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子地块西缘Grenville期花岗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6
1
作者 杨崇辉 耿元生 +4 位作者 杜利林 任留东 王新社 周喜文 杨铸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7-657,共11页
本文在扬子地块西缘的米易垭口地区,从原划分的冷竹关组地层中厘定出一变质变形的侵入体,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硅、富钾特征。该岩体具有较高的Rb/Sr(2.66~10.5)和Rb/Zr(0.43~1.12);有明显的Ba、Sr、P、Nb、Ta和Ti的负异常;87Sr/8... 本文在扬子地块西缘的米易垭口地区,从原划分的冷竹关组地层中厘定出一变质变形的侵入体,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硅、富钾特征。该岩体具有较高的Rb/Sr(2.66~10.5)和Rb/Zr(0.43~1.12);有明显的Ba、Sr、P、Nb、Ta和Ti的负异常;87Sr/86Sr为1.209549;εNd(t,1.0Ga)=-0.89,具有壳源碰撞花岗岩的特征。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试结果表明该岩体形成于(1014±8)Ma左右,应为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在Grenville期碰撞拼贴时的产物。本文的研究表明江南造山带向西可能一直延伸到扬子西缘的会理攀枝花一带,而不是经黔滇向南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沟花岗岩 格林威尔期 江南造山带 扬子地块
下载PDF
柴北缘乌兰地区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成因 被引量:24
2
作者 吴才来 雷敏 +1 位作者 吴迪 李天啸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3-516,共24页
柴北缘乌兰地区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哈德森沟岩体的年龄为(413±3)Ma,许给沟岩体的年龄为(254±3)Ma,椅落山岩体的年龄为(251±1)Ma,察汗诺岩体角闪闪长岩和花岗岩的年龄分别为(249±1)Ma和(248±2)... 柴北缘乌兰地区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哈德森沟岩体的年龄为(413±3)Ma,许给沟岩体的年龄为(254±3)Ma,椅落山岩体的年龄为(251±1)Ma,察汗诺岩体角闪闪长岩和花岗岩的年龄分别为(249±1)Ma和(248±2)Ma,察汗河岩体年龄为(240±2)Ma,晒勒克郭来岩体的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年龄分别为(250±1)Ma和(244±3)Ma。从年龄上看,这些花岗岩明显地分为两期:早期属早泥盆世(年龄为413 Ma),形成的岩石组合为:石英二长岩+碱长花岗岩;晚期属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年龄为254~240 Ma),又可进一步细分为254~251 Ma、250~248 Ma、244~240 Ma三次侵位,对应的岩石组合为: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早期花岗岩类不仅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且还富集部分高场强元素(Zr、Y、Nb等),属A型花岗岩;晚期花岗岩类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属I型花岗岩。早期花岗岩的87Sr/86Sr比值(0.710 8)和Nd模式年龄(T2DM=2.10 Ga)均高于晚期花岗岩(0.707 6~0.710 7,T2DM=1.41~1.58 Ga),但晚期花岗岩的εNd(t)值(-11.6)低于早期花岗岩(-4.8^-6.8),表明早期A型花岗岩可能起源于古元古代的大陆地壳,而晚期I型花岗岩起源于中元古代地壳。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我们认为,早期A型花岗岩的形成与祁连岩石圈拆沉导致欧龙布鲁克陆块北缘减薄、拉伸有关,也标志着宗雾隆裂陷的开始;而晚期I型花岗岩类的形成与宗雾隆洋壳向南俯冲于欧龙布鲁克陆块之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SHRIMP定年 欧龙布鲁克陆块 宗雾隆构造带 乌兰
下载PDF
延边地区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炯飞 祝洪臣 《辽宁地质》 2000年第1期25-33,共9页
延边地区地处吉林省的东部。研究区南部为渤海地块 ,北部为兴凯地块 ,东部与朝鲜和俄罗斯相毗邻 ,西部与吉中地区以敦化 -密山断裂为界。本文主要讨论本区古亚洲洋构造演化阶段所形成的花岗岩类问题 ,并据此对渤海地块与兴凯地块之间的... 延边地区地处吉林省的东部。研究区南部为渤海地块 ,北部为兴凯地块 ,东部与朝鲜和俄罗斯相毗邻 ,西部与吉中地区以敦化 -密山断裂为界。本文主要讨论本区古亚洲洋构造演化阶段所形成的花岗岩类问题 ,并据此对渤海地块与兴凯地块之间的增生、碰撞、缝合等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构造环境 延边地区 渤海地块 岩石成因
下载PDF
麻山杂岩的变质-混合岩化作用和花岗质岩浆活动 被引量:23
4
作者 任留东 王彦斌 +3 位作者 杨崇辉 韩娟 颉颃强 李林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05-2014,共10页
在黑龙江佳木斯地块麻山杂岩中可分别有高级和中级变质作用部分,两处均可见混合岩化作用。通过混合岩浅色脉体或花岗质脉体中的长石自形晶、斜长石周围的钠长石净边、黑云母向角闪石的转化等现象表明混合岩化作用主要表现为深部岩浆的注... 在黑龙江佳木斯地块麻山杂岩中可分别有高级和中级变质作用部分,两处均可见混合岩化作用。通过混合岩浅色脉体或花岗质脉体中的长石自形晶、斜长石周围的钠长石净边、黑云母向角闪石的转化等现象表明混合岩化作用主要表现为深部岩浆的注入,而不仅是高级变质之后的近原地深熔作用所致,高级变质与相关的深熔作用所致混合岩化在区域上的分布是有限的,集中于西麻山的高级区;而注入式混合岩化是普遍的,其产出可遍布所有麻山杂岩的出露区,在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部位均可出现。早期麻粒岩相变质与后期混合岩化作用应是相互独立的构造或热事件;注入式混合岩化引起了中级变质作用和高级区的退变质作用,注入混合岩化作用的时代约为500Ma;中级变质作用是注入混合岩化的结果,而不是混合岩化的原因。与注入混合岩相关的花岗岩虽然表现出一些S型花岗岩的特征,但根据矿物组合、地化性质的综合分析,更可能是富钾及钾长石斑晶的钙碱性花岗岩类,属于I型花岗岩,形成于挤压向引张转化的过程中。麻山杂岩的变质与混合岩化特征表明,以西伯利亚古陆为中心的南部边缘发生了与冈瓦纳陆块内泛非事件类似的构造活动,只不过这里的规模略小,在变质之后迅速发生了构造体系的转换,而形成大量花岗质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熔作用 注入式混合岩化 花岗岩 麻山杂岩 佳木斯地块
下载PDF
赞比亚班韦乌卢地块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21
5
作者 左立波 任军平 +5 位作者 王杰 古阿雷 孙宏伟 许康康 Alphet Phaskani Dokowe Ezekiah Chikambwe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20年第1期30-41,共12页
赞比亚班韦乌卢地块广泛出露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1934±27 Ma^1974±9 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花岗岩SiO2含量为69.4%~72.22%,K2O含量为4.52%~5... 赞比亚班韦乌卢地块广泛出露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1934±27 Ma^1974±9 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花岗岩SiO2含量为69.4%~72.22%,K2O含量为4.52%~5.08%,Na2O含量为2.94%~3.11%,Al2O3含量为14.12%~14.65%,为高钾钙碱性过铝质I型花岗岩。花岗岩REE明显分异,铕负异常明显;大离子亲石元素Rb和K相对富集而Sr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Zr、Hf、U和Th相对富集,P、Ti、Nb和Ta相对亏损。锆石的εHf(t)值变化范围为-2.7~3.9和-12.8~1.5,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2.37 Ga^2.83 Ga和2.52 Ga^3.37 Ga,样品的年龄数据投点位于球粒陨石演化线两侧,说明原始岩浆是不均一的,班韦乌卢地块花岗岩原始岩浆可能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壳幔混染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锆石U-PB年龄 Lu-Hf同位素组成 花岗岩 班韦乌卢地块 赞比亚
下载PDF
基于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块系花岗岩超低摩擦效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何满潮 王炀 +2 位作者 刘冬桥 任晓龙 张晓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732-2740,共9页
基于国内外超低摩擦效应的实验研究现状,设计了块系花岗岩超低摩擦效应模拟实验。制作了中心含圆柱形洞室的花岗岩立方体模型试样,运用自主研发的实验设备研究了在静荷载的基础之上施加动态荷载后块系花岗岩的变化特征。实验过程中采用... 基于国内外超低摩擦效应的实验研究现状,设计了块系花岗岩超低摩擦效应模拟实验。制作了中心含圆柱形洞室的花岗岩立方体模型试样,运用自主研发的实验设备研究了在静荷载的基础之上施加动态荷载后块系花岗岩的变化特征。实验过程中采用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测试方法(2D-DIC),获得了试件表面的全场位移信息,依据位移信息求出块体加速度值,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对试件受力分析,求得了块系岩体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2D-DIC测试技术能够准确的测得石块的位移变化,依据位移变化可以证实伴随着水平向扰动荷载作用,洞口上方岩块左右两侧节理间隙逐步增大,岩块间的摩擦力降低,且摩擦力的变化周期与扰动荷载的周期相同;利用2D-DIC测试技术是有效的,从实验的角度验证了超低摩擦效应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全场位移测量 块系花岗岩 超低摩擦效应 动力扰动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段早二叠世A型花岗岩成因及对扎兰屯地区构造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超 吴新伟 +4 位作者 刘永江 张渝金 张超 郭威 崔芳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91-1106,共16页
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中段扎兰屯地区早二叠世花岗岩进行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分析,揭示早二叠世花岗岩的成因和构造背景,探讨贺根山-黑河缝合带中段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特征。早二叠世花岗岩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组成,形成年龄... 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中段扎兰屯地区早二叠世花岗岩进行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分析,揭示早二叠世花岗岩的成因和构造背景,探讨贺根山-黑河缝合带中段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特征。早二叠世花岗岩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组成,形成年龄为289~298Ma。样品的高硅、高铝、低P2O5、低CaO、低MgO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较低的FeO/MgO比值和低的Ba、Sr、Eu组分,表现出A型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此外,样品的低Sc、Ni、Co、V含量及Nb/Ta(4.88~21.9)和Zr/Hf比值(8.32~29.1)表明研究区早二叠世花岗岩岩浆是壳幔物质混合作用的产物。早二叠世A2型花岗岩形成于伸展环境,说明早二叠世之前兴安地块与松辽地块已完成拼贴,早二叠世期间贺根山-黑河缝合带在扎兰屯地区处于碰撞拼贴以后的后碰撞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贺根山-黑河缝合带 松辽地块 兴安地块 大兴安岭 扎兰屯地区
下载PDF
云开地块西北缘那蓬岩体的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江海 孙大中 +3 位作者 常向阳 邓尚贤 张湖 周汉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分布于罗定—广宁断裂北侧的那蓬岩体是典型的岩浆成因花岗岩,它富含堇青石、红柱石和夕线石等富铝矿物。采集于滨北新珠塘采场的花岗岩包含两类石即短柱状和长柱状晶体。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其下交点年龄为418±12Ma,而上交... 分布于罗定—广宁断裂北侧的那蓬岩体是典型的岩浆成因花岗岩,它富含堇青石、红柱石和夕线石等富铝矿物。采集于滨北新珠塘采场的花岗岩包含两类石即短柱状和长柱状晶体。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其下交点年龄为418±12Ma,而上交点年龄为1607±96Ma,它们分别代表岩体的形成时代和源岩时代。故那蓬岩体是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花岗岩 云开地块 同位素年龄
下载PDF
山东省莱州市东姜家矿区饰面用花岗岩矿荒料率计算方法浅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国栋 刘继梅 +1 位作者 韩代成 张超 《山东国土资源》 2015年第3期58-62,共5页
荒料率是评价饰面用花岗岩矿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分为实际荒料率和理论荒料率两种。实际荒料率能反映矿体的实际情况,对矿山评价准确性高。但这一资料获得的费用大、工期长。而理论荒料率是在节理、裂隙素描图上布裁理论荒料后计算得出的... 荒料率是评价饰面用花岗岩矿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分为实际荒料率和理论荒料率两种。实际荒料率能反映矿体的实际情况,对矿山评价准确性高。但这一资料获得的费用大、工期长。而理论荒料率是在节理、裂隙素描图上布裁理论荒料后计算得出的。以山东省莱州市东姜家矿区饰面用花岗岩矿为例,就如何使理论荒料率比较真实地反映矿体的实际情况并指导生产作简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姜家矿 饰面用花岗岩 荒料率 计算方法
下载PDF
柴南缘堇青石花岗岩的Nd-Sr-Pb同位素组成及其对岩石成因、源区构造属性和构造演化的启示 被引量:10
10
作者 巴金 陈能松 +3 位作者 王勤燕 王新宇 张璐 王树庆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80-92,共13页
金水口堇青石花岗岩是迄今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发现的唯一的一个强过铝质花岗岩岩体,含堇青石、石榴子石和黑云母等镁铁质矿物,属于镁铁质过铝质花岗岩.但目前对该岩体的成因机制及其对基底源区的构造属性和构造演化意义尚缺乏深入研究.为... 金水口堇青石花岗岩是迄今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发现的唯一的一个强过铝质花岗岩岩体,含堇青石、石榴子石和黑云母等镁铁质矿物,属于镁铁质过铝质花岗岩.但目前对该岩体的成因机制及其对基底源区的构造属性和构造演化意义尚缺乏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以详细的地质学和岩相学研究为基础,综合开展了元素和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金水口堇青石花岗岩的A/CNK=1.12~2.05,K2O/Na2O=0.44~2.99,富Rb、Th、U,贫Sr、Ba,Rb/Sr=0.42~1.23,Nb/Ta=11.88~15.30,显示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41~1.01,平均0.62),全岩ISr值=0.7114~0.7503,εNd(t)=-9.30~-13.32.这表明,该岩体的岩浆是由地壳上部含黑云母的变质杂砂岩部分熔融而成,高的熔融温度但较浅的熔融深度表明存在额外热源,暗示加里东热构造事件晚期在柴南缘发生过俯冲板片拆沉、软流圈地幔上隆、基性岩浆上侵和底侵等深部过程.金水口堇青石花岗岩的二阶段亏损地幔Nd模式年龄为1.9~2.2Ga,初始铅同位素比值206Pb/204Pb为18.181~18.389、207Pb/204Pb为15.582~15.632、208Pb/204Pb为37.914~38.243,表明柴达木地块基底可能具有扬子陆块的构造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花岗岩 Nd-Sr-Pb同位素 岩石成因 基底构造属性和演化 柴达木地块 地球化学 岩石学
原文传递
拉萨地体西段达若地区古新世花岗斑岩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Hf同位素的约束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洪梁 李光明 +3 位作者 刘洪 黄瀚霄 曹华文 代作文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75-2294,共20页
前人对林子宗群典中组火山岩的成因研究较为深入,却忽略了侵位于其中的大量花岗斑岩.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拉萨地体西段达若地区花岗斑岩进行了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2件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 前人对林子宗群典中组火山岩的成因研究较为深入,却忽略了侵位于其中的大量花岗斑岩.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拉萨地体西段达若地区花岗斑岩进行了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2件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61.9±0.3 Ma(MSWD=0.17)和61.1±0.6 Ma(MSWD=0.69),为古新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中未见角闪石及富铝矿物,属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具有高SiO2(76.16%~82.78%,平均为78.28%)、高碱(K2O+Na2O=4.16%~6.93%,平均为6.09%)、低CaO(0.11%~0.16%,平均为0.14%)和P2O5(0.02%~0.04%,平均为0.03%)的特点,富集Rb、Th、K和LREE,亏损Ba、Nb、Sr、P、Ti和HREE,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强烈,负Eu异常显著,属强过铝质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岩石富含放射成因Pb,(208Pb/204Pb)t、(207Pb/204Pb)t和(206Pb/204Pb)t值分别为为38.737~38.944、15.661~15.682和18.079~18.624,且具有较高的(87Sr/86Sr)i值(0.722 739~0.744 497)、εNd(t)值(-6.82^-6.67),锆石εHf(t)值(-4.97^-1.54)为较为分散而低弱的负值,Hf同位素二阶段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2)介于1 083~1 273 Ma,Nd-Hf同位素之间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解耦.综合研究表明,达若花岗斑岩形成于印度-欧亚大陆主碰撞板块汇聚(65~41 Ma)的早阶段,主要为滞后的俯冲新特提斯洋壳与地幔岩石相互作用形成的母岩浆底侵于拉萨地体古老地壳之下致使其重熔,并与少部分幔源岩浆混合之后,经高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Nd-Pb-Hf同位素 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岩石成因 花岗斑岩 典中组 拉萨地体
原文传递
兴凯地块南部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敬海鑫 孙德有 +5 位作者 苟军 武鹏飞 王天豪 郭宏宇 柳小明 胡兆初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82-994,共13页
兴凯地块南部构造演化复杂,缺乏精确的年代学证据和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兴凯地块南部花岗岩侵位结晶年龄为晚三叠世末期(202~205Ma),处于古亚洲洋和古太平洋构造体制的转换阶段.地球化学成分上,二长花岗岩... 兴凯地块南部构造演化复杂,缺乏精确的年代学证据和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兴凯地块南部花岗岩侵位结晶年龄为晚三叠世末期(202~205Ma),处于古亚洲洋和古太平洋构造体制的转换阶段.地球化学成分上,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均以富硅(SiO2=69.61%~77.27%)、弱过铝(Al2O3=12.70%~15.28%)、较富碱(AKI=0.64~0.88)为特征.结合角闪石矿物的出现、较低的锆石饱和温度(TZr=679~787℃)等特征表明本区花岗岩为分异的Ⅰ型花岗岩.锆石的^176 Hf/^177 Hf比值较高(0.282 773~0.282 913),εHf(t)均为正值(4.39~9.32),二阶段Hf模式年龄较为年轻(0.65~0.96Ga),反映其源区物质为新元古代期间从亏损地幔新增生的年轻地壳物质.结合岩石形成年龄、岩石组合等特征可以推断岩石应该形成于西太平洋开始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U-PB测年 地质年代学 地球化学 兴凯地块.
原文传递
太古代片麻状花岗岩浅埋隧道变形破坏及地面塌陷分析--以集宁隧道为例 被引量:9
13
作者 尚彦军 庞文利 +2 位作者 王开洋 李坤 褚建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74-1584,共11页
浅表古老花岗中浅埋隧道常处于拉张应力状态而拱顶下沉,波及地表产生地面塌陷,影响工程稳定及人员安全。以集宁隧道为例,采用工程地质调查、室内力学试验、围岩稳定计算相结合的方法,从太古代集宁片麻状花岗岩风化壳分带、岩体结构控制... 浅表古老花岗中浅埋隧道常处于拉张应力状态而拱顶下沉,波及地表产生地面塌陷,影响工程稳定及人员安全。以集宁隧道为例,采用工程地质调查、室内力学试验、围岩稳定计算相结合的方法,从太古代集宁片麻状花岗岩风化壳分带、岩体结构控制和岩体质量分级方面研究围岩变形破坏特征。花岗岩中-微风化特性、大部分隧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节理裂隙夹泥,变形破坏以多组节理切割下块体掉落和塌方为主要形式。在花岗岩古风化壳与上第三系泥岩交界处出现差异变形和不均匀沉降。浅埋隧道段塌方发展到地表形成4个长轴与隧道轴线一致的椭圆形塌陷坑。现场应力监测结果显示顶拱接触压力小于自重应力,侧压力更小,对顶拱稳定不利。为保证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安全,在此区段采取针对块体稳定和塌方的加强支护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片麻状花岗岩 风化壳 岩体结构 岩体质量 块体稳定
下载PDF
Zircon SHRIMP U-Pb geochronology,geochemistry and petrogenesis of the upper Eocene Shuangmaidi peraluminous granite in Baoshan Block,Western Yunnan Terrain,sou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8
14
作者 HUANG JingNing CHEN YongQing +3 位作者 ZHAI XiaoMing LU YingXiang XIE YongFu CHENG ZhiZh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7期982-997,共16页
The Baoshan Block is tectonically located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Sibumasu plate. Granitic magmatism within the Baoshan Block has been considered weakly active due mainly to very limited exposures during the Hima... The Baoshan Block is tectonically located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Sibumasu plate. Granitic magmatism within the Baoshan Block has been considered weakly active due mainly to very limited exposures during the Himalaya orogenic episode. The geochronological study on the buried Shuangmaidi granite has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the Cenozoic granitoids in the Baoshan Block.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s that: (1) It is medium- to coarse-grained two mica phyric granite, characterized by high SiO2 (73.55%-77.16%) and low CaO (0.34%-1.38%) contents, with a total alkalis (K2O+Na2O) of 5.22%-8.03%, K2O/Na2O ratios of 0.24-1.79, and total rare earth elements (ZREE) of the granite between 85 and 125 ppb. All samples are enriched in light REE and exhibit medium negative Eu anomalies; and they show pronounced negative anomalies in Ba, Sr, Ti, and Nb but significant positive anomalies in K, Rb, U, Th, and Pb on mantle-normalized trace element patterns, indicating typi-cally peraluminous to strongly peraluminous S-type granite. (2) The zircon SHRIMP U-Pb ages of the granite are 36.27±0.48 Ma for the samples from ZK7-1 and 35.78±0.49 Ma for those from ZK0-1, respectively. The similar zircon ages from these two drill cores may suggest that the granite samples come from the same buried pluton. (3) 206pb/204pb values of the granite vary from 20.115 to 25.359, 207pb/204pb from 15.776 to 16.160, and 208pb/204pb from 39.236 to 41.285,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dio- active lead anomaly of the upper crust. The (87Sr/86Sr)i values calculated on the average age of the two-mica orthoclase granite (36 Ma) range from 0.72524 to 0.77503 and eNd(t) values vary from -10.9 to -11.7. These data, along with the depleted-mantle Nd modal ages of 1.73-1.80 Ga, imply that the granites might have form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the Precambrian crystal basements. (4) On the Hf-Rb-Ta diagram, almost all the samples fall within the field of post-collision tectonic setting. The CaO/Na2O and A1203/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per Eocene peraluminous granite elements and Sr-Nd-Pb isotopic geochemistry Himalayan post-collision orogenic setting Baoshan block southwestern China
原文传递
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地块南一里花岗岩成因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骆金诚 赖绍聪 +1 位作者 秦江锋 胡瑞忠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9-569,共11页
本文对扬子板块西北缘南一里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该岩体的岩石成因、成岩物质来源及其地质意义。该岩体具有高SiO2(70.27%~71.21%)、Al2O3(14.97%~16.19%)、K2O(3.11%~3.83%)含量,A/CNK=1.04~1.08,以低Y(<10.01&... 本文对扬子板块西北缘南一里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该岩体的岩石成因、成岩物质来源及其地质意义。该岩体具有高SiO2(70.27%~71.21%)、Al2O3(14.97%~16.19%)、K2O(3.11%~3.83%)含量,A/CNK=1.04~1.08,以低Y(<10.01×10-6)和HREE(e.g.Yb<0.70×10-6)为特征,富集Rb、Th、U、K、Sr,亏损Ba、Nb、Ta、P和Ti,稀土总量73.55×10-6~93.86×10-6。Eu异常不明显(0.67~0.83)。具有较高的Sr/Y(33.01~50.53)和(La/Yb)N(15.30~23.04)比值及强分异的稀土元素组成。结合岩体产出的时空位置,表明南一里岩体形成于典型的后碰撞构造环境,可能是三叠纪华北和扬子板块的碰撞作用导致该区地壳明显增厚,在伸展-减薄的构造体制下,地壳中变玄武质和泥质岩石通过角闪岩脱水发生部分熔融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一里花岗岩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地壳深熔 碧口地块
下载PDF
江南造山带中部存在约860 Ma隐伏花岗岩:来自湖南宁乡云影窝钾镁煌斑岩捕虏晶的证据
16
作者 王坤 张嘉玮 +5 位作者 向华 向璐 邱远 李帅 刘纬鹏 朱昱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66,共16页
为探寻江南造山带中部深部物质信息,本文以湖南宁乡云影窝钾镁煌斑岩Ⅰ号岩体为研究对象,对岩体中捕获的磷灰石、锆石以及围岩中的碎屑锆石开展了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围岩中的碎屑锆石最年轻一组的^(207)Pb/^(206)Pb加权... 为探寻江南造山带中部深部物质信息,本文以湖南宁乡云影窝钾镁煌斑岩Ⅰ号岩体为研究对象,对岩体中捕获的磷灰石、锆石以及围岩中的碎屑锆石开展了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围岩中的碎屑锆石最年轻一组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769±19)Ma,指示岩体侵入围岩为新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钾镁煌斑岩捕获的磷灰石^(207)Pb矫正加权平均年龄和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859±9)Ma和(854±21)Ma,二者在误差范围一致,表明钾镁煌斑岩可能捕获了一期约860 Ma的深部岩浆岩。捕获约860 Ma锆石的微量元素特征指示其源岩为S型花岗岩。根据江南造山带中部同时存在约860 Ma的S型花岗岩、变质事件和基性岩浆活动的事实,本文提出江南造山带中部在约860 Ma时处于大洋板片后撤背景,暗示其在新元古代的洋-陆俯冲可能早于86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块 新元古代 磷灰石 锆石 S型花岗岩 湖南宁乡云影窝
下载PDF
Early-Cretaceous Syenites and Granites in the Northeastern Tengchong Block, SW China: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被引量:4
17
作者 ZHU Renzhi LAI Shaocong +1 位作者 QIN Jiangfeng ZHAO Shaow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AS CSCD 2018年第4期1349-1365,共17页
Whole-rock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and Sr-Nd isotopic data, together with zircon LA ICP- MS in-situ U-Pb and Hf isotopic data of the syenites and granites in the Tengchong Block are report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Whole-rock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and Sr-Nd isotopic data, together with zircon LA ICP- MS in-situ U-Pb and Hf isotopic data of the syenites and granites in the Tengchong Block are report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ir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Zircon U-Pb data gives the emplacement ages of ca. 115.3±0.9 Ma for syenites and 115.7±0.8 Ma for granites, respectively. The syenites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SiO2 content (62.01-63.03 wt%) and notably high Na20 content (7.04- 7.24 wt%) and Na20/K20 ratios (2.02-2.10), low MgO, Fe2OaT and TiO2, enrichment of LILEs(large-ion lithophile element) such as Rb, Th, U, K, and Pb) and obvious depletion HFSE(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 e.g. Nb, Ta, P, and Ti) with clearly negative Eu anomalies (dEu=0.53-0.56). They also display significant negative whole-rock eNd(t) values of-6.8 and zircon eHf(t) values(-9.11 to -0.27, but one is +5.30) and high initial S7Sr/86Sr=0.713013. Based on the data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e suggest that the ca. l15.3Ma syenites were possibly derived from a sodium-rich continental crustal source, and the fractionation of some ferro-magnesian mineral and plagioclase might occur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magma. The granites have high SiO2 content (71.35-74.47 wt%), metaluminous to peraluminous, low Rb/Ba, Rb/Sr, and AI2Oa/(MgO+FeOT+TiO2) ratios and moderate (AI2Oa+MgO+FeOT+TiO2) content. They show low initial a7Sr/86Sr (0.703408 to 0.704241) and eNd(t) values (-3.8 to -3.5), plotted into the evolutionary trend between basalts and lower crust. Hence, we suggest that the granites were derived from the melting of mixing sources in the ancient continental crust involving some metabasaltic materials and predominated metasedimentary greywackes. Together with data in the literatures, we infer that the Early Cretaceous magmatism in the Tengchong block was dominated by magmas generated by the partial melting of ancient crustal material, which represent the products that asso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Cretaceous SYENITE granite crustal sources Tengchong block
下载PDF
黑龙江省漠河县富源沟林场含电气石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段明新 周传芳 +6 位作者 杨华本 魏小勇 蔡艳龙 徐建鑫 王博超 刘宁波 杨群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90-1307,共18页
本文对额尔古纳地块北段的富源沟林场含电气石花岗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含电气石花岗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58±4 Ma(MSWD=1.8),表明含电气石花岗岩形成于晚奥陶世初期.岩石地... 本文对额尔古纳地块北段的富源沟林场含电气石花岗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含电气石花岗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58±4 Ma(MSWD=1.8),表明含电气石花岗岩形成于晚奥陶世初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花岗岩应为高钾钙碱性系列(K2O=3.45%~4.83%),铝饱和指数A/CNK>1.1(1.11~1.28),属强过铝质的S型花岗岩,富集Th、U、Rb、K等元素,相对亏损Sr、Ba、Nb、Ti、P、Eu等元素,是同碰撞构造背景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和本文数据提出,富源沟林场含电气石花岗岩的形成与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的碰撞拼贴有关,形成于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碰撞拼贴作用所引发的碰撞构造背景,由于地缘因素,构造岩浆作用滞后于额尔古纳地块东缘的碰撞拼贴时限,是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碰撞拼贴的远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奥陶世初期 S型花岗岩 同碰撞 地球化学 额尔古纳地块
下载PDF
滇西银厂坪花岗斑岩岩体的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丁慧霞 侯青叶 +4 位作者 曹铁宁 刘东盛 黄丁伶 王新宇 朱洛婷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0-251,共12页
银厂坪花岗斑岩岩体位于扬子陆块的西南缘,处于鲜水河—小江碱性岩带和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之间。其主量元素具有高碱,高Na2O/K2O值,低TiO2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微量元素富集LILE,LREE和过渡金属元素(Cu、Ni、Co),具有明... 银厂坪花岗斑岩岩体位于扬子陆块的西南缘,处于鲜水河—小江碱性岩带和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之间。其主量元素具有高碱,高Na2O/K2O值,低TiO2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微量元素富集LILE,LREE和过渡金属元素(Cu、Ni、Co),具有明显的"Ta-Nb-Ti"负异常,Eu负异常不明显。锆石LA-ICP-MS U-Pb年龄表明该区岩石的结晶年龄为(37.39±0.33)Ma。εHf(t)值为-1.8~+1.8,两阶段模式年龄为996~1 226 Ma。该区岩石具有较低的εNd(t)值(-7.4~-3.6),较高的(87 Sr/86 Sr)i比值(0.706 077~0.706 231),以及具有造山带铅特征的207 Pb/204 Pb值(15.567~15.574)和208 Pb/204 Pb值(38.321~38.335)。对银厂坪岩体的元素地球化学以及Sr-Nd-Pb-Hf同位素组成特征分析研究认为,研究区的花岗斑岩形成于近似大陆弧环境,同位素地球化学属于EMI-EMII过渡型源区,岩体形成于壳-幔混合层。银厂坪岩体的地球化学属性更靠近安宁河碱性岩带,是该带分异末端的酸性端员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SR-ND-PB同位素 花岗斑岩 扬子西南缘
下载PDF
佳木斯地块中部晚三叠世埃达克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0
作者 赵强 汤静如 +2 位作者 杨恒毅 张学琳 罗林菊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0-255,共16页
大八浪岩体位于佳木斯地块中部的桦南隆起区,岩性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其侵入到晚二叠世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岩石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34±1)Ma,属于晚三叠世早期。大八浪岩体具有较高的SiO 2含量(质量分数,下同)(62.04%... 大八浪岩体位于佳木斯地块中部的桦南隆起区,岩性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其侵入到晚二叠世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岩石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34±1)Ma,属于晚三叠世早期。大八浪岩体具有较高的SiO 2含量(质量分数,下同)(62.04%~64.30%)、Al 2O 3含量(15.68%~16.95%)、Sr/Y值(23.38~36.15)、(La/Yb)N值(18.57~33.04),较低的MgO含量(0.91%~1.20%)和中等Mg#值(34.03~37.27),以及低Yb含量((1.18~1.52)×10^(-6),平均值为1.30×10^(-6))、Y含量((15.43~20.50)×10^(-6),平均值为16.94×10^(-6)),同时Na 2O/K 2O值为0.77~1.06,平均值为0.94,显示与C型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佳木斯地块东缘二叠世处在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以及佳木斯地块晚三叠世周缘增生杂岩的分布特点,认为大八浪岩体可能是晚三叠世在古太平洋板块向佳木斯地块下部俯冲,造成佳木斯地块不断缩短加厚,其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达克岩 地球化学 晚三叠世 锆石U-PB年龄 花岗岩 佳木斯地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