共5页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本点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梳理了长江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基础上,从长江大保护的核心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即是流域生态系统、流域生态系统是典型的集合生态系统的角度,...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本点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梳理了长江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基础上,从长江大保护的核心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即是流域生态系统、流域生态系统是典型的集合生态系统的角度,论述了长江大保护与流域生态学的关系,并从科学研究、规划管理及教育宣传等方面展开思考提出建议,为实现长江大保护的国家需求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大保护 流域生态学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集合生态系统
下载PDF
祁连山中段草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15
作者 朱猛 冯起 +1 位作者 张梦旭 秦燕燕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22-1329,共8页
本文通过调查祁连山中段草地3个海拔段共9条样带,研究了土壤有机碳随海拔、坡向、坡位的分布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祁连山中段草地0~6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范围为9.98~38.96kg·m^(-2),均值为22.31kg·m^(-2)。不同... 本文通过调查祁连山中段草地3个海拔段共9条样带,研究了土壤有机碳随海拔、坡向、坡位的分布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祁连山中段草地0~6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范围为9.98~38.96kg·m^(-2),均值为22.31kg·m^(-2)。不同海拔间,3 350m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大,分别是2 900m和2 450m处的2.07和3.41倍;在山坡区域,西坡土壤有机碳密度高于南坡和西南坡;沟谷显著高于坡顶和山坡的上、中、下坡位。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最密切,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2)达0.85。一般线性模型表明,地形对0~60cm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的解释率高达90.68%,其中海拔和坡位分别贡献了71.82%和15.78%。因此,在构建该区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模型时,应重点考虑海拔和坡位因子的指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草地 地形 祁连山
下载PDF
内蒙古草地NPP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敏感性的CENTURY模拟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郭灵辉 郝成元 +2 位作者 吴绍洪 赵东升 高江波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1-284,共14页
气候变化及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基于空间化的CENTURY生物过程模型,分析1981-2010年内蒙古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对关键气候因子的敏感性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内蒙古草地大部... 气候变化及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基于空间化的CENTURY生物过程模型,分析1981-2010年内蒙古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对关键气候因子的敏感性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内蒙古草地大部分区域NPP呈下降态势但趋势并不显著,全区平均降速约为1.17 g C/m2?a;NPP年代际变化时空差异较大,1980s至1990s约69.65%的区域NPP下降,1990s至2000s NPP下降加剧,下降面积较前者扩大了17.50%;NPP对降水与温度的敏感性特征空间异质性较强,但总体上区域降水减少可能是近30年内蒙古草地NPP下降的主要因素,温度升高同样会导致草地NPP下降,但作用程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草地 净初级生产力(NPP) 敏感性 内蒙古
原文传递
贺兰山西坡不同类型草地土壤酶活性特征 被引量:18
17
作者 秦燕 牛得草 +3 位作者 康健 曹格图 张斯莲 傅华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0-877,共8页
以阿拉善左旗境内贺兰山中段(西坡)山前地带的主要草地类型为对象,分析不同类型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植被和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 以阿拉善左旗境内贺兰山中段(西坡)山前地带的主要草地类型为对象,分析不同类型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植被和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高山草甸>山地草原>山地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且在0~10 cm土层的差异尤其显著;②各类草地土壤酶活性均沿土壤垂直剖面依次降低,差异呈显著性水平;③偏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该区草地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最主要的因素为土壤微生物碳氮、有机碳和全氮,碱性磷酸酶主要受土壤微生物碳和全氮影响,对过氧化氢酶影响最大的因子为土壤微生物碳、pH、全氮和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类型 土壤酶 海拔高度 土壤微生物 贺兰山 阿拉善
原文传递
喀斯特山区不同草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特征 被引量:17
18
作者 黄玙璠 舒英格 +1 位作者 肖盛杨 陈梦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104,共12页
为探究喀斯特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草地的土壤性质,研究了贵州喀斯特山区不同草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随着土层厚度增加而减少;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在3种草地中的变化趋势为林... 为探究喀斯特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草地的土壤性质,研究了贵州喀斯特山区不同草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随着土层厚度增加而减少;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在3种草地中的变化趋势为林草间作地>荒草地>退耕还草地,脲酶活性在0~10 cm土层的变化趋势为林草间作地>荒草地>退耕还草地,10 cm以下土层的变化趋势为林草间作地>退耕还草地>荒草地,蔗糖酶活性为荒草地>林草间作地>退耕还草地,蛋白酶活性为林草间作地>退耕还草地>荒草地,多酚氧化酶活性在3种草地中的变化各异;土壤养分含量在3种草地土壤中表现为林草间作的高于荒草地和退耕还草地。相关性分析得出:不同草地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不同,正负兼有。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表植被逐渐恢复、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的林草间作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都较高,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逐渐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草地 植被恢复 土壤酶 土壤养分
下载PDF
陇东黄土高原苜蓿草地土壤水分消耗及水分生态效应(英文) 被引量:17
19
作者 胡守林 贾志宽 万素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8-53,共6页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干化导致林草植被大面积衰退,研究苜蓿草地土壤水分消耗规律对该区农业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该文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1000cm土层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生态环境...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干化导致林草植被大面积衰退,研究苜蓿草地土壤水分消耗规律对该区农业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该文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1000cm土层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00cm土层,4年、6年生苜蓿草地土壤水分条件最好;12年、18年、26年生苜蓿草地土壤水分条件最差。在黄土高原地区,苜蓿地土壤干层出现的区域及发生的程度不同。4年、6年、8年生苜蓿草地,对土壤水分生态环境不会产生不利影响;12年、18年、26年生苜蓿草地,对土壤水分生态环境产生深刻负面影响。研究表明在陇东黄土高原地区苜蓿生长6a后,应实施粮草轮作,以恢复土壤水分,持续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生态 草地 苜蓿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典型草原地区旅游发展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吕君 刘丽梅 陈田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7-842,共6页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为研究区,对草原旅游发展对土壤容重和含水量的影响、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分别加以分析,得知旅游活动的干扰对土壤容重和含水量的影响比土壤的机械组成要明显,对土...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为研究区,对草原旅游发展对土壤容重和含水量的影响、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分别加以分析,得知旅游活动的干扰对土壤容重和含水量的影响比土壤的机械组成要明显,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干扰又比对土壤的容重影响显著;在干扰范围上,旅游者游览活动波及的区域面积比旅游经营活动的核心地段广。研究进一步构建了土壤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据此诊断出如下结果:在道路区,旅游发展对土壤的干扰极重;在敖包区,旅游发展对土壤的干扰是重度干扰;在马场区,旅游发展对土壤的干扰属于中度干扰。从而文章确立了不同旅游活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干扰程度,提供了不同旅游活动范围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干扰参数,有利于目的地快速诊断旅游发展的土壤影响强度,及时作出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旅游发展 环境影响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 土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