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岗岩地区地铁隧道爆破振动传播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翟才雅 李安龙 +1 位作者 刘涛 苏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4-831,共8页
青岛为典型花岗岩地区,地铁隧道开挖采用钻爆法.本文首先采用现场实测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青岛地铁3号线3个工点的隧道爆破监测数据,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钻爆法施工条件下地表及邻近构筑物的最大振速、主频分布与爆破参数的相关关系,采... 青岛为典型花岗岩地区,地铁隧道开挖采用钻爆法.本文首先采用现场实测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青岛地铁3号线3个工点的隧道爆破监测数据,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钻爆法施工条件下地表及邻近构筑物的最大振速、主频分布与爆破参数的相关关系,采用线性回归法拟合出包含上述因素的经验公式.采用数值模拟手段,模拟爆破条件下地表及临近建筑物的振动的响应,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最大振速随比例距离基本呈指数的形式衰减,随着比例距离的增加,最大振速值逐渐减小;(2)爆破引起的振动主频随比例距离分布较为随机,无法建立两者之间的数学模型,主频多在20~70Hz范围内;(3)建筑物内部中三矢量方向上的最大振速均随着楼层的增高呈-定的增加趋势,建筑物外部的地表振速要大于内部质点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地区 地铁隧道 钻爆法 振动传播规律
下载PDF
花岗岩地区盾构隧道工程的孤石探测及综合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叶越胜 林博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19期145-147,共3页
为解决花岗岩地区中盾构隧道工程常遇见的孤石问题,文章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的工程实践,系统地研究了盾构机穿越孤石的关键点,结合多种孤石探测和处理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效果,提出一套花岗岩地区孤石探测及预处理的综合工程技... 为解决花岗岩地区中盾构隧道工程常遇见的孤石问题,文章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的工程实践,系统地研究了盾构机穿越孤石的关键点,结合多种孤石探测和处理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效果,提出一套花岗岩地区孤石探测及预处理的综合工程技术。研究结果认为,实际工程中孤石探测应主要考虑结合沿线地状地貌和地质分层制定的勘探方案,孤石综合处理应优先考虑更为可靠和经济的深孔爆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地区 孤石探测 孤石处理 盾构隧道
下载PDF
南部沿海基岩地区地表风化层渗透特性研究
3
作者 付馨雨 李杰彪 +2 位作者 吴群 李同同 赵敬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0-237,共8页
[目的]研究基岩地区地表风化层渗透特性,寻求其渗透系数的确定方法,可为孔隙—裂隙岩体地下工程的性能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南部沿海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张力入渗仪,重点针对基岩风化层开展入渗试验研究,利用非线性回归法... [目的]研究基岩地区地表风化层渗透特性,寻求其渗透系数的确定方法,可为孔隙—裂隙岩体地下工程的性能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南部沿海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张力入渗仪,重点针对基岩风化层开展入渗试验研究,利用非线性回归法、多压力法、WS方法以及瞬态方法中的单盘测定法计算渗透系数,开展不同方法的综合对比与地质统计分析,确定研究区场地基岩表层风化层的渗透系数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①研究区基岩全风化层渗透系数分布在0.023~3.918 m/d,平均渗透系数约为0.971 m/d,与经验值相符;②研究区地形较高处基岩风化层渗透能力相对较强,地形较低处渗透能力较弱;③不同计算方法获得的渗透系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④多压力方法更适合研究区基岩风化层渗透系数的确定。[结论]研究区基岩风化层渗透系数可采用张力入渗仪和多压力方法确定,其渗透性能整体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风化层 张力入渗仪 花岗岩地区 渗透系数 入渗试验
下载PDF
南方花岗岩地区坡面侵蚀临界坡度探讨 被引量:14
4
作者 罗斌 陈强 黄少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67-70,共4页
从坡面流拖曳力、流速、能量及挟沙力4 个方面,分析了南方花岗岩地区坡面侵蚀临界坡度。
关键词 临界坡度 坡面侵蚀 花岗岩地区 工程边坡
下载PDF
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下的土壤理化特征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志彪 朱鹤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29,共6页
在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区土壤调查与实验的基础上,对土壤理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因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质地太粗,土壤养分的全量与速效含量都很低,全P和速效P的含量尤为明显,要使植被得以恢复,施肥特别是施用磷肥是一个... 在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区土壤调查与实验的基础上,对土壤理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因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质地太粗,土壤养分的全量与速效含量都很低,全P和速效P的含量尤为明显,要使植被得以恢复,施肥特别是施用磷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各种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壤侵蚀程度的增强而呈递减之势.裸露坡地土壤养分各指标均明显低于研究区的平均水平,不同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均促进了土壤肥力的提高,以园地对坡地土壤肥力的提高作用尤为明显.种植草被对磷素含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养分各指标含量都随之呈现增大之势,水土流失区种植草被是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区 水土流失 治理模式 土壤理化特征
下载PDF
三峡库区花岗岩林地土壤特性与“优先路径”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程金花 张洪江 史玉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97-101,共5页
“优先路径”是指土壤中植物根系穿插而产生的根孔、动物的运动通道和居穴、由于土壤膨胀收缩形成的裂隙 ,以及因湿润锋不稳定所形成的指状渗透通道等。通过在长江三峡曲溪小流域花岗岩林地坡面开挖土壤剖面 ,测定了“优先路径”在剖面... “优先路径”是指土壤中植物根系穿插而产生的根孔、动物的运动通道和居穴、由于土壤膨胀收缩形成的裂隙 ,以及因湿润锋不稳定所形成的指状渗透通道等。通过在长江三峡曲溪小流域花岗岩林地坡面开挖土壤剖面 ,测定了“优先路径”在剖面的分布状况 ,并采取土壤样品 ,对土壤的物理特性用筛分法进行了室内测定。结果表明 :剖面中距地表以下 82~ 110cm范围内 ,土壤密度最小 ,其毛管孔隙度也较小 ,显示出其土壤中存在有较多非毛管孔隙构成的“优先路径”。“优先路径”在距地表以下 80~ 10 0cm范围内 ,分布比较集中。该范围内含有较多粗颗粒物质 ,有利于“优先路径”的形成。“优先路径”的存在 ,使该层土壤稳渗速率较其他土层得以大幅度提高 ,土层内快速运动的水流 ,又加速了“优先路径”的形成与发展。“优先路径”的存在 ,影响着土壤物理特性 ,而土壤物理性质 ,对“优先路径”的形成与发展 ,也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土壤 毛管 土壤物理特性 湿润锋 土壤密度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剖面 优先 路径 形成与发展
下载PDF
云南维西花岗岩地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玉 刘德深 沈立成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基于矿物风化分析,以典型花岗岩地区云南维西为例,对该地区2005年8月地下水和河水水化学性质(pH、Ca2+、Mg2+、K+、Na+、Cl-、HCO3-、SO42-)进行了观测,在Piper图上分析了花岗岩地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了其形成机... 基于矿物风化分析,以典型花岗岩地区云南维西为例,对该地区2005年8月地下水和河水水化学性质(pH、Ca2+、Mg2+、K+、Na+、Cl-、HCO3-、SO42-)进行了观测,在Piper图上分析了花岗岩地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了其形成机制。研究认为,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可将云南维西地区地下水分为6类:花岗岩孔隙水、浅部裂隙水、矿带影响的浅部裂隙水、深部构造裂隙水、花岗岩与灰岩接触带水、花岗岩与第四系堆积物接触带水。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提取影响这6类水的3项公因子:Y1(反映钙长石、黑云母、黄铁矿风化)、Y2(反映水循环深度)、Y3(反映钠长石、钾长石溶滤作用)。地下水和河水公因子得分图分析表明:(1)全风化带孔隙水长石、黑云母溶滤作用弱,而且几乎没有黄铁矿氧化作用;(2)浅部裂隙水和花岗岩与第四系堆积物接触带水两者埋深差不多,但后者因水岩接触面积更大,长石、云母溶滤作用以及黄铁矿氧化作用更强;(3)矿带作用下,浅部裂隙地下水体现一定程度的深部构造裂隙水特征,其钠长石、钾长石风化在所有风化带中最强。因钙长石、黑云母矿物活性相对较弱,其增加幅度不如钾长石、钠长石明显;(4)深部构造裂隙水循环深度大,水岩作用充分,钙长石风化强于其他矿物,钾长石、钠长石因为影响因素多,特别是风化淋滤时间的影响,其风化增强不明显;(5)花岗岩与灰岩接触带水失去花岗岩水特征,更多地表现为灰岩水性质;(6)河水主要离子主要来源于循环较浅的裂隙水、全风化带孔隙水等,循环深度大的地下水贡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地区 矿物风化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形成机制 云南省
下载PDF
花岗岩地区河谷相软土路基处治与沉降变形特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古鹏翔 刘先林 +1 位作者 骆俊晖 张涛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9-154,161,共7页
针对广西地区高速公路沿线工程地质情况,采用换填法和水泥搅拌桩法对花岗岩地区河谷相软土路基进行处治,通过现场荷载试验和路基沉降监测,分析了两种软土路基处治方法的适用性和此类软土路基的沉降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就地取材的换填法... 针对广西地区高速公路沿线工程地质情况,采用换填法和水泥搅拌桩法对花岗岩地区河谷相软土路基进行处治,通过现场荷载试验和路基沉降监测,分析了两种软土路基处治方法的适用性和此类软土路基的沉降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就地取材的换填法处治适用于软土厚度较小路段(小于3 m),水泥搅拌桩法适用于软土厚度较大且工后沉降控制严格路段(大于3 m),两种方法处治后的软土路基承载力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换填法治理路段沉降主要发生在软土路基部分,上部填土沉降较小;水泥搅拌桩法治理路段软土路基沉降发展与土体含水量和压缩特性密切相关,加载初期(约1个月)软土路基沉降量增幅和增速均较大,累计沉降量可达总沉降量的一半,路基沉降经历了发生、发展和稳定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地区 河谷相软土 路基沉降 工程性质 地基处理 换填法 水泥搅拌桩法
下载PDF
长江三峡花岗岩区不同地类土壤流失量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高中琪 张洪江 史玉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26-29,共4页
 研究长江三峡库区泥沙来源 ,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对于保障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 ,具有重要意义。在长江三峡花岗岩地区选定的典型小流域内 ,采用土壤剖面法及土壤侵蚀调查、坡面径流小区等方法 ,分析不...  研究长江三峡库区泥沙来源 ,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对于保障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 ,具有重要意义。在长江三峡花岗岩地区选定的典型小流域内 ,采用土壤剖面法及土壤侵蚀调查、坡面径流小区等方法 ,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现状下的土壤物理特性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不同土地利用坡面及沟道的土壤侵蚀量。结果表明 :研究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状况土体内 ,土壤颗粒特性与土壤流失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土壤流失程度的增大 ,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的A层土壤颗粒粒径分选系数降低。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 ,土壤颗粒粒径组的对称性均较低 ;长江三峡花岗岩区的泥沙 ,主要来源于坡面土壤侵蚀 ;坡面侵蚀的泥沙主要来源于坡耕地 ,2 5°以上陡坡耕地侵蚀的泥沙量 ,约占坡面产沙总量的 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区 土壤颗粒 土壤侵蚀 地类 土壤流失量 土壤物理特性 坡面产沙 土地利用现状 长江三峡 状况
下载PDF
花岗岩崩岗侵蚀劣地的生态恢复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先琨 黄玉清 +5 位作者 苏宗明 冯玲 叶惊春 覃德深 李树振 罗志鹏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05-411,共7页
花岗岩崩岗侵蚀是红壤区最严重的侵蚀方式,本研究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探索了花岗岩崩岗区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恢复的途径,提出了植被重建的模式。
关键词 花岗岩崩岗 侵蚀劣地 生态恢复 生态学 植被
下载PDF
江西省赣州市北部发现地下水中富集偏硅酸、锂和锶元素
11
作者 杨艳林 靖晶 +2 位作者 齐信 邵长生 路韬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5-176,共2页
1研究目的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也称赣南,位于赣江流域的上游,是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是我国的钨都、脐橙之乡。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帮助赣... 1研究目的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也称赣南,位于赣江流域的上游,是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是我国的钨都、脐橙之乡。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帮助赣南苏区脱贫。依托2018年“江西省清溪村幅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以后简称调查项目),发现多处地下水中富集偏硅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赣州市 偏硅酸富集 水岩作用 花岗岩地区 基岩裂隙水
下载PDF
花岗岩侵蚀区坡面产流产沙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长高 《南昌水专学报》 1997年第1期12-16,共5页
根据多年的实测资料,分析了降雨量和最大10分钟两强对花岗岩区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坡面产流产沙预测预报模型。
关键词 坡面产流产沙 预报模型 花岗岩区 土壤侵蚀
下载PDF
花岗岩地区沟谷软土复合换填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川 米德才 刘先林 《西部交通科技》 2017年第4期4-8,23,共6页
文章通过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对花岗岩地区沟谷软土复合换填试验段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分析了软土路基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应力应变规律,客观、形象地反映了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的承载机理和沉降规律。
关键词 花岗岩地区 软土路基 复合换填 数值模拟 应力应变 沉降规律
下载PDF
花岗岩区域边坡开挖对坡体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铖 陈礼杰 《价值工程》 2020年第31期210-212,共3页
本文基于对切坡失稳的边坡统计,通过简化边坡要素,对花岗岩区域自然坡度为35°、45°、55°的边坡进行模拟切坡,切坡高度为2.5m、5.0m、7.5m,切坡坡度为60°、70°、80°。模拟结果表明在对边坡进行切坡时,坡... 本文基于对切坡失稳的边坡统计,通过简化边坡要素,对花岗岩区域自然坡度为35°、45°、55°的边坡进行模拟切坡,切坡高度为2.5m、5.0m、7.5m,切坡坡度为60°、70°、80°。模拟结果表明在对边坡进行切坡时,坡体稳定性均呈下降趋势,且随着切坡坡度、切坡高度的不断增大,其稳定性随切坡高度、坡度增大呈规律性地减小。采用具体实例进行了计算,验证了结论。这对花岗岩区域的边坡切坡具有重要的理论作用和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区域 边坡稳定性 人工切坡
下载PDF
丰城市南部花岗岩地区地质灾害特征论述
15
作者 廖欢 金晓 胡强 《江西煤炭科技》 2023年第1期124-126,共3页
丰城市南部花岗岩地区的地质灾害特征与其他地区的地质灾害特征显著不同。本文对该地区的地质灾害孕灾体、变形移动特征、诱发因素等进行了相关讨论,以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丰城市南部 花岗岩地区 地质灾害特征
下载PDF
福州花岗岩区大直径地热深井主要钻井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勇 《福建地质》 2011年第2期177-182,共6页
在福州大直径地热深井钻探施工中,使用钻井能力大于600m的大型水文钻机及相关配套设备,选用HA、HJ系列掌背强化金刚石保径、中高抗压强度镶齿三牙轮钻头,采用气举反循环钻井工艺,成功施工十余口550~1200m优质高温大口径地热深井,... 在福州大直径地热深井钻探施工中,使用钻井能力大于600m的大型水文钻机及相关配套设备,选用HA、HJ系列掌背强化金刚石保径、中高抗压强度镶齿三牙轮钻头,采用气举反循环钻井工艺,成功施工十余口550~1200m优质高温大口径地热深井,介绍了其主要钻井技术,对今后深层回灌钻井施工具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区 大直径 地热 钻井技术
下载PDF
大地电磁法在日照五莲地热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士党 《山东煤炭科技》 2021年第8期177-179,182,185,共5页
五莲地表岩性为花岗岩,选用AMT和CSAMT进行综合勘探。AMT测线控制控水断层走向及倾向,CSAMT法圈定断层交汇区域,圈出地热井ZK001,后期钻探结果符合物探预测,涌水量2600 m^(3)/d,出水温度为75℃,可利用热能量为2.362×10^(8) MJ,开... 五莲地表岩性为花岗岩,选用AMT和CSAMT进行综合勘探。AMT测线控制控水断层走向及倾向,CSAMT法圈定断层交汇区域,圈出地热井ZK001,后期钻探结果符合物探预测,涌水量2600 m^(3)/d,出水温度为75℃,可利用热能量为2.362×10^(8) MJ,开采一年所获得热量相当于煤炭储量8059.34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音频大地电磁法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花岗岩区
下载PDF
崂山花岗岩地区含锶、偏硅酸矿泉水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18
18
作者 赵广涛 曹钦臣 孙悦鹏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2期239-245,共7页
报道了崂山花岗岩地区矿泉水的特征。指出其矿泉类型为含锶、偏硅酸型,并讨论了其形成机理。
关键词 矿泉水 含锶 偏硅酸 形成机理 花岗岩区
下载PDF
花岗片麻岩地区坡耕地改造途径及其效益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魏玉杰 李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6-32,共7页
通过对花岗片麻岩山丘区坡改梯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一次性窄面水平梯田治理坡耕地,施工简便,费省效宏。如5°与10°坡改梯较传统方法省工25%左右,省料30%左右;较坡耕地水保效益提高75%以上,土壤养分损失明显减轻,汛... 通过对花岗片麻岩山丘区坡改梯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一次性窄面水平梯田治理坡耕地,施工简便,费省效宏。如5°与10°坡改梯较传统方法省工25%左右,省料30%左右;较坡耕地水保效益提高75%以上,土壤养分损失明显减轻,汛期土壤含水量增加15%~20%,粮食增产20%~35%,提高土地利用率4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水土保持 梯田
下载PDF
北山花岗岩区微震事件的Fisher判别模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树生 周宏伟 +3 位作者 王超圣 王子辉 陈亮 刘建锋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5-521,共7页
应用微震监测系统,对北山坑探设施开挖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为研究北山花岗岩区微震事件的判别方法,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法,选取地震力矩、微震能量、微震体变势、静应力降和视应力等5个震源参数作为判别因子,综合考虑各震源参数的差异性,... 应用微震监测系统,对北山坑探设施开挖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为研究北山花岗岩区微震事件的判别方法,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法,选取地震力矩、微震能量、微震体变势、静应力降和视应力等5个震源参数作为判别因子,综合考虑各震源参数的差异性,建立爆破和微震事件Fisher判别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总体判别正确率为86.3%,其中爆破组监测数据正确判别率达100%,微震组监测数据的正确判别率为76.4%,判别结果与事件实际基本相符。该模型简便易行,正确率较高,能够对北山花岗岩区爆破和微震事件进行有效地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花岗岩区 微震事件 震源参数 Fisher判别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