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电池用石墨类负极材料结构调控与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邢宝林 鲍倜傲 +6 位作者 李旭升 史长亮 郭晖 王振帅 侯磊 张传祥 岳志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5063-15068,共6页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绿色能量储存和转换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结构和性质对电池的性能起着关键性作用。在众多碳基负极材料中,石墨类材料是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中应用最...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绿色能量储存和转换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结构和性质对电池的性能起着关键性作用。在众多碳基负极材料中,石墨类材料是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中应用最广的负极材料。但石墨类负极材料存在可逆容量较低、离子扩散动力学和电解液兼容性较差、体积膨胀率较高等问题,导致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大电流倍率性能及循环稳定性等受到严重限制。尤其是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对续航里程和快速充放电能力的需求不断提高,使得石墨类负极材料在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方面的缺陷日渐凸显。为改善现有石墨类负极材料某些方面的缺陷,提高其综合性能,研究者们主要从石墨类负极材料的表面包覆、化学修饰、元素掺杂和微晶结构优化等角度进行了广泛探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在:(1)表面包覆,构筑核壳结构,改善负极材料与电解液的兼容性;(2)化学修饰,调控界面化学性质,增强负极材料表面SEI膜(电极/电解液界面膜)的稳定性;(3)元素掺杂,调节石墨微晶表面的电子状态和导电性,强化负极材料的嵌-脱锂行为;(4)微晶结构优化,修筑三维(3D)梯级纳米孔道,改善锂离子的传输路径,提高负极材料的储能容量和倍率性能。本文简要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其对石墨类负极材料的要求,重点综述了石墨类负极材料在结构调控与表面改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石墨类负极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新型碳基负极材料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极材料 石墨类负极材料 结构调控 表面改性
下载PDF
高性能煤基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邢宝林 张传涛 +6 位作者 谌伦建 黄光许 郭晖 刘晓 袁瑞甫 张传祥 袁绍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33-1142,共10页
高性能、低成本的石墨负极材料是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以资源丰富的济源无烟煤为原料,采用预先炭化-高温石墨化处理制备煤基石墨,利用X射线衍射(XRD)、Raman光谱、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低温N2吸附等手段表征... 高性能、低成本的石墨负极材料是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以资源丰富的济源无烟煤为原料,采用预先炭化-高温石墨化处理制备煤基石墨,利用X射线衍射(XRD)、Raman光谱、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低温N2吸附等手段表征煤基石墨的微观结构,并采用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等探究煤基石墨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储锂特性.结果表明:无烟煤经预先炭化-高温(2 200~2 800℃)石墨化处理可制备出富含大量高度有序石墨微晶片层和纳米孔道的煤基石墨.石墨化温度是影响煤基石墨微晶片层和纳米孔道等微观结构特征的重要因素.当石墨化温度为2 800℃时,煤基石墨SG-2800具有较为完整的石墨微晶片层和较高的石墨化度(94.19%),其比表面积可达5.72 m2/g,且富含孔径为3.8~24.0 nm的纳米孔道.该煤基石墨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优异的储锂特性,在0.1 C(1 C=372 mA/g)倍率下的可逆容量高达369.7 mAh/g,5 C倍率下仍可维持在110.9 mAh/g,经110次循环后,其可逆容量保持率可达94.3%,显示出良好的倍率特性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煤基石墨优异的储锂特性归因于其高度有序的石墨微晶片层和丰富的纳米孔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烟煤 高温石墨化 煤基石墨 负极材料 储锂性能
原文传递
石墨化方式对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乔永民 徐卿卿 +2 位作者 吴仙斌 胡彬 胡建华 《炭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52,共3页
以表面改性针状焦粉为原料,分别采用坩埚炉、箱体炉及连续直热式装备进行石墨化处理,制备人造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详细研究了3种工艺石墨化负极材料的理化指标、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箱体石墨化同其他工艺相比,加工成本低,自动化... 以表面改性针状焦粉为原料,分别采用坩埚炉、箱体炉及连续直热式装备进行石墨化处理,制备人造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详细研究了3种工艺石墨化负极材料的理化指标、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箱体石墨化同其他工艺相比,加工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对环境友好,有望成为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石墨化主流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人造石墨 负极材料 石墨化
原文传递
Formation of NiFe_2O_4/Expanded Graphite Nanocomposites with Superior Lithium Storage Properties 被引量:7
4
作者 Yinglin Xiao Jiantao Zai +1 位作者 Bingbing Tian Xuefeng Qian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2017年第3期101-108,共8页
A Ni Fe_2O_4/expanded graphite(Ni Fe_2O_4/EG)nanocomposite was prepared via a simple and inexpensive synthesis method. Its lithium storage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with the goal of applying it as an anode in a lithium-... A Ni Fe_2O_4/expanded graphite(Ni Fe_2O_4/EG)nanocomposite was prepared via a simple and inexpensive synthesis method. Its lithium storage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with the goal of applying it as an anode in a lithium-ion battery. The obtained nanocomposite exhibited a good cycle performance, with a capacity of 601 m Ah g^(-1)at a current of 1 A g^(-1)after 800 cycles. This good performance may beattributed to the enhance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layered structure of the EG. Its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 could postpone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nanocomposite structure,efficiently accommodate volume changes in the Ni Fe_2O_4-based anodes, and alleviate aggregation of Ni Fe_2O_4 nano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E2O4 Expanded graphite anode materials Lithium-ion batteries
下载PDF
碳纳米管/微膨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郭德超 曾燮榕 +2 位作者 邓飞 邹继兆 盛洪超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35-1041,共7页
通过对两种天然鳞片石墨进行微膨胀处理得到微膨石墨,然后以微膨石墨为基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于微膨石墨的孔洞结构中原位生长碳纳米管,制备了碳纳米管/微膨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复合材料分别具有443和477 mA... 通过对两种天然鳞片石墨进行微膨胀处理得到微膨石墨,然后以微膨石墨为基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于微膨石墨的孔洞结构中原位生长碳纳米管,制备了碳纳米管/微膨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复合材料分别具有443和477 mAh/g的首次可逆容量.两种复合材料在0.2C倍率下循环充放电30次后容量均能保持95%以上;在1C下循环充放电50次后,可逆容量分别稳定在259和195 mAh/g.微膨胀处理形成的微纳米级孔洞以及原位碳纳米管的网络结构,提供了更多的储锂空间,并能够有效地缓冲电极材料在充放电时的体积变化;电解质溶液浸润在纳米孔洞中,有利于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路径,提高倍率循环性能;同时原位生长的类似常春藤形的碳纳米管可以起到桥梁的作用,避免"孤岛"的形成,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膨石墨 碳纳米管 负极材料 倍率性能 循环稳定性
下载PDF
人造石墨粉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吴世锋 徐立宏 +1 位作者 刘琳 李彩霞 《炭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56,共4页
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以各种人造石墨制品的加工切屑碎为原料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特征,探讨改进其电化学性能的技术方法。本文取5种人造石墨粉制备负极材料,并测试分析其电化学性能。分析认为石墨制品切屑碎均有电化学活性,但... 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以各种人造石墨制品的加工切屑碎为原料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特征,探讨改进其电化学性能的技术方法。本文取5种人造石墨粉制备负极材料,并测试分析其电化学性能。分析认为石墨制品切屑碎均有电化学活性,但因其自身石墨化度、杂质含量以及制粉过程中高强机械研磨导致表面结构缺陷,影响电化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对接头电极经过清铣表面附着的杂质后的切屑碎整形、球化以及适当的表面改性处理,能够得到与针状焦负极材料性能相近的中高端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粉 表面改性 负极材料
原文传递
有机物热解碳包覆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春梅 赵海雷 +2 位作者 王静 王捷 吕鹏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208-3212,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人造石墨表面包覆不同有机物碳源后进行热处理,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热解无定形碳包覆人造石墨改性负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恒电流充放电以及循环伏安(CV)测试等方法研究了...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人造石墨表面包覆不同有机物碳源后进行热处理,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热解无定形碳包覆人造石墨改性负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恒电流充放电以及循环伏安(CV)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碳源种类和包覆量对材料晶格结构、颗粒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碳源、5%(质量分数)的包覆量制备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约360mAh/g)和首次库仑效率(88.5%),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这主要是由于5%(质量分数)的PVDF包覆量在石墨表面形成的无定形碳包覆层比较完整且厚度适宜,无定形碳的各向同性结构特征增加了锂离子扩散的通道,促进了电极反应过程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形碳 包覆 石墨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微膨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7
8
作者 郭德超 曾燮榕 +2 位作者 邓飞 邹继兆 盛洪超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9-424,共6页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利用电泳插层法制备出具有适当膨胀体积的微膨石墨,石墨的结构缺陷增多,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增大的石墨层间距。微膨石墨的可逆容量可以达到521 m Ah/g;在0.2 C倍率循环充放电30次容量最佳可保持在99%以上,在1.0 ...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利用电泳插层法制备出具有适当膨胀体积的微膨石墨,石墨的结构缺陷增多,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增大的石墨层间距。微膨石墨的可逆容量可以达到521 m Ah/g;在0.2 C倍率循环充放电30次容量最佳可保持在99%以上,在1.0 C循环50次其容量可稳定在188 m Ah/g,且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微膨石墨电化学性能的改善得益于其具有适当的比表面积及内部结构的改变。交流阻抗测试显示微膨石墨的SEI膜阻抗和电荷传递阻抗小于鳞片石墨,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膨石墨 负极材料 倍率性能 循环稳定性
下载PDF
沥青包覆对天然石墨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永邦 汤嘉伟 +1 位作者 乔文明 方向晨 《炭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3,共5页
以石油基高软化点沥青为包覆剂,通过液相包覆改性天然石墨材料,分别采用氮气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电池性能测试等对沥青包覆石墨材料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10%沥青包覆比例可以在天然石墨表面形成完整的包覆层,降低比表... 以石油基高软化点沥青为包覆剂,通过液相包覆改性天然石墨材料,分别采用氮气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电池性能测试等对沥青包覆石墨材料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10%沥青包覆比例可以在天然石墨表面形成完整的包覆层,降低比表面积,改善天然石墨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0.5C下循环150次容量保持率由81.05%提高到94.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软化点沥青 包覆 天然石墨 循环性能 负极材料
原文传递
表面包覆技术对微晶石墨嵌锂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新禄 杜坤 +1 位作者 张育新 黄佳木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4-676,共3页
鉴于天然微晶石墨资源丰富,嵌锂容量较高的特点,对天然微晶石墨进行了粉体分级和表面包覆处理,以提高微晶石墨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首次循环效率、可逆容量和使用寿命。实验表明,微晶石墨经过颗粒分级和表面包覆碳膜的处理后,其首... 鉴于天然微晶石墨资源丰富,嵌锂容量较高的特点,对天然微晶石墨进行了粉体分级和表面包覆处理,以提高微晶石墨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首次循环效率、可逆容量和使用寿命。实验表明,微晶石墨经过颗粒分级和表面包覆碳膜的处理后,其首次循环效率提高至90%,循环稳定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石墨 表面包覆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不同软化点沥青对天然石墨包覆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永邦 汤嘉伟 +1 位作者 乔文明 方向晨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7-682,共6页
选取3款不同软化点的石油基沥青,以液相包覆法处理天然石墨,对所得样品的粒度、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软化点为250℃的沥青包覆天然石墨样品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其首次库仑效率由84.70%提高到88.04%,250次循... 选取3款不同软化点的石油基沥青,以液相包覆法处理天然石墨,对所得样品的粒度、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软化点为250℃的沥青包覆天然石墨样品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其首次库仑效率由84.70%提高到88.04%,25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由63.14%提高到81.19%。低软化点沥青由于炭化时轻组分的释放,包覆层形成大量微孔,导致不可逆容量损失较多;高软化点沥青有利于形成完整包覆层,其对天然石墨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改善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覆沥青 天然石墨 循环性能 负极材料 软化点
下载PDF
Si/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进 林宁 钱逸泰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7-153,共7页
目前,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地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因此,对高比容量以及长循环寿命的需求也愈加迫切.石墨类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但理论比容量较低(372mA·h·g^(-1)),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能量密... 目前,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地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因此,对高比容量以及长循环寿命的需求也愈加迫切.石墨类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但理论比容量较低(372mA·h·g^(-1)),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能量密度需求.Si负极材料因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3579mA·h·g^(-1))而引起广泛关注.但是,巨大的体积膨胀限制了Si负极的使用.纳米化可以有效的释放Si体积膨胀带来的应力变化,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然而,单独的纳米材料具有很高的比表面会引起诸多副反应,阻碍其实际应用.将纳米Si与石墨复合制备Si/石墨复合材料,可充分利用纳米Si和石墨的优点,有望成为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截至目前,多种技术手段被应用于制备纳米Si/石墨的复合材料,其核心问题是保证纳米Si和石墨的均匀分散以及稳定的结合.根据石墨与纳米Si的复合过程可以将该类材料的制备方法分为:固相法、液相法、以及气相沉积法.本综述对现有文献报道的Si/石墨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总结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 石墨 复合方法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原文传递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碎除杂整形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旭 谷小虎 +2 位作者 王育红 陈茜茹 海国栋 《炭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32,共3页
以石墨电极副产物石墨碎为原料,分别对其进行了除杂与整形研究。除杂过程以浓盐酸为溶剂,采用水浴锅程序升温的方法;整形采用粉碎机粉碎。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反应时间和温度下,可达到较好的除杂效果;石墨碎整形后,呈现出圆整的球形或椭... 以石墨电极副产物石墨碎为原料,分别对其进行了除杂与整形研究。除杂过程以浓盐酸为溶剂,采用水浴锅程序升温的方法;整形采用粉碎机粉碎。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反应时间和温度下,可达到较好的除杂效果;石墨碎整形后,呈现出圆整的球形或椭球形形貌,振实密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碎 负极材料 除杂 整形
原文传递
GICs技术改性包覆天然鳞片石墨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静 郑永平 +2 位作者 邹麟 刘旋 沈万慈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7-259,共3页
利用石墨层间化合物(GICs)技术对天然鳞片石墨进行结构改性。通过XRD和SEM分析,证实了GICs技术改性的包覆鳞片石墨能在充放电过程中更好地维持着包覆后的“核-壳”结构,提高了其循环稳定性。在1C倍率下,50次循环后,球形鳞片石墨和GICs... 利用石墨层间化合物(GICs)技术对天然鳞片石墨进行结构改性。通过XRD和SEM分析,证实了GICs技术改性的包覆鳞片石墨能在充放电过程中更好地维持着包覆后的“核-壳”结构,提高了其循环稳定性。在1C倍率下,50次循环后,球形鳞片石墨和GICs改性鳞片石墨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4.6%和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天然鳞片石墨 包覆 石墨层间化合物(GICs) 负极材料
下载PDF
Facile synthesis of MoS_2/graphite intercalated composite with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for sodium ion battery 被引量:2
15
作者 Qingqing Yang Maocheng Liu +3 位作者 Yumei Hu Yan Xu Lingbin Kong Long K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1208-1213,共6页
MoS2 is a promising anode material for sodium ion batteries owing to its two-dimensional layered structure and high specific capacity. But it still exhibits a poor cycle stability and limited rate capability for Na+ ... MoS2 is a promising anode material for sodium ion batteries owing to its two-dimensional layered structure and high specific capacity. But it still exhibits a poor cycle stability and limited rate capability for Na+ storage because of its poor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structural instability. In this work, MoS2/graphite composite is fabricated by mechanically delaminated and restacked MoS2 and graphite to form two-dimensional composite layers. The graphite sheets will impro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prevent the aggregation as well as structure collapse of the MoS2 layers during charge-discharge process. The MoS2/graphite composite exhibits excellent Na+ storage properties. It delivers a high discharge specific capacity of 358.2 mAh/g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100 mA]g in the first discharge process and with capacity retention of 68.1% after 800 cycles (retains 244 mAh/g). The average discharge specific capacities retain 250.9 and 225.4 mAh/g corresponding to the current densities of 100 and 1000 mA]g, showing excellent rate capability. The improv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s attributed to the improve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after composition of graphite sheets. The study demonstrates a new research strategy for improving sodium ion storage properties of Mo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ium ion batteries Transition metal disulfides MoS2/graphite anode materials
下载PDF
NG&Si&SiO_x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少宁 侯春平 +2 位作者 王琳琳 贺超 龚波林 《炭素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34,57,共5页
通过对多晶硅生产副产物SiCl_4水解工艺的设计和优化制备出了SiO_2溶胶,并与原料微米Si粉、球形天然石墨、葡萄糖等通过液相复合、机械球磨、二次包覆、高温热解等制备出了NG&Si&SiO_x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 通过对多晶硅生产副产物SiCl_4水解工艺的设计和优化制备出了SiO_2溶胶,并与原料微米Si粉、球形天然石墨、葡萄糖等通过液相复合、机械球磨、二次包覆、高温热解等制备出了NG&Si&SiO_x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采用恒流充放电测试仪对样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对材料的交流阻抗性能进行了测试。所制备样品与球形天然石墨(NG)比较,从第6周循环后比容量稳定在484 m A·h·g^(-1),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l4水解 石墨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原文传递
特种石墨尾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正威 李轩科 +4 位作者 田家利 丛野 袁观明 董志军 张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特种石墨尾料具有低灰分、较高的石墨化度和较大的碳微晶尺寸等特点,有望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通过XRD、SEM和比表面分析仪对特种石墨尾料石墨化处理前后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对比,评价了其电化学性能,探讨了特种石墨尾料用... 特种石墨尾料具有低灰分、较高的石墨化度和较大的碳微晶尺寸等特点,有望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通过XRD、SEM和比表面分析仪对特种石墨尾料石墨化处理前后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对比,评价了其电化学性能,探讨了特种石墨尾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可行性及对其进行石墨化处理的必要性。结果表明,特种石墨尾料可以直接用作低端负极材料的生产原料;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后,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首次库仑效率和可逆容量均得到不同程度提升,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石墨化处理 倍率性能
下载PDF
球形天然石墨酚醛树脂二次包覆工艺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宏明 李艳芬 +1 位作者 李荐 朱玉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423-4428,共6页
以酚醛树脂为碳源,前驱体液相浸渍包覆球形天然石墨在1 000℃碳化,利用XRD,Raman,SEM,TEM和BET等分析方法,研究一次包覆、二次包覆及环己醇改善固液界面等不同包覆工艺对材料表面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包覆后样... 以酚醛树脂为碳源,前驱体液相浸渍包覆球形天然石墨在1 000℃碳化,利用XRD,Raman,SEM,TEM和BET等分析方法,研究一次包覆、二次包覆及环己醇改善固液界面等不同包覆工艺对材料表面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包覆后样品表面变得光滑,石墨化度降低,表面各向同性程度增加,比表面积由6.934 m2/g增加至10.877 m2/g;添加环己醇并二次包覆改性的样品效果最好,首次不可逆容量降低,由98.0mA·h/g减小至37.3 mA·h/g,首次库伦效率由73.2%提高到90.2%,0.2C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天然石墨 包覆改性 酚醛树脂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石墨/纳米Si/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海 李堂鹏 +1 位作者 赵雷 王世星 《炭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55,共4页
以鳞片石墨、纳米Si和石墨烯为原料,经超声分散和溶剂挥发制备了石墨/纳米Si/石墨烯复合材料。扫描电镜表明,纳米Si被有效分散到石墨烯片层中,两者结合紧密,形成纳米Si/石墨烯复合团簇体,而团簇体又附着在石墨的表面。作为锂离子电池负... 以鳞片石墨、纳米Si和石墨烯为原料,经超声分散和溶剂挥发制备了石墨/纳米Si/石墨烯复合材料。扫描电镜表明,纳米Si被有效分散到石墨烯片层中,两者结合紧密,形成纳米Si/石墨烯复合团簇体,而团簇体又附着在石墨的表面。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纳米Si/石墨烯在200 mA/g的电流密度下容量高达808 mAh/g,循环100周后容量为602 mAh/g。石墨/纳米Si/石墨烯良好的储锂性能归因于石墨烯的高导电率及纳米Si在石墨烯中的有效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片石墨 纳米SI 石墨烯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原文传递
TiO_(2)/C/BP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20
作者 铁云飞 龚福忠 +1 位作者 刘茂举 廖孙启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3-107,113,共6页
为了提高TiO_(2)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球磨-超声-水热法制备了TiO_(2)/C/BP复合负极材料,测定了材料的循环放电比容量、倍率性能、循环伏安曲线和交流阻抗。结果表明,二氧化钛掺杂石墨、黑磷后,二氧化钛晶型不受影响,TiO_(2)/C/BP... 为了提高TiO_(2)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球磨-超声-水热法制备了TiO_(2)/C/BP复合负极材料,测定了材料的循环放电比容量、倍率性能、循环伏安曲线和交流阻抗。结果表明,二氧化钛掺杂石墨、黑磷后,二氧化钛晶型不受影响,TiO_(2)/C/BP复合材料颗粒分散性得到改善、交流阻抗减小、导电性明显增强,与纯TiO_(2)相比,电流密度为100 mA/g,首圈放电比容量由320 mA·h/g提高到502 mA·h/g,第3圈放电比容量由175 mA·h/g提高到335 mA·h/g,经过100次循环后,纯TiO_(2)的放电比容量降至98 mA·h/g,而TiO_(2)/C/BP的放电比容量仍维持在255 mA·h/g,放电比容量保持率明显提高,库伦效率的稳定性也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黑磷 石墨 比容量 负极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