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锰复合氧化物包覆海砂的吸附除磷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海宁 陈静 +3 位作者 李秋梅 凤翔 王卓 张高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80-886,共7页
利用铁锰复合氧化物包覆海砂制备了一种用于污水除磷的新型颗粒状吸附剂,并对其表面特性与磷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包覆后海砂颗粒表面凹凸不平且多孔,BET比表面积由0.06增至2.52 m2·g^-1.磷吸附实验结... 利用铁锰复合氧化物包覆海砂制备了一种用于污水除磷的新型颗粒状吸附剂,并对其表面特性与磷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包覆后海砂颗粒表面凹凸不平且多孔,BET比表面积由0.06增至2.52 m2·g^-1.磷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包覆后海砂对磷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最大吸附容量为1.01-1.23 mg·g^-1,优于多数文献报道的负载改性砂颗粒吸附剂;吸附动力学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推测磷在包覆海砂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溶液p H对磷吸附有一定影响,离子强度则影响不大;共存阴离子对磷吸附影响的大小顺序为Si O23^-〉CO3^2-〉F^-〉SO4^2-〉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吸附剂 铁锰复合氧化物 海砂 包覆
原文传递
Adsorption/desorption behavior between a novel amphoteric granular lignin adsorbent and reactive red K-3B in aqueous solutions 被引量:15
2
作者 LIUMing-hua HONGShu-nan +1 位作者 HUANGJian-hui ZHANHuai-y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12-214,共3页
A novel amphoteric granular lignin adsorbent(AGLA) was prepared using magnesium lignosulfonate as a raw material which was provided by a straw sulfite pulp mill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A reactive dye(red K-3B) w... A novel amphoteric granular lignin adsorbent(AGLA) was prepared using magnesium lignosulfonate as a raw material which was provided by a straw sulfite pulp mill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A reactive dye(red K-3B) was used as an adsorbate to investigate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by static and mobile ways. The removal of reactive red K-3B was found to be initially pH and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Moreover, an increase of solution temperature ranging from 5℃ to 60℃ helped to enhance the rate of intraparticle diffusion of adsorbate and changes in the size of the pores of the adsorbent and thus to reduce the adsorption time. The total breakthrough adsorption capacity was 531 mg/g, and the saturated adsorption capacity was 560 mg/g, which prevailed over the activated carbons evidently. The reactive red K-3B adsorbed on AGLA could be recovered with a mixture of alcohol, NaCl and HCl aqueous solutions. The recovery percentage could reach 9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NIN AMPHOTERIC granular adsorbent adsorption desorption dying effluent
下载PDF
基于铁锰泥的除砷吸附剂性能比较及吸附机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曾辉平 尹灿 +3 位作者 李冬 吕赛赛 赵运新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373-3379,共7页
为解决反冲洗铁锰泥粉末吸附剂(BSPA)使用后难以泥水分离问题,将除铁锰水厂生物滤池产生的反冲洗泥制成颗粒吸附剂(GA)和磁性粉末吸附剂(MPA),并对BSPA、GA和MPA的除砷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SEM、TED、XRD、BET、FTIR等技术对3种材料进行... 为解决反冲洗铁锰泥粉末吸附剂(BSPA)使用后难以泥水分离问题,将除铁锰水厂生物滤池产生的反冲洗泥制成颗粒吸附剂(GA)和磁性粉末吸附剂(MPA),并对BSPA、GA和MPA的除砷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SEM、TED、XRD、BET、FTIR等技术对3种材料进行了表征,寻找3种吸附剂之间除砷性能差异的根源.结果表明,BSPA、GA和MPA对As(V)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40.980,5.048,8.694mg/g,改性后的吸附材料GA和MPA对砷的吸附能力下降.BSPA是一种以纤铁矿为主的无定形结构混合物,并混有针铁矿和结晶度差的水铁矿,GA的XRD图谱中出现石英晶体和少量赤铁矿晶体的衍射峰,而MPA的主要成分为结晶程度较高的磁赤铁矿.3种材料中均存在有利于吸附的含羟基官能团.BSPA、MPA和GA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53.150,238.660,43.803m^2/g.物相改变且结晶程度增加、表面羟基减少和比表面积降低是导致GA和MPA的砷吸附容量比BSPA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冲洗泥 颗粒吸附剂 磁性粉末吸附剂 除砷 吸附
下载PDF
铁-镧复合氧化物颗粒吸附剂除氟性能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霍亚坤 黄霞 +1 位作者 丁文明 党丹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7-59,61,共4页
对制备的铁-镧复合氧化物颗粒吸附剂进行了除氟性能评价,结果显示该吸附剂最大吸附量为12.1mg/g,24h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速率遵从拟一级反应,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最佳吸附pH是5~7。主要干扰离子影响顺序为HCO3->HPO24... 对制备的铁-镧复合氧化物颗粒吸附剂进行了除氟性能评价,结果显示该吸附剂最大吸附量为12.1mg/g,24h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速率遵从拟一级反应,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最佳吸附pH是5~7。主要干扰离子影响顺序为HCO3->HPO24->SO42->NO3->Cl-。该吸附剂与颗粒活性氧化铝进行了连续吸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前者的穿透时间大大高于后者,前者动态吸附量为后者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镧复合氧化物 颗粒吸附剂 除氟 吸附
下载PDF
Fe(Ⅱ)-Ce(Ⅳ)共沉淀产物对水中As(Ⅴ)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豆小敏 张艳素 +1 位作者 张昱 赵蓓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76,共5页
对Fe(Ⅲ)单独沉淀、Fe(Ⅱ)单独沉淀、Ce(Ⅳ)单独沉淀、Fe(Ⅲ)-Ce(Ⅳ)和Fe(Ⅱ)-Ce(Ⅳ)共沉淀5种制备体系产物去除As(Ⅴ)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Fe(Ⅱ)-Ce(Ⅳ)体系最优。进一步优化评价Fe(Ⅱ)-Ce(Ⅳ)制备体系中铈的加入量。基于经济-性... 对Fe(Ⅲ)单独沉淀、Fe(Ⅱ)单独沉淀、Ce(Ⅳ)单独沉淀、Fe(Ⅲ)-Ce(Ⅳ)和Fe(Ⅱ)-Ce(Ⅳ)共沉淀5种制备体系产物去除As(Ⅴ)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Fe(Ⅱ)-Ce(Ⅳ)体系最优。进一步优化评价Fe(Ⅱ)-Ce(Ⅳ)制备体系中铈的加入量。基于经济-性能平衡的考虑,优选得到了Fe(Ⅱ)-Ce(Ⅳ)体系中Ce(Ⅳ)加入量为0.03mol/L的吸附剂Fe(Ⅱ)-Ce(Ⅳ)03(简称FC),其饱和吸附容量达到85mg/g。动力学测试表明,FC去除As(Ⅴ)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过程。在pH=4~7范围内,吸附容量受pH值影响不明显。对FC材料造粒后的吸附剂颗粒进行再生寿命评价,批量试验结果显示其能够重复利用7次。颗粒柱试验结果表明,在空间流速(SV)分别为10h^(-1)、20 h^(-1)、30 h^(-1)时,出水砷穿透前(>10μg/L)分别对应4 000、2 400、2 160倍的倍柱体积处理量。对FC材料进行的表征测试显示,FC呈无定形结构,其质子位密度为9.97个/nm^2,质子化常数pK_1=3.09,pK_2=-1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除砷 铁铈氧化物 吸附 颗粒吸附剂
下载PDF
铁-镧复合氧化物颗粒吸附剂除氟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赵梦华 霍亚坤 +1 位作者 丁文明 黄霞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94,共5页
对新型铁-镧复合氧化物颗粒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物相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吸附剂的除氟吸附速率和吸附等温线,分析了pH和共存离子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铁-镧复合氧化物颗粒是无定型态体相的微孔材料,比表面积为1... 对新型铁-镧复合氧化物颗粒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物相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吸附剂的除氟吸附速率和吸附等温线,分析了pH和共存离子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铁-镧复合氧化物颗粒是无定型态体相的微孔材料,比表面积为103.3 m2/g;吸附速率遵从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受内扩散和表面吸附的影响;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当氟离子平衡质量浓度为35mg/L时,吸附容量达到30mg/g;吸附的最佳pH为4,共存离子中HPO24-对吸附效果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镧复合氧化物 颗粒吸附剂 除氟 性能评价
下载PDF
颗粒海藻酸镧对饮用水中氟的吸附去除 被引量:6
7
作者 霍亚坤 丁文明 黄霞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818-2823,共6页
以氯化镧与海藻酸钠为原料,采用滴球法制备了粒径为1~1.5mm的海藻酸镧小球,经过水洗、干燥后得到镧负载量25%(质量分数)的海藻酸镧颗粒吸附剂,应用该吸附剂进行饮用水除氟研究.通过间歇吸附实验,分别进行了吸附速率、pH值影响、吸附等... 以氯化镧与海藻酸钠为原料,采用滴球法制备了粒径为1~1.5mm的海藻酸镧小球,经过水洗、干燥后得到镧负载量25%(质量分数)的海藻酸镧颗粒吸附剂,应用该吸附剂进行饮用水除氟研究.通过间歇吸附实验,分别进行了吸附速率、pH值影响、吸附等温线、共存离子影响等吸附性能评价,并对吸附前后吸附剂表面与溶液组成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颗粒的吸附速率很快,反应2h后出水氟浓度即逐渐趋于稳定,吸附速率曲线符合拟二级反应速率方程;吸附效果受pH影响显著,在pH=4附近吸附量最大;吸附等温线数据对Langmuir方程拟合较好,其最大吸附量高达197.2mg·g-1;在常见无机干扰离子中,磷酸根与碳酸根对吸附有较大负面影响.SEM照片显示吸附前、后颗粒表面形态差异明显;吸附前、后颗粒表面EDX成分分析及溶液中离子浓度测量结果显示,吸附过程中溶液中F-同时与颗粒表面Cl-及OH-发生离子交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吸附剂 饮用水 除氟 海藻酸镧
原文传递
酸活化凹凸棒黏土对印染废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雷春生 朱晓峰 +1 位作者 高雯 张凤娥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85-891,共7页
通过稀硫酸活化凹凸棒黏土,再与高黏土混合,制备颗粒黏土吸附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N_2吸附-脱附等温线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吸附剂粉末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凹凸棒黏土由水硅锰钙石(Kittatinnyite... 通过稀硫酸活化凹凸棒黏土,再与高黏土混合,制备颗粒黏土吸附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N_2吸附-脱附等温线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吸附剂粉末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凹凸棒黏土由水硅锰钙石(Kittatinnyite)、坡缕石(Palygorskite)和石英(Quratz)3种成分组成;黏土表面呈杂乱堆积的纤维状和针棒状,比表面积高达126.43 m^2·g-1;动力学吸附数据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离子内扩散模型,热力学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在323 K时,最大吸附量达到153.85 mg·g-1;颗粒吸附剂对印染废水中亚甲基蓝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黏土 亚甲基蓝 吸附 颗粒吸附剂
原文传递
锆铁复合氧化物颗粒对As(Ⅴ)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艳素 豆小敏 +2 位作者 于新 赵蓓 伦小秀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96-1404,共9页
系统研究了锆铁氧化物颗粒吸附剂(GZI)对As(Ⅴ)的去除性能,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pH、初始As(Ⅴ)浓度、共存离子等反应条件的影响.同时评价了吸附后材料的脱附性能及动态处理后材料的安全性.实验结果显示,初始浓度低于20 m.gL-1时,5 h后... 系统研究了锆铁氧化物颗粒吸附剂(GZI)对As(Ⅴ)的去除性能,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pH、初始As(Ⅴ)浓度、共存离子等反应条件的影响.同时评价了吸附后材料的脱附性能及动态处理后材料的安全性.实验结果显示,初始浓度低于20 m.gL-1时,5 h后As(Ⅴ)在GZI吸附剂上达到平衡,初始浓度为50 m.gL-1时,24 h内As(Ⅴ)在GZI吸附剂上未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速率方程,吸附开始3.0 h内,吸附主要受颗粒内扩散控制.在pH 3.0—9.0的范围内,As(Ⅴ)在GZI表面吸附不受pH影响,显示出良好的pH适用性,意味着在地下水常见的pH范围内,吸附效率不受pH影响.在pH=7.0时,As(Ⅴ)平衡浓度为13.8 m.gL-1时,该颗粒吸附剂对As(Ⅴ)的去除容量为20.75 m.gg-1,优于多数已报道的颗粒除砷吸附剂.共存离子实验结果显示,HCO-3、F-、腐殖酸对As(Ⅴ)的去除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其余共存离子在中性pH条件下对As(Ⅴ)去除影响不大.碱液脱附实验表明,3.0%的NaOH适合于对吸附后的GZI进行脱附.对使用后的吸附剂颗粒进行的TCLP测试证实其是惰性的、可以安全填埋.以上结果显示GZI吸附剂是一种能应用于实际处理的除砷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Ⅴ) 锆铁复合氧化物 吸附 颗粒吸附剂
下载PDF
铁基颗粒吸附剂固定床处理含砷地下水的中试研究
10
作者 吴霄龙 黄政宇 +3 位作者 李昂臻 段常慧 李荣乐 吴鹍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8,共10页
以农村地区的As污染地下水为处理对象,研发了同步去除水中As(Ⅲ)和As(Ⅴ)的铁基颗粒吸附剂(FMGA),设计并建立了以吸附固定床为核心单元的中试除As装置,对As污染地下水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3 d的连续运行过程中,除As装置出... 以农村地区的As污染地下水为处理对象,研发了同步去除水中As(Ⅲ)和As(Ⅴ)的铁基颗粒吸附剂(FMGA),设计并建立了以吸附固定床为核心单元的中试除As装置,对As污染地下水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3 d的连续运行过程中,除As装置出水As浓度始终低于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限值(10μg/L),吸附固定床首次运行的穿透时间达到786 h;使用0.2 mol/L的Na OH溶液对吸附剂进行原位再生后,吸附固定床再次运行的穿透时间仍可达到750 h,其除As性能的恢复率接近91%;除As装置的出水浊度接近于0,Fe、Mn离子浓度均低于GB 5749—2022的限值(Fe浓度为0.3mg/L,Mn浓度为0.1 mg/L),FMGA可高效再生回用且无二次污染。吸附动力学表明,FMGA吸附As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As通过化学吸附被去除;吸附等温线表明,FMGA对As的理论最大吸附容量为74.94 mg/g(pH为7.0)。通过表征研究可知,FMGA最大荷载为89.39 N,具有出色的机械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As) 地下水 固定床 铁锰复合氧化物 颗粒吸附剂 中试试验
下载PDF
凹凸棒土颗粒吸附剂制备优化及对铅、铜吸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少华 周婷婷 李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01-305,311,共6页
以凹凸棒土为基材,采取混匀、搅拌、造粒和热处理的工艺,制备颗粒状吸附剂。重点研究物料配比和焙烧温度对吸附剂去除Pb^(2+)和Cu^(2+)的影响。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颗粒吸附剂对Pb^(2+)和Cu^(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膨润土和海藻... 以凹凸棒土为基材,采取混匀、搅拌、造粒和热处理的工艺,制备颗粒状吸附剂。重点研究物料配比和焙烧温度对吸附剂去除Pb^(2+)和Cu^(2+)的影响。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颗粒吸附剂对Pb^(2+)和Cu^(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膨润土和海藻酸钠添加剂量增大,颗粒吸附剂对Pb^(2+)和Cu^(2+)去除率增大。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Pb^(2+)和Cu^(2+)的吸附去除率不断降低。凹凸棒土颗粒吸附剂对Pb^(2+)和Cu^(2+)的吸附过程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Freundlieh吸附等温式均可较好地描述颗粒吸附剂对Pb^(2+)和Cu^(2+)的等温吸附特性。颗粒吸附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物料配比凹凸棒土:海藻酸钠:膨润土=100:7:8(以质量计),焙烧温度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颗粒吸附剂
下载PDF
13X沸石颗粒吸附剂制备及钙吸附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启文 张兴儒 +1 位作者 屠兰英 崔小琴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22,共3页
向粉末状13X沸石中添加黏结剂、增孔剂、水等辅助物料,再经干燥、高温煅烧成型、破碎、筛分制得颗粒状吸附剂,并用于吸附溶液中的钙离子。对黏结剂进行筛选,研究了原料配比、煅烧温度、粒径、吸附时间等因素对颗粒状吸附剂在水溶液中的... 向粉末状13X沸石中添加黏结剂、增孔剂、水等辅助物料,再经干燥、高温煅烧成型、破碎、筛分制得颗粒状吸附剂,并用于吸附溶液中的钙离子。对黏结剂进行筛选,研究了原料配比、煅烧温度、粒径、吸附时间等因素对颗粒状吸附剂在水溶液中的损失率和对钙离子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坡缕石黏土矿作黏结剂,在13X沸石、黏土、精煤粉的质量比为15∶4∶1、煅烧温度为650℃的条件下制得的颗粒状吸附剂性能最优,钙离子吸附量达到25.31 mg/g,损失率为1.98%。减小颗粒吸附剂粒径时吸附速率显著增大,延长吸附时间则吸附量增大,吸附120 min基本达到饱和。静态等温吸附过程与Langm iur吸附等温方程式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X沸石 颗粒吸附剂 钙离子
下载PDF
粒状偕胺肟基蒙脱土纳米吸附材料的制备及铀吸附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雄 周玛丽 +2 位作者 胡洋洋 周勇 沈江南 《过滤与分离》 CAS 2013年第1期8-12,共5页
采用PVC为粘合剂制备粒状偕胺肟基蒙脱土材料,选取粒径范围为0.8-1.7 mm颗粒进行铀吸附试验,考察了实验条件对铀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当PVC、偕胺肟基蒙脱土、DMF、KCl的质量比为1.0:1.0:6.0:0.4时... 采用PVC为粘合剂制备粒状偕胺肟基蒙脱土材料,选取粒径范围为0.8-1.7 mm颗粒进行铀吸附试验,考察了实验条件对铀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当PVC、偕胺肟基蒙脱土、DMF、KCl的质量比为1.0:1.0:6.0:0.4时,粒状材料的成型效果较好。该材料对铀的吸附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在60 h后达到饱和。当铀初始浓度较大、吸附温度较高、振荡吸附方式时,其铀吸附速率较快;当铀溶液的pH=3时,该材料对铀的平衡吸附量最高。该材料铀的饱和吸附量达10.55 mg/g。动力学研究表明,该粒状吸附剂对铀的吸附控制步骤为液膜扩散控制,吸附速率常数为0.000 5 min-1;20℃下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qe=0.2137ce0.772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酰 偕胺肟基 颗粒吸附剂 吸附性能
下载PDF
粒状钙离子吸附剂的研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启文 张兴儒 +1 位作者 王晓宁 朱建尧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4期27-29,共3页
以研制粒状钙离子吸附剂为目的,采用吸附材料与粘结剂、增孔剂、水等辅助物料混合的方法,进行了粘结剂筛选和粒状吸附剂的制备试验。结果表明:以13X沸石为吸附材料,凹凸棒土为粘结剂;按照沸石、凹凸棒土、精煤粉15∶4∶1的配比,煅烧温度... 以研制粒状钙离子吸附剂为目的,采用吸附材料与粘结剂、增孔剂、水等辅助物料混合的方法,进行了粘结剂筛选和粒状吸附剂的制备试验。结果表明:以13X沸石为吸附材料,凹凸棒土为粘结剂;按照沸石、凹凸棒土、精煤粉15∶4∶1的配比,煅烧温度为650℃制得的粒状吸附剂性能最优;钙离子吸附量达到30.81 mg/g,损失率为1.76%;缩小吸附剂粒径、吸附速率增大;延长吸附时间,吸附量增加,120 m in时基本达到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状吸附剂 13X沸石 凹凸棒土 吸附 钙离子
下载PDF
建筑垃圾转化砷吸附材料的方法及其吸附性能
15
作者 王川 陈心心 张付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251-4257,共7页
水环境中的砷污染问题近年来越来越突出,吸附是主要的净化途径之一。以建筑垃圾为主要原材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廉价除砷颗粒吸附剂。首先通过烧结制备多孔陶粒,再利用水热过程将陶粒基体转变为沸石基体,最后利用铁离子对沸石基体进行表... 水环境中的砷污染问题近年来越来越突出,吸附是主要的净化途径之一。以建筑垃圾为主要原材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廉价除砷颗粒吸附剂。首先通过烧结制备多孔陶粒,再利用水热过程将陶粒基体转变为沸石基体,最后利用铁离子对沸石基体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出具有复合多级孔结构的铁负载沸石陶粒(简称IMZC)产品。XRD图谱显示负载的铁主要以无定形体存在,显著增加了沸石基体的比表面积。吸附实验表明,老化时间和pH值对铁改性沸石颗粒的吸附能力有显著影响,该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模型表征,最大吸附量达到18.727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吸附 沸石 铁改性 建筑垃圾 颗粒吸附剂 多孔结构
原文传递
天然沸石颗粒吸附剂对Cr^(3+)的吸附性能及再生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马万山 李玉玲 杨莹琴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15,共3页
将天然沸石粉与易燃微粉按一定比例混合,挤压造粒,灼烧成多孔质天然沸石颗粒吸附剂,然后用于吸附Cr3+。试验了溶液pH、Cr3+初始质量浓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绘制的吸附等温线近似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
关键词 多孔质天然沸石 吸附 CR^3+ 再生
下载PDF
零价铁颗粒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继伟 袁合涛 +3 位作者 杜玉凤 常全超 谷庆宝 彭昌盛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8年第6期50-56,共7页
以粉煤灰为骨料,浒苔为造孔剂,膨润土为粘结剂,利用焦炭还原粉末状铁尾矿的方法制备成一种含零价铁的颗粒吸附材料(ZVI-GAM)。研究了单因素对ZVI-GAM性能的影响,以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 以粉煤灰为骨料,浒苔为造孔剂,膨润土为粘结剂,利用焦炭还原粉末状铁尾矿的方法制备成一种含零价铁的颗粒吸附材料(ZVI-GAM)。研究了单因素对ZVI-GAM性能的影响,以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吸附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烧结温度为900℃,烧结时间为90 min,升温速率为10℃/min,粉煤灰、膨润土、焦炭、铁尾矿的质量比为1∶2∶2∶2,浒苔的添加量为1%,浒苔的粒径为过60目筛。在温度为30℃、龙胆紫初始质量浓度为2 000 mg/L的条件下, ZVI-GAM对龙胆紫的去除量为240mg/g。ZVI-GAM对龙胆紫的去除主要包括吸附和还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吸附材料 制备条件 零价铁 吸附 去除量
下载PDF
ATP颗粒吸附剂对磷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建民 赵孟肖 李红玑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30-1535,共6页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ATP颗粒吸附剂对水体中磷的吸附性能,并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ATP颗粒吸附剂对磷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以化学吸附为速率控制步骤;表观吸附活化能Ea为5.883 kJ/mol,说明温度...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ATP颗粒吸附剂对水体中磷的吸附性能,并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ATP颗粒吸附剂对磷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以化学吸附为速率控制步骤;表观吸附活化能Ea为5.883 kJ/mol,说明温度对该吸附过程影响较小;在288~308 K范围内,ATP颗粒吸附剂对磷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该吸附介于单层和多层吸附之间,吸附表面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由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ΔG为-4.964^-5.403 kJ/mol、ΔS为0.107~0.131 kJ/(mol·K)、ΔH为27.985~33.498 kJ/mol,表明ATP颗粒吸附剂对磷的吸附属于自发的、熵增加的吸热过程,同时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颗粒吸附剂 动力学 热力学
下载PDF
ATP颗粒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建民 赵孟肖 +2 位作者 李红玑 张涛 王阿宁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7-420,424,共5页
通过凹凸棒石(ATP)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探究了ATP粉末吸附剂颗粒化成型问题,并着重研究了粘结剂及固化剂对颗粒孔道形态、吸附性能、散失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TP∶Na2Si O3∶α-Al2O3的质量比为5.0 g∶1.6 g∶2.5 g,固液比... 通过凹凸棒石(ATP)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探究了ATP粉末吸附剂颗粒化成型问题,并着重研究了粘结剂及固化剂对颗粒孔道形态、吸附性能、散失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TP∶Na2Si O3∶α-Al2O3的质量比为5.0 g∶1.6 g∶2.5 g,固液比为3.0 g∶5.0 m L,与质量浓度为5%的PVA溶液均匀混合,制备的ATP颗粒吸附剂对磷的去除率为79.14%,吸附容量为6.85 mg/g,散失率为1.82%,平均抗压强度为57.32 kg/cm2。SEM分析显示,ATP颗粒吸附剂微孔结构明显,孔径在3-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颗粒吸附剂 磷去除率 散失率 抗压强度
下载PDF
铁锰泥除砷颗粒吸附剂对As(Ⅴ)的吸附去除 被引量:20
20
作者 曾辉平 吕赛赛 +5 位作者 杨航 尹灿 曹瑞华 王艳菊 李冬 张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0-178,共9页
以除铁除锰生物滤池反冲洗泥为主要原料制备除砷颗粒吸附剂(granular adsorbents for arsenic removal,GA),使用SEM、XRD与BET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了GA对As(Ⅴ)的吸附机制和性能.结果表明,GA表面粗糙且孔隙发达;XRD图谱中出现石... 以除铁除锰生物滤池反冲洗泥为主要原料制备除砷颗粒吸附剂(granular adsorbents for arsenic removal,GA),使用SEM、XRD与BET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了GA对As(Ⅴ)的吸附机制和性能.结果表明,GA表面粗糙且孔隙发达;XRD图谱中出现石英晶体和少量赤铁矿晶体衍射峰,内部结晶度差;比表面积为43.8 m^2·g^(-1),存在大量介孔.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Freundlich等温方程更符合其吸附行为(R2=0.994).最大吸附容量为5.05 mg·g^(-1).进一步分析表明,在pH为1.1~9.5的范围内,GA对As(Ⅴ)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H_2PO_4^-与SiO_3^(2-)能显著抑制As(Ⅴ)的吸附,而HCO_3^-、SO_4^(2-)对吸附效果影响相对较小.GA的可再生性好,3次再生后吸附量相当于初始吸附量的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冲洗泥 除砷 颗粒吸附剂 表征 吸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